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长途行程,只有真正做好了缜密的规划,才能够在休息好的时候兼顾行进效率。
行军刚半个月多,此次跟来的将领们便只有服气二字可说了。
士兵都被照顾得这么好,更别提随行的姜宁。
一路上经过的州县大大小小也有十几个,每个地方的特色菜品她都吃过,景色她也看了,晚上还能抱着姬恪休息。
这不叫行军,这叫度蜜月。
姬恪休息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既能抓紧时间赶路,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辛苦,她完全没有体会到舟车劳顿的感觉。
姬恪在姜宁心中就此稳定神格,成了真正能掐会算的仙人。
比如现在,他们甚至有时间停下来吃一顿板栗红烧肉。
如今秋季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军队恰好在一片板栗林处修整,姬恪原本是在看书,但抬头看到姜宁冒光的眼睛,便让人向主人家付了钱。
“去吧。”
这话若是对别人说,可能会显得有些僵硬,但这是对姜宁说的,任谁听都能听出里面的温柔。
其他人自然也高兴,兴冲冲地就冲上去摘板栗、剥板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去姜宁的餐馆吃过饭,知道她手艺有多好。
行军路上若是一直在埋头赶路,或许精神会有些疲惫,但有这样的趣事综合,竟显得轻松许多。
大家你剥几个、我剥几个,这栗子很快就出来了,一旁的姜宁也在起油加酱做红烧肉。
她不是个藏私的人,随军的厨子来跟她学手艺她也不推辞,很快这一片就“热火朝天”起来。
红烧肉上了糖色、加了调好的酱汁,翻炒间被泡泡咕噜噜推着,涌出一阵咸香味,再加上水和板栗炖煮收汁,这味道更加绝妙。
“来了来了。”
姜宁步伐轻盈非常,抬着两碗香软的米饭和一碟红烧肉到姬恪身前。
如今只是十一月初,他就已经穿上了稍厚的披风。
姬恪抿着笑,把书放到一旁,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她碗里。
“今日过得高兴吗?”
这是他上路以来最爱姜宁的一句话,似乎要确保她每天都高兴才安心。
“高兴啊。”姜宁也给他夹了一块:“你多吃点,身体好了我更高兴。”
他体质差是这几年累积下来的老毛病了,之前姜宁问过太医,多多调养还是有救的。
听了她的回答,姬恪这才慢条斯理地吃起东西,还有时间叮嘱她吃慢些,不着急。
吃到一半,他颇为熟练地拿掉姜宁头上落的一片叶子。
两人这般亲密,关系可见一斑,不少士兵都爱偷偷看他们。
雍朝家属是可以随军的,虽然人数不多,但这军队里也有十几个女子,姜宁的存在不突兀,但她和姬恪在一起,这就有些突兀了。
在此之前,谁也没想过姬恪会有心意相通的人。
这次做的红烧肉肥瘦得当,处处都泛着漂亮的糖色,瘦肉劲道中浸着肉汁,而其间夹杂的肥肉吃起来竟还有些糯的感觉。
还有那板栗,外表也裹着一层糖色,看起来颇为圆润乖巧,但一入口微微一咬就会化开,绵绵沙沙的口感混着咸香的红烧肉汁,再散着板栗的清香,即便有些烫口,也让人想要再来一颗。
姜宁用手扇着风,眼里都有些湿,显然不是她说的有些烫,应该是烫得不轻。
姬恪立刻给她倒了杯温茶水,看她一口喝下后突然笑了出来。
“别人的东西不见你吃得这样快,看来菜还是自己做的好吃。”
姜宁毫不谦虚,即便上一刻被烫得眼泛泪光,下一刻也能拍拍自己夸赞道:“姜宁做才好吃。”
“是吗?”
“当然了,你这么多年的厌食症可是我治好的,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的厨艺?”
姬恪微微一怔,随后展颜笑开:“是,看来整个雍朝属你技艺最好。”
“也不至于。”姜宁这种时候又谦虚起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姬恪眼眸弯着,现在虽是秋日,他的眼里却荡着春风。
“没有人外人,只你最好。”
仿佛脱离了皇宫的禁锢,姬恪整个人都打开了,一路上不知对她说了多少喜欢,虽然那些说法还是有些婉转,但姜宁能切实感受到。
姬恪真可爱啊。
姜宁就着他的笑脸都能多吃两碗饭。
一路上像这样的闲暇时光说少不少,但这一路来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轻松,这么多的军饷和粮草不可能没人来劫。
或许途中也发生过一些事,但姜宁都知道得不太清晰,往往在她反应过来时,事情已经结束了。
姬恪不会让她有任何的不开心,他正尽力粉饰这段路程,让她记忆中留下的只有美景、美食。
姜宁自然也配合,只要有事发生她就假装不知道,两人就这么一路“游山玩水”到了边关玉城。
这里的氛围自然不像之前的州县那般平静,却又比州县更加寂静。
此时已是十一月底,玉城里落叶纷纷,行人寥寥无几,倒不至于是萧索,只是对战次数多了后大家太过疲惫,便显得有些冷清。
军营里驻扎的士兵脸上也没多少喜悦,毕竟是战争,没有人会喜欢这个。
寒风从玉城呼啸而过,却又一直没有下第一场雪,空气中总是干干的,这风吹得人脸生疼。
--
行军刚半个月多,此次跟来的将领们便只有服气二字可说了。
士兵都被照顾得这么好,更别提随行的姜宁。
一路上经过的州县大大小小也有十几个,每个地方的特色菜品她都吃过,景色她也看了,晚上还能抱着姬恪休息。
这不叫行军,这叫度蜜月。
姬恪休息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既能抓紧时间赶路,又不至于让人觉得辛苦,她完全没有体会到舟车劳顿的感觉。
姬恪在姜宁心中就此稳定神格,成了真正能掐会算的仙人。
比如现在,他们甚至有时间停下来吃一顿板栗红烧肉。
如今秋季正是板栗成熟的季节,军队恰好在一片板栗林处修整,姬恪原本是在看书,但抬头看到姜宁冒光的眼睛,便让人向主人家付了钱。
“去吧。”
这话若是对别人说,可能会显得有些僵硬,但这是对姜宁说的,任谁听都能听出里面的温柔。
其他人自然也高兴,兴冲冲地就冲上去摘板栗、剥板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去姜宁的餐馆吃过饭,知道她手艺有多好。
行军路上若是一直在埋头赶路,或许精神会有些疲惫,但有这样的趣事综合,竟显得轻松许多。
大家你剥几个、我剥几个,这栗子很快就出来了,一旁的姜宁也在起油加酱做红烧肉。
她不是个藏私的人,随军的厨子来跟她学手艺她也不推辞,很快这一片就“热火朝天”起来。
红烧肉上了糖色、加了调好的酱汁,翻炒间被泡泡咕噜噜推着,涌出一阵咸香味,再加上水和板栗炖煮收汁,这味道更加绝妙。
“来了来了。”
姜宁步伐轻盈非常,抬着两碗香软的米饭和一碟红烧肉到姬恪身前。
如今只是十一月初,他就已经穿上了稍厚的披风。
姬恪抿着笑,把书放到一旁,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她碗里。
“今日过得高兴吗?”
这是他上路以来最爱姜宁的一句话,似乎要确保她每天都高兴才安心。
“高兴啊。”姜宁也给他夹了一块:“你多吃点,身体好了我更高兴。”
他体质差是这几年累积下来的老毛病了,之前姜宁问过太医,多多调养还是有救的。
听了她的回答,姬恪这才慢条斯理地吃起东西,还有时间叮嘱她吃慢些,不着急。
吃到一半,他颇为熟练地拿掉姜宁头上落的一片叶子。
两人这般亲密,关系可见一斑,不少士兵都爱偷偷看他们。
雍朝家属是可以随军的,虽然人数不多,但这军队里也有十几个女子,姜宁的存在不突兀,但她和姬恪在一起,这就有些突兀了。
在此之前,谁也没想过姬恪会有心意相通的人。
这次做的红烧肉肥瘦得当,处处都泛着漂亮的糖色,瘦肉劲道中浸着肉汁,而其间夹杂的肥肉吃起来竟还有些糯的感觉。
还有那板栗,外表也裹着一层糖色,看起来颇为圆润乖巧,但一入口微微一咬就会化开,绵绵沙沙的口感混着咸香的红烧肉汁,再散着板栗的清香,即便有些烫口,也让人想要再来一颗。
姜宁用手扇着风,眼里都有些湿,显然不是她说的有些烫,应该是烫得不轻。
姬恪立刻给她倒了杯温茶水,看她一口喝下后突然笑了出来。
“别人的东西不见你吃得这样快,看来菜还是自己做的好吃。”
姜宁毫不谦虚,即便上一刻被烫得眼泛泪光,下一刻也能拍拍自己夸赞道:“姜宁做才好吃。”
“是吗?”
“当然了,你这么多年的厌食症可是我治好的,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的厨艺?”
姬恪微微一怔,随后展颜笑开:“是,看来整个雍朝属你技艺最好。”
“也不至于。”姜宁这种时候又谦虚起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姬恪眼眸弯着,现在虽是秋日,他的眼里却荡着春风。
“没有人外人,只你最好。”
仿佛脱离了皇宫的禁锢,姬恪整个人都打开了,一路上不知对她说了多少喜欢,虽然那些说法还是有些婉转,但姜宁能切实感受到。
姬恪真可爱啊。
姜宁就着他的笑脸都能多吃两碗饭。
一路上像这样的闲暇时光说少不少,但这一路来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轻松,这么多的军饷和粮草不可能没人来劫。
或许途中也发生过一些事,但姜宁都知道得不太清晰,往往在她反应过来时,事情已经结束了。
姬恪不会让她有任何的不开心,他正尽力粉饰这段路程,让她记忆中留下的只有美景、美食。
姜宁自然也配合,只要有事发生她就假装不知道,两人就这么一路“游山玩水”到了边关玉城。
这里的氛围自然不像之前的州县那般平静,却又比州县更加寂静。
此时已是十一月底,玉城里落叶纷纷,行人寥寥无几,倒不至于是萧索,只是对战次数多了后大家太过疲惫,便显得有些冷清。
军营里驻扎的士兵脸上也没多少喜悦,毕竟是战争,没有人会喜欢这个。
寒风从玉城呼啸而过,却又一直没有下第一场雪,空气中总是干干的,这风吹得人脸生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