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过了几息,苏阙才回过神来,仍有些惊疑不定地打量着楚珩,“……漓山东君?”
楚珩笑而颔首:“是晚辈。”
“……”苏阙一时沉默。
他能猜到楚珩来历非凡,但这种非凡怎么也够不到“楚珩就是漓山东君”上头去。
不仅仅是眼前人的年轻——颖海苏氏在大胤九州的世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现任家主,苏阙惊愕之余,所思所想自然要深上许多——楚珩,不,姬无月是御前侍墨。
这才是最让人不寒而栗的。
苏阙记得很清楚,楚珩是三年前来到帝都的,他进入武英殿不久,就被陛下金口玉言亲自擢选到了御前——这是一次破例,楚珩未经考核,成了离陛下最近的侍墨,而破例的缘由是他触怒陛下,未受惩处反而因祸得福。
各大世家当时都把这个横空出世的御前侍墨查了一遍,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楚珩除了师承漓山,长得格外好看,就挑不出别的出彩的地方!
彼时虽苏阙未在京中,但也听到了些消息,据说御前侍墨不为帝喜,陛下待其严苛,时有磋磨之举,并不是真的施恩提拔,就近出气罢了。
渐渐地,就没人再关注不得圣心的御前侍墨了。楚珩的境况逐渐好转,是漓山东君姬无月在京郊救了太子,后来又帮天子影卫铲除了千诺楼,这才让楚珩这个“师弟”沾了点光。
——整个帝都,上到王侯将相下到九品小吏都是这么认为的。苏阙也不算例外。
但现在,眼前人告诉他,楚珩就是姬无月,就是东君本人。
那么从前御前种种,不为帝喜、苛待磋磨、沾光……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陛下和东君合演的一出大戏。
苏阙细思之下不禁有些脊背发寒。堂堂大乘东君,倘若真的想出仕,只要他自己点头愿意,封侯挂帅还不是手到擒来,何至于跑到武英殿里只是做名近卫?还得装出一副不中用的样子受人轻视。
能让姬无月做出这样不符常理的举动,苏阙想来想去,只有可能是陛下和漓山其实早就谈拢条件站在了同一边,所以楚珩才会在离家十六年后毫无征兆地突然来京,所以陛下当初破例点楚珩为御前侍墨,又掩人耳目地做出不喜的样子,乃至去年,漓山少主叶星珲也遵从国法入职武英殿……这一切都格外能说得通了。
——这盘棋早从三年前就开始布置了。
而满朝文武,世家大族竟无一人发觉!
苏阙定了定神,重新看向面前的年轻人,颔首致意道:“此行有劳东君,苏某先行谢过。”
楚珩莞尔:“谢字不敢当,奉陛下旨意来此,本就是份内之事,国公客气了,叫我一声‘楚珩’便好。”
奉旨,份内。
苏阙再次捕捉到这两个词,放在旁人身上是理所当然、不容有误,可眼前的人是漓山东君,大乘境。
九州武道传承上千年,比大胤开国还要悠久,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大乘境非经请旨不得擅入帝都——这是对九五至尊君临天下、权御九州的绝对承认与服从;但皇族亦无从要求大乘境对己屈膝称臣——这是对九州武道至强者的相对尊重与让步。
他装楚珩楚侍墨的时候,一口一个“臣遵旨”,那是要演大戏。但现在他是姬无月,在外却还愿意此般,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至强的力量往往也隐含着至要的危险。大胤开国帝后都是大乘境,太祖皇帝更是年少成名,堪称前无古人。他们传承的皇族确然有可以压制大乘境的方法,但不是必须为之,帝王不会轻易动用永镇山川。杀敌自伤不划算。
大乘境不是路边的白菜,往上追溯千年,能有这般武道造诣的,一张纸就写得开,说是凤毛麟角、沅江九肋,千百万人里出不了一个,一点都不夸张。
拢共就这么零星点人,长久以来,大乘境们和当世皇族彼此大多都维持着疏远的客气。典型的就比如东都境主叶见微,论朝中身份,他是漓山叶氏的家主,有从父辈那里承袭的正经侯爵在身。作为一叶孤城城主,他掌一城政务税赋,依大胤律,至少每三年就应进京觐见述职一次。
但叶见微上一次请旨来帝都,还是十一年前,当今陛下登基的时候。一叶孤城的述职,从来都是叶见微书面奏禀,由漓山的其他人代为进京面圣。
因为大乘境不方便。
皇族自然有最高的身段,但大乘境也有自己的矜傲,除非他本身就是皇家人,或者天生就效忠于皇权,否则在自己的地盘干自己的事儿,振兴一下家族,少见少交,对彼此都好。
像苍梧武尊方鸿祯那样,明明安居一方,还直接掺和进皇帝和敬王之争的,算是少数。从庆州来的路上,天子影卫和苏阙透了些讯息,方鸿祯此人来路不正,入境大乘是用了邪门歪道之术,需得定时加持,方法颇为阴损。想来敬王也是在这上头和方鸿祯达成了交易。
而眼前的漓山东君,苏阙不清楚陛下与漓山究竟谈了什么条件,才能让姬无月三番两次说出“奉旨”而为的话,而且还是“份内”。
苏阙百思不得其解,但这疑惑显然不适合张口,略说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便休整去了。
时不我待,他们并不打算在宁州停留过久。第二日一早,在天子影卫的护送下,颖国公动身前往宁昌边界。
--
楚珩笑而颔首:“是晚辈。”
“……”苏阙一时沉默。
他能猜到楚珩来历非凡,但这种非凡怎么也够不到“楚珩就是漓山东君”上头去。
不仅仅是眼前人的年轻——颖海苏氏在大胤九州的世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现任家主,苏阙惊愕之余,所思所想自然要深上许多——楚珩,不,姬无月是御前侍墨。
这才是最让人不寒而栗的。
苏阙记得很清楚,楚珩是三年前来到帝都的,他进入武英殿不久,就被陛下金口玉言亲自擢选到了御前——这是一次破例,楚珩未经考核,成了离陛下最近的侍墨,而破例的缘由是他触怒陛下,未受惩处反而因祸得福。
各大世家当时都把这个横空出世的御前侍墨查了一遍,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楚珩除了师承漓山,长得格外好看,就挑不出别的出彩的地方!
彼时虽苏阙未在京中,但也听到了些消息,据说御前侍墨不为帝喜,陛下待其严苛,时有磋磨之举,并不是真的施恩提拔,就近出气罢了。
渐渐地,就没人再关注不得圣心的御前侍墨了。楚珩的境况逐渐好转,是漓山东君姬无月在京郊救了太子,后来又帮天子影卫铲除了千诺楼,这才让楚珩这个“师弟”沾了点光。
——整个帝都,上到王侯将相下到九品小吏都是这么认为的。苏阙也不算例外。
但现在,眼前人告诉他,楚珩就是姬无月,就是东君本人。
那么从前御前种种,不为帝喜、苛待磋磨、沾光……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陛下和东君合演的一出大戏。
苏阙细思之下不禁有些脊背发寒。堂堂大乘东君,倘若真的想出仕,只要他自己点头愿意,封侯挂帅还不是手到擒来,何至于跑到武英殿里只是做名近卫?还得装出一副不中用的样子受人轻视。
能让姬无月做出这样不符常理的举动,苏阙想来想去,只有可能是陛下和漓山其实早就谈拢条件站在了同一边,所以楚珩才会在离家十六年后毫无征兆地突然来京,所以陛下当初破例点楚珩为御前侍墨,又掩人耳目地做出不喜的样子,乃至去年,漓山少主叶星珲也遵从国法入职武英殿……这一切都格外能说得通了。
——这盘棋早从三年前就开始布置了。
而满朝文武,世家大族竟无一人发觉!
苏阙定了定神,重新看向面前的年轻人,颔首致意道:“此行有劳东君,苏某先行谢过。”
楚珩莞尔:“谢字不敢当,奉陛下旨意来此,本就是份内之事,国公客气了,叫我一声‘楚珩’便好。”
奉旨,份内。
苏阙再次捕捉到这两个词,放在旁人身上是理所当然、不容有误,可眼前的人是漓山东君,大乘境。
九州武道传承上千年,比大胤开国还要悠久,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大乘境非经请旨不得擅入帝都——这是对九五至尊君临天下、权御九州的绝对承认与服从;但皇族亦无从要求大乘境对己屈膝称臣——这是对九州武道至强者的相对尊重与让步。
他装楚珩楚侍墨的时候,一口一个“臣遵旨”,那是要演大戏。但现在他是姬无月,在外却还愿意此般,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至强的力量往往也隐含着至要的危险。大胤开国帝后都是大乘境,太祖皇帝更是年少成名,堪称前无古人。他们传承的皇族确然有可以压制大乘境的方法,但不是必须为之,帝王不会轻易动用永镇山川。杀敌自伤不划算。
大乘境不是路边的白菜,往上追溯千年,能有这般武道造诣的,一张纸就写得开,说是凤毛麟角、沅江九肋,千百万人里出不了一个,一点都不夸张。
拢共就这么零星点人,长久以来,大乘境们和当世皇族彼此大多都维持着疏远的客气。典型的就比如东都境主叶见微,论朝中身份,他是漓山叶氏的家主,有从父辈那里承袭的正经侯爵在身。作为一叶孤城城主,他掌一城政务税赋,依大胤律,至少每三年就应进京觐见述职一次。
但叶见微上一次请旨来帝都,还是十一年前,当今陛下登基的时候。一叶孤城的述职,从来都是叶见微书面奏禀,由漓山的其他人代为进京面圣。
因为大乘境不方便。
皇族自然有最高的身段,但大乘境也有自己的矜傲,除非他本身就是皇家人,或者天生就效忠于皇权,否则在自己的地盘干自己的事儿,振兴一下家族,少见少交,对彼此都好。
像苍梧武尊方鸿祯那样,明明安居一方,还直接掺和进皇帝和敬王之争的,算是少数。从庆州来的路上,天子影卫和苏阙透了些讯息,方鸿祯此人来路不正,入境大乘是用了邪门歪道之术,需得定时加持,方法颇为阴损。想来敬王也是在这上头和方鸿祯达成了交易。
而眼前的漓山东君,苏阙不清楚陛下与漓山究竟谈了什么条件,才能让姬无月三番两次说出“奉旨”而为的话,而且还是“份内”。
苏阙百思不得其解,但这疑惑显然不适合张口,略说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便休整去了。
时不我待,他们并不打算在宁州停留过久。第二日一早,在天子影卫的护送下,颖国公动身前往宁昌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