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末把他推进房间,让他上|床休息,绝口不提进宫的事。
“我初来乍到,不去给面见太后和皇上,不合适。”楚云闲压住梁君末给他宽衣的手,知道梁君末的心思,但让他心里装着事,他怎么睡的着?
“你……”梁君末有些心疼:“我昨晚是不是让你折腾了半宿?”
醉酒之后的记忆并不是那么清楚,更何况睡的沉,对外界的事感受更迟钝。
“只是一|夜未眠不碍事,以前行军,时常几天几夜不能合眼。我没那么脆弱,收拾收拾进宫,我可不想听见别人在背后嚼舌根。”
太后对梁君末视如己出,如果成亲第二天,梁君末因为他不进宫给太后请安,难免会落人话柄。见楚云闲这样还不忘为自己着想,梁君末即感动又心疼。这个人嘴上说着讨厌他,对他动辄炸毛,但其实心里对他也没那么糟糕。
同样是皇城,戚国和南国的风格并不一样。南国讲究精巧雅致,戚国讲究大气磅礴。宫中高楼林立,城墙四起。水绕回廊,浮雕精美。
因为皇上年幼尚未娶妻,宫中还没有妃嫔,太后偶尔垂帘听政,其余时间都在宫中休养生息。以前梁君时还会进宫陪她聊天,这几月忙于梁君末的婚事,已经许久没来。
今日休沐,小皇帝一大清早就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留他在宫中陪自己说话。小皇帝好奇梁君末的婚事,一直追问太后楚云闲是个什么样的人。太后对楚云闲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说的上来的仅是他和梁君末儿时的恩怨。
“那天外公说让大皇兄莫要为了报恩委屈自己,大皇兄为什么要报恩?这和大皇兄娶亲有什么关系?”
小皇帝还没用早膳,太后怕他饿着,让宫女先端上来一些点心,给他垫肚子。食不言寝不语,小皇帝原本在安静的吃东西,听太后讲梁君末和楚云闲的过去。突然想起那日退朝时,王丞相的话,按耐不住心里的好奇,把口中的糕点咽下去,目光亮闪闪向太后询问。
太后用帕子擦去小皇帝嘴角的糕点屑,慈爱的看着他道:“在你还很小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你大皇兄身后默默付出,教导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周旋权贵,如何稳定朝中混乱。那人对你大皇兄而言,亦师亦友,没有他的帮助,你大皇兄也走不到今天。”
“我明白了,那个人和大皇兄的关系,就像大皇兄对我一样。”小皇帝恍然大悟,长兄如父,梁君末这些年尽心尽力的教导他,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心里对梁君末诸多感激,就算要他用半壁江山来感谢梁君末,他也不会有怨言。
想来曾经的那人和梁君末的关系便是如此,梁君末会报恩便不奇怪。
但小皇帝还是不明白,这和成亲有什么关系。
“难道那人就是皇兄娶的人?他为大皇兄付出,大皇兄以身相许?”
话本里常常会有以身相许的桥段,梁君末偶尔会给小皇帝带一两本解闷,这会儿他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幕。
太后忍俊不禁,亲昵地捏着他的脸道:“这又是和你大皇兄学的?楚云闲比你大皇兄小四岁,他那时候也是个孩子,怎能帮你大皇兄平定内乱?真正帮忙的是楚云闲的大哥,楚云征。”
第二十四章 :误会
小皇帝是第一次从太后的口中听见楚云征的名字, 但不知为何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那种感觉来的强烈,他皱起眉头思考,有句话涌上心头, 他想也不想的开口道:“楚云征是不是已经死了?”
太后怔住,诧异的看着小皇帝。楚云征死了多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小皇帝和他没有交集, 怎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小皇帝缓过神来, 自己也被吓一跳。在他的意识深处, 的确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楚云征死了,而且是被人害死的。他被心里的想法吓的汗毛倒竖, 觉得背后冷汗阵阵。他连谁是楚云征都不知道,这个念头却清晰无比。
好在小皇帝虽然年纪小, 但已经会控制自己的表情。这个念头荒唐又诡异, 他不想让太后为他担心, 压住心里的惊惧, 没有表露出来。母子的谈话说道这里, 谁也没在继续,曦和宫安静下来。直到楚云闲和梁君末进来请安,才重新热闹起来。
太后对楚云闲的第一印象不是这个孩子如何俊美,而是在心里感叹难怪梁君末执着于他。
带兵打仗的将领,身上难免煞气过重。就算是赵钦河闲置在家修身养性,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往阵前一站,亦让人觉得气势排山倒海的压下来。手染鲜血的人,会让人觉得凶悍。
楚云闲却不是, 在楚云闲的身上,有种矛盾的气场。他外表冷峻,性格高傲,眼神却很柔软。他的眼神真诚,眸光像山泉一般清澈。如果不说他是南国鬼帅,别人一定会以为他是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养的一身贵气,高冷让人难以捉摸。
太后对他很满意,赏赐很多东西,楚云闲都接下,态度不卑不亢。
小皇帝见着了大皇兄心心念念的心上人,来不及感慨一句君子如兰,就先惊讶的叫起来:“原来大皇兄娶的不是嫂子是哥哥。”
另外三人均是一愣,小皇帝沉寂在自己弄错皇兄心上人的情绪中,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他以为他皇兄天天念叨的美人是个纤腰翘臀,吐气如兰,媚眼如丝的尤物,怎料转眼就变成七尺男儿,个头比他高,风姿卓越,气度不凡。
--
“我初来乍到,不去给面见太后和皇上,不合适。”楚云闲压住梁君末给他宽衣的手,知道梁君末的心思,但让他心里装着事,他怎么睡的着?
“你……”梁君末有些心疼:“我昨晚是不是让你折腾了半宿?”
醉酒之后的记忆并不是那么清楚,更何况睡的沉,对外界的事感受更迟钝。
“只是一|夜未眠不碍事,以前行军,时常几天几夜不能合眼。我没那么脆弱,收拾收拾进宫,我可不想听见别人在背后嚼舌根。”
太后对梁君末视如己出,如果成亲第二天,梁君末因为他不进宫给太后请安,难免会落人话柄。见楚云闲这样还不忘为自己着想,梁君末即感动又心疼。这个人嘴上说着讨厌他,对他动辄炸毛,但其实心里对他也没那么糟糕。
同样是皇城,戚国和南国的风格并不一样。南国讲究精巧雅致,戚国讲究大气磅礴。宫中高楼林立,城墙四起。水绕回廊,浮雕精美。
因为皇上年幼尚未娶妻,宫中还没有妃嫔,太后偶尔垂帘听政,其余时间都在宫中休养生息。以前梁君时还会进宫陪她聊天,这几月忙于梁君末的婚事,已经许久没来。
今日休沐,小皇帝一大清早就来给太后请安,太后留他在宫中陪自己说话。小皇帝好奇梁君末的婚事,一直追问太后楚云闲是个什么样的人。太后对楚云闲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说的上来的仅是他和梁君末儿时的恩怨。
“那天外公说让大皇兄莫要为了报恩委屈自己,大皇兄为什么要报恩?这和大皇兄娶亲有什么关系?”
小皇帝还没用早膳,太后怕他饿着,让宫女先端上来一些点心,给他垫肚子。食不言寝不语,小皇帝原本在安静的吃东西,听太后讲梁君末和楚云闲的过去。突然想起那日退朝时,王丞相的话,按耐不住心里的好奇,把口中的糕点咽下去,目光亮闪闪向太后询问。
太后用帕子擦去小皇帝嘴角的糕点屑,慈爱的看着他道:“在你还很小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你大皇兄身后默默付出,教导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周旋权贵,如何稳定朝中混乱。那人对你大皇兄而言,亦师亦友,没有他的帮助,你大皇兄也走不到今天。”
“我明白了,那个人和大皇兄的关系,就像大皇兄对我一样。”小皇帝恍然大悟,长兄如父,梁君末这些年尽心尽力的教导他,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心里对梁君末诸多感激,就算要他用半壁江山来感谢梁君末,他也不会有怨言。
想来曾经的那人和梁君末的关系便是如此,梁君末会报恩便不奇怪。
但小皇帝还是不明白,这和成亲有什么关系。
“难道那人就是皇兄娶的人?他为大皇兄付出,大皇兄以身相许?”
话本里常常会有以身相许的桥段,梁君末偶尔会给小皇帝带一两本解闷,这会儿他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幕。
太后忍俊不禁,亲昵地捏着他的脸道:“这又是和你大皇兄学的?楚云闲比你大皇兄小四岁,他那时候也是个孩子,怎能帮你大皇兄平定内乱?真正帮忙的是楚云闲的大哥,楚云征。”
第二十四章 :误会
小皇帝是第一次从太后的口中听见楚云征的名字, 但不知为何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那种感觉来的强烈,他皱起眉头思考,有句话涌上心头, 他想也不想的开口道:“楚云征是不是已经死了?”
太后怔住,诧异的看着小皇帝。楚云征死了多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小皇帝和他没有交集, 怎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小皇帝缓过神来, 自己也被吓一跳。在他的意识深处, 的确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楚云征死了,而且是被人害死的。他被心里的想法吓的汗毛倒竖, 觉得背后冷汗阵阵。他连谁是楚云征都不知道,这个念头却清晰无比。
好在小皇帝虽然年纪小, 但已经会控制自己的表情。这个念头荒唐又诡异, 他不想让太后为他担心, 压住心里的惊惧, 没有表露出来。母子的谈话说道这里, 谁也没在继续,曦和宫安静下来。直到楚云闲和梁君末进来请安,才重新热闹起来。
太后对楚云闲的第一印象不是这个孩子如何俊美,而是在心里感叹难怪梁君末执着于他。
带兵打仗的将领,身上难免煞气过重。就算是赵钦河闲置在家修身养性,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往阵前一站,亦让人觉得气势排山倒海的压下来。手染鲜血的人,会让人觉得凶悍。
楚云闲却不是, 在楚云闲的身上,有种矛盾的气场。他外表冷峻,性格高傲,眼神却很柔软。他的眼神真诚,眸光像山泉一般清澈。如果不说他是南国鬼帅,别人一定会以为他是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养的一身贵气,高冷让人难以捉摸。
太后对他很满意,赏赐很多东西,楚云闲都接下,态度不卑不亢。
小皇帝见着了大皇兄心心念念的心上人,来不及感慨一句君子如兰,就先惊讶的叫起来:“原来大皇兄娶的不是嫂子是哥哥。”
另外三人均是一愣,小皇帝沉寂在自己弄错皇兄心上人的情绪中,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他以为他皇兄天天念叨的美人是个纤腰翘臀,吐气如兰,媚眼如丝的尤物,怎料转眼就变成七尺男儿,个头比他高,风姿卓越,气度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