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流程与祖制无异,但因新帝特批恩准京城士绅与一部分百姓来参加,这种前所未有的殊荣在民间掀起了一股激动的热潮。人人争着报名,可惜名额有限、门槛颇高,一个月报名期筛掉了许多,最后有幸参祭的大多是市井间颇有声望的长者、能说会道的先生,以及人脉广泛的坊长、里长与村头等。
按照苏晏的布置,礼部官员进行完祭祀流程后,这些士绅百姓们就排成列,上前瞻仰显祖皇帝的画像,磕头上香,再去副场向先帝与今上的画像行叩拜礼。
因为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在场边拉起警戒线,维持会场秩序,更有不少锦衣卫暗探微服混在人群中,留心观察民众的反应。
公祭由太常寺卿主持。苏晏没有公开露面,穿着便服进了东市的一家茶楼,在雅间里与沈柒、荆红追一边饮茶,一边透过窗户俯瞰广场。只见一大圈乌泱泱围着中间一片白茫茫,全是攒动的人头,哪里能看得分明。
好在荆红追武功已臻化境,眼力与耳力都十分惊人,便将看到、听到的情况转述给他。
“……瞻仰过圣颜了?你老兄真是八辈子烧高香、积大德了啊!快说说,显祖皇帝什么模样,听老人们说是鼻高、目长、耳耸的龙形之相,可是真的?”
“龙形……谁敢说不是呢,不过……那画像真是逼真极了,据说出自西洋画师之手,绘人如照镜。仿佛看见活生生的显祖皇帝就坐在我面前,可把我紧张出了一头冷汗!”
“样貌嘛,是真英武,像……对了,像皇上,足足像个六七成!”
“说什么呢!那本来就是皇上!”
“不是,我的意思是,当今圣上长得像显祖皇帝,看画像活脱脱的一对亲祖孙!”
“西夷人的画像也不知真不真……”
“如何不真?两年前老夫有幸见过先帝龙颜,与祭堂画像几无二致。”
“这可有点意思,今上容貌不像先帝,倒像极了显祖。要说我有个表亲也是如此,与亲生父母毫无相似之处,倒像是捡来的,可你们猜怎么着,与他祖父年轻时生得一模一样!前几日我在茶馆听说书人闲谈,这在古籍上有记载的,叫……叫什么……哦,‘隔代遗传’。”
“什么意思?”
“就是父不传子,传孙,中间隔了一辈儿。”
“那……子还是父的子么?”
“你是不是傻?子若不是父的子,怎么生出肖父之孙?就算是与子媳爬灰生的,那孙儿也是父亲血脉不是?”
苏晏一口茶险些喷出来,在茶座上笑成一团:“什么人呢这些个,哈哈哈……不过低俗点也好,接地气。不知这里哪个是锦衣卫的暗探,还挺能的。”
沈柒似笑非笑:“哪个不重要,能拱火就行。”
苏晏笑得直抽抽。荆红追给他抚背顺气,他才止住了岔气的嗝儿,说:“这簇小火苗烧得不错。各府城若是都像京城这般,接下来你们就等着看,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人喝完一壶茶,起身离开雅间,路过另一间半掩的雅间时,苏晏从门缝间瞥见个熟悉的身影,蓦然停住了脚步。
“七郎,阿追,你们先走一步,我与人聊聊再回去。”
沈柒也窥见了门内那人,转念道:“行,你慢慢聊,我去下面广场上转转。”
荆红追说:“我在屋顶打坐,大人有事唤我一声。”
两人很干脆地走了。苏晏敲了敲门,不待里面的人开口就推门进去,随手关紧门。那人扭过头看他,很是吃惊:“你……”
苏晏轻声道:“屏山兄,好久不见。”
崔锦屏面上的意外转为冷淡,没有起身,只拱了拱手:“苏阁老日理万机,无暇见我这只小虾米,实乃理所当然。”
苏晏没有介意他言语中的嘲讽,径自在他对面坐下:“忙是真的,但还不至于忙到连与你喝杯茶、聊个天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你心里有气,明明在新君登基一事上出了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
“嚯,原来你也知道。”崔锦屏给自己的空杯又斟满茶,迟疑一下,没管苏晏。
苏晏只想解开双方的这个结,并不想喝茶。也不想告诉崔锦屏,朱贺霖不看重他的原因,是在南京时就把他定义为“投机主义者”,认为他有才无德。
朱贺霖的这句评语,苏晏觉得有点过——人无完人,哪有那么多品德高尚的。有私心不怕,会做事、能约束在道与法的范围内就够了。像皇爷,就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朝堂上站的未必都是善人,但皆非庸才。
可朱贺霖还年轻,意气纯粹,眼里更是揉不得沙子。他因为崔锦屏曾有过倒戈的念头而不喜其人,哪怕因为苏晏的举荐勉强用了,也不会重用。
这一点若是让崔锦屏知道,恐怕打击比什么都大,甚至会化为“不才明主弃”的愤恨不满,且随着高傲的性子直接对外甩出来——那时候他的仕途才是彻底完了!
苏晏踌躇后,说道:“论功行赏本不错,但你真想清楚了,为何做官、如何做官?”
崔锦屏没回答,反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单独碰面,也是在一座茶楼?”
“记得,澄清坊,太白楼。”
“当时我苦于空负才华、报国无门,你对我说了一句家乡俗语,‘当官没功夫,全靠天线粗’,可还记得?”
--
按照苏晏的布置,礼部官员进行完祭祀流程后,这些士绅百姓们就排成列,上前瞻仰显祖皇帝的画像,磕头上香,再去副场向先帝与今上的画像行叩拜礼。
因为围观的百姓实在太多,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在场边拉起警戒线,维持会场秩序,更有不少锦衣卫暗探微服混在人群中,留心观察民众的反应。
公祭由太常寺卿主持。苏晏没有公开露面,穿着便服进了东市的一家茶楼,在雅间里与沈柒、荆红追一边饮茶,一边透过窗户俯瞰广场。只见一大圈乌泱泱围着中间一片白茫茫,全是攒动的人头,哪里能看得分明。
好在荆红追武功已臻化境,眼力与耳力都十分惊人,便将看到、听到的情况转述给他。
“……瞻仰过圣颜了?你老兄真是八辈子烧高香、积大德了啊!快说说,显祖皇帝什么模样,听老人们说是鼻高、目长、耳耸的龙形之相,可是真的?”
“龙形……谁敢说不是呢,不过……那画像真是逼真极了,据说出自西洋画师之手,绘人如照镜。仿佛看见活生生的显祖皇帝就坐在我面前,可把我紧张出了一头冷汗!”
“样貌嘛,是真英武,像……对了,像皇上,足足像个六七成!”
“说什么呢!那本来就是皇上!”
“不是,我的意思是,当今圣上长得像显祖皇帝,看画像活脱脱的一对亲祖孙!”
“西夷人的画像也不知真不真……”
“如何不真?两年前老夫有幸见过先帝龙颜,与祭堂画像几无二致。”
“这可有点意思,今上容貌不像先帝,倒像极了显祖。要说我有个表亲也是如此,与亲生父母毫无相似之处,倒像是捡来的,可你们猜怎么着,与他祖父年轻时生得一模一样!前几日我在茶馆听说书人闲谈,这在古籍上有记载的,叫……叫什么……哦,‘隔代遗传’。”
“什么意思?”
“就是父不传子,传孙,中间隔了一辈儿。”
“那……子还是父的子么?”
“你是不是傻?子若不是父的子,怎么生出肖父之孙?就算是与子媳爬灰生的,那孙儿也是父亲血脉不是?”
苏晏一口茶险些喷出来,在茶座上笑成一团:“什么人呢这些个,哈哈哈……不过低俗点也好,接地气。不知这里哪个是锦衣卫的暗探,还挺能的。”
沈柒似笑非笑:“哪个不重要,能拱火就行。”
苏晏笑得直抽抽。荆红追给他抚背顺气,他才止住了岔气的嗝儿,说:“这簇小火苗烧得不错。各府城若是都像京城这般,接下来你们就等着看,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人喝完一壶茶,起身离开雅间,路过另一间半掩的雅间时,苏晏从门缝间瞥见个熟悉的身影,蓦然停住了脚步。
“七郎,阿追,你们先走一步,我与人聊聊再回去。”
沈柒也窥见了门内那人,转念道:“行,你慢慢聊,我去下面广场上转转。”
荆红追说:“我在屋顶打坐,大人有事唤我一声。”
两人很干脆地走了。苏晏敲了敲门,不待里面的人开口就推门进去,随手关紧门。那人扭过头看他,很是吃惊:“你……”
苏晏轻声道:“屏山兄,好久不见。”
崔锦屏面上的意外转为冷淡,没有起身,只拱了拱手:“苏阁老日理万机,无暇见我这只小虾米,实乃理所当然。”
苏晏没有介意他言语中的嘲讽,径自在他对面坐下:“忙是真的,但还不至于忙到连与你喝杯茶、聊个天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你心里有气,明明在新君登基一事上出了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
“嚯,原来你也知道。”崔锦屏给自己的空杯又斟满茶,迟疑一下,没管苏晏。
苏晏只想解开双方的这个结,并不想喝茶。也不想告诉崔锦屏,朱贺霖不看重他的原因,是在南京时就把他定义为“投机主义者”,认为他有才无德。
朱贺霖的这句评语,苏晏觉得有点过——人无完人,哪有那么多品德高尚的。有私心不怕,会做事、能约束在道与法的范围内就够了。像皇爷,就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朝堂上站的未必都是善人,但皆非庸才。
可朱贺霖还年轻,意气纯粹,眼里更是揉不得沙子。他因为崔锦屏曾有过倒戈的念头而不喜其人,哪怕因为苏晏的举荐勉强用了,也不会重用。
这一点若是让崔锦屏知道,恐怕打击比什么都大,甚至会化为“不才明主弃”的愤恨不满,且随着高傲的性子直接对外甩出来——那时候他的仕途才是彻底完了!
苏晏踌躇后,说道:“论功行赏本不错,但你真想清楚了,为何做官、如何做官?”
崔锦屏没回答,反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单独碰面,也是在一座茶楼?”
“记得,澄清坊,太白楼。”
“当时我苦于空负才华、报国无门,你对我说了一句家乡俗语,‘当官没功夫,全靠天线粗’,可还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