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岑被她瞧得终于绷不住,叹息了一声,嘴角的笑意也淡了下来。
“我觉得挺对不起皇兄的,他活着的时候我累他背责任,他不在了……我又要让他背骂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不小心又更出来了(*/ω\*)
第124章 文思豆腐羹
薛岑这话让琴濯听着有些奇怪, 前半句她还能理解,后半句则完全不明。
她能想到的就是最近朝中关于孟家之案的议论,然而薛岑心中到底作何感想, 她着实不清楚。
琴濯心底暗思,顺了顺他袖子上的褶皱, 问道:“可是因为最近朝中议论的事?”
薛岑没有言语, 算是默认。
“那案子……你打算重审?”琴濯见他默然不语,心头意识到什么蓦然一动,面上又装作若无其事, “其实你是皇上,这些事还不都是你说了算,你不发话底下的人也不会乱来的,何苦为这发愁。”
薛岑笑了笑, 直言道:“愁的便是我想发话, 又不知如何发话。”
“那你是想审还是不想审?”琴濯强压着心里的着急问他。
谁知薛岑依旧说得模棱两可:“也想也不想。”
琴濯被他这话弄得七上八下的,冷静了一下方问道:“你是怕案子重审, 会有人诟病皇兄当年的决策?”
“知我者喳喳也。”
琴濯看他抓着自己的手一脸庆幸地蹭自己的脸,暂且没抽开手,道:“人非圣贤,便是当皇帝的也有考虑不全的事情,这也不算什么。如果皇兄还在世的话,他大概也不会藏着自己的失误之处而怕人说三道四,你不常说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么。”
“是啊,人非圣贤。”薛岑长出了一口气,难得带了几分怅然之色, “我也有许多自己下不了决心的事。”
“这话可不像你说出来的。”琴濯回眸看他,眼里满含揶揄之色。
许是被她看得不自在了, 薛岑抱住她有些气急败坏道:“这件事除外!”
琴濯不禁莞尔,趁着这片刻的安静,想了许多事情。
她猜想薛岑的犹豫不决,或许正是因为心中对案情亦有疑虑,只是碍于自己兄长的而不想随意揭翻。这个原因听起来很简单,但涉及人心的事情却又是最难的。
早先孟之微因为太过心急,就已经触到了他的逆鳞,琴濯殷殷期盼,却也不敢再急躁了,转身安抚道:“这事反正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你若现在决定不了,不妨多听听外面的声音,若是百姓们都希望有一个交代,你也不能不顺应人心不是?”
薛岑觉得这话也没错,如今朝中亦是议论纷纷,他虽委决不下,却也没有就此压制下这些声音,内心之中其实也是希望有一个外界的因素来推动自己做决定。
说到底还是那句“人非圣贤”,这也算是他登基以来为数不多的一个坎儿了。
“一个人坐在这里喝闷酒,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回去吧。”琴濯率先起身,拽住薛岑的手指。
薛岑顺着她的力道而起,随她一道离开文思苑。
那厢黄鹤风还是忐忑了许久,见薛岑这会儿被琴濯带回来,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
要知道以往在这个日子,皇上可是要在文思苑坐到第二日天明,今日可算是破例了。
琴濯顾及他在文思苑坐了半日,又是只喝了一肚子的酒,便当先到小厨房里起了灶。
薛岑随她进去,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只余下满足。
“想吃什么?”琴濯边问边翻了翻灶台上的食材,听到薛岑说什么都行,就已定了主意,“那我可随便做了,不合胃口也没机会后悔了。”
薛岑只是托着下巴盯着她的背影,觉得她就算亲手给自己舀一瓢凉水,那也是与众不同的。
“这个时辰也不宜多食,给你做点清淡的。”琴濯在水缸里捞了块豆腐放在砧板上,轻薄的刀刃一下一下切到头,原先还看不出些什么,往水里一浸,丝丝缕缕的豆腐细丝顷刻散开来,竟一根是一根。
薛岑逐渐被吸引,惊道:“豆腐还能切丝?夫人的厨艺当真一绝。”
曾几何时,琴濯听到他的卡夸赞只有满腔的烦闷,因为抗拒他的心思,心头是压力重重。如今听来,倒是多了一股自傲的味道,这可是天子的金口说出来的,这份肯定毋庸置疑。
琴濯扬了下唇,抹了下刀身,将泡发的香菇跟木耳等物也一样切做细丝,在烧滚的水中先舀了一勺水淀粉,等汤变得微微粘稠,将豆腐丝跟木耳、香菇依次放入,煮熟之后再用香油、乌醋调味。
“这豆腐虽然切得细,但依旧烫得很,别太贪口烫着了。”琴濯盛了一小碗放到薛岑面前,在碗沿上搁了一只小勺。
薛岑舀了下碗里丝丝分明的豆腐,好学生一般发问:“豆腐羹?”
“文思豆腐羹,据说是一位叫文思的和尚擅做的菜,因而得此名,各地的佛门居士都很喜欢这道菜,看着素淡胜在味道鲜美。”
琴濯说起做菜来总是头头是道,薛岑也喜欢听她这样的滔滔不绝,认真等她讲完方才尝了一口,自是赞不绝口。
许是今日被他夸得多了,琴濯也觉得承受不起,说道:“这豆腐羹都要被你夸出花儿来了,你也悠着些用词,小心以后再夸都找不着合适的了。”
“我是真心实意,自然要捡最好听的。”
--
“我觉得挺对不起皇兄的,他活着的时候我累他背责任,他不在了……我又要让他背骂名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不小心又更出来了(*/ω\*)
第124章 文思豆腐羹
薛岑这话让琴濯听着有些奇怪, 前半句她还能理解,后半句则完全不明。
她能想到的就是最近朝中关于孟家之案的议论,然而薛岑心中到底作何感想, 她着实不清楚。
琴濯心底暗思,顺了顺他袖子上的褶皱, 问道:“可是因为最近朝中议论的事?”
薛岑没有言语, 算是默认。
“那案子……你打算重审?”琴濯见他默然不语,心头意识到什么蓦然一动,面上又装作若无其事, “其实你是皇上,这些事还不都是你说了算,你不发话底下的人也不会乱来的,何苦为这发愁。”
薛岑笑了笑, 直言道:“愁的便是我想发话, 又不知如何发话。”
“那你是想审还是不想审?”琴濯强压着心里的着急问他。
谁知薛岑依旧说得模棱两可:“也想也不想。”
琴濯被他这话弄得七上八下的,冷静了一下方问道:“你是怕案子重审, 会有人诟病皇兄当年的决策?”
“知我者喳喳也。”
琴濯看他抓着自己的手一脸庆幸地蹭自己的脸,暂且没抽开手,道:“人非圣贤,便是当皇帝的也有考虑不全的事情,这也不算什么。如果皇兄还在世的话,他大概也不会藏着自己的失误之处而怕人说三道四,你不常说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么。”
“是啊,人非圣贤。”薛岑长出了一口气,难得带了几分怅然之色, “我也有许多自己下不了决心的事。”
“这话可不像你说出来的。”琴濯回眸看他,眼里满含揶揄之色。
许是被她看得不自在了, 薛岑抱住她有些气急败坏道:“这件事除外!”
琴濯不禁莞尔,趁着这片刻的安静,想了许多事情。
她猜想薛岑的犹豫不决,或许正是因为心中对案情亦有疑虑,只是碍于自己兄长的而不想随意揭翻。这个原因听起来很简单,但涉及人心的事情却又是最难的。
早先孟之微因为太过心急,就已经触到了他的逆鳞,琴濯殷殷期盼,却也不敢再急躁了,转身安抚道:“这事反正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你若现在决定不了,不妨多听听外面的声音,若是百姓们都希望有一个交代,你也不能不顺应人心不是?”
薛岑觉得这话也没错,如今朝中亦是议论纷纷,他虽委决不下,却也没有就此压制下这些声音,内心之中其实也是希望有一个外界的因素来推动自己做决定。
说到底还是那句“人非圣贤”,这也算是他登基以来为数不多的一个坎儿了。
“一个人坐在这里喝闷酒,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回去吧。”琴濯率先起身,拽住薛岑的手指。
薛岑顺着她的力道而起,随她一道离开文思苑。
那厢黄鹤风还是忐忑了许久,见薛岑这会儿被琴濯带回来,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
要知道以往在这个日子,皇上可是要在文思苑坐到第二日天明,今日可算是破例了。
琴濯顾及他在文思苑坐了半日,又是只喝了一肚子的酒,便当先到小厨房里起了灶。
薛岑随她进去,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只余下满足。
“想吃什么?”琴濯边问边翻了翻灶台上的食材,听到薛岑说什么都行,就已定了主意,“那我可随便做了,不合胃口也没机会后悔了。”
薛岑只是托着下巴盯着她的背影,觉得她就算亲手给自己舀一瓢凉水,那也是与众不同的。
“这个时辰也不宜多食,给你做点清淡的。”琴濯在水缸里捞了块豆腐放在砧板上,轻薄的刀刃一下一下切到头,原先还看不出些什么,往水里一浸,丝丝缕缕的豆腐细丝顷刻散开来,竟一根是一根。
薛岑逐渐被吸引,惊道:“豆腐还能切丝?夫人的厨艺当真一绝。”
曾几何时,琴濯听到他的卡夸赞只有满腔的烦闷,因为抗拒他的心思,心头是压力重重。如今听来,倒是多了一股自傲的味道,这可是天子的金口说出来的,这份肯定毋庸置疑。
琴濯扬了下唇,抹了下刀身,将泡发的香菇跟木耳等物也一样切做细丝,在烧滚的水中先舀了一勺水淀粉,等汤变得微微粘稠,将豆腐丝跟木耳、香菇依次放入,煮熟之后再用香油、乌醋调味。
“这豆腐虽然切得细,但依旧烫得很,别太贪口烫着了。”琴濯盛了一小碗放到薛岑面前,在碗沿上搁了一只小勺。
薛岑舀了下碗里丝丝分明的豆腐,好学生一般发问:“豆腐羹?”
“文思豆腐羹,据说是一位叫文思的和尚擅做的菜,因而得此名,各地的佛门居士都很喜欢这道菜,看着素淡胜在味道鲜美。”
琴濯说起做菜来总是头头是道,薛岑也喜欢听她这样的滔滔不绝,认真等她讲完方才尝了一口,自是赞不绝口。
许是今日被他夸得多了,琴濯也觉得承受不起,说道:“这豆腐羹都要被你夸出花儿来了,你也悠着些用词,小心以后再夸都找不着合适的了。”
“我是真心实意,自然要捡最好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