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田蜜也叹了口气,眼神儿往大殿外边儿瞧了瞧,“良妃母子已经跪了一天了,要不要把他们叫过来?”
一说起良妃,康熙就忍不住想到十四说自己贪图良妃美色,“怎么?他们还知道过来请罪?今天那小兔崽子趾高气扬的数落了朕一通,朕这几十年的老脸被他扯下来在地上踩了几脚,轻飘飘的一句请罪就想把这事儿揭过去?让他们继续跪着吧,也别跪在乾清宫了,看着心烦,回去跪着,什么时候朕消气了什么时候才让他起来?”
很快就有太监出去传旨,康熙心不在焉地下来走动了几圈,开始吃晚饭。田蜜正给他夹菜,就见有一个宫女急悄悄的进来,趴在田蜜耳朵边说了几句话。
康熙忍不住问:“是不是哪个地方又出幺蛾子了?”
田蜜笑了笑,拿不准要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在田蜜看来,良妃这个女人真的很倒霉,完全是被这俩儿子拖累了。但是不说出来又不行,毕竟这件事闹的现在后宫的人都知道了。
“就是……良妃回去之后觉得自己有罪,于是想要悬梁自尽……好在宫女们机警,这个时候已经救过来了……”
这话是田蜜修饰过的,实际情况是良妃觉得自己拖累了两个儿子,想要死了之后一了百了。她这件事儿做的带了几分怨气,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绝对生气。
果然不出田蜜所料,康熙冷哼了一声,“既然如此,就让她在绳上挂着吧。让人给她送一条白绫,记得送她一程。”
田蜜一听赶快把筷子放下,“这事儿就算了吧,外边爷们的事儿不能牵涉到家眷,不管怎么说良妃也是被儿子拖累了。再说了,老八这孩子也没在她身边长大,老八那媳妇儿你又不是不知道,经常对她婆婆摆脸色。两口子和良妃的感情本来就不深,这件事儿跟良妃没多大的关系,她如今成了这个样子也挺可怜的,就不用管她了,让她一个人在永和宫里自生自灭吧。”
说是自生自灭,但是良妃还有一个儿子呢,宫里面的人也不会苛待她。
有一说一,良妃和这件事儿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完全是因为康熙气恼之下口不择言把所有儿子的罪过怪罪到了孩子母亲身上。要说起来,他这个做父亲的更应该被批评,良妃以前地位低,对儿子的教养插不上手,但是康熙这个作为父亲的对儿子的教养可以直接上手。
康熙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脸面拉不下来,也只是冷哼了一声接着吃饭。
至于十四,田蜜就问康熙,“十四阿哥那边儿,要不然打几板子回去关几个月?他今天跟您顶嘴,也完全是为了他额娘,这也是个孝顺孩子。您晕过去之后他又忙前忙后一直在外边跪着,叫我说这件事就算了吧。太后娘娘那边被惊得不轻,今天上午的这一出把宗室的那些老王爷们也吓坏了,如今都老实了下来。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尘埃落定了,要不然再牵扯下去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康熙摇了摇头,“你不懂,朝廷里面的事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这是提着脑袋在做事儿,绝对不是你们这些妇道人家想的那么轻松。你就别管这件事儿了,朕还要再忙几天,没工夫去后宫,你把后宫稳下来,太后那里你上点儿心,老人家的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你有事没事都到她跟前去转转,不行你们婆媳俩搬到园子里面去住着。”
康熙越想越觉得把这些女眷安置在园子里面是个好主意,到时候重兵把守,任何消息都传不进去。让她们在里面听戏喝茶,总比在外边担惊受怕强。
“这样吧,明天你们就回园子里面住着,把那些杂耍的,说书的,唱戏的都带进去,好好的乐几天。”
田蜜只能答应了下来,但是四福晋被外边的事儿吓得有如惊弓之鸟。别说她了,其他几位福晋也是这个样子,虽然现在自家爷们儿看着没事儿,但是就怕出事儿,一旦出事儿了再做应对那就晚了。
四福晋的优势就是自家的婆婆是宫中的皇后,就算是外边儿翻了天了,也影响不到皇后。
她赶快把自家孩子的东西打包了,把孩子们在天亮的时候送进宫里,名义上是伺候皇后娘娘,实际上就是为孩子们求的一个庇护。假如说自家爷们要是很不幸的被牵连了,全家圈禁。让孩子们在娘娘身边长大,也比跟着老子娘在家里面关着强。
田蜜一看这一群孩子,就知道四福晋是什么意思,心中叹了一口气把人留了下来。
而且各位皇子府中都互相盯梢,四福晋刚把孩子送宫里,五福晋动作很快的也把自家的几个孩子赶快送到宜妃跟前。
三福晋连东西都没收拾,直接把孩子们送上马车,在宫妃们的车驾出宫的时候,直接把马车塞到了出宫的队伍里交给了荣妃。
宜妃这个时候着急忙慌地把几个孙子孙女搂在怀里,左看右看,没有看见老九家的孩子,心里面把九福晋骂一个死臭。
老九这混蛋早些年和八阿哥走得近,往后要是清算起来少不得要找老九的麻烦,这个时候老五家可以不送孩子进宫,但是老九家的孩子必须要送到宫里让自己照看着。
这马车走了一路也没见老九家把孩子送过来,宜妃下车的时候就在妹妹跟前骂老九媳妇儿:“这个蠢货,她是不是觉得她没儿子对这些孩子就不用上心了,要是老九有了一个三长两短,她闺女能落下什么好?”
--
一说起良妃,康熙就忍不住想到十四说自己贪图良妃美色,“怎么?他们还知道过来请罪?今天那小兔崽子趾高气扬的数落了朕一通,朕这几十年的老脸被他扯下来在地上踩了几脚,轻飘飘的一句请罪就想把这事儿揭过去?让他们继续跪着吧,也别跪在乾清宫了,看着心烦,回去跪着,什么时候朕消气了什么时候才让他起来?”
很快就有太监出去传旨,康熙心不在焉地下来走动了几圈,开始吃晚饭。田蜜正给他夹菜,就见有一个宫女急悄悄的进来,趴在田蜜耳朵边说了几句话。
康熙忍不住问:“是不是哪个地方又出幺蛾子了?”
田蜜笑了笑,拿不准要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在田蜜看来,良妃这个女人真的很倒霉,完全是被这俩儿子拖累了。但是不说出来又不行,毕竟这件事闹的现在后宫的人都知道了。
“就是……良妃回去之后觉得自己有罪,于是想要悬梁自尽……好在宫女们机警,这个时候已经救过来了……”
这话是田蜜修饰过的,实际情况是良妃觉得自己拖累了两个儿子,想要死了之后一了百了。她这件事儿做的带了几分怨气,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绝对生气。
果然不出田蜜所料,康熙冷哼了一声,“既然如此,就让她在绳上挂着吧。让人给她送一条白绫,记得送她一程。”
田蜜一听赶快把筷子放下,“这事儿就算了吧,外边爷们的事儿不能牵涉到家眷,不管怎么说良妃也是被儿子拖累了。再说了,老八这孩子也没在她身边长大,老八那媳妇儿你又不是不知道,经常对她婆婆摆脸色。两口子和良妃的感情本来就不深,这件事儿跟良妃没多大的关系,她如今成了这个样子也挺可怜的,就不用管她了,让她一个人在永和宫里自生自灭吧。”
说是自生自灭,但是良妃还有一个儿子呢,宫里面的人也不会苛待她。
有一说一,良妃和这件事儿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完全是因为康熙气恼之下口不择言把所有儿子的罪过怪罪到了孩子母亲身上。要说起来,他这个做父亲的更应该被批评,良妃以前地位低,对儿子的教养插不上手,但是康熙这个作为父亲的对儿子的教养可以直接上手。
康熙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脸面拉不下来,也只是冷哼了一声接着吃饭。
至于十四,田蜜就问康熙,“十四阿哥那边儿,要不然打几板子回去关几个月?他今天跟您顶嘴,也完全是为了他额娘,这也是个孝顺孩子。您晕过去之后他又忙前忙后一直在外边跪着,叫我说这件事就算了吧。太后娘娘那边被惊得不轻,今天上午的这一出把宗室的那些老王爷们也吓坏了,如今都老实了下来。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尘埃落定了,要不然再牵扯下去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康熙摇了摇头,“你不懂,朝廷里面的事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这是提着脑袋在做事儿,绝对不是你们这些妇道人家想的那么轻松。你就别管这件事儿了,朕还要再忙几天,没工夫去后宫,你把后宫稳下来,太后那里你上点儿心,老人家的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你有事没事都到她跟前去转转,不行你们婆媳俩搬到园子里面去住着。”
康熙越想越觉得把这些女眷安置在园子里面是个好主意,到时候重兵把守,任何消息都传不进去。让她们在里面听戏喝茶,总比在外边担惊受怕强。
“这样吧,明天你们就回园子里面住着,把那些杂耍的,说书的,唱戏的都带进去,好好的乐几天。”
田蜜只能答应了下来,但是四福晋被外边的事儿吓得有如惊弓之鸟。别说她了,其他几位福晋也是这个样子,虽然现在自家爷们儿看着没事儿,但是就怕出事儿,一旦出事儿了再做应对那就晚了。
四福晋的优势就是自家的婆婆是宫中的皇后,就算是外边儿翻了天了,也影响不到皇后。
她赶快把自家孩子的东西打包了,把孩子们在天亮的时候送进宫里,名义上是伺候皇后娘娘,实际上就是为孩子们求的一个庇护。假如说自家爷们要是很不幸的被牵连了,全家圈禁。让孩子们在娘娘身边长大,也比跟着老子娘在家里面关着强。
田蜜一看这一群孩子,就知道四福晋是什么意思,心中叹了一口气把人留了下来。
而且各位皇子府中都互相盯梢,四福晋刚把孩子送宫里,五福晋动作很快的也把自家的几个孩子赶快送到宜妃跟前。
三福晋连东西都没收拾,直接把孩子们送上马车,在宫妃们的车驾出宫的时候,直接把马车塞到了出宫的队伍里交给了荣妃。
宜妃这个时候着急忙慌地把几个孙子孙女搂在怀里,左看右看,没有看见老九家的孩子,心里面把九福晋骂一个死臭。
老九这混蛋早些年和八阿哥走得近,往后要是清算起来少不得要找老九的麻烦,这个时候老五家可以不送孩子进宫,但是老九家的孩子必须要送到宫里让自己照看着。
这马车走了一路也没见老九家把孩子送过来,宜妃下车的时候就在妹妹跟前骂老九媳妇儿:“这个蠢货,她是不是觉得她没儿子对这些孩子就不用上心了,要是老九有了一个三长两短,她闺女能落下什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