户部尚书双手接过:“老臣遵旨。”
南宫静女把甘泉宫内的一间小议政厅给了户部尚书,又命人火速将户部的主簿,司算,都召进了宫。
另一边,邢经赋拿了南宫静女的手谕,到弘文馆去取来了内廷的绝世珍宝:“九州环宇”图,这是南宫让三十九岁那年,一个名叫于子期的游方散人献上的寿礼,南宫让也正是通过此图才得知原来天堑的北边还有半壁江山,从而发动了战争。
自南北统一后,南宫让便将这幅地图存放到了弘文馆中,目前“九州环宇”是渭国最精确,最完整的地图。
取来地图后,邢经赋带着其他的官员来到另外一间宫殿内,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区的位置,核算距离、规划路线。
又有八名内侍合力抬来了两箱子卷宗,里面是渭国各州府的地方志及水经注,工部需要通过这些卷宗,结合地利规划出最适宜的救灾工具和修补器械。
南宫静女不时在两间宫殿之间游走,询问进度。
寂静的夜,甘泉宫内灯火通明,旁边的议政厅内不时传出急促,清脆地打算盘的声音,北侧的偏殿内各部大人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滴水沙漏“滴答滴答”的响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东方露白。
几乎是同时,户部尚书和工部侍郎手中各拿着一沓纸,跑回大殿。
工部侍郎:“陛下,抗洪所需的器械得出来了,这是所需的材料单子和费用,还有预计需要的工匠数。这份……是中书令大人给出的具体路线,是最快的。”
户部尚书:“陛下,这是户部推算出北方所需的粮草数量,以及南方灾区需要的银子数额。”
南宫静女将工部给的费用单子抽出来递给户部尚书:“加上这个一共需要多少?”
户部尚书左手捏着单子,抬起右手开始掐算:“一共需要白银两百三十万两零九百三十文,二十三万担粮食!”
南宫静女又问邢经赋:“何时才能抵达灾区?”
邢经赋:“北方走陆路要快一些,快的话四十日即可陆续抵达受灾州府,南方这边臣建议走水路,一则洪水席卷驿道多少会有损毁,所需的银子,石料、木材都是辎重,恐泥泞难行。水路虽然绕了弯子会耽搁些时日,但比陆路安全,算起来最快也要两个月……”
刑部尚书:“不过……陛下可派遣驿馆日夜兼程先回去,由受灾地的州府先行处置,等待朝廷的救援。”
南宫静女长吁一口气,点了点头:“去办吧。”
众人:“遵旨。”
唯独户部尚书面露难色,跪到地上:“陛下,恐怕……”
南宫静女:“怎么了?”
户部尚书:“启奏陛下,户部……没有这么多银子。”
南宫静女的眼中划过一丝愠怒,问道:“国库的银子呢?”
户部尚书拿过主簿手中的账册放到面前的地上,翻开:“陛下您看,自景嘉十三年起,各地交到户部的银子就不足数,之后几年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可是朝廷的开支却不减反增,国库的银子一年比一年少,年年吃紧呐!”
大司农:“启奏陛下,自景嘉十三年起,各地皆有天灾,朝廷减免了部分税收……”
南宫静女这才回想起确有此事,而且还是自己做的决定,可是她记得国库里里明明有很多银子,就算赋税歉收,也不至于连两百多万两也拿不出来……
南宫静女:“国库的银子呢?从前收上来的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户部尚书抬起袖子擦了擦汗,支吾半晌也没吭声。
南宫静女:“有什么说就是了,本宫……朕恕你无罪。”
户部尚书:“遵旨,大皇子,景王,瑜王等几位王爷的后事,按照规矩每位一字封王的后事预算是一百万两,祖陵大火修缮用去了四百万两,帝陵的修建从先帝登基的次年开始,每年大概都要花个几十万两,从前各宫娘娘们的份例,内廷的开支……每年大概是八十到一百二十万两之间,几次赈灾用去……”
户部尚书舔了舔手指,翻动账册:“用去了四八十百万两,里面有发给百姓的,前往受灾地人员路上的消耗、修缮的材料,工匠钱……还有……每年各地将军上报的军队维护费用,大概是每年四百万两,多的时候五百万都挡不住,兵部不归老臣管,所有上报的款项都是镇国公陆大人批的,户部只能拿着批文拨银子。还有,未明宫,未明宫……重建,先帝下旨命臣等‘恢复原状’,这未明宫是前朝的东宫,前朝殇帝的奢靡是出了名的,是以复原未明宫就花了八百多万两白银!这次幽州驻军进京护驾,沿途的一切消耗,大将军王都报给了朝廷,前阵子刚从户部支走了二百万两。这几年的税收年年降,各地出了不少空屋,农户流为黑户,户部实在是收不上银子!朝廷的花销却一年比一年多,陛下……户部哪还有银子啊!老臣万死启奏,户部现在能立刻拿出来的银子,恐怕连二百万两都没有了!陛下登基又减免了各地的赋税,这二百万两也不知还要撑多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臣难呐,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
南宫静女的双拳紧握,听着户部尚书历数各项支出,手心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殿内所有的朝臣都沉默了,默默地跪到了地上。
--
南宫静女把甘泉宫内的一间小议政厅给了户部尚书,又命人火速将户部的主簿,司算,都召进了宫。
另一边,邢经赋拿了南宫静女的手谕,到弘文馆去取来了内廷的绝世珍宝:“九州环宇”图,这是南宫让三十九岁那年,一个名叫于子期的游方散人献上的寿礼,南宫让也正是通过此图才得知原来天堑的北边还有半壁江山,从而发动了战争。
自南北统一后,南宫让便将这幅地图存放到了弘文馆中,目前“九州环宇”是渭国最精确,最完整的地图。
取来地图后,邢经赋带着其他的官员来到另外一间宫殿内,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区的位置,核算距离、规划路线。
又有八名内侍合力抬来了两箱子卷宗,里面是渭国各州府的地方志及水经注,工部需要通过这些卷宗,结合地利规划出最适宜的救灾工具和修补器械。
南宫静女不时在两间宫殿之间游走,询问进度。
寂静的夜,甘泉宫内灯火通明,旁边的议政厅内不时传出急促,清脆地打算盘的声音,北侧的偏殿内各部大人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滴水沙漏“滴答滴答”的响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东方露白。
几乎是同时,户部尚书和工部侍郎手中各拿着一沓纸,跑回大殿。
工部侍郎:“陛下,抗洪所需的器械得出来了,这是所需的材料单子和费用,还有预计需要的工匠数。这份……是中书令大人给出的具体路线,是最快的。”
户部尚书:“陛下,这是户部推算出北方所需的粮草数量,以及南方灾区需要的银子数额。”
南宫静女将工部给的费用单子抽出来递给户部尚书:“加上这个一共需要多少?”
户部尚书左手捏着单子,抬起右手开始掐算:“一共需要白银两百三十万两零九百三十文,二十三万担粮食!”
南宫静女又问邢经赋:“何时才能抵达灾区?”
邢经赋:“北方走陆路要快一些,快的话四十日即可陆续抵达受灾州府,南方这边臣建议走水路,一则洪水席卷驿道多少会有损毁,所需的银子,石料、木材都是辎重,恐泥泞难行。水路虽然绕了弯子会耽搁些时日,但比陆路安全,算起来最快也要两个月……”
刑部尚书:“不过……陛下可派遣驿馆日夜兼程先回去,由受灾地的州府先行处置,等待朝廷的救援。”
南宫静女长吁一口气,点了点头:“去办吧。”
众人:“遵旨。”
唯独户部尚书面露难色,跪到地上:“陛下,恐怕……”
南宫静女:“怎么了?”
户部尚书:“启奏陛下,户部……没有这么多银子。”
南宫静女的眼中划过一丝愠怒,问道:“国库的银子呢?”
户部尚书拿过主簿手中的账册放到面前的地上,翻开:“陛下您看,自景嘉十三年起,各地交到户部的银子就不足数,之后几年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可是朝廷的开支却不减反增,国库的银子一年比一年少,年年吃紧呐!”
大司农:“启奏陛下,自景嘉十三年起,各地皆有天灾,朝廷减免了部分税收……”
南宫静女这才回想起确有此事,而且还是自己做的决定,可是她记得国库里里明明有很多银子,就算赋税歉收,也不至于连两百多万两也拿不出来……
南宫静女:“国库的银子呢?从前收上来的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户部尚书抬起袖子擦了擦汗,支吾半晌也没吭声。
南宫静女:“有什么说就是了,本宫……朕恕你无罪。”
户部尚书:“遵旨,大皇子,景王,瑜王等几位王爷的后事,按照规矩每位一字封王的后事预算是一百万两,祖陵大火修缮用去了四百万两,帝陵的修建从先帝登基的次年开始,每年大概都要花个几十万两,从前各宫娘娘们的份例,内廷的开支……每年大概是八十到一百二十万两之间,几次赈灾用去……”
户部尚书舔了舔手指,翻动账册:“用去了四八十百万两,里面有发给百姓的,前往受灾地人员路上的消耗、修缮的材料,工匠钱……还有……每年各地将军上报的军队维护费用,大概是每年四百万两,多的时候五百万都挡不住,兵部不归老臣管,所有上报的款项都是镇国公陆大人批的,户部只能拿着批文拨银子。还有,未明宫,未明宫……重建,先帝下旨命臣等‘恢复原状’,这未明宫是前朝的东宫,前朝殇帝的奢靡是出了名的,是以复原未明宫就花了八百多万两白银!这次幽州驻军进京护驾,沿途的一切消耗,大将军王都报给了朝廷,前阵子刚从户部支走了二百万两。这几年的税收年年降,各地出了不少空屋,农户流为黑户,户部实在是收不上银子!朝廷的花销却一年比一年多,陛下……户部哪还有银子啊!老臣万死启奏,户部现在能立刻拿出来的银子,恐怕连二百万两都没有了!陛下登基又减免了各地的赋税,这二百万两也不知还要撑多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臣难呐,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
南宫静女的双拳紧握,听着户部尚书历数各项支出,手心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殿内所有的朝臣都沉默了,默默地跪到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