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者觉得气氛有点奇怪,但又弄不明白到底哪里不对。猜想或许是因为宋阮阮的身世,他同情地看了宋阮阮一眼,没想到这么好的女孩子,竟然是被人所抛弃的。
几人一同走到江家,家里一个人都不在。
“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吗?”
江海道:
“他们有事出去了。”
“这样啊。那我可以看看宋同学平时学习的地方吗?”
江海打开宋阮阮的房门,这里的所有东西他都没让人动过,还和宋阮阮走的时候一模一样。
张记者一走进来就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清香,随意打量了下这间屋子,光线挺好,一张挂着洁白蚊帐的木架床,床上铺着柔软的毛毯,几床浅灰色的被套套着的棉被竖着叠放在一边,同色的枕套套着的枕头,整个床铺看起来温暖又整洁。
屋里除了床,还有有两个柜子,一张桌子,一个简易的书架,一个放床边的小边几,都是那种很新的家具。床边的边几上放着几瓶护肤品,两个香皂,一个洗头膏。
如此看来,宋阮阮虽然是个养女,这家人提供给她的条件倒是意外地殷实。
他体贴地没有过多地问宋阮阮的身世,转而观察其他的。
窗边就是宋阮阮平时学习的地方,那个桌子和书架上放着很多书。一半是各种教材,一半是杂七杂八的农书,什么养蚕的,养猪的,养鱼的,种植的,应有尽有。
“宋同学的阅读范围很广嘛!不仅看教材,渔农蚕桑都有涉猎!”
宋阮阮微笑着道:
“身在农村自然是要多了解农业相关的知识。您知道的,我的身体不能从事太重的体力活,所以想从书里面找到些有用的知识,从另外的方向来参与建设。我觉得一个人的贡献不能仅仅局限于体力方面,脑力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这样才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张记者赞同地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国家处于大力建设中,确实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
要问的问题基本上在上午都已经问得差不多了,两人聊了一会儿,张记者让宋阮阮站在院子里,给她拍了一张与房子的合影,便结束了采访。
张记者跟她说,到时候报纸出来,会给她寄送样刊,让她给了个地址。
宋阮阮估计到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去上学了,就给了个学校的地址。
如此,走到村口张记者便上了公社的拖拉机,准备直接回县城去了。
站在村口看着拖拉机远去,宋阮阮总算是松了口气。
整个采访过程都没有任何人说不合时宜的话,她也算应对得体,那么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虽然心里大约知道江海不会明知道她对大学的看重还故意做出影响她前途的事,但他能在记者面前为她想出如此恰当的说辞,她心里还是挺感激的。
“江海,刚才谢谢你。”
江海没回答她,而是看着她身上的衣服:
“怎么穿成这样?”
宋阮阮自从来到江家,就没穿过这种袄子,去年冬天他已经赚了钱,看到什么好的衣服就给宋阮阮买,哪怕是冬装,她也有好几身漂亮的。
宋阮阮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心平气和地回答:
“我觉得记者来可能要拍照,所以想尽量打扮得朴素一些。”
这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样开放,上省报这样的机关报,她最好还是朴素低调一些。所以她这身打扮,完全是学着村里的女孩子们分毫不差地复制过来的。
好不好看不要紧,重要的是稳妥。
江海默了默,还是没忍住道:
“住家里吧,你的东西都在家里,更方便一些。”
第81章 开学与新室友。
宋阮阮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不舍。
但她还是拒绝了。
在他的观念里,很难接受异地四年。就连她自己,也不敢保证四年中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再加上她跟江海这么一闹,他父母必然会觉得有隔阂。
他父母藏户口本的事,她心里也没完全过去。
两个人之间的局面若原本是一副已经有了雏形的画,那如今这画在她眼里就是被泼上了一滩墨水,格局已经被破坏。与其彼此耽误下去,不如重新铺开一张画纸画新的东西。
回到公社的第三天,江小河推着自行车来找她了,自行车上载着一个尺寸很大的皮箱子,带着滑轮,这是个在如今还很少见的物件。
“宋姐姐,我找了你好久,原来你住在这里啊!”江小河的小脸被吹得红扑扑的,看见她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对啊。”宋阮阮也对她露出温柔的笑容,她虽然从江家离开,但对江小河和刘继红却是没什么隔阂的,“你拉着这么大一口箱子做什么?需要帮忙吗?”
江小河直接把自行车一停,自己就把箱子搬了下来,“三哥叫我给你送点衣服和日用品过来,冬天这么冷,你连衣服都没带,他怕你冻着了。”
这些东西宋阮阮倒是没拒绝,毕竟都是她穿过的旧衣服了,不算多值钱的东西,要重新置办却麻烦。
两人一起把箱子抬进暂住的单间小屋,摆在了椅子上。
屋内简陋的陈设和江家那间经过江海精心布置的房间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江小河看着有些心疼:“宋姐姐,你要不还是回家住吧,这里晚上肯定很冷。”
--
几人一同走到江家,家里一个人都不在。
“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吗?”
江海道:
“他们有事出去了。”
“这样啊。那我可以看看宋同学平时学习的地方吗?”
江海打开宋阮阮的房门,这里的所有东西他都没让人动过,还和宋阮阮走的时候一模一样。
张记者一走进来就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清香,随意打量了下这间屋子,光线挺好,一张挂着洁白蚊帐的木架床,床上铺着柔软的毛毯,几床浅灰色的被套套着的棉被竖着叠放在一边,同色的枕套套着的枕头,整个床铺看起来温暖又整洁。
屋里除了床,还有有两个柜子,一张桌子,一个简易的书架,一个放床边的小边几,都是那种很新的家具。床边的边几上放着几瓶护肤品,两个香皂,一个洗头膏。
如此看来,宋阮阮虽然是个养女,这家人提供给她的条件倒是意外地殷实。
他体贴地没有过多地问宋阮阮的身世,转而观察其他的。
窗边就是宋阮阮平时学习的地方,那个桌子和书架上放着很多书。一半是各种教材,一半是杂七杂八的农书,什么养蚕的,养猪的,养鱼的,种植的,应有尽有。
“宋同学的阅读范围很广嘛!不仅看教材,渔农蚕桑都有涉猎!”
宋阮阮微笑着道:
“身在农村自然是要多了解农业相关的知识。您知道的,我的身体不能从事太重的体力活,所以想从书里面找到些有用的知识,从另外的方向来参与建设。我觉得一个人的贡献不能仅仅局限于体力方面,脑力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这样才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张记者赞同地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国家处于大力建设中,确实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
要问的问题基本上在上午都已经问得差不多了,两人聊了一会儿,张记者让宋阮阮站在院子里,给她拍了一张与房子的合影,便结束了采访。
张记者跟她说,到时候报纸出来,会给她寄送样刊,让她给了个地址。
宋阮阮估计到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去上学了,就给了个学校的地址。
如此,走到村口张记者便上了公社的拖拉机,准备直接回县城去了。
站在村口看着拖拉机远去,宋阮阮总算是松了口气。
整个采访过程都没有任何人说不合时宜的话,她也算应对得体,那么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虽然心里大约知道江海不会明知道她对大学的看重还故意做出影响她前途的事,但他能在记者面前为她想出如此恰当的说辞,她心里还是挺感激的。
“江海,刚才谢谢你。”
江海没回答她,而是看着她身上的衣服:
“怎么穿成这样?”
宋阮阮自从来到江家,就没穿过这种袄子,去年冬天他已经赚了钱,看到什么好的衣服就给宋阮阮买,哪怕是冬装,她也有好几身漂亮的。
宋阮阮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心平气和地回答:
“我觉得记者来可能要拍照,所以想尽量打扮得朴素一些。”
这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样开放,上省报这样的机关报,她最好还是朴素低调一些。所以她这身打扮,完全是学着村里的女孩子们分毫不差地复制过来的。
好不好看不要紧,重要的是稳妥。
江海默了默,还是没忍住道:
“住家里吧,你的东西都在家里,更方便一些。”
第81章 开学与新室友。
宋阮阮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不舍。
但她还是拒绝了。
在他的观念里,很难接受异地四年。就连她自己,也不敢保证四年中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再加上她跟江海这么一闹,他父母必然会觉得有隔阂。
他父母藏户口本的事,她心里也没完全过去。
两个人之间的局面若原本是一副已经有了雏形的画,那如今这画在她眼里就是被泼上了一滩墨水,格局已经被破坏。与其彼此耽误下去,不如重新铺开一张画纸画新的东西。
回到公社的第三天,江小河推着自行车来找她了,自行车上载着一个尺寸很大的皮箱子,带着滑轮,这是个在如今还很少见的物件。
“宋姐姐,我找了你好久,原来你住在这里啊!”江小河的小脸被吹得红扑扑的,看见她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对啊。”宋阮阮也对她露出温柔的笑容,她虽然从江家离开,但对江小河和刘继红却是没什么隔阂的,“你拉着这么大一口箱子做什么?需要帮忙吗?”
江小河直接把自行车一停,自己就把箱子搬了下来,“三哥叫我给你送点衣服和日用品过来,冬天这么冷,你连衣服都没带,他怕你冻着了。”
这些东西宋阮阮倒是没拒绝,毕竟都是她穿过的旧衣服了,不算多值钱的东西,要重新置办却麻烦。
两人一起把箱子抬进暂住的单间小屋,摆在了椅子上。
屋内简陋的陈设和江家那间经过江海精心布置的房间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江小河看着有些心疼:“宋姐姐,你要不还是回家住吧,这里晚上肯定很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