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页
以往这些活都得冯大峰干,现在多了季淮,冯大峰在敬酒的时候,他就烧纸钱,然后点香上香,最后祭拜。
“爸,值钱烧完了,我去把鞭炮放了?”季淮问。
“嗯。”冯大峰点头。
季淮把鞭炮拿出来,拿着火柴往外走。
冯大峰看着他的背影,眼底闪了闪。在村里,很多活就只能男人干,女人就负责煮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也遗憾没个儿子,但又觉得是命,偶尔伤感,但不埋怨。
如今家里多了季淮,他居然还觉得不错,白捡了儿子。
想到这,他心里舒坦多了。
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进来,冯巧兰捂住了耳朵,冯母站在门口,笑着往外看,看着一地红色的鞭炮纸,笑意又深了很多。
这些鞭炮纸不能扫,得过了初五才扫,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
年夜饭丰盛,一家人上桌吃饭。
冯大峰和冯母也放开筷子,难得没有扣扣搜搜夹肉,冯母把一个鸡腿给了冯巧兰,另一个鸡腿给季淮。
“妈,我不吃鸡腿。”冯巧兰看着肥肥鸡腿,觉得不太能下嘴,太腻了。
“居然还挑,过年的时候,别人家的鸡腿都得留给小孩子吃,等你孩子能吃肉了,家里的鸡腿你想吃都吃不到。”冯母数落她,现在的心思已经转移到她肚子里的孩子身上了。
冯巧兰难免落寞,每次对方给她煮鸡蛋,她吃不下去的时候,冯母就让她为了孩子,为了她外孙。
季淮吃着饭接话,“吃得到,两个鸡腿,她和孩子一人一个,刚刚好。”
闻言,冯巧兰情绪又缓解不少。
“也是。”冯母又把鸡翅挑出来夹给冯巧兰,笑着说,“她嘴刁,从小养成的毛病,村里头的姑娘哪个像她一样?鸡翅都是她吃的。”
她夹给冯巧兰一只鸡翅后,另一只要夹给季淮,他阻止了, “我不吃,留给小兰吃。”
冯母见他坚持,只能给冯巧兰夹。
冯巧兰刚刚那点不开心又被众人的偏心缓解,她吃着鸡腿对冯母说,“您现在疼我,等我生孩子,您和爸指定就忽视我了。”
“这还没生,你就和小孩子吃醋,这么大人了。”冯母不理解,毕竟村里头都这样。
冯巧兰轻哼一声,“您刚刚自己说鸡腿就不给我留了,这就是偏心,人家都说隔代亲,还没生出来您就这样。只生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还有另一个鸡腿吃,生两个呢?我都没了。”
冯母:“……”
“您和爸不给我留,我就让阿淮给我买。”冯巧兰现在很有底气,还侧头问季淮,“你会不会给我买?”
季淮端着碗伸筷子夹菜,没说话,但含笑点着头。
冯母:“……”
这小丫头。
冯巧兰抿唇笑,笑得眉眼弯弯。
冯母都被她逗笑,只能轻斥,“要当妈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
她倒丝毫不怀疑季淮会给她买,十块钱一罐的麦乳精都买了,几块钱一只的母鸡就不算贵。
第513章 年代文里的男知青(12)
这个年, 冯家过得比以往都有味道。
自上次造谣事件后,张大婶被传又疯子病,她还是不放弃, 到处说自己没听错,并且认为季淮肯定会跑路去上大学,冯家夫妻是有苦说不出而已。
大家也当笑话听,也有些人等着看看是不是,等来等去, 季淮也没走,张大婶倒是把自己绕进去了, 整天神经兮兮,最后突发中风, 整个身子偏瘫。
张大婶以前仗着季庄是生产队长,没少以公谋私,平日里在村内也是豪横又耍小聪明,大家反倒没有同情,还有些人说这是疯子病加重的迹象。
她的脾气变得阴晴不定,季庄和季大海也苦不堪言,也对她患有疯子病深信不疑, 甚至还请大师来家里作法,希望能驱鬼神。
另一头。
冯大峰见季淮取沉香能卖到这么多钱,心里再次蠢蠢欲动, 加上又有劲头, 只要空闲就往山上去。
一来二去, 取到的不多, 但也算有点收获, 有时候走去市区卖个一两块, 对他来说也心满意足,还会买一两块豆腐或者半斤豆芽回来改善伙食。
季淮则没有放弃寻找巴戟。
孩子下个月就要生了,剩下的时间,他得攒钱养孩子,还要把冯巧兰送到市里的医院去生产。
村里好些妇女生孩子只找了赤脚医生在家接生,有些去了镇上,因为省钱。他可不敢马虎,得把她送去市区,这样能少受点罪。
这天中午,他捡了一捆柴火,又绕了半圈,砍了一块沉香木,估计也只能取出三四两沉香。
他在山顶附近又发现好多巴戟藤根。此时接近花期,有些藤根花开得早,偶尔能看到一两朵,该花冠为白色,近钟状,还是颇有特点,比较好认。
季淮又走过去扯了一段藤根,拿起来一看,还是和上次看到的并无区别,又绕着附近看了看,藤根到处蔓延,一直能轮很远很远。
这怎么找?
他一个头两个大。至于藤根附近,也都没什么不一样,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山上的土不好挖,到处都是大块的石头,别说挖一两米,就是半米,那都费劲。所以没有点判断,他是不会轻易动手。
季淮一边找沉香木,另一边寻找巴戟,看到藤条会上前割上一小段,拿手里对比对比,然后拎着往回前走。
--
“爸,值钱烧完了,我去把鞭炮放了?”季淮问。
“嗯。”冯大峰点头。
季淮把鞭炮拿出来,拿着火柴往外走。
冯大峰看着他的背影,眼底闪了闪。在村里,很多活就只能男人干,女人就负责煮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也遗憾没个儿子,但又觉得是命,偶尔伤感,但不埋怨。
如今家里多了季淮,他居然还觉得不错,白捡了儿子。
想到这,他心里舒坦多了。
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进来,冯巧兰捂住了耳朵,冯母站在门口,笑着往外看,看着一地红色的鞭炮纸,笑意又深了很多。
这些鞭炮纸不能扫,得过了初五才扫,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
年夜饭丰盛,一家人上桌吃饭。
冯大峰和冯母也放开筷子,难得没有扣扣搜搜夹肉,冯母把一个鸡腿给了冯巧兰,另一个鸡腿给季淮。
“妈,我不吃鸡腿。”冯巧兰看着肥肥鸡腿,觉得不太能下嘴,太腻了。
“居然还挑,过年的时候,别人家的鸡腿都得留给小孩子吃,等你孩子能吃肉了,家里的鸡腿你想吃都吃不到。”冯母数落她,现在的心思已经转移到她肚子里的孩子身上了。
冯巧兰难免落寞,每次对方给她煮鸡蛋,她吃不下去的时候,冯母就让她为了孩子,为了她外孙。
季淮吃着饭接话,“吃得到,两个鸡腿,她和孩子一人一个,刚刚好。”
闻言,冯巧兰情绪又缓解不少。
“也是。”冯母又把鸡翅挑出来夹给冯巧兰,笑着说,“她嘴刁,从小养成的毛病,村里头的姑娘哪个像她一样?鸡翅都是她吃的。”
她夹给冯巧兰一只鸡翅后,另一只要夹给季淮,他阻止了, “我不吃,留给小兰吃。”
冯母见他坚持,只能给冯巧兰夹。
冯巧兰刚刚那点不开心又被众人的偏心缓解,她吃着鸡腿对冯母说,“您现在疼我,等我生孩子,您和爸指定就忽视我了。”
“这还没生,你就和小孩子吃醋,这么大人了。”冯母不理解,毕竟村里头都这样。
冯巧兰轻哼一声,“您刚刚自己说鸡腿就不给我留了,这就是偏心,人家都说隔代亲,还没生出来您就这样。只生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还有另一个鸡腿吃,生两个呢?我都没了。”
冯母:“……”
“您和爸不给我留,我就让阿淮给我买。”冯巧兰现在很有底气,还侧头问季淮,“你会不会给我买?”
季淮端着碗伸筷子夹菜,没说话,但含笑点着头。
冯母:“……”
这小丫头。
冯巧兰抿唇笑,笑得眉眼弯弯。
冯母都被她逗笑,只能轻斥,“要当妈的人了,还跟孩子一样。”
她倒丝毫不怀疑季淮会给她买,十块钱一罐的麦乳精都买了,几块钱一只的母鸡就不算贵。
第513章 年代文里的男知青(12)
这个年, 冯家过得比以往都有味道。
自上次造谣事件后,张大婶被传又疯子病,她还是不放弃, 到处说自己没听错,并且认为季淮肯定会跑路去上大学,冯家夫妻是有苦说不出而已。
大家也当笑话听,也有些人等着看看是不是,等来等去, 季淮也没走,张大婶倒是把自己绕进去了, 整天神经兮兮,最后突发中风, 整个身子偏瘫。
张大婶以前仗着季庄是生产队长,没少以公谋私,平日里在村内也是豪横又耍小聪明,大家反倒没有同情,还有些人说这是疯子病加重的迹象。
她的脾气变得阴晴不定,季庄和季大海也苦不堪言,也对她患有疯子病深信不疑, 甚至还请大师来家里作法,希望能驱鬼神。
另一头。
冯大峰见季淮取沉香能卖到这么多钱,心里再次蠢蠢欲动, 加上又有劲头, 只要空闲就往山上去。
一来二去, 取到的不多, 但也算有点收获, 有时候走去市区卖个一两块, 对他来说也心满意足,还会买一两块豆腐或者半斤豆芽回来改善伙食。
季淮则没有放弃寻找巴戟。
孩子下个月就要生了,剩下的时间,他得攒钱养孩子,还要把冯巧兰送到市里的医院去生产。
村里好些妇女生孩子只找了赤脚医生在家接生,有些去了镇上,因为省钱。他可不敢马虎,得把她送去市区,这样能少受点罪。
这天中午,他捡了一捆柴火,又绕了半圈,砍了一块沉香木,估计也只能取出三四两沉香。
他在山顶附近又发现好多巴戟藤根。此时接近花期,有些藤根花开得早,偶尔能看到一两朵,该花冠为白色,近钟状,还是颇有特点,比较好认。
季淮又走过去扯了一段藤根,拿起来一看,还是和上次看到的并无区别,又绕着附近看了看,藤根到处蔓延,一直能轮很远很远。
这怎么找?
他一个头两个大。至于藤根附近,也都没什么不一样,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山上的土不好挖,到处都是大块的石头,别说挖一两米,就是半米,那都费劲。所以没有点判断,他是不会轻易动手。
季淮一边找沉香木,另一边寻找巴戟,看到藤条会上前割上一小段,拿手里对比对比,然后拎着往回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