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郎是回来了没错,却没立刻回村,而是留在了孝义镇上。这也是正常的,赵闰土虽然嫌弃他派不上什么大用途,但碍于亲戚情面,还是愿意用他的,只是现在不行,以后再说。因此,赵闰土让手下人给三郎派了其他任务,主要是用来跟周家的合作事宜。
也就是教辅书和其他文具周边一事。
这会儿,听虎头提到了三郎,江奶奶还颇为诧异:“你居然还惦记着你三叔啊?他也很惦记你呢,先前在府城那会儿,他老提到你。说不知道虎头在家里咋样了,有没有好好学习……”
“他就不能盼着我点儿好?”虎头又委屈又气愤,“那他吃到了那些好吃的没?”
“吃了呀!”就是没江家女眷吃得多,毕竟三郎在府城也没完全闲着,被赵闰土提溜得团团转,哪怕后面赵闰土跑去省城了,不也还是让心腹带着他吗?
但要说没吃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江奶奶觉得她这么回答没毛病。
虎头:……
所以吃亏的就他一人?
江奶奶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虎头啊,你刚才那个话说错了,你不像三郎。你呀,特像那个二狗子,就是你二婶娘家的幺舅,傻乎乎的,就跟光长岁数没长脑子一样。你想啊,他是你二婶的幺舅,结果一看到你二婶的堂哥,愣是来了一句亮堂堂的爹……唉,这脑子呀,哎哟!得亏不是我孙子。”
认爹那一幕其实已经过去四个月时间了,然而却依旧清晰的留在江奶奶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印象深刻。
从江奶奶的角度来看赵桂枝家的亲戚关系,她倒是能够理解石二苟跟赵闰土见面不相识的情况。
道理很简单啊,都说石二苟是赵桂枝的幺舅了,那不就是赵桂枝亲娘的幼弟吗?而赵闰土是赵桂枝的堂哥,她爹那头的亲戚。两边如果长久没来往的话,别说不认识了,只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可就算这样,也没有一见面就直接喊爹的。
江奶奶想了又想,最终得出结论,赵桂枝亲娘那边的亲戚应该脑子都不太好,反而亲爹那头的亲戚又精明又能耐的。
所以,难怪赵桂枝看着憨内里精,这是又像爹又像娘啊!
想通了这一切后,江奶奶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也很棒,明明是个偏僻小山村的乡下老太婆,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毕竟家里条件也还成,吃得饱穿得暖,儿孙也都挺孝顺的,晚年生活也差不到哪里去。万万没想到,她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往外头跑,见识了县城的风采不说,还去过府城,四下都逛过了,甚至还学会了府城富贵人家老太太才会跳的舞。
对了!
跳舞!
“可惜咱们家没人会吹唢呐啊!”江奶奶很是可惜,她这趟回来还特地把赵老太太让人给她做的舞衣都拿回来了,地方倒是有的,江家的院坝大得很,只要别乱放东西,起码也能容纳十几二十个人同时起跳。
唯一遗憾的是,没人伴奏呢。
不止江奶奶感到遗憾,江母也是如此。
这空地舞啊,它有瘾!
但江母还算忍得住,毕竟她的事儿更多,既然人回来了,家里总是要收拾的,哪怕薛氏干活也挺利索的,却不能跟江母比。再就是,人出门这一趟,不得回来跟其他人显摆显摆?不然不就白出去了一趟吗?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家那是分外的热闹。
天天都有人过来窜门子闲唠嗑,江奶奶也不嫌烦的将府城的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因为天气热的缘故,很多吃食是放不住的,但也有别的稀罕东西啊!
像府城那头带来的高档茶饼,敲开来放到茶壶里,直接冲泡一大壶,每个人都喝一杯尝一尝,看看跟乡下地头的大叶子茶有啥区别。
还有各种的衣裳料子、香囊荷包、假花簪子、手链手珠等等。
这些东西放在府城那头可太寻常了,但搁在大坳子村,却是稀罕得不得了。尤其是那些在临走前,赵桂枝特地带她们去府城里的小坊市上,批发购买的首饰,最是让人大开眼界。
没办法,就算是府城好了,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是富裕人家的,甭管在哪个地儿,占人数最多的肯定是普通人家。
像赵府这样富贵人家,尽管仍然被书香门第看不起,但搁在府城也是排得上号的。赵老太太也送了亲家母、亲家奶奶礼物,但那太贵重了,不方便随身佩带,更适合当成传家宝来使。
倒是赵桂枝带她们去的坊市里,各色小摊摆得满满当当的,就像是大了好几倍的庙会一般。当然,人家肯定不会卖那些土特产,吃食倒是有,但绝大多数都是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用赵桂枝的话来说,就跟误入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似的。
反正江母和江奶奶是逛得非常开心,光是各种假花簪子就买了一大包,还有手链手串,以及各色彩珠都买了好多包,还说回头得闲了可以串起来,权当是打发时间用的。
结果,时间还没打发呢,倒是让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羡慕的两眼放光。
江母便送了亲戚一些,也有那关系远的,够不上白拿的资格,就拿钱跟她买。江母也没想到,随手带的东西居然一转手还能挣钱,顿时高兴坏了,加了点儿钱就让人带走了。
回头,她还跟薛氏商量着,要不回头去集市上摆个摊儿,这卖给村里人还是便宜的,集市上摆摊那就不是这个价了,一倒手起码能赚回一头猪!
--
也就是教辅书和其他文具周边一事。
这会儿,听虎头提到了三郎,江奶奶还颇为诧异:“你居然还惦记着你三叔啊?他也很惦记你呢,先前在府城那会儿,他老提到你。说不知道虎头在家里咋样了,有没有好好学习……”
“他就不能盼着我点儿好?”虎头又委屈又气愤,“那他吃到了那些好吃的没?”
“吃了呀!”就是没江家女眷吃得多,毕竟三郎在府城也没完全闲着,被赵闰土提溜得团团转,哪怕后面赵闰土跑去省城了,不也还是让心腹带着他吗?
但要说没吃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江奶奶觉得她这么回答没毛病。
虎头:……
所以吃亏的就他一人?
江奶奶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虎头啊,你刚才那个话说错了,你不像三郎。你呀,特像那个二狗子,就是你二婶娘家的幺舅,傻乎乎的,就跟光长岁数没长脑子一样。你想啊,他是你二婶的幺舅,结果一看到你二婶的堂哥,愣是来了一句亮堂堂的爹……唉,这脑子呀,哎哟!得亏不是我孙子。”
认爹那一幕其实已经过去四个月时间了,然而却依旧清晰的留在江奶奶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印象深刻。
从江奶奶的角度来看赵桂枝家的亲戚关系,她倒是能够理解石二苟跟赵闰土见面不相识的情况。
道理很简单啊,都说石二苟是赵桂枝的幺舅了,那不就是赵桂枝亲娘的幼弟吗?而赵闰土是赵桂枝的堂哥,她爹那头的亲戚。两边如果长久没来往的话,别说不认识了,只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可就算这样,也没有一见面就直接喊爹的。
江奶奶想了又想,最终得出结论,赵桂枝亲娘那边的亲戚应该脑子都不太好,反而亲爹那头的亲戚又精明又能耐的。
所以,难怪赵桂枝看着憨内里精,这是又像爹又像娘啊!
想通了这一切后,江奶奶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也很棒,明明是个偏僻小山村的乡下老太婆,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毕竟家里条件也还成,吃得饱穿得暖,儿孙也都挺孝顺的,晚年生活也差不到哪里去。万万没想到,她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往外头跑,见识了县城的风采不说,还去过府城,四下都逛过了,甚至还学会了府城富贵人家老太太才会跳的舞。
对了!
跳舞!
“可惜咱们家没人会吹唢呐啊!”江奶奶很是可惜,她这趟回来还特地把赵老太太让人给她做的舞衣都拿回来了,地方倒是有的,江家的院坝大得很,只要别乱放东西,起码也能容纳十几二十个人同时起跳。
唯一遗憾的是,没人伴奏呢。
不止江奶奶感到遗憾,江母也是如此。
这空地舞啊,它有瘾!
但江母还算忍得住,毕竟她的事儿更多,既然人回来了,家里总是要收拾的,哪怕薛氏干活也挺利索的,却不能跟江母比。再就是,人出门这一趟,不得回来跟其他人显摆显摆?不然不就白出去了一趟吗?
接下来的几天里,江家那是分外的热闹。
天天都有人过来窜门子闲唠嗑,江奶奶也不嫌烦的将府城的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虽然因为天气热的缘故,很多吃食是放不住的,但也有别的稀罕东西啊!
像府城那头带来的高档茶饼,敲开来放到茶壶里,直接冲泡一大壶,每个人都喝一杯尝一尝,看看跟乡下地头的大叶子茶有啥区别。
还有各种的衣裳料子、香囊荷包、假花簪子、手链手珠等等。
这些东西放在府城那头可太寻常了,但搁在大坳子村,却是稀罕得不得了。尤其是那些在临走前,赵桂枝特地带她们去府城里的小坊市上,批发购买的首饰,最是让人大开眼界。
没办法,就算是府城好了,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是富裕人家的,甭管在哪个地儿,占人数最多的肯定是普通人家。
像赵府这样富贵人家,尽管仍然被书香门第看不起,但搁在府城也是排得上号的。赵老太太也送了亲家母、亲家奶奶礼物,但那太贵重了,不方便随身佩带,更适合当成传家宝来使。
倒是赵桂枝带她们去的坊市里,各色小摊摆得满满当当的,就像是大了好几倍的庙会一般。当然,人家肯定不会卖那些土特产,吃食倒是有,但绝大多数都是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用赵桂枝的话来说,就跟误入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似的。
反正江母和江奶奶是逛得非常开心,光是各种假花簪子就买了一大包,还有手链手串,以及各色彩珠都买了好多包,还说回头得闲了可以串起来,权当是打发时间用的。
结果,时间还没打发呢,倒是让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羡慕的两眼放光。
江母便送了亲戚一些,也有那关系远的,够不上白拿的资格,就拿钱跟她买。江母也没想到,随手带的东西居然一转手还能挣钱,顿时高兴坏了,加了点儿钱就让人带走了。
回头,她还跟薛氏商量着,要不回头去集市上摆个摊儿,这卖给村里人还是便宜的,集市上摆摊那就不是这个价了,一倒手起码能赚回一头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