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晖已经将铁路修得大致差不多,但是离铁路开通却还要一段时间,比起铁轨来,列车才是重头戏,好在在石油开掘出来后,他就一直安排人设计列车构造,如今康熙这边给出的钢铁等各项材料充足,只等列车造出,就可以随时通车。
但是造列车与铁轨不同,弘晖一下子空闲时间多了许多出来,看着源源不断被送到跟前的钢铁,他顿时忍不住技痒起来,憋不住写了一封折子暗戳戳递给康熙。
瞧着他这幅模样,康熙不用翻开折子就能猜到这个孙子是又想搞事情了,果不其然,等他将折子翻开后,就见弘晖在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找了不少理由,总而言之就是想要在这京中安装上自来水。
对于自来水康熙并不陌生,弘晖先前曾多次与自己提过,不过这要修建自来水需要不少的钢铁,不仅是康熙心里放心不下,就连朝中大臣们也是纷纷阻拦,将利器置于民间,很容易就生出乱子来。
但是这次康熙想了想此番雍王府的行事,决定还是将弘晖写的折子认真看一遍,等阅完上面洋洋洒洒列出的各项后,康熙难得有些沉默。
在这折子上,弘晖提出以铜管来造自来水管,甚至还提到一种名为“塑料”的管子在研发中,等问世后就可以不用金属了。
对于康熙来说,在见识过不锈钢后,那黄铜之物就不甚要紧,若真有人敢以这黄铜制器生事,那遇上大清的连弩队,也不过是自寻死路。
而弘晖又分析了一番如今京中用水状况,同样戳中康熙心中的担忧。
这京中本就人口不少,再加上每年都有不少举子进京,还有各地的商旅,而近些年,那京郊一块聚集的人家越发多了起来,不少百姓搬迁至此,眼下已经起了一片房屋。
京中人家用水本就是主要依靠水井,人一多,原有的水井瞬间就不够用起来,而弘晖提出的自来水其实是可解现下的燃眉之急。
康熙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允了弘晖的请求。
终于将这件事揽下来,弘晖心底松了一口气,如今的京师城池规模还不算大,但是以眼下京郊的发展速度,只怕要不了几年,京郊就会成为新的外城,甚至继续往外扩张,若不然赶紧将自来水发展起来,到时候不仅仅是城区百姓生活用水受限,甚至连那一片的工坊都得停工。
京郊的住民差不多都是从附近村庄搬来的,如今京师城池扩张得快,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见自行车,来来往往非常方便。
但是对于弘晖而言,这城中自行车多了也是不便,原先还觉得十分快捷,如今车多了反而要更留意安全,城中骑车飙车者不少,发生事故的也很多,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也需加以管制,弘晖想着,若是能早日将电车发明出来,或许能改善如今京师城内的交通情况。
想要发明电车,首先要弄出发电站,这也不是一个小工程,弘晖忙得焦头烂额,不禁将目光投向他开的那些学校,也不知道那些学生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弘晖对发电机还是很期待的,因为京郊这边人口大量聚集,导致附近不少村庄都成了“空心区”,那些大地主们以前还嚣张跋扈,如今大量百姓外迁后,地主们的田地想要租出去都成了难题。
对于那些穷苦百姓日子好过了,弘晖打心底里高兴,但是看着地主家大批田地闲置,他心底也发愁啊。
如今大清倒是不缺粮食,不仅是因为从美洲来的各种高产作物,弘晖还特地让商船从安南那边进口不少粮食,让大清粮仓长期处于满仓状态。
安南便是越南那一块,在先帝时期就已是大清的藩属国,那里气候适合种水稻,每年粮食都丰产,弘晖出于国内粮食防范,避免突然遭遇的天荒灾年,就从那儿进口不少粮食。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弘晖想要将人口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那就只能在农具上努力改进,只要将发电机造出来,通过大机器生产,才能真正提高如今的土地生产率。
看着日程表上排满的机器,弘晖深叹一口气,感叹生活不易,也不知道手底下的学生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
第88章 二章合一
弘晖开办的学校当初招生时, 京中大户人家都对其抵制不已,甚至不少儒学生更是大放厥词,觉得弘晖是在异想天开, 居然让学生学那些下九流的东西, 这些学校肯定开不长久, 但是等到弘晖接了康熙的旨意,开始轰轰烈烈地修起铁路,甚至连京城城镇里都开始铺起铁轨时,众人才逐渐沉默。
就算他们不想承认, 但是也不得不认清现实, 他们学的那些四书五经,对于建造这些工程毫无用处, 儒生们当然不会觉得自己学的那些孔圣先贤的书会是无用的东西,只是如今也肯冷静下来思考, 本来在弘晖弄出这么大动静之前, 就有不少大儒提出经世之学,所学所得都该经世致用才对, 若是学到的东西不能投身到现实生活中,那它们的意义又何在呢?
等到弘晖的学校办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思考起来, 他们以往读的圣贤书,其实不过是用千百年古人所说的话来进行思考, 但是如今弘晖阿哥造出来的很多东西, 是千古年从未有过的, 便是那些孔孟圣贤也压根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原先数月的行程,在有了弘晖阿哥造出来的铁路后,不过短短几日就能抵达, 在见识过铁路的厉害后,就算是嘴皮再利索的儒生也说不出任何反驳之语,这样的变化,说是千百年来未有的大变革也不为过。他们原先看不上那些匠人,如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匠人弄出来的东西确实造福了百姓。而且真论起来,其实铁路的修建应该属于墨家机关道,并不是只有儒学才是最精绝的,墨家机关发挥到极致同样很绝妙,或许弘晖阿哥如今倡导百家齐鸣正是因为如此吧。
--
但是造列车与铁轨不同,弘晖一下子空闲时间多了许多出来,看着源源不断被送到跟前的钢铁,他顿时忍不住技痒起来,憋不住写了一封折子暗戳戳递给康熙。
瞧着他这幅模样,康熙不用翻开折子就能猜到这个孙子是又想搞事情了,果不其然,等他将折子翻开后,就见弘晖在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找了不少理由,总而言之就是想要在这京中安装上自来水。
对于自来水康熙并不陌生,弘晖先前曾多次与自己提过,不过这要修建自来水需要不少的钢铁,不仅是康熙心里放心不下,就连朝中大臣们也是纷纷阻拦,将利器置于民间,很容易就生出乱子来。
但是这次康熙想了想此番雍王府的行事,决定还是将弘晖写的折子认真看一遍,等阅完上面洋洋洒洒列出的各项后,康熙难得有些沉默。
在这折子上,弘晖提出以铜管来造自来水管,甚至还提到一种名为“塑料”的管子在研发中,等问世后就可以不用金属了。
对于康熙来说,在见识过不锈钢后,那黄铜之物就不甚要紧,若真有人敢以这黄铜制器生事,那遇上大清的连弩队,也不过是自寻死路。
而弘晖又分析了一番如今京中用水状况,同样戳中康熙心中的担忧。
这京中本就人口不少,再加上每年都有不少举子进京,还有各地的商旅,而近些年,那京郊一块聚集的人家越发多了起来,不少百姓搬迁至此,眼下已经起了一片房屋。
京中人家用水本就是主要依靠水井,人一多,原有的水井瞬间就不够用起来,而弘晖提出的自来水其实是可解现下的燃眉之急。
康熙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允了弘晖的请求。
终于将这件事揽下来,弘晖心底松了一口气,如今的京师城池规模还不算大,但是以眼下京郊的发展速度,只怕要不了几年,京郊就会成为新的外城,甚至继续往外扩张,若不然赶紧将自来水发展起来,到时候不仅仅是城区百姓生活用水受限,甚至连那一片的工坊都得停工。
京郊的住民差不多都是从附近村庄搬来的,如今京师城池扩张得快,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见自行车,来来往往非常方便。
但是对于弘晖而言,这城中自行车多了也是不便,原先还觉得十分快捷,如今车多了反而要更留意安全,城中骑车飙车者不少,发生事故的也很多,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也需加以管制,弘晖想着,若是能早日将电车发明出来,或许能改善如今京师城内的交通情况。
想要发明电车,首先要弄出发电站,这也不是一个小工程,弘晖忙得焦头烂额,不禁将目光投向他开的那些学校,也不知道那些学生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弘晖对发电机还是很期待的,因为京郊这边人口大量聚集,导致附近不少村庄都成了“空心区”,那些大地主们以前还嚣张跋扈,如今大量百姓外迁后,地主们的田地想要租出去都成了难题。
对于那些穷苦百姓日子好过了,弘晖打心底里高兴,但是看着地主家大批田地闲置,他心底也发愁啊。
如今大清倒是不缺粮食,不仅是因为从美洲来的各种高产作物,弘晖还特地让商船从安南那边进口不少粮食,让大清粮仓长期处于满仓状态。
安南便是越南那一块,在先帝时期就已是大清的藩属国,那里气候适合种水稻,每年粮食都丰产,弘晖出于国内粮食防范,避免突然遭遇的天荒灾年,就从那儿进口不少粮食。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弘晖想要将人口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那就只能在农具上努力改进,只要将发电机造出来,通过大机器生产,才能真正提高如今的土地生产率。
看着日程表上排满的机器,弘晖深叹一口气,感叹生活不易,也不知道手底下的学生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
第88章 二章合一
弘晖开办的学校当初招生时, 京中大户人家都对其抵制不已,甚至不少儒学生更是大放厥词,觉得弘晖是在异想天开, 居然让学生学那些下九流的东西, 这些学校肯定开不长久, 但是等到弘晖接了康熙的旨意,开始轰轰烈烈地修起铁路,甚至连京城城镇里都开始铺起铁轨时,众人才逐渐沉默。
就算他们不想承认, 但是也不得不认清现实, 他们学的那些四书五经,对于建造这些工程毫无用处, 儒生们当然不会觉得自己学的那些孔圣先贤的书会是无用的东西,只是如今也肯冷静下来思考, 本来在弘晖弄出这么大动静之前, 就有不少大儒提出经世之学,所学所得都该经世致用才对, 若是学到的东西不能投身到现实生活中,那它们的意义又何在呢?
等到弘晖的学校办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思考起来, 他们以往读的圣贤书,其实不过是用千百年古人所说的话来进行思考, 但是如今弘晖阿哥造出来的很多东西, 是千古年从未有过的, 便是那些孔孟圣贤也压根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原先数月的行程,在有了弘晖阿哥造出来的铁路后,不过短短几日就能抵达, 在见识过铁路的厉害后,就算是嘴皮再利索的儒生也说不出任何反驳之语,这样的变化,说是千百年来未有的大变革也不为过。他们原先看不上那些匠人,如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匠人弄出来的东西确实造福了百姓。而且真论起来,其实铁路的修建应该属于墨家机关道,并不是只有儒学才是最精绝的,墨家机关发挥到极致同样很绝妙,或许弘晖阿哥如今倡导百家齐鸣正是因为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