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承蒙主人厚爱,在下不胜感激。”李妙真忙起身道。其实这对夫妇的屋舍的确简陋了些,黄泥糊的墙,屋顶是茅草,屋内也只有一张低矮的桌子两张破席。
“公子一看就是从州府来的,可能吃不惯我们乡间野菜。”老翁陪她坐席,又道:“哎,也不过是宫里传出来的韦氏烧尾宴,天天吃,我们自己都吃够了。”
李妙真脸色古怪的看着他。
烧尾宴,在唐代就是庆祝好事的宴席,烧鱼尾、虎尾、羊尾,十分奢侈。韦氏烧尾宴是当年一个姓韦的宰相献给唐中宗的,是奢侈中的奢侈,一共有五十八道菜,极其精细……
换句话说,就相当于后世的满汉全席吧。
李妙真想了想,没有说话,毕竟她是借宿。大约过了一刻钟,老妪带着孙子上菜,不多时摆满一张桌子。
老翁客气道:“李公子,请!”
李妙真拿起筷子,不知道从哪里下筷。
只见那张小小的桌子上,几个破烂的碗里,分别盛着黄土拌杂粮,清水泡野菜,黑炭炸树皮,还有一串生蚂蚱……
第36章
看着老翁一家吃的嘎嘣香,李妙真只能强忍心中不适,端起了竹筒制成的水杯。
她刚刚假称自己已经吃饱了,逃过了一劫。不过,李妙真还是提前晃了晃那竹筒里的水,生怕有什么异常。
水很清澈,也没什么异味,看起来是这个山庄里唯一正常的东西了。
她刚刚想喝水,忽然想起竹筒是老翁一家的公用水杯。她平时有点小洁癖,心中有点膈应,干脆连水也不喝了。
满桌韦氏烧尾宴很快被一扫而空,天色也黑了下来。老翁请李妙真去客房歇息,所谓客房,就是一个看起来跟马圈差不多的地方。
几根竹子搭成了一个棚,两面漏风,另外两面直接吹着风。棚下铺着一些碎石子,老翁道:“听说长安城里的首富王元宝用铜钱铺地,金银做墙壁,公子瞧瞧,咱这也不差吧?”
不差?差多了吧!
李妙真觉得他们家可能精神不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您说的都对。”
“公子歇息吧!”
山庄的民舍都是低矮的土房,老翁刚刚抬脚想走,对面土房的狭小的窗户里,探出了一个脏兮兮的小脑袋,在胡乱晃动:“哈哈哈哈!你们这群疯子,真以为自己是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吗?”
“别理对面那个疯婆娘。”老翁对此不以为然,但仍记得叮嘱她。
李妙真:“……好。”
老翁走后,她叹了一口气,从空间里掏出了两床被子。被子还是前几日她用绢跟人换的,虽然没有皇宫里的好,但总比硌石子舒服。
她将被子铺好,又抽出几张白纸,裁剪后幻化成白墙和砖瓦,将里变成一个简单的住处。风餐露宿的时候,李妙真虽然能变宫殿,但是幻术也维持不了太久。因此,小梨经常夜里值班,白天睡觉。
空间里还有胡饼和水,她拿出来和小梨分了,准备明日一早就继续赶路。
……
“砰!咚!”
“陛下起驾”
“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喽!”
叽叽喳喳的声音涌入李妙真的耳朵里,她听到凌乱的脚步声,还有路人的欢声笑语。时不时还有孩童在追逐打闹,以及少女娇羞的笑。
她缓缓睁开眼,从一张紫玉珊瑚屏塌上起身,倚在菱花窗旁朝下望了望。恍惚间,她以为自己回到了长安。
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虽是夜晚,但街道两旁挂满一长串红灯笼,灯光璀璨,亮如白昼。
李妙真去过长安城的正月十五夜市,对比一下,里竟然不亚于长安城的繁华和热闹。她饶有兴致的走了出去,回首一望,她借宿的户人家屋舍宏伟,碧瓦朱檐,雕梁绣户。
白日里见过的老翁穿着一身绸缎新衣,看到她,摇扇笑道:“公子,也出来游夜啊!”
她点头:“嗯,出来瞧瞧。”
老翁热情好客,亲自带着她游夜,介绍里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小吃。两人正在街上闲逛,有一个穿着内侍服饰的人冲了过来,见着老翁就喊道:“老相公,您在这儿呢,陛下请您到宫中参与宴会!”
“好啊”老翁大笑:“公子,一起去?”
李妙真迷糊地点头,被老翁拉着坐上了轿子,只觉一眨眼的功夫就过了重重宫门,到了宫中。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皇帝正在宴请群臣,些宰相、太师以及御史大夫等高官,猛一看都有些面善,好像都在白日见过。
皇帝见了老翁,持盏笑道:“老相公啊,位俊杰是谁?”
老翁道:“是老臣的学生。”
皇帝问:“精通何术?”
她被老翁推了一把,下意识答道:“略会些道术。”
“好啊!”皇帝抚掌笑道:“就封为我朝的国师如何?”
群臣齐声叫好,纷纷庆祝皇帝又得了一位人才。老翁附耳低语,让她去谢恩。
“公子,还愣着做什么?从今往后,你就是高高在上的国师了!”
李妙真并不想当国师,她皱了皱眉,神智逐渐清醒。她记得自己日暮时分到了一处山庄,住在了两面漏风、两面敞开的陋棚中。
不对劲啊?
她手中掐诀,再朝眼前一挥,眼中看到的宫殿迅速瓦解。寂静的月色下,几十个村民在高处的空地上狂欢,他们在地上盘膝而坐,看起来非常快乐。
--
“公子一看就是从州府来的,可能吃不惯我们乡间野菜。”老翁陪她坐席,又道:“哎,也不过是宫里传出来的韦氏烧尾宴,天天吃,我们自己都吃够了。”
李妙真脸色古怪的看着他。
烧尾宴,在唐代就是庆祝好事的宴席,烧鱼尾、虎尾、羊尾,十分奢侈。韦氏烧尾宴是当年一个姓韦的宰相献给唐中宗的,是奢侈中的奢侈,一共有五十八道菜,极其精细……
换句话说,就相当于后世的满汉全席吧。
李妙真想了想,没有说话,毕竟她是借宿。大约过了一刻钟,老妪带着孙子上菜,不多时摆满一张桌子。
老翁客气道:“李公子,请!”
李妙真拿起筷子,不知道从哪里下筷。
只见那张小小的桌子上,几个破烂的碗里,分别盛着黄土拌杂粮,清水泡野菜,黑炭炸树皮,还有一串生蚂蚱……
第36章
看着老翁一家吃的嘎嘣香,李妙真只能强忍心中不适,端起了竹筒制成的水杯。
她刚刚假称自己已经吃饱了,逃过了一劫。不过,李妙真还是提前晃了晃那竹筒里的水,生怕有什么异常。
水很清澈,也没什么异味,看起来是这个山庄里唯一正常的东西了。
她刚刚想喝水,忽然想起竹筒是老翁一家的公用水杯。她平时有点小洁癖,心中有点膈应,干脆连水也不喝了。
满桌韦氏烧尾宴很快被一扫而空,天色也黑了下来。老翁请李妙真去客房歇息,所谓客房,就是一个看起来跟马圈差不多的地方。
几根竹子搭成了一个棚,两面漏风,另外两面直接吹着风。棚下铺着一些碎石子,老翁道:“听说长安城里的首富王元宝用铜钱铺地,金银做墙壁,公子瞧瞧,咱这也不差吧?”
不差?差多了吧!
李妙真觉得他们家可能精神不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您说的都对。”
“公子歇息吧!”
山庄的民舍都是低矮的土房,老翁刚刚抬脚想走,对面土房的狭小的窗户里,探出了一个脏兮兮的小脑袋,在胡乱晃动:“哈哈哈哈!你们这群疯子,真以为自己是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吗?”
“别理对面那个疯婆娘。”老翁对此不以为然,但仍记得叮嘱她。
李妙真:“……好。”
老翁走后,她叹了一口气,从空间里掏出了两床被子。被子还是前几日她用绢跟人换的,虽然没有皇宫里的好,但总比硌石子舒服。
她将被子铺好,又抽出几张白纸,裁剪后幻化成白墙和砖瓦,将里变成一个简单的住处。风餐露宿的时候,李妙真虽然能变宫殿,但是幻术也维持不了太久。因此,小梨经常夜里值班,白天睡觉。
空间里还有胡饼和水,她拿出来和小梨分了,准备明日一早就继续赶路。
……
“砰!咚!”
“陛下起驾”
“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喽!”
叽叽喳喳的声音涌入李妙真的耳朵里,她听到凌乱的脚步声,还有路人的欢声笑语。时不时还有孩童在追逐打闹,以及少女娇羞的笑。
她缓缓睁开眼,从一张紫玉珊瑚屏塌上起身,倚在菱花窗旁朝下望了望。恍惚间,她以为自己回到了长安。
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虽是夜晚,但街道两旁挂满一长串红灯笼,灯光璀璨,亮如白昼。
李妙真去过长安城的正月十五夜市,对比一下,里竟然不亚于长安城的繁华和热闹。她饶有兴致的走了出去,回首一望,她借宿的户人家屋舍宏伟,碧瓦朱檐,雕梁绣户。
白日里见过的老翁穿着一身绸缎新衣,看到她,摇扇笑道:“公子,也出来游夜啊!”
她点头:“嗯,出来瞧瞧。”
老翁热情好客,亲自带着她游夜,介绍里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小吃。两人正在街上闲逛,有一个穿着内侍服饰的人冲了过来,见着老翁就喊道:“老相公,您在这儿呢,陛下请您到宫中参与宴会!”
“好啊”老翁大笑:“公子,一起去?”
李妙真迷糊地点头,被老翁拉着坐上了轿子,只觉一眨眼的功夫就过了重重宫门,到了宫中。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皇帝正在宴请群臣,些宰相、太师以及御史大夫等高官,猛一看都有些面善,好像都在白日见过。
皇帝见了老翁,持盏笑道:“老相公啊,位俊杰是谁?”
老翁道:“是老臣的学生。”
皇帝问:“精通何术?”
她被老翁推了一把,下意识答道:“略会些道术。”
“好啊!”皇帝抚掌笑道:“就封为我朝的国师如何?”
群臣齐声叫好,纷纷庆祝皇帝又得了一位人才。老翁附耳低语,让她去谢恩。
“公子,还愣着做什么?从今往后,你就是高高在上的国师了!”
李妙真并不想当国师,她皱了皱眉,神智逐渐清醒。她记得自己日暮时分到了一处山庄,住在了两面漏风、两面敞开的陋棚中。
不对劲啊?
她手中掐诀,再朝眼前一挥,眼中看到的宫殿迅速瓦解。寂静的月色下,几十个村民在高处的空地上狂欢,他们在地上盘膝而坐,看起来非常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