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征兵五万
李欢今年十岁。从去年开始,因为吃的好,个子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眉眼也长开了,现在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穿着浅绿色的裙子,眼睛亮晶晶,仿佛有星星。
不得不说,李家人的容貌生的好看。
站在李欢旁边的王桔一脸的敬佩,道:“两位师兄敢上战场是真英雄!”
王桔的胆子比较小,跟着李青青学了一年多医术,终于练到见血不再蹙眉头了,不过,还没有练到敢上前线战场。
其实,按照大唐国的风俗,王桔与李欢这两个小姑娘比丁郎中、邓郎中拜在李青青的门下早,后者应该叫前者师姐。
但是王桔与李欢认为丁郎中、邓郎中从医多年,年龄只比康氏、王老头夫妻小几岁,所以就称他们师兄。
三月六日,征南大军还未出发,湘城、株城、衡城等城府及所有县城衙门张贴征徭役--兵役的告示。
大唐国的徭役分为力役、兵役。
力役就是老百姓出力气修官道、城墙什么的。
兵役就是老百姓去军队当兵,上战场打仗。
上面两种徭役都是针对成年男子,且是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的家庭。
那些家里只有一个成年男子,就是李大头这样的情况,李大头是独苗,他就不用服徭役。
还有家里的男子身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或是当官,比如王浩已是军官,哪怕王亮成年了,也不用服徭役。
若家里成年的男人多,却不想参加徭役,那就
交银子抵徭役。
一般力役要交三两银子。兵役则交五两银子。
许多富贵人家不愿意参加徭役,就出银子抵徭役。
此次,湘王赵安将在半个月之内在属地征兵五万人。
五万人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湘王赵安封地所有的人口才一千余万。
这几年湘王府下令各大城府守军、湘军征兵的人数合起来才三千人。
前年湘军平乱死了不少人,湘王府也没有增加征兵的人数。
这回竟是一下子征兵五万人,是这几年每年的十几倍!
消息传遍各大城府及各县镇村,老百姓纷纷议论。
“湘军都去边境打越国,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此次湘王府征兵应是为了补充湘军。”
“唉,这仗还没打,就开始征兵?”
“我夫君今年三十五,我儿子今年刚成年还没成亲,唉,湘王府征兵,我夫君、我儿子必须有一人参军才行。”
“听说这次征的新兵都要打越国。”
“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怎么能上战场?怎么杀得了越国狗?”
“幸好我家做买卖刚赚了一笔银子,足够交兵役银子,不然我那四个儿子就得有一人去当兵。”
“为了打越国狗,我愿意去军队当兵!”
天降细雨。
在和县衙门听完洪县令传达服兵役告示的王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官道的路边大步流星的前行。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一定要让一个儿子参加服徭役进军队当兵,一定要给族人、村民做表率。
如果家里的老婆娘风氏敢阻止,那他就只能跟风氏再次分开过。
雨越小越大,天空还刮起风,把豆大的雨珠吹打到王七的脸上。
王七走一会,就得伸手抹掉眼皮的雨珠,不然看不清路。
他的蓑衣也有些漏雨。
好在现在的天气不冷,被雨水淋湿不会冻着生病。
等他走到王村,回到家里,外面不但下起倾盆大雨,还电闪雷鸣。
天色一下子暗了,明明是午时,却像是在傍晚。
王七摘了斗笠,脱了蓑衣,发觉外衣外裤都湿了,叫风氏去弄热水。
王七可不敢在这个时候生病倒下去。
风氏在与王七和离一年里无数次反思,已经被王七治过来了,现在基本上都听王七的。
这不,风氏那么扣门的人,也舍得做好吃的。
锅里煮着米饭,米饭的上面蒸着半碗腊肉,还打算用昨天炼出油的油渣炒一个青菜,凑成两个菜吃呢。
王七喝了热水,又用热水洗了脸、手、脚,换了干净的衣裤,与风氏一起吃午饭。
从王村到和县来回近三十里路,回来时又是雨中行路,王七累了,便大口吃饭菜,到吃了五分饱时,有力气说话,便跟风氏说了征兵的事,道:“老婆子,这回洪县令给了我们村八个名额,是上次征兵的两倍。上次是七年前,王浩就是上次征兵进的军队。”
风氏跟王七当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自是知道王七心里想什么。
这若是在以前,风氏肯定不
同意任何一个儿子去军队,可是经过去年后,风氏知道要是再不听王七的话,王七会立刻把她赶出门。
风氏直接问道:“你想老大还是老三进军队?”
这一年,风氏终于发现三个儿子当中就二儿子王年孝顺她。
这次她不想让王年进军队当兵。
王七咦了一声,盯着风氏的老脸,笑道:“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是我听错了。你这是同意儿子参军?”
风氏点头,语气有些无奈的道:“七年前征兵,那时几个孙子、孙女都很小,我就不想儿子去。这回,孙子、孙女都大些了,儿子去就去吧。”
--
李欢今年十岁。从去年开始,因为吃的好,个子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眉眼也长开了,现在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穿着浅绿色的裙子,眼睛亮晶晶,仿佛有星星。
不得不说,李家人的容貌生的好看。
站在李欢旁边的王桔一脸的敬佩,道:“两位师兄敢上战场是真英雄!”
王桔的胆子比较小,跟着李青青学了一年多医术,终于练到见血不再蹙眉头了,不过,还没有练到敢上前线战场。
其实,按照大唐国的风俗,王桔与李欢这两个小姑娘比丁郎中、邓郎中拜在李青青的门下早,后者应该叫前者师姐。
但是王桔与李欢认为丁郎中、邓郎中从医多年,年龄只比康氏、王老头夫妻小几岁,所以就称他们师兄。
三月六日,征南大军还未出发,湘城、株城、衡城等城府及所有县城衙门张贴征徭役--兵役的告示。
大唐国的徭役分为力役、兵役。
力役就是老百姓出力气修官道、城墙什么的。
兵役就是老百姓去军队当兵,上战场打仗。
上面两种徭役都是针对成年男子,且是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的家庭。
那些家里只有一个成年男子,就是李大头这样的情况,李大头是独苗,他就不用服徭役。
还有家里的男子身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或是当官,比如王浩已是军官,哪怕王亮成年了,也不用服徭役。
若家里成年的男人多,却不想参加徭役,那就
交银子抵徭役。
一般力役要交三两银子。兵役则交五两银子。
许多富贵人家不愿意参加徭役,就出银子抵徭役。
此次,湘王赵安将在半个月之内在属地征兵五万人。
五万人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湘王赵安封地所有的人口才一千余万。
这几年湘王府下令各大城府守军、湘军征兵的人数合起来才三千人。
前年湘军平乱死了不少人,湘王府也没有增加征兵的人数。
这回竟是一下子征兵五万人,是这几年每年的十几倍!
消息传遍各大城府及各县镇村,老百姓纷纷议论。
“湘军都去边境打越国,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此次湘王府征兵应是为了补充湘军。”
“唉,这仗还没打,就开始征兵?”
“我夫君今年三十五,我儿子今年刚成年还没成亲,唉,湘王府征兵,我夫君、我儿子必须有一人参军才行。”
“听说这次征的新兵都要打越国。”
“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怎么能上战场?怎么杀得了越国狗?”
“幸好我家做买卖刚赚了一笔银子,足够交兵役银子,不然我那四个儿子就得有一人去当兵。”
“为了打越国狗,我愿意去军队当兵!”
天降细雨。
在和县衙门听完洪县令传达服兵役告示的王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官道的路边大步流星的前行。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一定要让一个儿子参加服徭役进军队当兵,一定要给族人、村民做表率。
如果家里的老婆娘风氏敢阻止,那他就只能跟风氏再次分开过。
雨越小越大,天空还刮起风,把豆大的雨珠吹打到王七的脸上。
王七走一会,就得伸手抹掉眼皮的雨珠,不然看不清路。
他的蓑衣也有些漏雨。
好在现在的天气不冷,被雨水淋湿不会冻着生病。
等他走到王村,回到家里,外面不但下起倾盆大雨,还电闪雷鸣。
天色一下子暗了,明明是午时,却像是在傍晚。
王七摘了斗笠,脱了蓑衣,发觉外衣外裤都湿了,叫风氏去弄热水。
王七可不敢在这个时候生病倒下去。
风氏在与王七和离一年里无数次反思,已经被王七治过来了,现在基本上都听王七的。
这不,风氏那么扣门的人,也舍得做好吃的。
锅里煮着米饭,米饭的上面蒸着半碗腊肉,还打算用昨天炼出油的油渣炒一个青菜,凑成两个菜吃呢。
王七喝了热水,又用热水洗了脸、手、脚,换了干净的衣裤,与风氏一起吃午饭。
从王村到和县来回近三十里路,回来时又是雨中行路,王七累了,便大口吃饭菜,到吃了五分饱时,有力气说话,便跟风氏说了征兵的事,道:“老婆子,这回洪县令给了我们村八个名额,是上次征兵的两倍。上次是七年前,王浩就是上次征兵进的军队。”
风氏跟王七当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自是知道王七心里想什么。
这若是在以前,风氏肯定不
同意任何一个儿子去军队,可是经过去年后,风氏知道要是再不听王七的话,王七会立刻把她赶出门。
风氏直接问道:“你想老大还是老三进军队?”
这一年,风氏终于发现三个儿子当中就二儿子王年孝顺她。
这次她不想让王年进军队当兵。
王七咦了一声,盯着风氏的老脸,笑道:“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是我听错了。你这是同意儿子参军?”
风氏点头,语气有些无奈的道:“七年前征兵,那时几个孙子、孙女都很小,我就不想儿子去。这回,孙子、孙女都大些了,儿子去就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