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也不缺这点银子。”
他自从升了典史之后,俸禄从三两变成了十两,底下的孝敬也增多了,上个月便拿了十五两银子。
当然,进得多,出得也多。
以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常来往的就那么几家,每次走礼也就一二百文,但现在他变成了典史,一下子便多了七八家,还都是上官、同僚等不可轻慢的。去了一次同僚家里‘孩子满月’、‘娶儿媳妇’等宴席之后,他回来就觉得家里有点小了。
丁氏也在想着这事,她倒是没有觉得家里小,就是有时候半夜起来上茅房,会被院子里拴着的马吓一跳。
更别说现在孙女渐渐大了,万一哪天一个没看好,让她跑到马拴着的地方,被它踢上一脚,那非得受内伤不可。所以如果把后头的第二进收回来,一家人就可以搬到后面的第二进去住、
前院便给陶砚做书房,再建个马厩。
“二丫,你觉得呢?”
柳二丫正在把挑出鱼刺的肉往闺女的碗里放,听到婆婆这话便回道:“娘,家里大些是好,以后蓁蓁也能自己睡一屋。但是把后面的第二进收回来,我们可就忙不过来了,家里人也少,空落落的。”
丁氏道:“这简单,若是收回来,就买几个下人。”
“回头我和崔娘子商量一下,让他们家找地儿搬出去吧。正好崔家也欠了我们家三个月租子,让他们搬走,之前押的五两银,少退一些便是了。”
柳二丫问:“娘,崔家还欠租子啊?”
陶砚也看了过去,因为崔家的租子一直都是丁氏收的,二丫和他都各有进项,所以两个人从来没问过。
没想到崔秀才还欠钱不还?
第90章 自卖己身
“崔家没有进项。”
丁氏一语道破, “平时就靠崔娘子带着家里的儿媳妇还有女儿们,以及崔秀才的两个妾室做些绣活填补家用。”
“崔娘子的绣活,比我的还要好。”
“但是崔家有两个读书人, 崔秀才每隔三年就要去考科举,一心想着考中举人, 平时万事不搭理,今年恰好是逢三的年头, 怕是正关在屋内读书呢。而崔家除了崔秀才之外,崔娘子的大儿子也正在书院读书。”
“所以崔家的日子,过得紧巴。”
“他们家每到乡试这一年都是如此, 总有个把月交不上租子, 不过等乡试一过就好了, 若是不中, 崔秀才便会画几幅画出去卖。”
“总能换个几百文。”
“崔秀才画的画是好看。”柳二丫想起了他们成亲的时候, 崔家送来的那副栩栩如生的‘升高图’,如今那画还挂在陶砚的书房呢。
“不过,娘, 崔秀才家这么穷, 怎么还有小妾啊?而且你说的这些人我都没见过,平时也很少见他们家的儿媳妇和女儿出来走动。就是崔娘子,也只有每个月她来交租子的时候才能见到。”
“因为崔家讲究规矩。”
丁氏解释, “就好像是大户人家一样,家里的女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要不然他们家也不会租了我们家的屋子。”
“换个小一些的,每个月也能省下一两百文来。”
“而崔秀才的两个妾啊,一个是崔娘子的陪嫁丫鬟,另外一个则是后来从外头买的小丫头。这两个人别说你没见过, 娘也没见过几回呢,就偶尔崔娘子出门的时候才带着,虽说是妾室,其实也和丫鬟差不多。”
柳二丫觉得不可思议。
家里都掀不开锅了,居然还养丫头和小妾,住大屋子。当然最不可思议的是崔秀才身为一个当家人,居然不养家糊口,而是整日读书。
这让她想起了柳春生,他以前也是这样,除了读书万事不管,好像这世上除了读书就没有旁的事情了一样,难道读书人都这样的吗?
那陶砚考中了秀才,如今也是读书人了。
他以后会不会也这样?
陶砚觉得柳二丫的目光有些奇怪,自从听了娘的话之后,她就时不时的看向自己,有的时候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为什么啊?
难道她知道以前崔家想要和自己结亲,让自己娶崔秀才的女儿崔玲的事了?可是不应该啊,这件事只有娘和崔娘子知道,可娘是肯定不会和二丫说的。
那就是崔娘子?
不不不,崔娘子就更不会了,她是一个讲究规矩的人,来家里的时候都会特地避开自己。而在崔娘子的眼里,娘才是当家太太,二丫虽然是自己的娘子,可是以前的身份只是一个捕快的娘子,还不够格和她说话。
那到底是为什么?
陶砚百思不得其解,夜里睡觉的时候都睁着一只眼睛,时刻想着二丫若是突然问起崔玲的事自己要如何解释,这让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直打哈欠。
“你这是怎么了?”
丁氏看看陶砚,又看看柳二丫,“你昨晚做贼去了啊?”
陶砚又打了一个哈欠,随口道:“娘,我就是没睡好,想着衙门里的事呢。”他把自己的碗递给柳二丫,“二丫,我想再吃一碗。”
柳二丫不疑有他,去厨房再给他煮了一碗面。
而这个时候,陶砚就趁机小声地对他娘道:“娘,崔家之前想和我们家结亲的事,你可别让二丫知道了啊。”
“我可是一直没答应过的。”
丁氏疑惑,“什么结亲的事?”她怎么不记得崔家什么时候有和自家商量两家结亲的事,陶砚之前是说过几门亲事,但没有崔家啊。
--
他自从升了典史之后,俸禄从三两变成了十两,底下的孝敬也增多了,上个月便拿了十五两银子。
当然,进得多,出得也多。
以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常来往的就那么几家,每次走礼也就一二百文,但现在他变成了典史,一下子便多了七八家,还都是上官、同僚等不可轻慢的。去了一次同僚家里‘孩子满月’、‘娶儿媳妇’等宴席之后,他回来就觉得家里有点小了。
丁氏也在想着这事,她倒是没有觉得家里小,就是有时候半夜起来上茅房,会被院子里拴着的马吓一跳。
更别说现在孙女渐渐大了,万一哪天一个没看好,让她跑到马拴着的地方,被它踢上一脚,那非得受内伤不可。所以如果把后头的第二进收回来,一家人就可以搬到后面的第二进去住、
前院便给陶砚做书房,再建个马厩。
“二丫,你觉得呢?”
柳二丫正在把挑出鱼刺的肉往闺女的碗里放,听到婆婆这话便回道:“娘,家里大些是好,以后蓁蓁也能自己睡一屋。但是把后面的第二进收回来,我们可就忙不过来了,家里人也少,空落落的。”
丁氏道:“这简单,若是收回来,就买几个下人。”
“回头我和崔娘子商量一下,让他们家找地儿搬出去吧。正好崔家也欠了我们家三个月租子,让他们搬走,之前押的五两银,少退一些便是了。”
柳二丫问:“娘,崔家还欠租子啊?”
陶砚也看了过去,因为崔家的租子一直都是丁氏收的,二丫和他都各有进项,所以两个人从来没问过。
没想到崔秀才还欠钱不还?
第90章 自卖己身
“崔家没有进项。”
丁氏一语道破, “平时就靠崔娘子带着家里的儿媳妇还有女儿们,以及崔秀才的两个妾室做些绣活填补家用。”
“崔娘子的绣活,比我的还要好。”
“但是崔家有两个读书人, 崔秀才每隔三年就要去考科举,一心想着考中举人, 平时万事不搭理,今年恰好是逢三的年头, 怕是正关在屋内读书呢。而崔家除了崔秀才之外,崔娘子的大儿子也正在书院读书。”
“所以崔家的日子,过得紧巴。”
“他们家每到乡试这一年都是如此, 总有个把月交不上租子, 不过等乡试一过就好了, 若是不中, 崔秀才便会画几幅画出去卖。”
“总能换个几百文。”
“崔秀才画的画是好看。”柳二丫想起了他们成亲的时候, 崔家送来的那副栩栩如生的‘升高图’,如今那画还挂在陶砚的书房呢。
“不过,娘, 崔秀才家这么穷, 怎么还有小妾啊?而且你说的这些人我都没见过,平时也很少见他们家的儿媳妇和女儿出来走动。就是崔娘子,也只有每个月她来交租子的时候才能见到。”
“因为崔家讲究规矩。”
丁氏解释, “就好像是大户人家一样,家里的女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要不然他们家也不会租了我们家的屋子。”
“换个小一些的,每个月也能省下一两百文来。”
“而崔秀才的两个妾啊,一个是崔娘子的陪嫁丫鬟,另外一个则是后来从外头买的小丫头。这两个人别说你没见过, 娘也没见过几回呢,就偶尔崔娘子出门的时候才带着,虽说是妾室,其实也和丫鬟差不多。”
柳二丫觉得不可思议。
家里都掀不开锅了,居然还养丫头和小妾,住大屋子。当然最不可思议的是崔秀才身为一个当家人,居然不养家糊口,而是整日读书。
这让她想起了柳春生,他以前也是这样,除了读书万事不管,好像这世上除了读书就没有旁的事情了一样,难道读书人都这样的吗?
那陶砚考中了秀才,如今也是读书人了。
他以后会不会也这样?
陶砚觉得柳二丫的目光有些奇怪,自从听了娘的话之后,她就时不时的看向自己,有的时候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为什么啊?
难道她知道以前崔家想要和自己结亲,让自己娶崔秀才的女儿崔玲的事了?可是不应该啊,这件事只有娘和崔娘子知道,可娘是肯定不会和二丫说的。
那就是崔娘子?
不不不,崔娘子就更不会了,她是一个讲究规矩的人,来家里的时候都会特地避开自己。而在崔娘子的眼里,娘才是当家太太,二丫虽然是自己的娘子,可是以前的身份只是一个捕快的娘子,还不够格和她说话。
那到底是为什么?
陶砚百思不得其解,夜里睡觉的时候都睁着一只眼睛,时刻想着二丫若是突然问起崔玲的事自己要如何解释,这让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直打哈欠。
“你这是怎么了?”
丁氏看看陶砚,又看看柳二丫,“你昨晚做贼去了啊?”
陶砚又打了一个哈欠,随口道:“娘,我就是没睡好,想着衙门里的事呢。”他把自己的碗递给柳二丫,“二丫,我想再吃一碗。”
柳二丫不疑有他,去厨房再给他煮了一碗面。
而这个时候,陶砚就趁机小声地对他娘道:“娘,崔家之前想和我们家结亲的事,你可别让二丫知道了啊。”
“我可是一直没答应过的。”
丁氏疑惑,“什么结亲的事?”她怎么不记得崔家什么时候有和自家商量两家结亲的事,陶砚之前是说过几门亲事,但没有崔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