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冯元庆,穿着西装站在庭院。
年轻时候的柏辉声,拉开弓子,垂眸演奏。
这间宽敞明亮的书房,似乎定格了两个人的青春,让时间永远停留在了贺缘声希望停留的时候。
钟应的视线,唯独落在书桌旁边摆放的照片,才能见到头发花白、垂垂老矣的冯先生。
那是一张三人照。
即使他们戴着相似的夸张墨镜,穿着相同的漆黑长衫,钟应也能分辨出他们谁是谁。
笑容灿烂,抱着二胡的年轻人,是他的柏老师。
神情严肃,微微上扬下巴的傲慢中年,应当是几十年前的贺缘声。
而那位专注于演奏二胡,嘴角勾起慈祥笑意的老人,必然是冯先生。
这样的快乐合影,钟应在柏老师家也见过许多。
那个照相风格不算丰富多彩的时代,师徒三代已经拍下了不少独具匠心的艺术照,成为了柏辉声家里为数不多的装饰品。
有时候他们站在清泠湖学院树下,有时候穿着衬衫西装挤在破旧办公室长凳。
地点和装束一直在变化,不变的是他们的圆形墨镜,手上的二胡,还有师公师叔师侄相似的快乐笑容。
钟应默默端详照片,感受到照片里满溢的怀念。
贺先生必然常常坐在书桌前,眺望他们无可回溯的青春年少,感慨他们短暂相聚的温馨美好。
思及此处,钟应又忍不住悄悄去看贺缘声。
那位老人走进书房之后,就扑到了旁边大书柜旁,打开了柜门,认真翻找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一只磁带播放机、一盒旧磁带。
钟应差点没能认出这个老物件。
它拥有长方形的塑料壳子,两个圆形转动轮,还有一卷一卷灰黑绞带,裹着历史的尘埃,透着过时的色泽,组成了流行过大半个世纪的音乐媒介。
贺缘声垂着视线,颤抖着手,将磁带放进播放机。
他按下按钮,安静的书房就传出了沙沙沙的杂音。
片刻,钟应就听到了轻柔的笑声。
“哈哈,这样就能记录我说的话了吗?”
旁边似乎有人回答是的。
那个声音又笑着说道:“Hello缘声,想不到世界发展这么快,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聊天。”
“不过,我好多年没有说过英文了,我还是和你说中文吧。”
对方轻松悠闲的语气,开启了一段单方面的聊天。
他说今天是晴天,冬季能够有如此温暖的阳光,实在是非常不容易。
他说虽然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但是自己回忆起来,上一次敲响希声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钟应从未真正见过的冯元庆。
但这位早已与世长辞的老人,正通过一个落伍淘汰的磁带机,发出了四十多年前的声音。
录音时的冯老先生,年岁已经不小。
钟应能在沙沙沙的杂音中,听出他的疲惫苍老,又总会被他的笑声带走全部注意力。
他的声音总是在笑。
他笑自己是个看稀奇的老古董,他笑太久没有写过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冯元庆的每一句话,都透着他的快乐。
仿佛能够用录音这样新奇的“洋玩意儿”和远在美国的徒弟交流,是一件十分好玩有趣的事情。
他絮絮叨叨,毫无重点地闲聊。
连清泠湖学院结冰池塘旁徘徊的大白鹅,都被他的录音提及,现场做了一段嘎嘎嘎的口技模仿。
绘声绘色。
沉默的贺缘声,终于在这样的背景音里重新开了口。
“师父离开美国的时候,是1956年,希声仅仅找回十九件钟体。”
他摸着书房椅背,疲惫的坐进去,盯着转动的磁带机。
“哪怕中国和美国距离一万多公里,师父也一直和我保持着书信往来。有时候一个月两三封,有时候一个月四五封,有时候邮局投递过来,有时候是赴美的朋友亲自带来。”
那段时光,是年少的贺缘声最为伤心又最为快乐的时光。
他伤心师父离他远去,又快乐的感受到师父对他的时时记挂。
不仅仅因为一套编钟,还因为他们相处十五年的师徒情谊,远隔海洋也无法减淡。
冯元庆看着他长大,他也习惯了师父教他识字、认音。
即使他的二胡演奏始终平庸,即使希声的钟体仍未完整,也不妨碍他通过二胡、通过希声,让认识了遥远的东方大陆。
让他发自内心的觉得,那是师父的祖国,也是他的祖国。
冯元庆回到了祖国,他也无比渴望能够跟着师父,一起回去。
可是,他才十五,学业未尽。
冯元庆的仔细叮嘱:“你得留在美国,找回希声。希声找回来了,我就来接你们一起去中国。”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渴望找回希声,渴望冯元庆来接他们。
幸好,寂寞空旷的时光,他还有远道而来的信件,聊以慰藉。
钟应安静听着贺老先生的讲述,他低沉沧桑的声音,渐渐和冯元庆重叠。
仿佛两个老人,同时向他一起讲述沉睡在磁带里的岁月。
这份岁月静谧悠闲,哪怕过了几十年,刻录在磁带里的,也是冯元庆的笑声。
--
年轻时候的柏辉声,拉开弓子,垂眸演奏。
这间宽敞明亮的书房,似乎定格了两个人的青春,让时间永远停留在了贺缘声希望停留的时候。
钟应的视线,唯独落在书桌旁边摆放的照片,才能见到头发花白、垂垂老矣的冯先生。
那是一张三人照。
即使他们戴着相似的夸张墨镜,穿着相同的漆黑长衫,钟应也能分辨出他们谁是谁。
笑容灿烂,抱着二胡的年轻人,是他的柏老师。
神情严肃,微微上扬下巴的傲慢中年,应当是几十年前的贺缘声。
而那位专注于演奏二胡,嘴角勾起慈祥笑意的老人,必然是冯先生。
这样的快乐合影,钟应在柏老师家也见过许多。
那个照相风格不算丰富多彩的时代,师徒三代已经拍下了不少独具匠心的艺术照,成为了柏辉声家里为数不多的装饰品。
有时候他们站在清泠湖学院树下,有时候穿着衬衫西装挤在破旧办公室长凳。
地点和装束一直在变化,不变的是他们的圆形墨镜,手上的二胡,还有师公师叔师侄相似的快乐笑容。
钟应默默端详照片,感受到照片里满溢的怀念。
贺先生必然常常坐在书桌前,眺望他们无可回溯的青春年少,感慨他们短暂相聚的温馨美好。
思及此处,钟应又忍不住悄悄去看贺缘声。
那位老人走进书房之后,就扑到了旁边大书柜旁,打开了柜门,认真翻找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一只磁带播放机、一盒旧磁带。
钟应差点没能认出这个老物件。
它拥有长方形的塑料壳子,两个圆形转动轮,还有一卷一卷灰黑绞带,裹着历史的尘埃,透着过时的色泽,组成了流行过大半个世纪的音乐媒介。
贺缘声垂着视线,颤抖着手,将磁带放进播放机。
他按下按钮,安静的书房就传出了沙沙沙的杂音。
片刻,钟应就听到了轻柔的笑声。
“哈哈,这样就能记录我说的话了吗?”
旁边似乎有人回答是的。
那个声音又笑着说道:“Hello缘声,想不到世界发展这么快,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聊天。”
“不过,我好多年没有说过英文了,我还是和你说中文吧。”
对方轻松悠闲的语气,开启了一段单方面的聊天。
他说今天是晴天,冬季能够有如此温暖的阳光,实在是非常不容易。
他说虽然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但是自己回忆起来,上一次敲响希声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那是钟应从未真正见过的冯元庆。
但这位早已与世长辞的老人,正通过一个落伍淘汰的磁带机,发出了四十多年前的声音。
录音时的冯老先生,年岁已经不小。
钟应能在沙沙沙的杂音中,听出他的疲惫苍老,又总会被他的笑声带走全部注意力。
他的声音总是在笑。
他笑自己是个看稀奇的老古董,他笑太久没有写过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冯元庆的每一句话,都透着他的快乐。
仿佛能够用录音这样新奇的“洋玩意儿”和远在美国的徒弟交流,是一件十分好玩有趣的事情。
他絮絮叨叨,毫无重点地闲聊。
连清泠湖学院结冰池塘旁徘徊的大白鹅,都被他的录音提及,现场做了一段嘎嘎嘎的口技模仿。
绘声绘色。
沉默的贺缘声,终于在这样的背景音里重新开了口。
“师父离开美国的时候,是1956年,希声仅仅找回十九件钟体。”
他摸着书房椅背,疲惫的坐进去,盯着转动的磁带机。
“哪怕中国和美国距离一万多公里,师父也一直和我保持着书信往来。有时候一个月两三封,有时候一个月四五封,有时候邮局投递过来,有时候是赴美的朋友亲自带来。”
那段时光,是年少的贺缘声最为伤心又最为快乐的时光。
他伤心师父离他远去,又快乐的感受到师父对他的时时记挂。
不仅仅因为一套编钟,还因为他们相处十五年的师徒情谊,远隔海洋也无法减淡。
冯元庆看着他长大,他也习惯了师父教他识字、认音。
即使他的二胡演奏始终平庸,即使希声的钟体仍未完整,也不妨碍他通过二胡、通过希声,让认识了遥远的东方大陆。
让他发自内心的觉得,那是师父的祖国,也是他的祖国。
冯元庆回到了祖国,他也无比渴望能够跟着师父,一起回去。
可是,他才十五,学业未尽。
冯元庆的仔细叮嘱:“你得留在美国,找回希声。希声找回来了,我就来接你们一起去中国。”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渴望找回希声,渴望冯元庆来接他们。
幸好,寂寞空旷的时光,他还有远道而来的信件,聊以慰藉。
钟应安静听着贺老先生的讲述,他低沉沧桑的声音,渐渐和冯元庆重叠。
仿佛两个老人,同时向他一起讲述沉睡在磁带里的岁月。
这份岁月静谧悠闲,哪怕过了几十年,刻录在磁带里的,也是冯元庆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