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到这个时候兄弟三个要是还想不明白被伯父坑了,那真的是傻瓜。但是这是为什么呀?伯父为什么要坑他们仨去后台。
福全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知道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吧,要是将来在路上碰见了一个女的对你们以身相许, 就要弄清楚人家那是什么目的。反正绝对不是看上了你们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冲着你们腰里的荷包和印章去的。”
台上的班主正在向大家请罪,承诺每个桌子上送一壶茶,大家都不满意,毕竟开锣了,把看客扔在场下不管不顾已经坏了行业规矩,有一个说法叫做救台如救火,不管是唱大鼓,唱黄梅戏还是唱什么, 开锣后不上台那真的是等于砸了自家的饭碗。到最后吵吵嚷嚷不成样子,班主理亏,只好免了大家银子,今天晚上所有的消费白送。
福全对人家送的茶和全场免费不感兴趣。看了看外边儿的天色不早了,把自己的怀表从袖子里面拽出来看了一眼,“再不回去等会儿街上就要宵禁了,你伯娘他们都在家里边儿等着呢,走吧,回家吃饭去。”
一路上几个人都不说话,马车走得比较慢,三个人打了一架饿了半天,这个时候被马车一晃,有些昏昏欲睡。
马车已经换回了福全的亲王规制豪华大马车,头顶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
灯光晃晃悠悠,福全看了看快要睡着的三个小子,突然问了一句:“刚才谁打架打的最凶?”
兄弟三个被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儿懵,睁开眼睛之后,四阿哥和五阿哥都指着旁边儿的七阿哥。
福全有些意外,以为坐里面打架打的最凶的是年纪最大的四阿哥呢,没想到是年纪最小的七阿哥。
等到下了车,他们三个到后院儿拜见太妃和裕亲王福晋,福全就把侍卫们叫了过来,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了这兄弟三个的一举一动。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看到七阿哥跟吃不饱一样,大馒头一口气吃了五个还要再吃第六个,脸上满意的笑了。
“嗯,你们现在年纪都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一点儿,来到伯父家里又没有到外边儿,不用客气见外。”
吃完饭安排他们几个下去休息,福全来到书房铺开信纸,想了一会儿,提笔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交到了康熙的手里,康熙展开信之后,越看面色越凝重。
自己的老哥哥在里边儿写了很多,但是只有两件事儿让康熙特别在意。第一件事儿就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七居然是最能打的一个。老哥哥在信里说他询问过侍卫,老七的拳法颇有一些章法,将来做一个将军骑在马上,腿脚不方便的这个缺点也不存在了。
为了不让这小子的天赋埋没,他会盯着这小子。关于老哥哥的处理办法,康熙是特别赞成的。就知道老七聪明,没想到能聪明到这份儿上,想到老七腿脚不方便,康熙忍不住叹口气。怪不得汉人都说祸福与共呢,老七这腿脚不方便,是福也是祸。至于将来到底是福是祸,要看老七自己怎么想了。
另外一件事儿就是老哥哥把领着三个侄儿出去闲逛了一圈儿的事情写了出来,又把几个儿子的表现写的特别详细。
老五在里面纯粹是个划水的,此人获得伯父“忠厚”的评价,让康熙意外的是老哥哥对老四的评价比较高,说这个人颇有一些侠义心肠。因为信发出来的时候,四阿哥还在对律法当中的一些事情耿耿于怀,对那些八旗欺压良善的事情咬牙切齿。
如此耿直,如此眼里揉不进沙子,在将来是一个诤臣,对家族中不少爷们儿沉迷于靡靡之音和追求享乐而言,将来绝对能起到一个鞭策作用。福全在信里说,将来四阿哥如果初心不改,那就让他执掌宗人府,教育皇族子嗣。
年纪小的几个儿子还不清楚,年纪大的这几个康熙如今已经在心里面儿给他们规划好了路途。
他把信纸放在一边儿,亲自给老哥哥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面儿先是感谢老哥哥对侄儿们上心,并且在物质上对老哥哥做了极大的表示,从内务府的年收入中拿出一成感谢哥哥。又托老哥哥在京城里面多照顾几个侄儿,有空带他们出来见识见识世面。
四阿哥回到宫里之后,先是把律法全部找出来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里面有些东西站不住脚。
等他读的头昏眼花,觉得很多东西写的狗屁不通之后,鬼使神差他把明朝的《大明律》找了出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潜心研读,四阿哥不得不承认,明朝的律法确实比清朝的更清明一些。
四阿哥自己坐了一晚上,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明朝从头到尾的用梳子梳理一遍。因为他从小到大耳朵边听的,接触到的都是说明朝如何如何不好。可是一个如此不好的朝代,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绝伦的律法?就好像秦朝的郡县制,如果真的不好,汉朝会沿用吗?再比如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据说这一条大运河拖累的隋朝灭亡,可是这条运河真的是至今千里赖通波。
越想他越是坚定了自己重新读一遍明朝故事的决定,于是他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中,每天晚上挑灯夜读,读到半夜才去睡觉。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兄弟们骑马射箭的时候他在读书,别人吃饭游乐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读到废寝忘食,读到整个人暴瘦苍白,读到走路摇摇摆摆……把他身边的宫女太监吓得说话都不敢大声。
--
福全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知道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吧,要是将来在路上碰见了一个女的对你们以身相许, 就要弄清楚人家那是什么目的。反正绝对不是看上了你们这个人,十有八九是冲着你们腰里的荷包和印章去的。”
台上的班主正在向大家请罪,承诺每个桌子上送一壶茶,大家都不满意,毕竟开锣了,把看客扔在场下不管不顾已经坏了行业规矩,有一个说法叫做救台如救火,不管是唱大鼓,唱黄梅戏还是唱什么, 开锣后不上台那真的是等于砸了自家的饭碗。到最后吵吵嚷嚷不成样子,班主理亏,只好免了大家银子,今天晚上所有的消费白送。
福全对人家送的茶和全场免费不感兴趣。看了看外边儿的天色不早了,把自己的怀表从袖子里面拽出来看了一眼,“再不回去等会儿街上就要宵禁了,你伯娘他们都在家里边儿等着呢,走吧,回家吃饭去。”
一路上几个人都不说话,马车走得比较慢,三个人打了一架饿了半天,这个时候被马车一晃,有些昏昏欲睡。
马车已经换回了福全的亲王规制豪华大马车,头顶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
灯光晃晃悠悠,福全看了看快要睡着的三个小子,突然问了一句:“刚才谁打架打的最凶?”
兄弟三个被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儿懵,睁开眼睛之后,四阿哥和五阿哥都指着旁边儿的七阿哥。
福全有些意外,以为坐里面打架打的最凶的是年纪最大的四阿哥呢,没想到是年纪最小的七阿哥。
等到下了车,他们三个到后院儿拜见太妃和裕亲王福晋,福全就把侍卫们叫了过来,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了这兄弟三个的一举一动。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看到七阿哥跟吃不饱一样,大馒头一口气吃了五个还要再吃第六个,脸上满意的笑了。
“嗯,你们现在年纪都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一点儿,来到伯父家里又没有到外边儿,不用客气见外。”
吃完饭安排他们几个下去休息,福全来到书房铺开信纸,想了一会儿,提笔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交到了康熙的手里,康熙展开信之后,越看面色越凝重。
自己的老哥哥在里边儿写了很多,但是只有两件事儿让康熙特别在意。第一件事儿就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七居然是最能打的一个。老哥哥在信里说他询问过侍卫,老七的拳法颇有一些章法,将来做一个将军骑在马上,腿脚不方便的这个缺点也不存在了。
为了不让这小子的天赋埋没,他会盯着这小子。关于老哥哥的处理办法,康熙是特别赞成的。就知道老七聪明,没想到能聪明到这份儿上,想到老七腿脚不方便,康熙忍不住叹口气。怪不得汉人都说祸福与共呢,老七这腿脚不方便,是福也是祸。至于将来到底是福是祸,要看老七自己怎么想了。
另外一件事儿就是老哥哥把领着三个侄儿出去闲逛了一圈儿的事情写了出来,又把几个儿子的表现写的特别详细。
老五在里面纯粹是个划水的,此人获得伯父“忠厚”的评价,让康熙意外的是老哥哥对老四的评价比较高,说这个人颇有一些侠义心肠。因为信发出来的时候,四阿哥还在对律法当中的一些事情耿耿于怀,对那些八旗欺压良善的事情咬牙切齿。
如此耿直,如此眼里揉不进沙子,在将来是一个诤臣,对家族中不少爷们儿沉迷于靡靡之音和追求享乐而言,将来绝对能起到一个鞭策作用。福全在信里说,将来四阿哥如果初心不改,那就让他执掌宗人府,教育皇族子嗣。
年纪小的几个儿子还不清楚,年纪大的这几个康熙如今已经在心里面儿给他们规划好了路途。
他把信纸放在一边儿,亲自给老哥哥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面儿先是感谢老哥哥对侄儿们上心,并且在物质上对老哥哥做了极大的表示,从内务府的年收入中拿出一成感谢哥哥。又托老哥哥在京城里面多照顾几个侄儿,有空带他们出来见识见识世面。
四阿哥回到宫里之后,先是把律法全部找出来读了一遍,越读越觉得里面有些东西站不住脚。
等他读的头昏眼花,觉得很多东西写的狗屁不通之后,鬼使神差他把明朝的《大明律》找了出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潜心研读,四阿哥不得不承认,明朝的律法确实比清朝的更清明一些。
四阿哥自己坐了一晚上,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明朝从头到尾的用梳子梳理一遍。因为他从小到大耳朵边听的,接触到的都是说明朝如何如何不好。可是一个如此不好的朝代,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绝伦的律法?就好像秦朝的郡县制,如果真的不好,汉朝会沿用吗?再比如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据说这一条大运河拖累的隋朝灭亡,可是这条运河真的是至今千里赖通波。
越想他越是坚定了自己重新读一遍明朝故事的决定,于是他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中,每天晚上挑灯夜读,读到半夜才去睡觉。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兄弟们骑马射箭的时候他在读书,别人吃饭游乐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读到废寝忘食,读到整个人暴瘦苍白,读到走路摇摇摆摆……把他身边的宫女太监吓得说话都不敢大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