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被戏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最后当了个不尴不尬的屯田员外郎,后世就把他称为“柳屯田”。
所以杜甫既然一度被称为“杜工部”,意思大概就是他最后当的官职是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
像苏轼这样公费旅游(被贬)的待遇,杜甫根本享受不到,大半辈子不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就是躲避战乱到处逃亡。
就挺惨。
吴普委婉地把“杜工部”这称呼和杜甫讲了。
杜甫沉默下来。
原来这是他最后一次当官了。
算起来其实也算不得当官,他都把严武给得罪了,估计也以后严武更不会听他的劝。
杜甫叹气。
吴普转移了话题:“听说前辈患有消渴症?要不我带您去医院检查一下。”
杜甫有消渴症这事儿,是吴普读杜甫诗集时记下的。
杜甫这人写诗跟写日记似的,相遇了写,离别了写,搬家了写,生病了写,连做梦了都写。
读完他的诗四舍五入等于看完了他的传记,基本知道他每年都经历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人。
杜甫诗兴上来了还特别爱搞“五排”。
也就是五言排律。
比如他晚年搬家到夔州后就给朋友们写了首五排律诗描述近况。
这诗有多长呢,书名都直接带上了量词:一百韵。
简单来说就是他把一首诗里整到足足一百句,约等于一口气写五十首《静夜思》。
在他之前基本没人这么干。
幸亏是不用背的。
这首长长的“五排”里就提到过一句“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这说明他搬到夔州时已经确诊消渴症三年了。
所谓的消渴症,大部分都是后世的糖尿病。
接下来几年杜甫这病越来越严重,甚至还出现了耳聋之类的并发症。
那段时间折磨得杜甫先写了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心里的忧闷,又写了首《耳聋》表示“我这双老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瞎,反正耳朵已经聋了两三个月”(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算算时间,应该是差不多了。
杜甫既然知道了这是一千多年后,自然无暇为自己的境遇伤怀了。他奇道:“消渴症有办法治好吗?”
吴普摇着头说道:“还没有办法,不过可以用药物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引发更多并发症。”
糖尿病是种慢性病,只能长期吃药控制,暂时还没有根治之法。
杜甫这病应该是长期饮食不当、奔波劳累造成的。
要知道他这些年一度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连茅草屋都是众筹建起来的。
所以他这病最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控制方法。
具体情况,还是得去医院看看再说。
吴普和杜甫商量了一会,直接给自己、杜甫、苏轼都整一份明天的体检套餐。
顺便看看以后能不能约个体检团队开着体检车过来给其他人也检查检查。
员工体检也是福利的一部分!
吴普带着苏轼和杜甫去觅食,顺便和系统讨论杜甫他们的健康问题:【要是他们以后过来定居,病故的人是原地康复吗?】
在这之前过来的人最多也就是饿得厉害,并没有太严重的疾病在身,吴普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在看到年纪不小的杜甫,吴普觉得这事儿需要好好和系统探讨一下。
系统答复:【一般而言,稀有卡人物过来定居时可以保持第一次过来时的健康状态。】
吴普看看杜甫,又看看苏轼,再想想朱元璋,突然发现朱元璋或成最大赢家!
朱元璋那可是才二十岁左右,正是最身强力壮的年纪。
相比之下,杜甫就亏大了,不仅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糖尿病症状,还有变秃的烦恼。
这个抽卡还真的看运气,吴普也只能悄悄为老杜惋惜了一下。
吴普没和杜甫说起这事儿,只领着他们去吃了个饱。
杜甫喝了口吴普给他拿的低脂无糖牛奶,忍不住直皱眉。
苏轼见杜甫喝得一脸纠结,不由问:“不好喝吗?”
杜甫欲言又止。
没糖的东西就是没滋没味。
他本人可是一个出游喜欢带着甘蔗糖浆撮两口的甜食爱好者!
吴普知道苏轼这家伙对什么食物都好奇,于是给他也弄了一杯低脂无糖牛奶过把瘾。
这玩意是他师母备给老童的,说是上了年纪饮食上就该低脂少糖少盐。
但老童经常放着不喝。
因为这玩意儿真的很不好喝。
苏轼虽然从杜甫的表情看出这玩意儿味道如何,但还是决定自己尝尝再下结论。
他咕噜咕噜地灌了两口,一下子沉默了。
苏轼忍不住关心起杜甫这病究竟有多少忌口的东西来:“得了消渴症能喝酒吗?”
吴普说:“最好别喝,一周顶多能喝个几口。”
苏轼又问:“能吃辣吗?”
吴普说:“用药的时候不能吃辛辣,要是血糖控制住了可以尝尝。”
那就还是不能敞开了吃。
苏轼一脸的忧心忡忡:“这病最好离我远点。”
杜甫一阵沉默。
吴普也是无言以对。
--
所以杜甫既然一度被称为“杜工部”,意思大概就是他最后当的官职是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
像苏轼这样公费旅游(被贬)的待遇,杜甫根本享受不到,大半辈子不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就是躲避战乱到处逃亡。
就挺惨。
吴普委婉地把“杜工部”这称呼和杜甫讲了。
杜甫沉默下来。
原来这是他最后一次当官了。
算起来其实也算不得当官,他都把严武给得罪了,估计也以后严武更不会听他的劝。
杜甫叹气。
吴普转移了话题:“听说前辈患有消渴症?要不我带您去医院检查一下。”
杜甫有消渴症这事儿,是吴普读杜甫诗集时记下的。
杜甫这人写诗跟写日记似的,相遇了写,离别了写,搬家了写,生病了写,连做梦了都写。
读完他的诗四舍五入等于看完了他的传记,基本知道他每年都经历了什么、认识了什么人。
杜甫诗兴上来了还特别爱搞“五排”。
也就是五言排律。
比如他晚年搬家到夔州后就给朋友们写了首五排律诗描述近况。
这诗有多长呢,书名都直接带上了量词:一百韵。
简单来说就是他把一首诗里整到足足一百句,约等于一口气写五十首《静夜思》。
在他之前基本没人这么干。
幸亏是不用背的。
这首长长的“五排”里就提到过一句“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这说明他搬到夔州时已经确诊消渴症三年了。
所谓的消渴症,大部分都是后世的糖尿病。
接下来几年杜甫这病越来越严重,甚至还出现了耳聋之类的并发症。
那段时间折磨得杜甫先写了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心里的忧闷,又写了首《耳聋》表示“我这双老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瞎,反正耳朵已经聋了两三个月”(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算算时间,应该是差不多了。
杜甫既然知道了这是一千多年后,自然无暇为自己的境遇伤怀了。他奇道:“消渴症有办法治好吗?”
吴普摇着头说道:“还没有办法,不过可以用药物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引发更多并发症。”
糖尿病是种慢性病,只能长期吃药控制,暂时还没有根治之法。
杜甫这病应该是长期饮食不当、奔波劳累造成的。
要知道他这些年一度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连茅草屋都是众筹建起来的。
所以他这病最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控制方法。
具体情况,还是得去医院看看再说。
吴普和杜甫商量了一会,直接给自己、杜甫、苏轼都整一份明天的体检套餐。
顺便看看以后能不能约个体检团队开着体检车过来给其他人也检查检查。
员工体检也是福利的一部分!
吴普带着苏轼和杜甫去觅食,顺便和系统讨论杜甫他们的健康问题:【要是他们以后过来定居,病故的人是原地康复吗?】
在这之前过来的人最多也就是饿得厉害,并没有太严重的疾病在身,吴普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现在看到年纪不小的杜甫,吴普觉得这事儿需要好好和系统探讨一下。
系统答复:【一般而言,稀有卡人物过来定居时可以保持第一次过来时的健康状态。】
吴普看看杜甫,又看看苏轼,再想想朱元璋,突然发现朱元璋或成最大赢家!
朱元璋那可是才二十岁左右,正是最身强力壮的年纪。
相比之下,杜甫就亏大了,不仅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糖尿病症状,还有变秃的烦恼。
这个抽卡还真的看运气,吴普也只能悄悄为老杜惋惜了一下。
吴普没和杜甫说起这事儿,只领着他们去吃了个饱。
杜甫喝了口吴普给他拿的低脂无糖牛奶,忍不住直皱眉。
苏轼见杜甫喝得一脸纠结,不由问:“不好喝吗?”
杜甫欲言又止。
没糖的东西就是没滋没味。
他本人可是一个出游喜欢带着甘蔗糖浆撮两口的甜食爱好者!
吴普知道苏轼这家伙对什么食物都好奇,于是给他也弄了一杯低脂无糖牛奶过把瘾。
这玩意是他师母备给老童的,说是上了年纪饮食上就该低脂少糖少盐。
但老童经常放着不喝。
因为这玩意儿真的很不好喝。
苏轼虽然从杜甫的表情看出这玩意儿味道如何,但还是决定自己尝尝再下结论。
他咕噜咕噜地灌了两口,一下子沉默了。
苏轼忍不住关心起杜甫这病究竟有多少忌口的东西来:“得了消渴症能喝酒吗?”
吴普说:“最好别喝,一周顶多能喝个几口。”
苏轼又问:“能吃辣吗?”
吴普说:“用药的时候不能吃辛辣,要是血糖控制住了可以尝尝。”
那就还是不能敞开了吃。
苏轼一脸的忧心忡忡:“这病最好离我远点。”
杜甫一阵沉默。
吴普也是无言以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