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过了满月酒,沈珍珠终于结束了有期徒刑,每天也能在院子走走。孩子太小,她暂时也不敢总是抱出去。
郭怀旭接到卫蓝桥给的单子,把自己的工具箱带到铺子里去,在后面院子中的小作坊里开始独自打造属于他个人的首饰。
在郭怀旭回来之前,沈珍珠就请人在院子的西厢位置盖了间小房子,房子有门有窗户有案台,还有个小炉子。作坊外面有一口大缸,里面装满了水,留着应急用。
除了作坊,沈珍珠还提前准备了一些打首饰用的金银放在家中,基本上掏空了她之前所有的积蓄。好在郭怀旭一回来就甩给她五百两银票,她的钱匣子一下子变得史无前例地充盈。
郭怀旭第一天干活时,沈复年把所有人都留在前面铺子里,无事不许到后面来打扰。郭怀旭仔细问过卫蓝桥那几位太太奶奶们的个人外貌、品行和衣着习惯,卫蓝桥自然不知道,可沐云檀是个细心人,都一一写在纸上。
郭怀旭打首饰一直坚持量身定做,有些首饰好看归好看,但不是合适所有人。比如有些守礼之人就不喜欢步摇,觉得走起路来头上一摇一晃有失体统;还有些读书的女子喜欢梅兰竹菊,厌恶牡丹迎春等艳色。
上午在作坊干活,下午他会去北街看看。宅子已经建好了将近一半,郭怀旭请的都是本地手艺较好的师傅,工地上一应杂事都委托郭怀礼负责,每天给他开厚厚的工钱。郭家铁匠铺近来清闲,郭铁匠索性把大儿子放了出来,在工地当主事人,最能锻炼人,还能建立更好的人脉。
除了这两样事情,其余时间郭怀旭仍旧待在家中,要么陪着妻儿,要么在南屋读书。
南屋这个书房原是沈珍珠装点门面用的,没想到现在又能派上用场。
这一年多以来,郭怀旭的学业有些荒废。他每天写二十篇字,把自己以前背过的书和写的文章都拿出来温习,在沐老太爷的指点下,开始系统性地重新攻读四书五经。
郭怀旭并不曾去学堂,但家中有沐老太爷这个好老师,又有沐家父子原先读书留下的手札和笔记,每天可谓日进千里。
沈珍珠每天晚上会抽出一会时间陪他一起练字,或是跟他一起背书。越是跟着学,沈珍珠越是感叹天赋的重要性。如一段经书,沈珍珠背了好几遍才学会,可郭怀旭一遍就能记下,沐老太爷稍加指点,他就能吃透意思,还能与上下文融会贯通。
日子很快,没过多久,沐云舟携全家归来。
沐家人这次回来的阵仗很大,前后一共四辆马车,还有几个随行的仆人。沐安良夫妻一辆,霍英莲一辆,六叔和霍英杰一辆,另外一辆上面装的都是东西。沐云舟路上都待在霍英莲的车上,等快到平远镇,才不情不愿地去了霍英杰的车里。
霍英杰忍不住掀开帘子看,“沐大哥,这就是你们平远镇吗?看来来倒是沃野千里。”
沐云舟把手里扇子一收,“这会子刚种了麦子,田里人少,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过冬了。”
霍英杰又问,“沐大哥,家里能住得下吗?我们这么多人。”
沐云舟笑道,“放心,挤一挤还是能行的。”
霍英杰嗯一声,“我们倒无妨,不能挤着姐姐。”
沐云舟用扇子敲了敲头,“既然我们回来了,让祖父先搬回我家住,表妹家的东厢房就能空出来,正好给你们姐弟住。”
霍英杰点头,“也好。”
沐云舟眼见着就要入北街了,掀开车帘子,“我骑马去,不然街坊们又得咋咋呼呼的。”
霍英杰笑道,“六叔,您去看着点,就他那马术,别让他摔了。”
六叔飞身跟了出去。
果然,四辆马车一入北街,街坊们立刻都咋呼起来。有胆子大的过来围观,一眼就认出了沐云舟,“哟,沐公子回来了!”
沐云舟笑眯眯地跟众人打招呼,有人腿快,已经跑去沈家传话。
郭怀旭听说后,立刻从铺子里赶了过来。
沐云舟下了马,对着郭怀旭的肩头就是一拳头,“你小子悄没生息就要盖那么大的房子。”
郭怀旭却看向旁边的一辆马车,“姨母怎么样了?一路颠簸,她可能受得了?”
沐云舟低声道,“放心吧,我们护得很好,有英杰跟着呢。”
郭怀旭在心里算了算,霍英莲的孩子都五个月了,怕是有些显怀,“表哥,这婚事得抓紧了,不然到时候孩子月份不对。”
沐云舟嘘一声,“你小声点,我娘说了,十天之内就把事情给办了。等过了年我跟我爹去京城参加春闱,到时候我再带他们姐弟一起走,孩子在云州出生,别人也不得而知。”
郭怀旭嗯一声,“就是劳累了姨母,先让姨母住到我家里去吧。”
沐云舟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西街,到了沈家门口,丫鬟掀开帘子,扶着霍英莲下了车。
沈珍珠和沐氏听见动静,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走到大门口。
母女两个一打眼看到霍英莲,立刻欣喜地迎接了过来。
沈珍珠喊了一声姨母,又看了看她的肚子。霍英莲穿得衣裳比较宽大,且她的身形和脸型没什么变化,倒是看不出来她有孕在身。
“姨母,快请进屋。”
霍英莲笑着与沐氏打招呼,伸手接过沈珍珠手里的二郎,“都长这么大了。”
--
郭怀旭接到卫蓝桥给的单子,把自己的工具箱带到铺子里去,在后面院子中的小作坊里开始独自打造属于他个人的首饰。
在郭怀旭回来之前,沈珍珠就请人在院子的西厢位置盖了间小房子,房子有门有窗户有案台,还有个小炉子。作坊外面有一口大缸,里面装满了水,留着应急用。
除了作坊,沈珍珠还提前准备了一些打首饰用的金银放在家中,基本上掏空了她之前所有的积蓄。好在郭怀旭一回来就甩给她五百两银票,她的钱匣子一下子变得史无前例地充盈。
郭怀旭第一天干活时,沈复年把所有人都留在前面铺子里,无事不许到后面来打扰。郭怀旭仔细问过卫蓝桥那几位太太奶奶们的个人外貌、品行和衣着习惯,卫蓝桥自然不知道,可沐云檀是个细心人,都一一写在纸上。
郭怀旭打首饰一直坚持量身定做,有些首饰好看归好看,但不是合适所有人。比如有些守礼之人就不喜欢步摇,觉得走起路来头上一摇一晃有失体统;还有些读书的女子喜欢梅兰竹菊,厌恶牡丹迎春等艳色。
上午在作坊干活,下午他会去北街看看。宅子已经建好了将近一半,郭怀旭请的都是本地手艺较好的师傅,工地上一应杂事都委托郭怀礼负责,每天给他开厚厚的工钱。郭家铁匠铺近来清闲,郭铁匠索性把大儿子放了出来,在工地当主事人,最能锻炼人,还能建立更好的人脉。
除了这两样事情,其余时间郭怀旭仍旧待在家中,要么陪着妻儿,要么在南屋读书。
南屋这个书房原是沈珍珠装点门面用的,没想到现在又能派上用场。
这一年多以来,郭怀旭的学业有些荒废。他每天写二十篇字,把自己以前背过的书和写的文章都拿出来温习,在沐老太爷的指点下,开始系统性地重新攻读四书五经。
郭怀旭并不曾去学堂,但家中有沐老太爷这个好老师,又有沐家父子原先读书留下的手札和笔记,每天可谓日进千里。
沈珍珠每天晚上会抽出一会时间陪他一起练字,或是跟他一起背书。越是跟着学,沈珍珠越是感叹天赋的重要性。如一段经书,沈珍珠背了好几遍才学会,可郭怀旭一遍就能记下,沐老太爷稍加指点,他就能吃透意思,还能与上下文融会贯通。
日子很快,没过多久,沐云舟携全家归来。
沐家人这次回来的阵仗很大,前后一共四辆马车,还有几个随行的仆人。沐安良夫妻一辆,霍英莲一辆,六叔和霍英杰一辆,另外一辆上面装的都是东西。沐云舟路上都待在霍英莲的车上,等快到平远镇,才不情不愿地去了霍英杰的车里。
霍英杰忍不住掀开帘子看,“沐大哥,这就是你们平远镇吗?看来来倒是沃野千里。”
沐云舟把手里扇子一收,“这会子刚种了麦子,田里人少,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过冬了。”
霍英杰又问,“沐大哥,家里能住得下吗?我们这么多人。”
沐云舟笑道,“放心,挤一挤还是能行的。”
霍英杰嗯一声,“我们倒无妨,不能挤着姐姐。”
沐云舟用扇子敲了敲头,“既然我们回来了,让祖父先搬回我家住,表妹家的东厢房就能空出来,正好给你们姐弟住。”
霍英杰点头,“也好。”
沐云舟眼见着就要入北街了,掀开车帘子,“我骑马去,不然街坊们又得咋咋呼呼的。”
霍英杰笑道,“六叔,您去看着点,就他那马术,别让他摔了。”
六叔飞身跟了出去。
果然,四辆马车一入北街,街坊们立刻都咋呼起来。有胆子大的过来围观,一眼就认出了沐云舟,“哟,沐公子回来了!”
沐云舟笑眯眯地跟众人打招呼,有人腿快,已经跑去沈家传话。
郭怀旭听说后,立刻从铺子里赶了过来。
沐云舟下了马,对着郭怀旭的肩头就是一拳头,“你小子悄没生息就要盖那么大的房子。”
郭怀旭却看向旁边的一辆马车,“姨母怎么样了?一路颠簸,她可能受得了?”
沐云舟低声道,“放心吧,我们护得很好,有英杰跟着呢。”
郭怀旭在心里算了算,霍英莲的孩子都五个月了,怕是有些显怀,“表哥,这婚事得抓紧了,不然到时候孩子月份不对。”
沐云舟嘘一声,“你小声点,我娘说了,十天之内就把事情给办了。等过了年我跟我爹去京城参加春闱,到时候我再带他们姐弟一起走,孩子在云州出生,别人也不得而知。”
郭怀旭嗯一声,“就是劳累了姨母,先让姨母住到我家里去吧。”
沐云舟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西街,到了沈家门口,丫鬟掀开帘子,扶着霍英莲下了车。
沈珍珠和沐氏听见动静,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走到大门口。
母女两个一打眼看到霍英莲,立刻欣喜地迎接了过来。
沈珍珠喊了一声姨母,又看了看她的肚子。霍英莲穿得衣裳比较宽大,且她的身形和脸型没什么变化,倒是看不出来她有孕在身。
“姨母,快请进屋。”
霍英莲笑着与沐氏打招呼,伸手接过沈珍珠手里的二郎,“都长这么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