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要离开御座,卫阙却提高了声量,一嗓子吼道:“臣卫阙——弹劾大理寺少卿苏晏苏清河,不仅容留隐剑门余孽,收为心腹死士,更指使其与真空教勾结,名义上查案,实为伪绩邀功,愚弄陛下与天下臣民!陛下曾经颁发过旨意,凡与隐剑门过从密切者,无论权贵均以余孽论处,不知这旨意还做不做数?”
作者有话说:
章节标题的出处是宋代吴芾所著《寄龚漕六首其一》,前后词语稍作对调:
自古知心不易逢,君心还与我心同。纵令自择交成契,更有何人得似公。
第225章 讲个先来后到
一语震惊场中文武百官。
众人原本以为,长宁伯卫阙是来为卫家陈辩的。毕竟苏晏指控的罪名十分严重,提供的证据也都清晰可查,这种事一旦摊到了台面上,哪怕皇帝看在卫贵妃的面子上要保卫家,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要付出圣名大损的代价。
除了极力撇清干系,再求皇帝与太后顾念亲戚之情与卫老爷子的功勋之外,似乎并没有更有效的脱身办法。
谁知卫阙非但没有向皇帝做任何辩解或请求,反而将炮口对准苏晏,狠狠轰了他一炮。
看不出来啊,“老实人”竟还有这么狠辣的一招!背后是哪位高人指点?还是说,某位高高在上的存在终于忍无可忍,要借着卫家的手把这个上下蹦跶的苏十二给收拾了?
朝堂老油条们立刻想到了太后,再看御座上的皇帝八风不动的神情、不置可否的模样,决定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先保持观望态度。
老谋深算的与左右逢源的都沉默了,剩下那些立场分明的顿时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攀附卫家的纷纷站出来附和卫阙,有说苏晏私藏钦犯图谋不轨,说他贼喊捉贼、勾结真空教策划了白纸坊爆炸案。他们也曾上疏过,可那些奏本却一律留中不发,究竟陛下圣意如何,还请明示云云。
还有说卫途率领庆州军曾为先帝扫荡北疆,是从龙的勋臣,如今陛下若是因为“一些过失”而治罪他的儿子,显得朝廷寡恩,怕会寒了天下勋臣的心。且卫演是卫贵妃的父亲、二皇子的外祖父,他的正妻又是太后的亲妹妹,就算为了天家颜面着想,也不宜苛责。
——这部分大多是与卫家沾亲带故的勋贵与国戚,以及隶属次辅焦阳、王千禾一派系的文官。
其中不少人参与了利益分配。还有些老臣经历过先帝秦王时期的正妃之争、今上初登基时期的国策之争,与太后在经年累月的利益交换与人情纠葛中早已结成同盟,最后选择站在太后所支持的卫家这边。
另一边,力挺苏晏的官员们也站出来,对卫家目无法纪、蠹国害民的罪行表示极大愤慨,请求皇帝依律惩处,否则如何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说卫家对苏晏的指控捕风捉影,分明是被弹劾后的恶意报复打击。
——这部分的主力是以都察院御史楚丘为首的一众言官,以及隶属首辅李乘风、次辅杨庭派系的文官。
今科状元郎、通政司参议崔锦屏也没能忍住。同年、同门、同乡,这“三同”本来就是朝中官员们最重要的关系纽带,崔状元自觉与苏晏有同年之谊、朋友之义,加之邸报一事他已经表明了站在太子这边,于是抓住这次表现的机会,不顾顶头上司拼命使眼色阻止,袖子一撸也下场开火。
两边唾沫星子对喷中,苏晏与卫家父子互视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觉悟与决心。
玉阶上,蓝喜尖着嗓子叫了声:“肃静!御前奏对,谁敢失仪?”朝会上两拨冲撞的狂浪终于被压制住,暂时恢复了平静。
所有臣僚的视线都投向了御座,似乎在等待皇帝表态,哪怕只是轻微的一个动作,或者简单的几个字,都会引发这些久浸朝堂的人精们对圣意的揣测。
苏晏在卫阙刚开口时心底一凛,但又立刻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罪名,尤其是阿追隐剑门出身的身份,就像个定时炸弹,迟早是要引爆的。
曾经他考虑过要向皇帝坦白,但话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一来担心自己对阿追的维护是在送人头,使得皇帝又有了除沈柒之外的发落对象;二来也是希望阿追再多立些功劳,将来万一暴露了,好抵消身份的原罪。
此事当时若是坦白了,给皇爷一个缓冲和心理准备,也许比在朝堂上猛地被人掀盖子要好。不知皇爷现下是什么心情……这个念头在苏晏脑中一闪而逝,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尽他所能地把“势”扳回来。
苏晏趁众臣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朝站在证物箱旁的一名锦衣卫校尉挪近两步,极轻、极快地说了句:“去找沈柒。”
……苏大人这是让他去找同知大人?他要说什么、做什么?那名校尉怔了怔,但旁边的官员已经望了过来,他不好多问,便微微点头表示得令,觑隙悄悄退出广场。
御座上,景隆帝的声音喜怒莫测,只一脉庄严:“朕看诸卿在弹劾与指谪他人之前,得先学学朝堂的规矩——还是说,你们觉得习惯成自然,就不需要规矩了?”
众臣连忙屈身行礼,口称:“臣不敢,请陛下恕罪。”
卫阙拱手道:“还请陛下容臣继续禀奏,弹劾苏少卿并非捕风捉影,臣有铁证——”
--
作者有话说:
章节标题的出处是宋代吴芾所著《寄龚漕六首其一》,前后词语稍作对调:
自古知心不易逢,君心还与我心同。纵令自择交成契,更有何人得似公。
第225章 讲个先来后到
一语震惊场中文武百官。
众人原本以为,长宁伯卫阙是来为卫家陈辩的。毕竟苏晏指控的罪名十分严重,提供的证据也都清晰可查,这种事一旦摊到了台面上,哪怕皇帝看在卫贵妃的面子上要保卫家,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要付出圣名大损的代价。
除了极力撇清干系,再求皇帝与太后顾念亲戚之情与卫老爷子的功勋之外,似乎并没有更有效的脱身办法。
谁知卫阙非但没有向皇帝做任何辩解或请求,反而将炮口对准苏晏,狠狠轰了他一炮。
看不出来啊,“老实人”竟还有这么狠辣的一招!背后是哪位高人指点?还是说,某位高高在上的存在终于忍无可忍,要借着卫家的手把这个上下蹦跶的苏十二给收拾了?
朝堂老油条们立刻想到了太后,再看御座上的皇帝八风不动的神情、不置可否的模样,决定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先保持观望态度。
老谋深算的与左右逢源的都沉默了,剩下那些立场分明的顿时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攀附卫家的纷纷站出来附和卫阙,有说苏晏私藏钦犯图谋不轨,说他贼喊捉贼、勾结真空教策划了白纸坊爆炸案。他们也曾上疏过,可那些奏本却一律留中不发,究竟陛下圣意如何,还请明示云云。
还有说卫途率领庆州军曾为先帝扫荡北疆,是从龙的勋臣,如今陛下若是因为“一些过失”而治罪他的儿子,显得朝廷寡恩,怕会寒了天下勋臣的心。且卫演是卫贵妃的父亲、二皇子的外祖父,他的正妻又是太后的亲妹妹,就算为了天家颜面着想,也不宜苛责。
——这部分大多是与卫家沾亲带故的勋贵与国戚,以及隶属次辅焦阳、王千禾一派系的文官。
其中不少人参与了利益分配。还有些老臣经历过先帝秦王时期的正妃之争、今上初登基时期的国策之争,与太后在经年累月的利益交换与人情纠葛中早已结成同盟,最后选择站在太后所支持的卫家这边。
另一边,力挺苏晏的官员们也站出来,对卫家目无法纪、蠹国害民的罪行表示极大愤慨,请求皇帝依律惩处,否则如何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说卫家对苏晏的指控捕风捉影,分明是被弹劾后的恶意报复打击。
——这部分的主力是以都察院御史楚丘为首的一众言官,以及隶属首辅李乘风、次辅杨庭派系的文官。
今科状元郎、通政司参议崔锦屏也没能忍住。同年、同门、同乡,这“三同”本来就是朝中官员们最重要的关系纽带,崔状元自觉与苏晏有同年之谊、朋友之义,加之邸报一事他已经表明了站在太子这边,于是抓住这次表现的机会,不顾顶头上司拼命使眼色阻止,袖子一撸也下场开火。
两边唾沫星子对喷中,苏晏与卫家父子互视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觉悟与决心。
玉阶上,蓝喜尖着嗓子叫了声:“肃静!御前奏对,谁敢失仪?”朝会上两拨冲撞的狂浪终于被压制住,暂时恢复了平静。
所有臣僚的视线都投向了御座,似乎在等待皇帝表态,哪怕只是轻微的一个动作,或者简单的几个字,都会引发这些久浸朝堂的人精们对圣意的揣测。
苏晏在卫阙刚开口时心底一凛,但又立刻意识到,这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罪名,尤其是阿追隐剑门出身的身份,就像个定时炸弹,迟早是要引爆的。
曾经他考虑过要向皇帝坦白,但话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一来担心自己对阿追的维护是在送人头,使得皇帝又有了除沈柒之外的发落对象;二来也是希望阿追再多立些功劳,将来万一暴露了,好抵消身份的原罪。
此事当时若是坦白了,给皇爷一个缓冲和心理准备,也许比在朝堂上猛地被人掀盖子要好。不知皇爷现下是什么心情……这个念头在苏晏脑中一闪而逝,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尽他所能地把“势”扳回来。
苏晏趁众臣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朝站在证物箱旁的一名锦衣卫校尉挪近两步,极轻、极快地说了句:“去找沈柒。”
……苏大人这是让他去找同知大人?他要说什么、做什么?那名校尉怔了怔,但旁边的官员已经望了过来,他不好多问,便微微点头表示得令,觑隙悄悄退出广场。
御座上,景隆帝的声音喜怒莫测,只一脉庄严:“朕看诸卿在弹劾与指谪他人之前,得先学学朝堂的规矩——还是说,你们觉得习惯成自然,就不需要规矩了?”
众臣连忙屈身行礼,口称:“臣不敢,请陛下恕罪。”
卫阙拱手道:“还请陛下容臣继续禀奏,弹劾苏少卿并非捕风捉影,臣有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