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两人的年纪相仿,邵远甚至比云舟还大了两岁,地位却截然不同。
一个只是生意场上的后辈,一个却是众人发自内心所尊敬的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邵川从来没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所说的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在云舟这里完全不起作用。
为了融入话题,他还要在别人谈论的时候低声附和两句,嘴边挂着得体的笑容,实则心里呕出了血。
邵远阴沉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的玩游戏,后来直接不顾礼仪的带上了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
明摆着不理人,哪怕邵川在桌下扯他袖子也没用。
旁人对于云舟每一句夸赞他都觉得讽刺,恨不得把手机摔在那人的脸上!
若不是老爸不让他离开,他早就走了,平白在这里受气。
同桌的宾客看到邵远如此不尊重人的表现,面上保持着微笑,心里则忍不住皱眉。
大少爷还当是在自己家里呢,这一桌人哪个不比他地位高,连基本的礼仪都没有,真是气量狭小、难成大器。
看来邵总的家教也不怎么样。
在邵氏父子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的风评已经降了一个档次,加上之前漏洞百出的捡漏故事,私底下闹了很长一段笑话。
连续鉴定了不少物件,几位专家脸上多了些疲惫之色,唯独云舟神采奕奕,与一众老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他坐在鉴赏席上起,便是一道□□。
可不是嘛,其他几位专家至少都有五六十岁了,像杜老爷子和邱老早已年过七十,精神状态肯定不能跟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比。
主持人在杜老爷子的示意下,宣布宴席即将开始。
没有排到的等到宴席结束之后再说,大概率是没什么机会了,毕竟大佬们离席都是最早的。
在这种情况下,云舟身边就更热闹了。
自他离开鉴定席到前往第一桌入座,不过短短几十步的距离,后面跟着二三十个人问他联系方式,其他凑不上的便向知道的人打听,一时风头无两。
甫一落座,邱老不禁感叹道:“老杜,你这个小徒弟可了不得,比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受欢迎。”
杜老爷子的脸上一直挂着笑,闻言一脸骄傲地道,“那是自然,帅气小伙子谁不喜欢?
况且小舟的眼力不差,基本上没有打眼的时候。”
孟老用羡慕的表情看着杜老爷子,他的弟子怎么就没有这么高的悟性呢?
跟着他学了得有五六年了,该打眼还是打眼。唉,人和人真是不能比。
倒是郭老十分好奇,这个年轻人入古玩行不过三年多,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天赋。
他见过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可惜在品类众多且赝品充斥的古玩界,任你天赋过人,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用。
古玩一行要多看多上手,就像鉴定一件瓷器,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
若是只掌握了书本上的图片和内容,没见过实物或者类似的物件,一件高仿、或者不用高仿,有个六七分像就把你打发了。
于是他颇感兴趣地问杜老爷子:“老杜,你怎么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弟子的?”
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便达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古玩界中的奇迹。若不是亲眼所见,说出去都没人信。
其他几位专家闻言也看了过来,他们的徒弟和对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确实需要取取经。
杜老爷子笑了笑:“我的作用不大,主要靠得是小舟自己。他学的便是古玩鉴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这是其一。
其二,他见得也多。去拍卖行参加秋拍、乡下收货,去瓷都鬼市淘宝贝,听说还去了缅国公盘,现在的年轻人可了不得。
别的不说,就说他实习的这半年多吧,免费给人鉴定,每天几十件、上百件的看,比旁人接触的物件多了太多。
别人十年见识到的,可能还不如他这半年。”
听了这话,几人算是服气了。
理论知识扎实,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有如此成就是必然的。
杜老爷子想起,“对了,他在瓷器修复上也颇有建树,达到了冯老爷子的无痕修复级别。”
“什么——”
几人讶然,无痕修复?!
那可是冯老爷子的独门绝技,最后随着他的去世也失传了,这个年轻人怎么可能会?
邱老作为市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对国内文物修复的现状深感痛心,“老杜,这可不是能随便开玩笑的。”
在他任职的时候,偌大一个博物馆只有两位文物修复人员,且技术十分有限。
那么多破损的文物,只能按照破损和加急程度排列,紧着破损厉害的修复。
可惜因为技术和材料受限,修复的文物过了几年又要重新修复,加上人手不足,修复的数量堪堪只能维持原状,毫无进展。
邱老向省级领导多次打报告申请补足人手,得到的消息是,全国的文物修复者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不仅是S市。
在他卸任多年之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实在令人无力。
杜老爷子面对几位老友怀疑的目光,神色一片坦然,“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到时候你们在圈子里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
一个只是生意场上的后辈,一个却是众人发自内心所尊敬的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邵川从来没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所说的飞得越高摔得越惨,在云舟这里完全不起作用。
为了融入话题,他还要在别人谈论的时候低声附和两句,嘴边挂着得体的笑容,实则心里呕出了血。
邵远阴沉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的玩游戏,后来直接不顾礼仪的带上了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
明摆着不理人,哪怕邵川在桌下扯他袖子也没用。
旁人对于云舟每一句夸赞他都觉得讽刺,恨不得把手机摔在那人的脸上!
若不是老爸不让他离开,他早就走了,平白在这里受气。
同桌的宾客看到邵远如此不尊重人的表现,面上保持着微笑,心里则忍不住皱眉。
大少爷还当是在自己家里呢,这一桌人哪个不比他地位高,连基本的礼仪都没有,真是气量狭小、难成大器。
看来邵总的家教也不怎么样。
在邵氏父子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的风评已经降了一个档次,加上之前漏洞百出的捡漏故事,私底下闹了很长一段笑话。
连续鉴定了不少物件,几位专家脸上多了些疲惫之色,唯独云舟神采奕奕,与一众老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他坐在鉴赏席上起,便是一道□□。
可不是嘛,其他几位专家至少都有五六十岁了,像杜老爷子和邱老早已年过七十,精神状态肯定不能跟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比。
主持人在杜老爷子的示意下,宣布宴席即将开始。
没有排到的等到宴席结束之后再说,大概率是没什么机会了,毕竟大佬们离席都是最早的。
在这种情况下,云舟身边就更热闹了。
自他离开鉴定席到前往第一桌入座,不过短短几十步的距离,后面跟着二三十个人问他联系方式,其他凑不上的便向知道的人打听,一时风头无两。
甫一落座,邱老不禁感叹道:“老杜,你这个小徒弟可了不得,比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受欢迎。”
杜老爷子的脸上一直挂着笑,闻言一脸骄傲地道,“那是自然,帅气小伙子谁不喜欢?
况且小舟的眼力不差,基本上没有打眼的时候。”
孟老用羡慕的表情看着杜老爷子,他的弟子怎么就没有这么高的悟性呢?
跟着他学了得有五六年了,该打眼还是打眼。唉,人和人真是不能比。
倒是郭老十分好奇,这个年轻人入古玩行不过三年多,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天赋。
他见过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可惜在品类众多且赝品充斥的古玩界,任你天赋过人,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用。
古玩一行要多看多上手,就像鉴定一件瓷器,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
若是只掌握了书本上的图片和内容,没见过实物或者类似的物件,一件高仿、或者不用高仿,有个六七分像就把你打发了。
于是他颇感兴趣地问杜老爷子:“老杜,你怎么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弟子的?”
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便达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古玩界中的奇迹。若不是亲眼所见,说出去都没人信。
其他几位专家闻言也看了过来,他们的徒弟和对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确实需要取取经。
杜老爷子笑了笑:“我的作用不大,主要靠得是小舟自己。他学的便是古玩鉴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这是其一。
其二,他见得也多。去拍卖行参加秋拍、乡下收货,去瓷都鬼市淘宝贝,听说还去了缅国公盘,现在的年轻人可了不得。
别的不说,就说他实习的这半年多吧,免费给人鉴定,每天几十件、上百件的看,比旁人接触的物件多了太多。
别人十年见识到的,可能还不如他这半年。”
听了这话,几人算是服气了。
理论知识扎实,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有如此成就是必然的。
杜老爷子想起,“对了,他在瓷器修复上也颇有建树,达到了冯老爷子的无痕修复级别。”
“什么——”
几人讶然,无痕修复?!
那可是冯老爷子的独门绝技,最后随着他的去世也失传了,这个年轻人怎么可能会?
邱老作为市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对国内文物修复的现状深感痛心,“老杜,这可不是能随便开玩笑的。”
在他任职的时候,偌大一个博物馆只有两位文物修复人员,且技术十分有限。
那么多破损的文物,只能按照破损和加急程度排列,紧着破损厉害的修复。
可惜因为技术和材料受限,修复的文物过了几年又要重新修复,加上人手不足,修复的数量堪堪只能维持原状,毫无进展。
邱老向省级领导多次打报告申请补足人手,得到的消息是,全国的文物修复者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不仅是S市。
在他卸任多年之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实在令人无力。
杜老爷子面对几位老友怀疑的目光,神色一片坦然,“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到时候你们在圈子里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