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明智光秀怒目而视,嘲笑道:“你以为你现在蒙住脸,就能隐藏身份下去了吗!!小人行径,哪里配得上我的名字!令我失去爱将,我要你受磔刑而死!”
说完,他将明智十兵卫的尸体一把推开,单手握住了腰间太刀的刀柄。
“溯行军听我号令——”
在这种紧张至极的时候,明智光秀略弓下身,轻轻地咳嗽了几声。
带着潮气的空气扰得他喉咙发痒,肺部也十分沉重。但咳嗽了几声后,他仍是镇定地坐在马上,以与之前看明智十兵卫时一样的目光,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时间溯行军的织田信长”。
“那凭一时意气而动……你也不过如此。”
第472章 穿越之四百七十二
五月天气变幻莫测,前一日还是整日下雨,后一日就已经艳阳高照、天朗气清。
明智光秀当日和织田信长正面对峙的危机就像是随着雨水被冲走了一样,无论是明智十兵卫的尸骨、还是那些溯行军形成的烂泥,在足轻们前去打扫战场时都消失得干干净净。当日的事件最终被定性成是毛利在坂本城中埋下暗探意图造成城内哗变、明智光秀故布疑阵引而不发。几经解释和流言渲染,最终传入足轻们耳中的版本成了这样:之前这些暗探密谋勾结了坂本城城中将领,一举夺下了坂本城本丸,好在当日明智光秀机警,及时离开了本丸并坐镇二之丸,但因为城内还有其他与毛利勾结的人,也担心毛利派出援军与本丸的叛军里应外合,才会拖延了这么多天才真正将那些叛军剿灭。当日突然到了本丸内的人马(织田信长等溯行军),正是毛利潜伏在外的援军,只是他们从外面偷偷潜入后发现明智光秀已经带着大军严阵以待,不得以只能暂且退避。
……毛利家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明智光秀借此机会派遣沟尾茂朝光明正大地在军中梳理一遍不说,另一边三日月宗近还不嫌事大地将坂本城内明智光秀故意为之的流言一本正经地当成事实写给了秀吉。这一边沟尾茂朝也写了信过去,并且在信中又是另一幅怨忿口吻,先是斥责羽柴秀吉派遣暗探导致他被明智光秀怀疑是和毛利勾结的那个人,费尽心力才自证清白,后又是对明智光秀多番埋怨,暗恨自己被主公刻意忽视和敲打。
这种既梳理了军中人员防止暗探、又在疑似已经勾搭在一起的秀吉和毛利之间进行挑拨、最后还让沟尾茂朝又在羽柴秀吉处博取了一番信任,最重要的是坐实了“明智光秀”从未离开过坂本城……这种轻描淡写就达成一箭多雕的谋算功力,让已经算是备受环境熏陶的刀剑男士们也叹为观止。
羽柴秀吉正因为多疑,从未真正信任过毛利的说客,也没有真正信任过沟尾茂朝。说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他在轻视三日月宗近、将其当成一个目光短浅又被信长(三郎)恶意贬低身份沦为忍者的公家之人时,又难得地对三日月宗近给予了些许信任。大抵是自认为这个人身份势力与自己都是天壤之别,确认自己能够完全地控制或必要时杀死对方、而三日月宗近又恰好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总之,羽柴秀吉至少是对三日月宗近传来的消息上颇为信任,因此完全地相信了这次事件是毛利所为,并揣测对方的目的除了是攻击坂本城以损伤织田实力外,还包括认为自己的态度松动、已经无需费心。
于是原本打算用坂本城的内乱消息去卖好的羽柴秀吉在收到了“真实”消息后,立刻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反手就攻打了备中国的宿面塚城、越田城,又继续攻打高松城,用以警告毛利。而毛利完全地一头雾水,只能立刻备战,甚至毛利辉元本人也准备出马。
至于,明智光秀用回了“明智光秀”的身份,那织田家还缺一个三郎啊不织田信长怎么办……
让溯行军的织田信长去代替和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明智光秀早有准备,来之前先以“织田信长”的身份下令让“明智光秀”在大宝坊去招待德川家康,然后光明正大地带人前去京都与堺中采买,变相安定坂本城的人心的同时,又直接不惹人注意地回到了安土城。在接到羽柴秀吉送来的战报后,他也飞快地写好手令,以“织田信长”的身份称要亲自出征。
至于这期间里织田家家臣们找不到三郎、劝都没法劝……嗯,反正三郎没事乱跑还不带人也不是一次两次,明智光秀一人分饰两角已经够艰难了,就不要苛求这种时候还能完美无缺了。
在如此拼命地应对完毕后,本也不年轻的明智光秀——没错,他虽然脸上看不出来,实际上也是和三郎年岁相差无几的中年人了,才终于能暂缓一口气。
“……五月,确实很容易下雨啊。”
他尽力适应着因为下雨而潮湿的空气——三郎身体健康得从来不会受天气影响一样,重新将裹面的面巾交给了沟尾茂朝,看着后者再度扮成“明智光秀”。
他已经借着“织田信长”的名义再度下令,就着之前要亲自出征的宣言,直接以要准备出兵为由将“明智光秀”又派回了坂本城。之所以这么麻烦地折腾来折腾去,一来确实是要以最坦然的做法才能避□□言发酵,二来则是……在与织田信长对峙的当日,织田信长虽然带着溯行军暂时退走,但这件事情其实没有结束。
要在那个时候和织田信长硬碰硬地战上一场,才是明智光秀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在织田信长暴怒地说着“你不配用我的名字”时,明智光秀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世上名为“信长”之人或许多不胜数,但“织田信长”唯有一个,也应当仅有一个。他既然在早年就将这个名字交给了三郎,也就只承认唯有三郎能担负起这个名字,其余的人……便是自称为织田信长,不管是真是假,于他而言,都不过是伪物而已。
--
说完,他将明智十兵卫的尸体一把推开,单手握住了腰间太刀的刀柄。
“溯行军听我号令——”
在这种紧张至极的时候,明智光秀略弓下身,轻轻地咳嗽了几声。
带着潮气的空气扰得他喉咙发痒,肺部也十分沉重。但咳嗽了几声后,他仍是镇定地坐在马上,以与之前看明智十兵卫时一样的目光,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时间溯行军的织田信长”。
“那凭一时意气而动……你也不过如此。”
第472章 穿越之四百七十二
五月天气变幻莫测,前一日还是整日下雨,后一日就已经艳阳高照、天朗气清。
明智光秀当日和织田信长正面对峙的危机就像是随着雨水被冲走了一样,无论是明智十兵卫的尸骨、还是那些溯行军形成的烂泥,在足轻们前去打扫战场时都消失得干干净净。当日的事件最终被定性成是毛利在坂本城中埋下暗探意图造成城内哗变、明智光秀故布疑阵引而不发。几经解释和流言渲染,最终传入足轻们耳中的版本成了这样:之前这些暗探密谋勾结了坂本城城中将领,一举夺下了坂本城本丸,好在当日明智光秀机警,及时离开了本丸并坐镇二之丸,但因为城内还有其他与毛利勾结的人,也担心毛利派出援军与本丸的叛军里应外合,才会拖延了这么多天才真正将那些叛军剿灭。当日突然到了本丸内的人马(织田信长等溯行军),正是毛利潜伏在外的援军,只是他们从外面偷偷潜入后发现明智光秀已经带着大军严阵以待,不得以只能暂且退避。
……毛利家背了好大一口黑锅。
明智光秀借此机会派遣沟尾茂朝光明正大地在军中梳理一遍不说,另一边三日月宗近还不嫌事大地将坂本城内明智光秀故意为之的流言一本正经地当成事实写给了秀吉。这一边沟尾茂朝也写了信过去,并且在信中又是另一幅怨忿口吻,先是斥责羽柴秀吉派遣暗探导致他被明智光秀怀疑是和毛利勾结的那个人,费尽心力才自证清白,后又是对明智光秀多番埋怨,暗恨自己被主公刻意忽视和敲打。
这种既梳理了军中人员防止暗探、又在疑似已经勾搭在一起的秀吉和毛利之间进行挑拨、最后还让沟尾茂朝又在羽柴秀吉处博取了一番信任,最重要的是坐实了“明智光秀”从未离开过坂本城……这种轻描淡写就达成一箭多雕的谋算功力,让已经算是备受环境熏陶的刀剑男士们也叹为观止。
羽柴秀吉正因为多疑,从未真正信任过毛利的说客,也没有真正信任过沟尾茂朝。说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他在轻视三日月宗近、将其当成一个目光短浅又被信长(三郎)恶意贬低身份沦为忍者的公家之人时,又难得地对三日月宗近给予了些许信任。大抵是自认为这个人身份势力与自己都是天壤之别,确认自己能够完全地控制或必要时杀死对方、而三日月宗近又恰好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总之,羽柴秀吉至少是对三日月宗近传来的消息上颇为信任,因此完全地相信了这次事件是毛利所为,并揣测对方的目的除了是攻击坂本城以损伤织田实力外,还包括认为自己的态度松动、已经无需费心。
于是原本打算用坂本城的内乱消息去卖好的羽柴秀吉在收到了“真实”消息后,立刻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反手就攻打了备中国的宿面塚城、越田城,又继续攻打高松城,用以警告毛利。而毛利完全地一头雾水,只能立刻备战,甚至毛利辉元本人也准备出马。
至于,明智光秀用回了“明智光秀”的身份,那织田家还缺一个三郎啊不织田信长怎么办……
让溯行军的织田信长去代替和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明智光秀早有准备,来之前先以“织田信长”的身份下令让“明智光秀”在大宝坊去招待德川家康,然后光明正大地带人前去京都与堺中采买,变相安定坂本城的人心的同时,又直接不惹人注意地回到了安土城。在接到羽柴秀吉送来的战报后,他也飞快地写好手令,以“织田信长”的身份称要亲自出征。
至于这期间里织田家家臣们找不到三郎、劝都没法劝……嗯,反正三郎没事乱跑还不带人也不是一次两次,明智光秀一人分饰两角已经够艰难了,就不要苛求这种时候还能完美无缺了。
在如此拼命地应对完毕后,本也不年轻的明智光秀——没错,他虽然脸上看不出来,实际上也是和三郎年岁相差无几的中年人了,才终于能暂缓一口气。
“……五月,确实很容易下雨啊。”
他尽力适应着因为下雨而潮湿的空气——三郎身体健康得从来不会受天气影响一样,重新将裹面的面巾交给了沟尾茂朝,看着后者再度扮成“明智光秀”。
他已经借着“织田信长”的名义再度下令,就着之前要亲自出征的宣言,直接以要准备出兵为由将“明智光秀”又派回了坂本城。之所以这么麻烦地折腾来折腾去,一来确实是要以最坦然的做法才能避□□言发酵,二来则是……在与织田信长对峙的当日,织田信长虽然带着溯行军暂时退走,但这件事情其实没有结束。
要在那个时候和织田信长硬碰硬地战上一场,才是明智光秀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在织田信长暴怒地说着“你不配用我的名字”时,明智光秀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世上名为“信长”之人或许多不胜数,但“织田信长”唯有一个,也应当仅有一个。他既然在早年就将这个名字交给了三郎,也就只承认唯有三郎能担负起这个名字,其余的人……便是自称为织田信长,不管是真是假,于他而言,都不过是伪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