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不过,这会儿还没到酷吏当政的时候呢,以至于都有人拿杨德干当做是酷吏了,等到武则天登基之后,大家就知道,跟那几位相比,杨德干简直跟圣人差不多,那几位纯粹就是疯狗。
既然现在政治还算是昌明,李悦就算是要苟一苟,也不至于到什么人都能搭上他的地步,因此,矜持一点还是有必要的,何况,这年头,地方上的世家豪族,都可以说是有原罪的,巧取豪夺,欺行霸市,兼并土地,都少不了他们。李悦管不了他们,却也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的往来。
至于洛阳那些商人,他们虽说见不到李悦的面,但是一个个都准备了厚礼。李悦在宁州的时候,就跟许多商人打过交道,洛阳这边也有许多商人曾经跑到宁州那边采购瓷砖瓷器还有毛呢棉布之类的商品,他们都相信,等到李悦去了闽越,那里也会有各种新鲜的商品出现,你这边现在多送一些厚礼,回头若是闽王记得自己的话,让自己能够弄到什么紧俏商品的独家销售权力,那么岂不是要赚翻了?何况,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不怕李悦记不清谁送了礼,就怕李悦记得清谁没送,以后闽越那边开放了市场,闽王来一句,没有对自己表示过善意的,不许购买闽越的东西,那岂不是要抓瞎了吗?
老实说,这些商人是真的都很有钱,洛阳这里四通八达,洛阳的商人也很容易弄到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好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听说李悦之前采购了大量的作物种子运送到了岭南,还有些人搜集了一大堆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各色种子送了过来,李悦知道了之后,还真是多问了一下那个商人的名字,毕竟,这人就算是生意做得不够大,但是脑子灵光就行,起码真的能投其所好!
等到李悦准备离开洛阳,前往江都的时候,就发现,原本预计一艘船就可以,现在居然已经不行了,得再加一艘大船才装得下那些礼物。
李悦本来还在感慨这些商人实在是太过客气,结果上船之后居然发现,有几个商人还雇了船,就跟在李悦的两艘大船后面,准备借着李悦的威风,前往江南做买卖。这年头做生意其实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在皇权无法触及的地方,总会有一些黑暗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在那等荒郊野岭,还有一些三不靠的地方,往往会有一些盗匪一流横行,甚至,你要是经过一些穷山沟,那里平时淳朴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会找个路口喊着“此路由我开,此树由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口号,干点兼职。
像是那些小商人,往往就是这些盗匪的目标,他们手里的货物值钱,但是本身没有太多的保卫力量,那些盗匪多付出一点代价,就足够吃下这些小商人,甚至对于一些大商队,他们若是想要和气生财,不愿意造成什么伤亡的话,也宁愿捏着鼻子交几个过路费,好从这些盗匪的地盘通过。关中河东之类的地方也就罢了,但是往南,不管是因为战乱,还是因为其他缘故,人口密度比较低,官府也管不了这么多事情,因此,也只能任由这些事情发生,只要不造成太大的伤亡,官府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这年头的官员政绩考核看的又不是破案率,而是案子的发生率,所以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人报官,那么,就算是那些商队被洗劫一空,官府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就算是知道了也没用,说不得这些盗匪就是附近几个村镇的良民,他们抢了东西,在外面躲两天,回去之后就老老实实继续做自个的营生,等到风头过了再销赃,或者是私底下自家分了,官府又不能天天盯着,加上乡下的宗族势力和所谓“亲亲相隐”的普世价值,一般查到各个村镇上头,就不会再有什么下文了。
但是做盗匪的,自然知道什么主意能打,什么主意不能打,跟官字沾边的,肯定是不能打的,寻常那些不良人充当的官差好打发,但是,真要是惹到官府头上,动用了府兵,那可就不能善罢甘休了!那些小商人之前也给李悦那边送了孝敬,之后就壮着胆子跟上了李悦他们的船,算是狐假虎威,只要不掉队,那么,起码能够顺利到达江都,到时候船上的货物顺利一脱手,之前送礼的花销也就翻倍赚回来了。
李悦在知道原委之后,对高正义愤填膺地表示要将他们撵走的建议直接拒绝了,这些小商人赚点钱不容易,所以,借点光就借点光吧!因此,便当做是没看到后面那几艘船,继续慢悠悠地朝着江都方向而去。
第82章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早在汉朝的时候,其实已经算得上是重镇了,这边放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或许在中原的人看起来还是蛮子,吴越被楚国灭国之后,楚王更是公然表示:“吾乃蛮夷也!”不过后来嘛,扬州就不一样了,汉朝有江都国,几代诸侯王开发江都,江都日渐富庶,等到东汉的时候,扬州已经算是天下有数的大州,这里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没什么越人土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再有东晋还有南朝时候的开发,这么多年下来,自然是一等一的繁华所在。
江都作为扬州治下最繁华所在,自然有钱人也很多,那些商人很快就将货物脱手了,赚了一大笔,他们原本商议了一番,还想要再给李悦送一份礼,毕竟人家也算是庇护了自己等人一路,这才让他们顺顺当当到了地方,而到了江都,借着闵王的名头,他们的货物也卖了个好价钱,不曾被人压价。不过,李悦压根没收,他甚至没打算在江都多做停留。
--
既然现在政治还算是昌明,李悦就算是要苟一苟,也不至于到什么人都能搭上他的地步,因此,矜持一点还是有必要的,何况,这年头,地方上的世家豪族,都可以说是有原罪的,巧取豪夺,欺行霸市,兼并土地,都少不了他们。李悦管不了他们,却也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的往来。
至于洛阳那些商人,他们虽说见不到李悦的面,但是一个个都准备了厚礼。李悦在宁州的时候,就跟许多商人打过交道,洛阳这边也有许多商人曾经跑到宁州那边采购瓷砖瓷器还有毛呢棉布之类的商品,他们都相信,等到李悦去了闽越,那里也会有各种新鲜的商品出现,你这边现在多送一些厚礼,回头若是闽王记得自己的话,让自己能够弄到什么紧俏商品的独家销售权力,那么岂不是要赚翻了?何况,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不怕李悦记不清谁送了礼,就怕李悦记得清谁没送,以后闽越那边开放了市场,闽王来一句,没有对自己表示过善意的,不许购买闽越的东西,那岂不是要抓瞎了吗?
老实说,这些商人是真的都很有钱,洛阳这里四通八达,洛阳的商人也很容易弄到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好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听说李悦之前采购了大量的作物种子运送到了岭南,还有些人搜集了一大堆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各色种子送了过来,李悦知道了之后,还真是多问了一下那个商人的名字,毕竟,这人就算是生意做得不够大,但是脑子灵光就行,起码真的能投其所好!
等到李悦准备离开洛阳,前往江都的时候,就发现,原本预计一艘船就可以,现在居然已经不行了,得再加一艘大船才装得下那些礼物。
李悦本来还在感慨这些商人实在是太过客气,结果上船之后居然发现,有几个商人还雇了船,就跟在李悦的两艘大船后面,准备借着李悦的威风,前往江南做买卖。这年头做生意其实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在皇权无法触及的地方,总会有一些黑暗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在那等荒郊野岭,还有一些三不靠的地方,往往会有一些盗匪一流横行,甚至,你要是经过一些穷山沟,那里平时淳朴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会找个路口喊着“此路由我开,此树由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口号,干点兼职。
像是那些小商人,往往就是这些盗匪的目标,他们手里的货物值钱,但是本身没有太多的保卫力量,那些盗匪多付出一点代价,就足够吃下这些小商人,甚至对于一些大商队,他们若是想要和气生财,不愿意造成什么伤亡的话,也宁愿捏着鼻子交几个过路费,好从这些盗匪的地盘通过。关中河东之类的地方也就罢了,但是往南,不管是因为战乱,还是因为其他缘故,人口密度比较低,官府也管不了这么多事情,因此,也只能任由这些事情发生,只要不造成太大的伤亡,官府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这年头的官员政绩考核看的又不是破案率,而是案子的发生率,所以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人报官,那么,就算是那些商队被洗劫一空,官府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就算是知道了也没用,说不得这些盗匪就是附近几个村镇的良民,他们抢了东西,在外面躲两天,回去之后就老老实实继续做自个的营生,等到风头过了再销赃,或者是私底下自家分了,官府又不能天天盯着,加上乡下的宗族势力和所谓“亲亲相隐”的普世价值,一般查到各个村镇上头,就不会再有什么下文了。
但是做盗匪的,自然知道什么主意能打,什么主意不能打,跟官字沾边的,肯定是不能打的,寻常那些不良人充当的官差好打发,但是,真要是惹到官府头上,动用了府兵,那可就不能善罢甘休了!那些小商人之前也给李悦那边送了孝敬,之后就壮着胆子跟上了李悦他们的船,算是狐假虎威,只要不掉队,那么,起码能够顺利到达江都,到时候船上的货物顺利一脱手,之前送礼的花销也就翻倍赚回来了。
李悦在知道原委之后,对高正义愤填膺地表示要将他们撵走的建议直接拒绝了,这些小商人赚点钱不容易,所以,借点光就借点光吧!因此,便当做是没看到后面那几艘船,继续慢悠悠地朝着江都方向而去。
第82章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早在汉朝的时候,其实已经算得上是重镇了,这边放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或许在中原的人看起来还是蛮子,吴越被楚国灭国之后,楚王更是公然表示:“吾乃蛮夷也!”不过后来嘛,扬州就不一样了,汉朝有江都国,几代诸侯王开发江都,江都日渐富庶,等到东汉的时候,扬州已经算是天下有数的大州,这里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没什么越人土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再有东晋还有南朝时候的开发,这么多年下来,自然是一等一的繁华所在。
江都作为扬州治下最繁华所在,自然有钱人也很多,那些商人很快就将货物脱手了,赚了一大笔,他们原本商议了一番,还想要再给李悦送一份礼,毕竟人家也算是庇护了自己等人一路,这才让他们顺顺当当到了地方,而到了江都,借着闵王的名头,他们的货物也卖了个好价钱,不曾被人压价。不过,李悦压根没收,他甚至没打算在江都多做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