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去春来,懵懂入学的学生们已然习惯了上学的生活,进入了学习的节奏。
而在这个春天,照例召开的广交会客商云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元旦快乐~
今天本来要更多的,但是实在是太冷了
每一年我的手套都会丢……然后一买新的就能找到!
注:1978年春季广交会的数据:到会客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共1.75万人←
第79章
宁振涛这是生平头一次出远门,这次出差,他便直接横跨了小半个国家。
他出行,那是拿着特批条子的,能够优先在火车上协调座位、包厢,只是他们这次出行带的东西很多,宁振涛放心不下,便选择了货仓周围的位置,和随行的团队像是门神一样守着东西生怕移开眼睛就给丢了。
在决定要出发前小半个月宁振涛就开始紧张,每天晚上睁着眼睡不着爬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东西,可真到了要出发的前一天,反倒是莫名地镇定了下来。
甚至还占着要到省城搭车的便利特地去看了眼阿星和阿中,并主动地给出了若干个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的承诺。
之前的淡定在上车后忽然又不翼而飞,满满的紧张扼住了宁振涛的喉咙,让他有种莫名喘不过气的感觉,侧头看着窗外景色飞快后退,这就终于有了离家的实感。
初次出行的兴奋劲没有持续太久,甚至迅速地就转换为了对重复风景的无聊,再然后,便是惊叹。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Z省省会的火车站点不算交通枢纽,再加上最近并非旺季,宁振涛上车时只觉得还挺热闹,甚至还饶有兴致地估量了一下得要有多少人才能塞满这辆火车。
可没想到到了之后停车的站点,那情况就太不一样了。
生长在Z省C市长水县大河村的宁振涛,打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场面,那也就是几个村子凑钱请人在过年的时候唱大戏,那时候就连其他县城都有人特地跑来看,可他从前看到的那一切和这次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顺着窗户往外看,便能看到那密集的人潮,人头涌动,不断地往车上挤,上下的人□□错在一起,让人明白什么叫人山人海。
见到这种人潮,宁振涛心中下意识生出的是敬畏和恐慌,感觉自己要是落到人群里,那就再也找不到自己。
他试图寻找同感,往同行的人那看,便瞧见了其中格格不入的自家二哥。
没错,这次出行,宁振强也来了,他用的是机械厂的名额。
机械厂这回参会那是带着重要任务去的,他们一是想要卖机器,二是也承担着代表省里几家机械相关工厂采购的工作。
可问题来了,他们之前通常是求人想采购的那一方,说到卖货那还真没卖过!
而且最要老命的是,厂里之前买东西那都是求着别人工厂卖的,没办法,外国工厂就是不乐意把最好的机器往这卖,每回他们求爷爷告奶奶那都还只能买到非最先进的机器。
所以厂里原先负责商业谈判的几个员工,那都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再加上他们厂就没参加过展会,厂里的几个员工说到这场合都有些怂,没办法,便只能寻求外援。
而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宁振强便这么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他既会外语,还对他们的产品都很有了解,两方之前就合作过多次,人品也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这宁振强还是宁知星和宁知中的叔叔、宁振涛的亲兄弟。
他们这回去参加展会,本就是沾了食品厂的光,这要是喊了宁振强,食品厂那也会多关照一些。
“二哥,你不觉得人好多吗?”宁振涛忍不住凑到二哥身边。
宁振强眼神很亮:“人多好,我觉得正适合我们。”
“哈?”这关我们什么事?
“当然是市场调查。”宁振强瞥了眼自家的弟弟也不解释,一等车发车,便拉着弟弟往外走开始考察。
宁振涛下意识地就被哥哥使唤得团团转,等到到了外头,那哥哥在问话,他能不记录吗?只能先把疑问憋在肚子里头。
两人搭配得很默契,宁振强负责问,宁振涛负责记录。
宁振涛低头写着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他哥从小就是这样,脸皮又厚又擅长聊天。
他们明明不是这个车厢的,哥哥居然能往那一站,随便找到人就开始唠,好像他从一开始就在这个车厢一样。
不过哥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大姐,你们中午在车上吗?那你们带了什么吃的?我们没经验,都没准备吃的。”
“大哥可真疼孩子,我本来也想在火车站旁边买点吃的,但想了要花钱就忍着了,大哥,你买的这多少钱……”
这些问题他能理解,之前他们就说过,打算把火腿肠往车站去卖。
宁振涛若有所思,说起来这事他还真抛在脑后了,他们工厂的产品去年就走了两条线,一条是供销社另一条是工厂,去年不少工厂发的年货那就是他们工厂生产的肉食品礼盒呢!供销社最显眼的位置,他们家的产品也摆了上去。
不过天知道在年底的热销之前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和金钱。
宁振涛犹记得那时候他咬着牙拿第一批资金出来登广告的压力——这是严老师教他的,舍得投入才会有产出,品牌的效应非常重要,当时那广告词是知中帮着写的,宣传图还是阿星给的建议让大哥画的。
--
秋去春来,懵懂入学的学生们已然习惯了上学的生活,进入了学习的节奏。
而在这个春天,照例召开的广交会客商云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元旦快乐~
今天本来要更多的,但是实在是太冷了
每一年我的手套都会丢……然后一买新的就能找到!
注:1978年春季广交会的数据:到会客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共1.75万人←
第79章
宁振涛这是生平头一次出远门,这次出差,他便直接横跨了小半个国家。
他出行,那是拿着特批条子的,能够优先在火车上协调座位、包厢,只是他们这次出行带的东西很多,宁振涛放心不下,便选择了货仓周围的位置,和随行的团队像是门神一样守着东西生怕移开眼睛就给丢了。
在决定要出发前小半个月宁振涛就开始紧张,每天晚上睁着眼睡不着爬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东西,可真到了要出发的前一天,反倒是莫名地镇定了下来。
甚至还占着要到省城搭车的便利特地去看了眼阿星和阿中,并主动地给出了若干个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的承诺。
之前的淡定在上车后忽然又不翼而飞,满满的紧张扼住了宁振涛的喉咙,让他有种莫名喘不过气的感觉,侧头看着窗外景色飞快后退,这就终于有了离家的实感。
初次出行的兴奋劲没有持续太久,甚至迅速地就转换为了对重复风景的无聊,再然后,便是惊叹。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Z省省会的火车站点不算交通枢纽,再加上最近并非旺季,宁振涛上车时只觉得还挺热闹,甚至还饶有兴致地估量了一下得要有多少人才能塞满这辆火车。
可没想到到了之后停车的站点,那情况就太不一样了。
生长在Z省C市长水县大河村的宁振涛,打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场面,那也就是几个村子凑钱请人在过年的时候唱大戏,那时候就连其他县城都有人特地跑来看,可他从前看到的那一切和这次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顺着窗户往外看,便能看到那密集的人潮,人头涌动,不断地往车上挤,上下的人□□错在一起,让人明白什么叫人山人海。
见到这种人潮,宁振涛心中下意识生出的是敬畏和恐慌,感觉自己要是落到人群里,那就再也找不到自己。
他试图寻找同感,往同行的人那看,便瞧见了其中格格不入的自家二哥。
没错,这次出行,宁振强也来了,他用的是机械厂的名额。
机械厂这回参会那是带着重要任务去的,他们一是想要卖机器,二是也承担着代表省里几家机械相关工厂采购的工作。
可问题来了,他们之前通常是求人想采购的那一方,说到卖货那还真没卖过!
而且最要老命的是,厂里之前买东西那都是求着别人工厂卖的,没办法,外国工厂就是不乐意把最好的机器往这卖,每回他们求爷爷告奶奶那都还只能买到非最先进的机器。
所以厂里原先负责商业谈判的几个员工,那都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再加上他们厂就没参加过展会,厂里的几个员工说到这场合都有些怂,没办法,便只能寻求外援。
而在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宁振强便这么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他既会外语,还对他们的产品都很有了解,两方之前就合作过多次,人品也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这宁振强还是宁知星和宁知中的叔叔、宁振涛的亲兄弟。
他们这回去参加展会,本就是沾了食品厂的光,这要是喊了宁振强,食品厂那也会多关照一些。
“二哥,你不觉得人好多吗?”宁振涛忍不住凑到二哥身边。
宁振强眼神很亮:“人多好,我觉得正适合我们。”
“哈?”这关我们什么事?
“当然是市场调查。”宁振强瞥了眼自家的弟弟也不解释,一等车发车,便拉着弟弟往外走开始考察。
宁振涛下意识地就被哥哥使唤得团团转,等到到了外头,那哥哥在问话,他能不记录吗?只能先把疑问憋在肚子里头。
两人搭配得很默契,宁振强负责问,宁振涛负责记录。
宁振涛低头写着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他哥从小就是这样,脸皮又厚又擅长聊天。
他们明明不是这个车厢的,哥哥居然能往那一站,随便找到人就开始唠,好像他从一开始就在这个车厢一样。
不过哥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大姐,你们中午在车上吗?那你们带了什么吃的?我们没经验,都没准备吃的。”
“大哥可真疼孩子,我本来也想在火车站旁边买点吃的,但想了要花钱就忍着了,大哥,你买的这多少钱……”
这些问题他能理解,之前他们就说过,打算把火腿肠往车站去卖。
宁振涛若有所思,说起来这事他还真抛在脑后了,他们工厂的产品去年就走了两条线,一条是供销社另一条是工厂,去年不少工厂发的年货那就是他们工厂生产的肉食品礼盒呢!供销社最显眼的位置,他们家的产品也摆了上去。
不过天知道在年底的热销之前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和金钱。
宁振涛犹记得那时候他咬着牙拿第一批资金出来登广告的压力——这是严老师教他的,舍得投入才会有产出,品牌的效应非常重要,当时那广告词是知中帮着写的,宣传图还是阿星给的建议让大哥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