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思齐跟荀彧商议,想在近期回许昌一趟,如果外祖母有意向,他们便可以接外祖母和几个舅父舅母一起去成平定居,一家人在一起便不用再分开。
荀彧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刘赟如今也有了封地,这次回许昌后,思齐除了打算要把外祖一家接到成平外,也同时打算将两个兄长和祖母一起接回来。
思齐回家后,同刘赟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赟笑着点了点头,道,全凭你安排就好。
思齐这几年一直在外游历,已经许久不来许昌。
两位嫂嫂持家有方,还有祖母坐镇,皇帝的关照,许昌景园被打理得很好,这几年来多次战乱也没有动到景园分毫。
章氏许久不见思齐,自打接到思齐来信准备回京之后,老太太就一直等着盼着,日日要问上门房八百遍才算完。
今日终于得见自己心尖上的大孙女儿思齐,章氏一把搂在怀中哭得不能自已。
樊茜已有四个月的身孕,此时站在一旁,一边轻轻拭泪,一边对思齐道:“祖母日日都盼着阿妹回来,阿妹的屋子每天都有人擦拭打扫,每每得了空,便让我们把阿妹寄来的信给她反复读来听。”
思齐看着樊茜微微凸起的小腹,莞尔一笑。
章氏现在没什么挂心的事情,总会念着在外的她和刘赟。
等樊茜这一胎落了地,章氏注意力得到了转移,自然会好上很多。
章氏看刘赟和思齐一起回来,少见得如此齐全,不由有些担心地问道:“这会儿你两个怎么一起回来了,莫不是有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思齐道:“这倒也没有。就是阿父有了自己的封地,曹公想着要放他去北地发展,我和阿父便打算带您和两位阿兄、嫂嫂们一同过去。”
除了章氏外,荀老夫人那边思齐也备了土仪和礼物,打算亲自登门拜访。
祖母和外祖母两人性格不合,早先年最是说不到一处去,如今反而缓和了不少。思齐离开的这几年,两人经常凑到到一处,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聊天,思齐听说,她两人还时常在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很多趣事。
荀老夫人也听说了荀彧和曹操之间的事情,也听说是思齐出面才保住了荀彧,让他们得以一起前赴成平。
反正曹操不打算让荀彧继续留在邺城,去成平无疑是荀彧最好的选择。
而荀家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一些,他们可以留在许都,也可以回去颍川,但荀老夫人却坚定了主意,族中的旁人她暂且管不到,但她就是要和荀彧一起,跟着思齐去成平看看。
荀老夫人还是一贯的优雅和煦,拉着思齐的手开玩笑道:“从前的时候你祖母总说,家里儿孙都靠不住,能靠住的只有阿瑛这孙女儿,现如今我可算是明白了她的想法。”
如今自己和章氏一样,真正沾上了思齐的光。
刘赟在许昌留下的甘蔗地今年又是大丰收,刘赟这几日一直趴在田里,不肯挪窝,应酬也是能省则省。
甘蔗地丰收有了富余,刘赟便按着思齐留下的手稿在家中试着制糖,如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
这日清晨,思齐被刘协邀请去宫中叙话,刘赟就留在家中制糖。
等到思齐出门的时候,刘赟蓦地记起,从前他们住在许昌景园之时,在外一直奔忙的人是自己,而思齐则在家中读书养花,顺便捣鼓一些稀罕吃食。
而现在思齐长大了,两人的角色也发生了兑换,如今思齐在外面忙得飞起,而自己则在家研制起了甘蔗糖和糖醋鱼的最佳烧法。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第74章 建安十七年
建安十七年的新年, 大家都一起在成平度过,思齐觉得温暖又温馨。
自从把荀彧和郭嘉接过来成平之后,远在邺城的荀攸就觉得失去了组织, 跟曹操谋士团当中新进的年轻谋士们也说不到一处去, 而因为当初劝阻晋封魏公的事情,曹操对他也有了心结,荀攸便跟曹操打了申请,想一同来成平养老。
荀攸比起荀彧还要大上几岁, 曹操身边工作强度一向不小,也看荀攸最近有些体力不支,答应了他的请求。
荀彧等人虽然是文官,但也是这些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在军事指导上的建树并不低于那些朝中的名将,加上甄述从荆州跟刘备手下的将军学了不少东西回来, 也应用到了教学当中,给成州的军队建设带来了不少新的活力。
思齐接手成州后, 便将成平军事学院正式更名为成州军事学院, 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成州各地的将军过来军校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便于他们扩张人脉, 日后能够更好配合守护疆土。
因为跟曹操一早做了保证,科举制改革刻不容缓, 如今的成平人才济济, 思齐便点了曹植、郭奕、周不疑、陈兴和蔡文姬负责推行科举制, 一切准备就绪后,从建安十七年开始正式试点练兵, 举办成州第一场科举。
这几年在思齐授意下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家基本都接受了要参加科举的现实, 也开始认可思齐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并一早参加了报名,希望自己能够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绩。
建安时期年的新年筹备工作基本没有用到思齐费神,刘赟负责和陈兴一起筹备城中的新年庆典,家中的事情则由章氏和二嫂嫂钟意来安排。
有家人们罩着,思齐只管在房中插插花练练字,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在许昌景园的时候一般惬意舒适,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她过得最好最悠闲的新年。
--
荀彧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刘赟如今也有了封地,这次回许昌后,思齐除了打算要把外祖一家接到成平外,也同时打算将两个兄长和祖母一起接回来。
思齐回家后,同刘赟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赟笑着点了点头,道,全凭你安排就好。
思齐这几年一直在外游历,已经许久不来许昌。
两位嫂嫂持家有方,还有祖母坐镇,皇帝的关照,许昌景园被打理得很好,这几年来多次战乱也没有动到景园分毫。
章氏许久不见思齐,自打接到思齐来信准备回京之后,老太太就一直等着盼着,日日要问上门房八百遍才算完。
今日终于得见自己心尖上的大孙女儿思齐,章氏一把搂在怀中哭得不能自已。
樊茜已有四个月的身孕,此时站在一旁,一边轻轻拭泪,一边对思齐道:“祖母日日都盼着阿妹回来,阿妹的屋子每天都有人擦拭打扫,每每得了空,便让我们把阿妹寄来的信给她反复读来听。”
思齐看着樊茜微微凸起的小腹,莞尔一笑。
章氏现在没什么挂心的事情,总会念着在外的她和刘赟。
等樊茜这一胎落了地,章氏注意力得到了转移,自然会好上很多。
章氏看刘赟和思齐一起回来,少见得如此齐全,不由有些担心地问道:“这会儿你两个怎么一起回来了,莫不是有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思齐道:“这倒也没有。就是阿父有了自己的封地,曹公想着要放他去北地发展,我和阿父便打算带您和两位阿兄、嫂嫂们一同过去。”
除了章氏外,荀老夫人那边思齐也备了土仪和礼物,打算亲自登门拜访。
祖母和外祖母两人性格不合,早先年最是说不到一处去,如今反而缓和了不少。思齐离开的这几年,两人经常凑到到一处,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聊天,思齐听说,她两人还时常在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很多趣事。
荀老夫人也听说了荀彧和曹操之间的事情,也听说是思齐出面才保住了荀彧,让他们得以一起前赴成平。
反正曹操不打算让荀彧继续留在邺城,去成平无疑是荀彧最好的选择。
而荀家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一些,他们可以留在许都,也可以回去颍川,但荀老夫人却坚定了主意,族中的旁人她暂且管不到,但她就是要和荀彧一起,跟着思齐去成平看看。
荀老夫人还是一贯的优雅和煦,拉着思齐的手开玩笑道:“从前的时候你祖母总说,家里儿孙都靠不住,能靠住的只有阿瑛这孙女儿,现如今我可算是明白了她的想法。”
如今自己和章氏一样,真正沾上了思齐的光。
刘赟在许昌留下的甘蔗地今年又是大丰收,刘赟这几日一直趴在田里,不肯挪窝,应酬也是能省则省。
甘蔗地丰收有了富余,刘赟便按着思齐留下的手稿在家中试着制糖,如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
这日清晨,思齐被刘协邀请去宫中叙话,刘赟就留在家中制糖。
等到思齐出门的时候,刘赟蓦地记起,从前他们住在许昌景园之时,在外一直奔忙的人是自己,而思齐则在家中读书养花,顺便捣鼓一些稀罕吃食。
而现在思齐长大了,两人的角色也发生了兑换,如今思齐在外面忙得飞起,而自己则在家研制起了甘蔗糖和糖醋鱼的最佳烧法。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第74章 建安十七年
建安十七年的新年, 大家都一起在成平度过,思齐觉得温暖又温馨。
自从把荀彧和郭嘉接过来成平之后,远在邺城的荀攸就觉得失去了组织, 跟曹操谋士团当中新进的年轻谋士们也说不到一处去, 而因为当初劝阻晋封魏公的事情,曹操对他也有了心结,荀攸便跟曹操打了申请,想一同来成平养老。
荀攸比起荀彧还要大上几岁, 曹操身边工作强度一向不小,也看荀攸最近有些体力不支,答应了他的请求。
荀彧等人虽然是文官,但也是这些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在军事指导上的建树并不低于那些朝中的名将,加上甄述从荆州跟刘备手下的将军学了不少东西回来, 也应用到了教学当中,给成州的军队建设带来了不少新的活力。
思齐接手成州后, 便将成平军事学院正式更名为成州军事学院, 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成州各地的将军过来军校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便于他们扩张人脉, 日后能够更好配合守护疆土。
因为跟曹操一早做了保证,科举制改革刻不容缓, 如今的成平人才济济, 思齐便点了曹植、郭奕、周不疑、陈兴和蔡文姬负责推行科举制, 一切准备就绪后,从建安十七年开始正式试点练兵, 举办成州第一场科举。
这几年在思齐授意下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家基本都接受了要参加科举的现实, 也开始认可思齐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并一早参加了报名,希望自己能够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绩。
建安时期年的新年筹备工作基本没有用到思齐费神,刘赟负责和陈兴一起筹备城中的新年庆典,家中的事情则由章氏和二嫂嫂钟意来安排。
有家人们罩着,思齐只管在房中插插花练练字,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在许昌景园的时候一般惬意舒适,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她过得最好最悠闲的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