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郅玄忙得脚不沾地,每天顶多睡两三个时辰,脸上挂了两个黑眼圈,靠冷水才能打起精神。
巫医和桑医抓住间隙给他诊脉,为保证身体无恙,亲手熬煮汤药,定时定点送上一碗,亲眼看他服用。
汤药十分有效,哪怕再苦,郅玄也要捏着鼻子喝下去。
偶然一次,赵颢看到他喝药,在郅玄放下药碗正被苦得皱眉时,忽然倾身靠近,在他的唇角舔了一下。
“甚苦。”赵颢道。
郅玄眉心跳了两下,突然一把抓住赵颢的领口,把人拽过来,用力堵住对方的嘴唇。
他苦得舌头发麻,这位胆敢说风凉话!
既为伴侣,自当同甘共苦!
经此一事,郅玄发现赵颢不能喝苦药,尝过苦药之后,一个人吃了足足半罐蜂蜜。郅玄看着都齁嗓子,他却面不改色,一勺接着一勺,最后竟直接往嘴里倒。
见状,郅玄佩服之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是不是该搜集甘蔗榨糖。
西原国没有甘蔗,北方诸侯国都没有,绝大多数人恐怕见都没见过。
南地诸侯国才有这种东西。
据史官回忆,他在家族的藏书中看到过相关记载,南幽国向人王贡柘,制成柘饮,味甘甜。
“此物唯南地生,北地罕见。”
听着史官的讲述,郅玄有九成肯定,“柘”应该就是“甘蔗”。只是条件限制,只生长在南幽国一带,路途遥远,运输不便,想要大批量采购不是那么容易。
想到要和南幽国打交道,郅玄不由得皱眉。
经过商队和密纪被杀等事,南幽侯和南幽氏族令他不喜,甚至是厌恶。和这样一个群体打交道,郅玄本能感到排斥。
原料暂时无法解决,制糖一事只能搁置。
通过这件事,郅玄发现史官的又一职能,各国史官都是家学渊源,博文广识,简直就是人形图书馆,还自带问答功能。
发现这一妙用,郅玄双眼放光,有茅塞顿开之感。
今时不同往日,他要搜寻资料,大可不必埋首书简,召来史官询问,当场就能得到答案。即使不能马上回答,回去翻一翻家族藏书,或者和同行交流一番,很快就能给出回答。
人形图书馆如此好用,对郅玄来说,轻松的感觉简直像发现新大陆,如同飞一般!
面对国君突来的重用,史官感觉压力巨大。
他的本职是记录,不是回答问题。奈何国君垂询又不能不答,答不上来还要翻书,要么就是给家中长辈写信,寻求最准确的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史官不能放弃本职,又不能无视国君,唯有笔耕不辍,一心二用,一边记录一边回答。
等到一天结束,回到家中,翻阅刻录的竹简,想起白日里种种,史官又不免产生疑惑,对年轻的国君充满不解。
郅玄遇到问题询问史官,史官心怀疑问唯有请教亲人。
史官提笔写成书信,询问家族中的长辈,原氏国君是否都是如此,还是唯独一人特立独行。
接到书信,长辈们面面相觑。
国君的行为的确古怪,可要说是太出格,又的确没有。
史官的职责是记录,但也没有哪条规定说不许为国君参考。遇到国君询问,还是和史料有关,自然要诚实回答。
问题多一些,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年轻人嘛,压力大一些也是无妨。
接到家中回信,史官沉默许久,对灯独坐,终于悟了。
隔日,郅玄再次召见史官,发现对方有了很大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气质产生变化。硬要形容一下,很像是北安国的史官言录,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大踏步行走,进而撒丫子飞奔。
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每当郅玄开口询问,史官都能巨细靡遗给出答案,并能举一反三,滔滔不绝,郅玄想拦都拦不住。
“君上,此事我国有,他国亦有,兼中都城。”
史官打开话匣子,各种秘闻奇事信手拈来,甭管诸侯国还是中都城,也甭管郅玄是不是想知道,全都竹筒倒豆子,一铲子挖到底,绝不留白。
面对这样的史官,郅玄开始暴汗。
事情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史官洒脱一笑,诚恳表示君上多虑,哪里有不对,哪里都对!
他终于发现了职业的又一重真谛,决定贯彻执行,争取早日登上新的台阶,走上职业巅峰!
“还要多谢君上提点。”
郅玄:“……”
他怎么觉得自己拧开了不该拧的盖子?
可事情已经发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盖子拧不回去,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必须受着。
好在史官只是放飞,看起来洒脱一点,尚未发生其他变化。就目前而言,这种变化还是可以接受。今后如何,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郅玄为史官的变化头疼时,羊琦一行人即将走出草原。
队伍途经一条小河,暂时停下来休息。
奴隶检查过大车,确认酒坛完好无损,利落解开缰绳到水边饮马。
羊琦和几个氏族青年聚在一起,他们都被家族安排到队伍中,准备积累经验,作为踏入朝堂的第一步。
众人休息时,有巡视的卒伍从上游奔来,看到取水的奴隶,立即大声道:“水不可用!”
--
巫医和桑医抓住间隙给他诊脉,为保证身体无恙,亲手熬煮汤药,定时定点送上一碗,亲眼看他服用。
汤药十分有效,哪怕再苦,郅玄也要捏着鼻子喝下去。
偶然一次,赵颢看到他喝药,在郅玄放下药碗正被苦得皱眉时,忽然倾身靠近,在他的唇角舔了一下。
“甚苦。”赵颢道。
郅玄眉心跳了两下,突然一把抓住赵颢的领口,把人拽过来,用力堵住对方的嘴唇。
他苦得舌头发麻,这位胆敢说风凉话!
既为伴侣,自当同甘共苦!
经此一事,郅玄发现赵颢不能喝苦药,尝过苦药之后,一个人吃了足足半罐蜂蜜。郅玄看着都齁嗓子,他却面不改色,一勺接着一勺,最后竟直接往嘴里倒。
见状,郅玄佩服之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是不是该搜集甘蔗榨糖。
西原国没有甘蔗,北方诸侯国都没有,绝大多数人恐怕见都没见过。
南地诸侯国才有这种东西。
据史官回忆,他在家族的藏书中看到过相关记载,南幽国向人王贡柘,制成柘饮,味甘甜。
“此物唯南地生,北地罕见。”
听着史官的讲述,郅玄有九成肯定,“柘”应该就是“甘蔗”。只是条件限制,只生长在南幽国一带,路途遥远,运输不便,想要大批量采购不是那么容易。
想到要和南幽国打交道,郅玄不由得皱眉。
经过商队和密纪被杀等事,南幽侯和南幽氏族令他不喜,甚至是厌恶。和这样一个群体打交道,郅玄本能感到排斥。
原料暂时无法解决,制糖一事只能搁置。
通过这件事,郅玄发现史官的又一职能,各国史官都是家学渊源,博文广识,简直就是人形图书馆,还自带问答功能。
发现这一妙用,郅玄双眼放光,有茅塞顿开之感。
今时不同往日,他要搜寻资料,大可不必埋首书简,召来史官询问,当场就能得到答案。即使不能马上回答,回去翻一翻家族藏书,或者和同行交流一番,很快就能给出回答。
人形图书馆如此好用,对郅玄来说,轻松的感觉简直像发现新大陆,如同飞一般!
面对国君突来的重用,史官感觉压力巨大。
他的本职是记录,不是回答问题。奈何国君垂询又不能不答,答不上来还要翻书,要么就是给家中长辈写信,寻求最准确的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史官不能放弃本职,又不能无视国君,唯有笔耕不辍,一心二用,一边记录一边回答。
等到一天结束,回到家中,翻阅刻录的竹简,想起白日里种种,史官又不免产生疑惑,对年轻的国君充满不解。
郅玄遇到问题询问史官,史官心怀疑问唯有请教亲人。
史官提笔写成书信,询问家族中的长辈,原氏国君是否都是如此,还是唯独一人特立独行。
接到书信,长辈们面面相觑。
国君的行为的确古怪,可要说是太出格,又的确没有。
史官的职责是记录,但也没有哪条规定说不许为国君参考。遇到国君询问,还是和史料有关,自然要诚实回答。
问题多一些,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年轻人嘛,压力大一些也是无妨。
接到家中回信,史官沉默许久,对灯独坐,终于悟了。
隔日,郅玄再次召见史官,发现对方有了很大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气质产生变化。硬要形容一下,很像是北安国的史官言录,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大踏步行走,进而撒丫子飞奔。
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每当郅玄开口询问,史官都能巨细靡遗给出答案,并能举一反三,滔滔不绝,郅玄想拦都拦不住。
“君上,此事我国有,他国亦有,兼中都城。”
史官打开话匣子,各种秘闻奇事信手拈来,甭管诸侯国还是中都城,也甭管郅玄是不是想知道,全都竹筒倒豆子,一铲子挖到底,绝不留白。
面对这样的史官,郅玄开始暴汗。
事情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史官洒脱一笑,诚恳表示君上多虑,哪里有不对,哪里都对!
他终于发现了职业的又一重真谛,决定贯彻执行,争取早日登上新的台阶,走上职业巅峰!
“还要多谢君上提点。”
郅玄:“……”
他怎么觉得自己拧开了不该拧的盖子?
可事情已经发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盖子拧不回去,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必须受着。
好在史官只是放飞,看起来洒脱一点,尚未发生其他变化。就目前而言,这种变化还是可以接受。今后如何,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郅玄为史官的变化头疼时,羊琦一行人即将走出草原。
队伍途经一条小河,暂时停下来休息。
奴隶检查过大车,确认酒坛完好无损,利落解开缰绳到水边饮马。
羊琦和几个氏族青年聚在一起,他们都被家族安排到队伍中,准备积累经验,作为踏入朝堂的第一步。
众人休息时,有巡视的卒伍从上游奔来,看到取水的奴隶,立即大声道:“水不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