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村的李姓人一直很团结,谁家办红白事,另外几家都会主动提出帮忙。
李家原来人很多,李老头夫妻生育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李大林、李二林又各有四个儿子、孙女。
这么多人,李老头临终前只见到李三林这个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儿子。
李姓人商量赶紧给李大林、李二林及李红红三姐妹报信。
山上有雪路滑,可是死人要出殡等不得,李姓人派出那个亲戚村妇的夫君李明天及一个叫李春分的少年,让两人做伴去山外报信。
李三林则在家里陪着康氏,还有操持丧事。
大唐国的人,特别是穷人,超过四十岁,就得准备棺材、寿衣什么的。
李家以前特别穷,老头夫妻的棺材还是今年预备好买的。但是没有寿衣。
李三林先是失去女儿,而后失去亲爹,紧接着没了媳妇,本来性格就不坚强的他,精神接二连三受到重创,已经哭得不醒人事。
他自己都要人安慰,根本顾不得安慰康氏,更别说操持丧事。
康氏遭受这么大的打击,倒是比李三林明白清楚,强打起精神这就跟小泉村的村民连借带买,给李老头、柳花都弄了一身寿衣。
李老头用他自己的棺材。康氏把自己的棺材给了柳花用。
李家的大厅整成了灵堂,两具棺材放在正中,棺材里面就是李老头、柳花的尸体。
幸亏现在是天气寒冷,尸体不容易腐坏。
康氏又去操持坟地的事。
这时,她想起了李大林、李二林,如果这两个儿子在家,会把这些事都干了,根本不用她操心!
唉,她就当李三林太悲痛,不会埋怨李三林不成熟不懂事不会干活。
连李大头都过来帮忙,道:“婶婶,我给我娘办过丧事。我懂一些。你们家摆丧宴,得用腊肉、鸡蛋,我帮你们家去向别人家借桌椅,借些腊肉、鸡蛋什么的?”
大唐国守孝风俗,只有读书人、富贵人家在守大孝的期间不吃肉,普通老百姓、村民没有这个忌讳。
湘城离国都遥远,便连读书人、富贵人家在守大孝的期间也不怎么遵守风俗。
湘城的普通老百姓、村民办丧事,从开始到安葬结束,要摆丧宴感谢前来参加吊唁的亲朋好友及帮忙抬棺、给逝者穿寿衣的人。
光是几天的丧宴就得花很多钱,所以家家户户办丧事时,心情不好开销还大,比办喜宴累的多。
李家本家的一个媳妇见康氏不舍得拿钱给李大头,连忙劝道:“伯娘,你可得想开点。我伯伯、弟媳妇去世,丧宴得弄的差不多点。不能太差。”
李大头也劝道:“不然会被人说道很多年。”
去年李大头的娘去世,李大头给他娘穿的寿衣是全村最贵的,摆了三天丧宴花了近一两银子,全部算下来抛去亲朋好友吊唁送的钱,共用了二两多银子,都够买半亩多地。
“唉。”康氏长叹。她还想着银子要给李三林再娶个媳妇呢。这下心里特别埋怨柳花就这么死了,还把李老头给捎走了。
有个外姓的村民问道:“三林夭折的女儿是不是得跟柳氏共一个棺材?”
李家极度的重男轻女,李三林与柳花夭折的女儿,几天前就被李老头、李三林埋在山林里面,连块木板都没立。
现在外姓村民提出来,康氏不知道那个小孙女埋在什么地方。
“作孽哦。一下子死了三口人。李家这是怎么回事?”
“大林、二林两家人在的时候,李家好好的。怎么他们一走,李家就不行了?”
“李家太晦气!”
“以后不知道康氏留在这里,还是下山跟李大林过?”
就在小泉村的村民纷纷议论时,得知丧事的李红红、李蓝蓝立即停下手中的包子买卖,带着全家人赶来。
李红红、李蓝蓝的家离小泉村比李大林兄弟、李青青要近的多,所以她们先赶到。
这一路,李红红都在哭,脸被冷风吹的发红,两眼肿的像桃子。
她是家里的长女,李老头在世时,没有给她出嫁妆,但是从未动手打过她,也极少骂她。
这十里八村的女人没成亲在娘家时都苦的很,哪个没挨过打骂?
李老头在李红红的心里是慈父。
李红红都买好布、棉花要给李老头做一件棉袍,让李老头过年穿,谁知李老头就这么突然间去了。
若是李老头长年生病,李红红还能接受。
偏偏李老头没有生病,且是为了给柳花请郎中在出山的路上摔死,这是意外死亡。
第364章 百斤粮食
李红红心里无法接受。
她看着李老头的尸体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比康氏还悲痛,然后跪在棺材下面重重的磕头,哭道:“爹,你还没享过一天福,怎么就这样走了?”
李蓝蓝排行在中间,李老头对李蓝蓝没有对李红红好,不过也没有打过李蓝蓝。
李蓝蓝跪在李红红身边,磕了头后,边哭边道:“爹,我们好说歹说劝你和娘离开小泉村跟大哥过,你就是不听,非要在小泉村守着三林……”
李红红哇哇哭道:“爹,你怎么就不听我们姐妹的话?”
仲秋节时,两姐妹曾经回到小泉村,带了好多的吃食,光是猪肉就近百斤,特意让李老头夫妻把肉做成腊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吃了防寒,还买了八条大肥鱼,每条至少六斤重,再有就是十斤糖、二十斤油、花生、点心什么的。
--
李家原来人很多,李老头夫妻生育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李大林、李二林又各有四个儿子、孙女。
这么多人,李老头临终前只见到李三林这个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儿子。
李姓人商量赶紧给李大林、李二林及李红红三姐妹报信。
山上有雪路滑,可是死人要出殡等不得,李姓人派出那个亲戚村妇的夫君李明天及一个叫李春分的少年,让两人做伴去山外报信。
李三林则在家里陪着康氏,还有操持丧事。
大唐国的人,特别是穷人,超过四十岁,就得准备棺材、寿衣什么的。
李家以前特别穷,老头夫妻的棺材还是今年预备好买的。但是没有寿衣。
李三林先是失去女儿,而后失去亲爹,紧接着没了媳妇,本来性格就不坚强的他,精神接二连三受到重创,已经哭得不醒人事。
他自己都要人安慰,根本顾不得安慰康氏,更别说操持丧事。
康氏遭受这么大的打击,倒是比李三林明白清楚,强打起精神这就跟小泉村的村民连借带买,给李老头、柳花都弄了一身寿衣。
李老头用他自己的棺材。康氏把自己的棺材给了柳花用。
李家的大厅整成了灵堂,两具棺材放在正中,棺材里面就是李老头、柳花的尸体。
幸亏现在是天气寒冷,尸体不容易腐坏。
康氏又去操持坟地的事。
这时,她想起了李大林、李二林,如果这两个儿子在家,会把这些事都干了,根本不用她操心!
唉,她就当李三林太悲痛,不会埋怨李三林不成熟不懂事不会干活。
连李大头都过来帮忙,道:“婶婶,我给我娘办过丧事。我懂一些。你们家摆丧宴,得用腊肉、鸡蛋,我帮你们家去向别人家借桌椅,借些腊肉、鸡蛋什么的?”
大唐国守孝风俗,只有读书人、富贵人家在守大孝的期间不吃肉,普通老百姓、村民没有这个忌讳。
湘城离国都遥远,便连读书人、富贵人家在守大孝的期间也不怎么遵守风俗。
湘城的普通老百姓、村民办丧事,从开始到安葬结束,要摆丧宴感谢前来参加吊唁的亲朋好友及帮忙抬棺、给逝者穿寿衣的人。
光是几天的丧宴就得花很多钱,所以家家户户办丧事时,心情不好开销还大,比办喜宴累的多。
李家本家的一个媳妇见康氏不舍得拿钱给李大头,连忙劝道:“伯娘,你可得想开点。我伯伯、弟媳妇去世,丧宴得弄的差不多点。不能太差。”
李大头也劝道:“不然会被人说道很多年。”
去年李大头的娘去世,李大头给他娘穿的寿衣是全村最贵的,摆了三天丧宴花了近一两银子,全部算下来抛去亲朋好友吊唁送的钱,共用了二两多银子,都够买半亩多地。
“唉。”康氏长叹。她还想着银子要给李三林再娶个媳妇呢。这下心里特别埋怨柳花就这么死了,还把李老头给捎走了。
有个外姓的村民问道:“三林夭折的女儿是不是得跟柳氏共一个棺材?”
李家极度的重男轻女,李三林与柳花夭折的女儿,几天前就被李老头、李三林埋在山林里面,连块木板都没立。
现在外姓村民提出来,康氏不知道那个小孙女埋在什么地方。
“作孽哦。一下子死了三口人。李家这是怎么回事?”
“大林、二林两家人在的时候,李家好好的。怎么他们一走,李家就不行了?”
“李家太晦气!”
“以后不知道康氏留在这里,还是下山跟李大林过?”
就在小泉村的村民纷纷议论时,得知丧事的李红红、李蓝蓝立即停下手中的包子买卖,带着全家人赶来。
李红红、李蓝蓝的家离小泉村比李大林兄弟、李青青要近的多,所以她们先赶到。
这一路,李红红都在哭,脸被冷风吹的发红,两眼肿的像桃子。
她是家里的长女,李老头在世时,没有给她出嫁妆,但是从未动手打过她,也极少骂她。
这十里八村的女人没成亲在娘家时都苦的很,哪个没挨过打骂?
李老头在李红红的心里是慈父。
李红红都买好布、棉花要给李老头做一件棉袍,让李老头过年穿,谁知李老头就这么突然间去了。
若是李老头长年生病,李红红还能接受。
偏偏李老头没有生病,且是为了给柳花请郎中在出山的路上摔死,这是意外死亡。
第364章 百斤粮食
李红红心里无法接受。
她看着李老头的尸体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比康氏还悲痛,然后跪在棺材下面重重的磕头,哭道:“爹,你还没享过一天福,怎么就这样走了?”
李蓝蓝排行在中间,李老头对李蓝蓝没有对李红红好,不过也没有打过李蓝蓝。
李蓝蓝跪在李红红身边,磕了头后,边哭边道:“爹,我们好说歹说劝你和娘离开小泉村跟大哥过,你就是不听,非要在小泉村守着三林……”
李红红哇哇哭道:“爹,你怎么就不听我们姐妹的话?”
仲秋节时,两姐妹曾经回到小泉村,带了好多的吃食,光是猪肉就近百斤,特意让李老头夫妻把肉做成腊肉,这样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吃了防寒,还买了八条大肥鱼,每条至少六斤重,再有就是十斤糖、二十斤油、花生、点心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