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样的事?”阙氏听得新奇,“那后来呢?唐家大少爷是唐大老爷长子,那那个庶长子没生出来吧?”
“灌了一碗药,发卖了。后来好几年唐大太太都生不出儿子来,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们便都喝药,喝着喝着,有些就不能生了。”
“命苦得很。”
金氏语气感伤,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所以她当初才坚定了不跟着三姑娘出嫁的心,免得自己也变得如此下场。毕竟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有些是老太太给的,有些却是唐大太太身边的丫鬟。
阙氏还是第一回 听到这样的事,于是两人又聊了几句,最后她道:“说起这个,你们家二丫进门也有”她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咦,二丫你回来了。”
刚刚进门的的确是柳二丫,她喊了声,“干娘。”
“欸,好些日子不见了。”阙氏道:“我跟你娘正说起你呢,你这些日子跟着陶砚忙里忙外的,可别把自己给累着了。”
“我听他干爹说陶砚把整个县都走遍了?”
“没呢,就是去了山里,累人。”柳二丫跟阙氏解释,“魏大人安排了十几个人,把全县的山村都走了一遍,不但教他们接水,还让他们多开荒地。陶砚跟我说就为了这事,各个村子的山地都卖出去了。”
“这是个好事啊。”
张捕头虽然是个不太懂这事的武夫,但阙氏是掌家能手,听了二丫这话她很快就想到了此举的好处,“那今年或者明年,粮价可能会降。”
丁氏也点头,“应该会。”
于是几个人的话题又转到了菜价、米价、盐价等等的事情上来,闲聊了半个时辰阙氏见时辰不早才告辞离去,拒绝了两人的挽留。
等人一走,柳二丫忍不住问道:“娘,干娘刚刚是说张大嫂吃了一颗药丸子,说是吃下去之后就包生儿子?”
“你听到了啊。”
丁氏叹息着坐下,“也不知道威儿媳妇是怎么想的,明明她这一胎大夫都说没毛病,不需要吃安胎药。可偏偏她们母女俩就是不放心,上回她娘给她求的平安福也就罢了,可这次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买来的药丸子,说也不说一声就吃下去了。”
“可把你干娘气得够呛。”
“娘,那颗药丸子是不是叫做什么‘生子丹’,或者是‘转胎丸’?”柳二丫好奇追问,“我娘说我们村前面的黄家村,就有人卖包生儿子的药丸,‘生子丹’吃了之后生儿子,而‘转胎丸’吃下去能把姑娘变成儿子。”
“只要一两银子。”
“我娘家嫂子就买来吃了,我三婶逢人便说呢。”
“你娘家嫂子也吃了啊?”丁氏惊讶,柳二丫的娘家嫂子她是见过的,姓黄,据说是个村塾先生的女儿。
自己上次去的时候,她还大腹便便地来打招呼呢。但那做派不是她喜欢的,看到她丁氏就好像是看到了后面屋子住着的崔家姑娘,所以也没说上几句话,没想到她也吃了这什么药丸子。
这些新媳妇都是怎么了?
一个个急不可耐。
丁氏本想说些什么,但想着二丫家里和她三叔那一房也不亲近,到底住了口。她担心柳二丫年纪轻不晓得这里头的厉害,便提点了几句。
“二丫啊,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怀孕的妇人,可不兴乱吃东西的。因为乱吃东西滑了胎的妇人,娘这么多年见了不是一个两个。还有因为乱吃东西,从此以后都不能生了的,娘也见过。”
她放柔了语气,“你还年轻,怀孕的事不急。”延医问药,等他们两个成亲三五年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也还来得及。
“我知道了,娘。”
柳二丫高兴地笑着,情不自禁地挨着丁氏说话,“我娘说要不要也去买一颗给我吃,我都没要呢,若是真的有这么灵验,我们县早就全是男娃了。”
“对对对!”
两人想法一致,让丁氏眉开眼笑,“就是这个理,如果真的有这种奇药,那天底下就没有姑娘了。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当家的太太、奶奶,还是姨娘通房们,谁不想生儿子?”
“没病就不要吃药,没得把自己吃出病来。”
“娘,家里谁生病了吗?”陶砚刚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里面传来‘吃药’、‘生病’之类的话,顿时走快了几步。
不过等他一进门,却发现不管是亲娘还是二丫,都脸色红润,没有半点病气,这让他摸不着头脑。
“娘,谁生病了啊?”
“要请大夫吗?”
“没有人生病,”丁氏回答:“我在和二丫商量事情呢。”
“是啊,我和娘在说事情,”柳二丫也道:“你吃过饭了吗?我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只鸡,正准备晚上炖来吃呢,加些你爱吃的蘑菇。”
陶砚揉了揉肚子,“没吃,不过还真是有些饿了。二丫,你再捞一些娘做的酸菜,我觉得今天晚上我能吃三大碗饭。”
柳二丫:“好,娘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啊?”
丁氏年纪大了,晚上不敢吃太多,“娘吃一小碗饭,再喝些汤就好。二丫,你捞酸菜的时候记得挑外头的坛子,里面那几坛是娘特地做了准备送给蒲夫人的,她就好这一口,可莫要拿错了。”
“知道了,娘。”
柳二丫一一记下,然后出了堂屋来到家里的厨房。她先是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鸡杀了炖上,放些红枣和姜片,紧接着就是取出干蘑菇泡软,再从放酸菜的那些坛子里选了最外头的一个打开
--
“灌了一碗药,发卖了。后来好几年唐大太太都生不出儿子来,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们便都喝药,喝着喝着,有些就不能生了。”
“命苦得很。”
金氏语气感伤,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所以她当初才坚定了不跟着三姑娘出嫁的心,免得自己也变得如此下场。毕竟唐大老爷身边的通房,有些是老太太给的,有些却是唐大太太身边的丫鬟。
阙氏还是第一回 听到这样的事,于是两人又聊了几句,最后她道:“说起这个,你们家二丫进门也有”她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咦,二丫你回来了。”
刚刚进门的的确是柳二丫,她喊了声,“干娘。”
“欸,好些日子不见了。”阙氏道:“我跟你娘正说起你呢,你这些日子跟着陶砚忙里忙外的,可别把自己给累着了。”
“我听他干爹说陶砚把整个县都走遍了?”
“没呢,就是去了山里,累人。”柳二丫跟阙氏解释,“魏大人安排了十几个人,把全县的山村都走了一遍,不但教他们接水,还让他们多开荒地。陶砚跟我说就为了这事,各个村子的山地都卖出去了。”
“这是个好事啊。”
张捕头虽然是个不太懂这事的武夫,但阙氏是掌家能手,听了二丫这话她很快就想到了此举的好处,“那今年或者明年,粮价可能会降。”
丁氏也点头,“应该会。”
于是几个人的话题又转到了菜价、米价、盐价等等的事情上来,闲聊了半个时辰阙氏见时辰不早才告辞离去,拒绝了两人的挽留。
等人一走,柳二丫忍不住问道:“娘,干娘刚刚是说张大嫂吃了一颗药丸子,说是吃下去之后就包生儿子?”
“你听到了啊。”
丁氏叹息着坐下,“也不知道威儿媳妇是怎么想的,明明她这一胎大夫都说没毛病,不需要吃安胎药。可偏偏她们母女俩就是不放心,上回她娘给她求的平安福也就罢了,可这次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买来的药丸子,说也不说一声就吃下去了。”
“可把你干娘气得够呛。”
“娘,那颗药丸子是不是叫做什么‘生子丹’,或者是‘转胎丸’?”柳二丫好奇追问,“我娘说我们村前面的黄家村,就有人卖包生儿子的药丸,‘生子丹’吃了之后生儿子,而‘转胎丸’吃下去能把姑娘变成儿子。”
“只要一两银子。”
“我娘家嫂子就买来吃了,我三婶逢人便说呢。”
“你娘家嫂子也吃了啊?”丁氏惊讶,柳二丫的娘家嫂子她是见过的,姓黄,据说是个村塾先生的女儿。
自己上次去的时候,她还大腹便便地来打招呼呢。但那做派不是她喜欢的,看到她丁氏就好像是看到了后面屋子住着的崔家姑娘,所以也没说上几句话,没想到她也吃了这什么药丸子。
这些新媳妇都是怎么了?
一个个急不可耐。
丁氏本想说些什么,但想着二丫家里和她三叔那一房也不亲近,到底住了口。她担心柳二丫年纪轻不晓得这里头的厉害,便提点了几句。
“二丫啊,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怀孕的妇人,可不兴乱吃东西的。因为乱吃东西滑了胎的妇人,娘这么多年见了不是一个两个。还有因为乱吃东西,从此以后都不能生了的,娘也见过。”
她放柔了语气,“你还年轻,怀孕的事不急。”延医问药,等他们两个成亲三五年还没有动静的时候也还来得及。
“我知道了,娘。”
柳二丫高兴地笑着,情不自禁地挨着丁氏说话,“我娘说要不要也去买一颗给我吃,我都没要呢,若是真的有这么灵验,我们县早就全是男娃了。”
“对对对!”
两人想法一致,让丁氏眉开眼笑,“就是这个理,如果真的有这种奇药,那天底下就没有姑娘了。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当家的太太、奶奶,还是姨娘通房们,谁不想生儿子?”
“没病就不要吃药,没得把自己吃出病来。”
“娘,家里谁生病了吗?”陶砚刚走到门口呢,就听到里面传来‘吃药’、‘生病’之类的话,顿时走快了几步。
不过等他一进门,却发现不管是亲娘还是二丫,都脸色红润,没有半点病气,这让他摸不着头脑。
“娘,谁生病了啊?”
“要请大夫吗?”
“没有人生病,”丁氏回答:“我在和二丫商量事情呢。”
“是啊,我和娘在说事情,”柳二丫也道:“你吃过饭了吗?我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只鸡,正准备晚上炖来吃呢,加些你爱吃的蘑菇。”
陶砚揉了揉肚子,“没吃,不过还真是有些饿了。二丫,你再捞一些娘做的酸菜,我觉得今天晚上我能吃三大碗饭。”
柳二丫:“好,娘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啊?”
丁氏年纪大了,晚上不敢吃太多,“娘吃一小碗饭,再喝些汤就好。二丫,你捞酸菜的时候记得挑外头的坛子,里面那几坛是娘特地做了准备送给蒲夫人的,她就好这一口,可莫要拿错了。”
“知道了,娘。”
柳二丫一一记下,然后出了堂屋来到家里的厨房。她先是烧了一锅热水,然后把鸡杀了炖上,放些红枣和姜片,紧接着就是取出干蘑菇泡软,再从放酸菜的那些坛子里选了最外头的一个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