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福分浅薄,平城突然发现了盐矿。
原本陶县令因为怜惜发现盐矿的百姓,允他度过难关后便将盐矿上报,可后来被人发现,他便赶紧写了文书,想要奏请朝廷,因为一旦盐矿被越多的人知道,利字当头,怕是会引起纷争来。
可这个盐矿上报之后,知府也动了念头,便对县令威逼利诱,不许他对外说,更要将知情人都灭口。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便陶县令不愿意,却也不能奈何知府。
知府那边先是,派了陶夫人当时的妾氏来监视陶县令。
这还不算完,那一日,朝廷的调任下来了,知府那边怕陶县令告发他,一直压着不放,直到,查出了先夫人的底细。
便以此要挟陶县令,让他拒绝朝廷,只安心做一府县令。
先夫人始终记着当初陶县令进京赶考的誓言。如今,不能造福一方百姓,却也不能一直助纣为虐的祸害人。
这次朝廷调文是大机会,终于能越过知府,将平城的事给传出去了,免得死更多的人。
即便最后难逃一死,也要死得其所!
当时的妾陶夫人,一看先夫人马上便要让陶县令改变主意了,便起了杀心。
趁着陶县令去看西山的时候,让下头人熬了毒药。
二姑娘正好从外头回来,便瞧见,陶夫人灌自己母亲的那一幕。
二姑娘像发疯一样去打陶夫人,可是她哪里是陶夫人的对手,被人一把给推倒了。
母亲想要护自己的时候,从塌上掉下来,喷了一身的血。
这一幕,一直压在二姑娘心头,怎么也散不去。
后来,陶县令回来后,二姑娘急切的将这事告诉他。
只是,一直所见的鹣鲽情深,却在这个时候,淡漠了。
就看到陶县令一脸失神的坐在地上,久久不发一言。
二姑娘只觉得恨,便一直催促,“爹,杀了她,你快杀了她!”
可是却被陶县令给推开了。
陶夫人居高临下的看着陶大人,她说,“知府大人已经没有耐心了,若是大人想死,那么贱妾,便一个一个的送你们上路!”
语气,极尽张狂。
这个时候,她的好姐姐,竟然跪在陶大人跟前,“女儿不怕死,只是心疼爹爹,十年寒窗,终究错付,心疼爹爹,还未享受女儿的孝顺。”
话,说的特别的好听。
陶夫人这时候笑了,“大姑娘如此懂事,那便,先送大姑娘上路吧!”
到底,陶县令的手,还是拽住了长姐。
他原本心是最乱的时候,女儿这般乖巧,如何能让他狠下心来。
这手,一旦攥住,便再难松开。
再后来,先夫人走了没多久,妾氏抬正,待到大姑娘及笄后,便送到了知府府内,做了知府的妾氏。
尘封的往事,渐渐的除了二姑娘,没人再提起。
至于二姑娘,一度被陶县令骂,是要逼死他们一家人。
多么可笑,明明是贪官将他们逼到这个地步,却成了一个小丫头的错。
可是,先夫人临走前的那一幕,一直是二姑娘的执念,总是对亲人抱有幻想。
就是陶县令,喂她吃了这么多年的药,她其实心里有预感,可却还是吃了。
并且,还暗暗的觉得自己多心,毕竟吃了这么多年,不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陶县令就剩下这么一点,还没有泯灭的人性,却让她以为这是亲情,念了这么多年。
即便,她瞅准机会,拿了状子捅到叶卓华跟前,被毒打一顿,她都没有看破。
尘封的往事,就这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好的坏的,便被放在太阳下,供众人评判。
陶县令动了怒,手费力的指着二姑娘,可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看着陶县令因为愤怒而憋红的脸,二姑娘眼慢慢的眯了起来,“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大姑娘到了知府那边后,也会回来瞧瞧,每一次都说在知府府她过的有多么的不好。
每一次过来,都让县令心疼的,一遍遍发誓,要效忠知府,不让知府为难大姑娘。
可是呢,这么多年了,大姑娘在知府府都快横行了,县令难道真的没听说过?
而且,当初入知府府,也不是知府提的,是大姑娘主动寻了陶夫人,让她递的话。
二姑娘不信,陶县令不知道!
他其实心里都有数,与其说是对大姑娘的愧疚,不如说成是给自己的懦弱寻了一个借口,然后戒不掉。
渐渐的,他将这借口,当了真。
二姑娘在县令府,孤身一人,她虽说装作已经知道怕了,不敢在找事了,也撞到几次县令与知府之间的勾当。
可是,知府在这个地方就是天,便是连陶县令都没法子,她一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只能向老天祈祷,求得有一日,神兵降世,收了那个祸害。
“孽,孽障!”陶县令终于,可以发出声音来了,可是却还是在责骂二姑娘。
二姑娘不以为意的勾了勾嘴角,“你知道吗,我娘给我镯子的时候,我瞧见她的手边放了一个墨色的瓶子,几次拿起来,在看见我的时候都落泪不停的罗下,当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二姑娘一顿,才又说道,“现在想来,怕是自戕的药,我当时年幼,我娘定然是舍不得我,不过我猜,与你也有关系!”
--
原本陶县令因为怜惜发现盐矿的百姓,允他度过难关后便将盐矿上报,可后来被人发现,他便赶紧写了文书,想要奏请朝廷,因为一旦盐矿被越多的人知道,利字当头,怕是会引起纷争来。
可这个盐矿上报之后,知府也动了念头,便对县令威逼利诱,不许他对外说,更要将知情人都灭口。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便陶县令不愿意,却也不能奈何知府。
知府那边先是,派了陶夫人当时的妾氏来监视陶县令。
这还不算完,那一日,朝廷的调任下来了,知府那边怕陶县令告发他,一直压着不放,直到,查出了先夫人的底细。
便以此要挟陶县令,让他拒绝朝廷,只安心做一府县令。
先夫人始终记着当初陶县令进京赶考的誓言。如今,不能造福一方百姓,却也不能一直助纣为虐的祸害人。
这次朝廷调文是大机会,终于能越过知府,将平城的事给传出去了,免得死更多的人。
即便最后难逃一死,也要死得其所!
当时的妾陶夫人,一看先夫人马上便要让陶县令改变主意了,便起了杀心。
趁着陶县令去看西山的时候,让下头人熬了毒药。
二姑娘正好从外头回来,便瞧见,陶夫人灌自己母亲的那一幕。
二姑娘像发疯一样去打陶夫人,可是她哪里是陶夫人的对手,被人一把给推倒了。
母亲想要护自己的时候,从塌上掉下来,喷了一身的血。
这一幕,一直压在二姑娘心头,怎么也散不去。
后来,陶县令回来后,二姑娘急切的将这事告诉他。
只是,一直所见的鹣鲽情深,却在这个时候,淡漠了。
就看到陶县令一脸失神的坐在地上,久久不发一言。
二姑娘只觉得恨,便一直催促,“爹,杀了她,你快杀了她!”
可是却被陶县令给推开了。
陶夫人居高临下的看着陶大人,她说,“知府大人已经没有耐心了,若是大人想死,那么贱妾,便一个一个的送你们上路!”
语气,极尽张狂。
这个时候,她的好姐姐,竟然跪在陶大人跟前,“女儿不怕死,只是心疼爹爹,十年寒窗,终究错付,心疼爹爹,还未享受女儿的孝顺。”
话,说的特别的好听。
陶夫人这时候笑了,“大姑娘如此懂事,那便,先送大姑娘上路吧!”
到底,陶县令的手,还是拽住了长姐。
他原本心是最乱的时候,女儿这般乖巧,如何能让他狠下心来。
这手,一旦攥住,便再难松开。
再后来,先夫人走了没多久,妾氏抬正,待到大姑娘及笄后,便送到了知府府内,做了知府的妾氏。
尘封的往事,渐渐的除了二姑娘,没人再提起。
至于二姑娘,一度被陶县令骂,是要逼死他们一家人。
多么可笑,明明是贪官将他们逼到这个地步,却成了一个小丫头的错。
可是,先夫人临走前的那一幕,一直是二姑娘的执念,总是对亲人抱有幻想。
就是陶县令,喂她吃了这么多年的药,她其实心里有预感,可却还是吃了。
并且,还暗暗的觉得自己多心,毕竟吃了这么多年,不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陶县令就剩下这么一点,还没有泯灭的人性,却让她以为这是亲情,念了这么多年。
即便,她瞅准机会,拿了状子捅到叶卓华跟前,被毒打一顿,她都没有看破。
尘封的往事,就这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好的坏的,便被放在太阳下,供众人评判。
陶县令动了怒,手费力的指着二姑娘,可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看着陶县令因为愤怒而憋红的脸,二姑娘眼慢慢的眯了起来,“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大姑娘到了知府那边后,也会回来瞧瞧,每一次都说在知府府她过的有多么的不好。
每一次过来,都让县令心疼的,一遍遍发誓,要效忠知府,不让知府为难大姑娘。
可是呢,这么多年了,大姑娘在知府府都快横行了,县令难道真的没听说过?
而且,当初入知府府,也不是知府提的,是大姑娘主动寻了陶夫人,让她递的话。
二姑娘不信,陶县令不知道!
他其实心里都有数,与其说是对大姑娘的愧疚,不如说成是给自己的懦弱寻了一个借口,然后戒不掉。
渐渐的,他将这借口,当了真。
二姑娘在县令府,孤身一人,她虽说装作已经知道怕了,不敢在找事了,也撞到几次县令与知府之间的勾当。
可是,知府在这个地方就是天,便是连陶县令都没法子,她一个小丫头能做什么?
只能向老天祈祷,求得有一日,神兵降世,收了那个祸害。
“孽,孽障!”陶县令终于,可以发出声音来了,可是却还是在责骂二姑娘。
二姑娘不以为意的勾了勾嘴角,“你知道吗,我娘给我镯子的时候,我瞧见她的手边放了一个墨色的瓶子,几次拿起来,在看见我的时候都落泪不停的罗下,当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二姑娘一顿,才又说道,“现在想来,怕是自戕的药,我当时年幼,我娘定然是舍不得我,不过我猜,与你也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