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时看完不同基地、不同条件的应对细节,再倒回来品评容易基地的应对,或许能让不少观众都有更多发现。
不过,此时才是三天竞争的刚开始,主持也不会把镜头都集中在任何单独一家基地的身上,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向观众们展现所有基地的情况。
这种活动镜头下,对于许多已经是大荒站粉丝、熟悉星野拓荒的观众来说,让他们看自己平时没关注过的基地,也依然能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平时也很少人能同时关注很多个基地。其他不熟悉的基地如果不搞出大动静,也往往不能吸引新人的注意。
但这一次,因为是面对一个巨大的压力,还必须要求基地领袖全力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个人能力以及基地的各项功能布局,去具体应对挑战。这就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更高效的观赏视角。
而这么多不同的观众聚在一起,哪怕看的是一样的主屏幕导播,大家喜欢和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完全相同。又因为公测副本的快节奏,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极其庞大的信息量,使得星博上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议话题,全部都是关于星野拓荒的。
这使得,全联邦的观众在来到网络舆论略有疲软的国庆周第四天,又再度找到了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话题。
这个热议的过程具体能对星野管理局和星野拓荒项目产生多大的宣传效果,暂时还无法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星野管理局的名望来说,一定是一个增量的过程。
容迪他们对于星网上此时对整个公测副本有什么讨论和看法完全不了解。
在他们眼前的,是逐步趋于稳定的战局。
至少对于容迪来说,这个大树一样的分拣带战壕有一个明显的好处。
就是通过这个办法,有效增加了战场的接触面,同时又控制了相应的风险。
借助这样的方式,他们成功地让那七百多个对正常星兽潮毫无概念的玩家,可以在幸存的同时,逐步了解星兽潮袭击是个什么样的过程,而他们自己又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应对。
以一个相对平缓且高效的方式去度过新手适应期,这无疑会对整个基地接下来的战斗力整合提供很大的助力。
毕竟,基地的防御和武器储备的确是重要的硬实力水平,但所有参战成员本身的战斗能力、适应性、配合度则构成了基地最重要的软实力水平。
同样的武器基础,不同人最终能够制造出来的战斗效果完全可以天差地别。
那么,对于完全的新手来说,建立基本的战场概念,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存活率,还会在相当程度上,协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后续指挥的系列指令与目的。
所以,只论对参战成员的教育效率来讲,用近战来锻炼人,显然比让他们尽情释放远程攻击更加直接全面。
而这样相对吃力且有风险的事情,肯定也最适合放在第一波星兽潮袭击的过程中进行。
于是,待到第一波三百只星兽的数量下降一半之后,容迪就收了手,回到监控中心去找任子墨。
此时,监控中心里只有任子墨一个人。
因为知道是第一波星兽潮,星野管理局必定是会安排难度最低的一次袭击先出现。所以,容迪干脆把所有无论战斗力高低的玩家都派到了防线上进行战斗适应,一个人都没拉下。
任子墨没有直接参战,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实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整合这次公测副本里的基地情况。
星兽潮之前留的十五分钟太短,用来搞清楚偌大一个安全区的全部情况当然是不够的。
容迪在开战后就一直在前线指挥,也没来得及了解具体阵营战的设定和规则。
“目前来看,这次星兽潮围城的风格和我们之前在副本里遇到的情况差不多。除了环境略有不同,甚至和我们的第一次副本情况也是极为接近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击杀更多的星兽,同时竭力控制整座基地的损耗率,再争取扛到最后。这个过程中,击杀星兽可以继续累积任务积分,并作为主要的货币用于向系统商城兑换机甲武器以及基地防御升级等内容。整个系统商城的功能显示要在第一波星兽围城结束后才会开启,目前看不到具体内容。”无需多言,任子墨也十分清楚自己当前的战略任务,直接简练地概括出自己了解到的基本情况。
“你感觉这副本的整体难度怎么样?”容迪问道。
“只是这一波的话,难度应该比培训营副本的第一轮挑战难度还要低。估计是为了让普通玩家也能有尝试的机会。但整个围城过程只有三天的话,再对比五台英雄机甲这样的极限配置,后面肯定还有很大的难度提升空间。我预计,以目前的节奏发展下去,不超过第五波袭击,我们就会遇到极大的压力。”
按照他以往一贯的风格,任子墨刚才等待的时候,已经在监测中心旁边的巨大白板上排布了好几种接下来会发生的可能性。而从他最后罗列的提示点来看,结果都不乐观。
“如果后面的星兽潮会更多地从我们的西边或北边抵近的话,我们的承受能力预期还要再往下调一些。”
任子墨没有去预计第五波之后的袭击情况,就是因为可能的变数实在太大。
而且,那也会取决于容迪设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
不过,此时才是三天竞争的刚开始,主持也不会把镜头都集中在任何单独一家基地的身上,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向观众们展现所有基地的情况。
这种活动镜头下,对于许多已经是大荒站粉丝、熟悉星野拓荒的观众来说,让他们看自己平时没关注过的基地,也依然能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平时也很少人能同时关注很多个基地。其他不熟悉的基地如果不搞出大动静,也往往不能吸引新人的注意。
但这一次,因为是面对一个巨大的压力,还必须要求基地领袖全力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个人能力以及基地的各项功能布局,去具体应对挑战。这就给所有人都带来了更高效的观赏视角。
而这么多不同的观众聚在一起,哪怕看的是一样的主屏幕导播,大家喜欢和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完全相同。又因为公测副本的快节奏,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极其庞大的信息量,使得星博上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议话题,全部都是关于星野拓荒的。
这使得,全联邦的观众在来到网络舆论略有疲软的国庆周第四天,又再度找到了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话题。
这个热议的过程具体能对星野管理局和星野拓荒项目产生多大的宣传效果,暂时还无法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对星野管理局的名望来说,一定是一个增量的过程。
容迪他们对于星网上此时对整个公测副本有什么讨论和看法完全不了解。
在他们眼前的,是逐步趋于稳定的战局。
至少对于容迪来说,这个大树一样的分拣带战壕有一个明显的好处。
就是通过这个办法,有效增加了战场的接触面,同时又控制了相应的风险。
借助这样的方式,他们成功地让那七百多个对正常星兽潮毫无概念的玩家,可以在幸存的同时,逐步了解星兽潮袭击是个什么样的过程,而他们自己又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应对。
以一个相对平缓且高效的方式去度过新手适应期,这无疑会对整个基地接下来的战斗力整合提供很大的助力。
毕竟,基地的防御和武器储备的确是重要的硬实力水平,但所有参战成员本身的战斗能力、适应性、配合度则构成了基地最重要的软实力水平。
同样的武器基础,不同人最终能够制造出来的战斗效果完全可以天差地别。
那么,对于完全的新手来说,建立基本的战场概念,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存活率,还会在相当程度上,协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后续指挥的系列指令与目的。
所以,只论对参战成员的教育效率来讲,用近战来锻炼人,显然比让他们尽情释放远程攻击更加直接全面。
而这样相对吃力且有风险的事情,肯定也最适合放在第一波星兽潮袭击的过程中进行。
于是,待到第一波三百只星兽的数量下降一半之后,容迪就收了手,回到监控中心去找任子墨。
此时,监控中心里只有任子墨一个人。
因为知道是第一波星兽潮,星野管理局必定是会安排难度最低的一次袭击先出现。所以,容迪干脆把所有无论战斗力高低的玩家都派到了防线上进行战斗适应,一个人都没拉下。
任子墨没有直接参战,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实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整合这次公测副本里的基地情况。
星兽潮之前留的十五分钟太短,用来搞清楚偌大一个安全区的全部情况当然是不够的。
容迪在开战后就一直在前线指挥,也没来得及了解具体阵营战的设定和规则。
“目前来看,这次星兽潮围城的风格和我们之前在副本里遇到的情况差不多。除了环境略有不同,甚至和我们的第一次副本情况也是极为接近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击杀更多的星兽,同时竭力控制整座基地的损耗率,再争取扛到最后。这个过程中,击杀星兽可以继续累积任务积分,并作为主要的货币用于向系统商城兑换机甲武器以及基地防御升级等内容。整个系统商城的功能显示要在第一波星兽围城结束后才会开启,目前看不到具体内容。”无需多言,任子墨也十分清楚自己当前的战略任务,直接简练地概括出自己了解到的基本情况。
“你感觉这副本的整体难度怎么样?”容迪问道。
“只是这一波的话,难度应该比培训营副本的第一轮挑战难度还要低。估计是为了让普通玩家也能有尝试的机会。但整个围城过程只有三天的话,再对比五台英雄机甲这样的极限配置,后面肯定还有很大的难度提升空间。我预计,以目前的节奏发展下去,不超过第五波袭击,我们就会遇到极大的压力。”
按照他以往一贯的风格,任子墨刚才等待的时候,已经在监测中心旁边的巨大白板上排布了好几种接下来会发生的可能性。而从他最后罗列的提示点来看,结果都不乐观。
“如果后面的星兽潮会更多地从我们的西边或北边抵近的话,我们的承受能力预期还要再往下调一些。”
任子墨没有去预计第五波之后的袭击情况,就是因为可能的变数实在太大。
而且,那也会取决于容迪设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