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桃听王后讲古时,侍人奉命前往大梁氏的居处,传王后口谕,命大梁氏在院中领杖。
大梁氏本还觉得奇怪,不明白王后为何突然下旨。听到口谕内容,她顿时脸色涨红,既羞且怒,恨不能当场晕过去。
她已经足够小心,却还是祸从天降。
无论理由是不是能站得住脚,王后有权惩治妾室,十杖她领也得领,不领也得领。去求人王反而罪加一等,受到的惩罚只会更重。
她膝下有两个儿子,早年也曾有过妄想。如今偃旗息鼓蛰伏下来,却不能完全放心,难保不会被借机抓住把柄,带来更多麻烦。
大梁氏心思急转,脸色数变,心知除了领罚没有第二条路,也不故意拖延,起身走到院内,主动卸去钗环,等待棍棒加身。
第一杖落下时,她狠狠咬住嘴唇,不使痛呼出口。
王后给她留了颜面,让她在院中领罚,没有让宫中人围观。如果不想给她活路,早让侍人拖她出去,当着全王宫的人行刑。到了那时,她才是真的寄颜无所,氏族的骄傲和脸面荡然无存。
侍人口中报数,十杖很快打完。
大梁氏被从地上扶起来,长发散落,面色惨白,仍要对王后谢恩。动作扯痛伤口,冷汗浸透内衫,全身如同水洗。
她自幼娇贵,哪遭过这份罪。自嫁入王宫,除了年轻时任性被处罚两次,再没受过惩戒。不想到今日又被杖责,还不是自己之过,完全是被旁人带累!
大梁氏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不敢怨愤王后,只能去找罪魁祸首,对惹出麻烦的小梁氏撒气。
“马上去太子府,赏她五鞭!”大梁氏被扶到榻上,身上有伤没法坐卧,只能趴着。这让她越想越气。伤口每疼一次,怒火就会高涨一分。
姑侄俩本没多少亲情。早些年,大梁氏曾想教导小梁氏,却发现自己这个侄女蠢笨之极,压根是烂泥扶不上墙,也就歇了那份心思。同时庆幸象夫人手段了得,能轻松压制小梁氏,没让她捅出任何篓子。
按照常理,生活在太子府,几年下来也该有所长进,再蠢的脑袋也该开窍。结果恰恰相反,长进没有,行为蠢到无药可救。一眨眼的功夫就惹出这样的麻烦。
大梁氏越想越是气恼,五鞭不够,又多加五鞭,打定主意要让侄女长长记性。
拦车?
亏她能想得出来!
若不是小梁氏相貌无从挑剔,明摆着出身梁氏,她真会怀疑这个侄女到底是不是梁氏血脉,怎么就能蠢成这样。
东梁国战败,失去大片国土。身为梁氏女,她怎能不恨。但现实摆在眼前,再恨再怒又能如何。
兄长暴疾而死,继位的侄子和国内氏族都向西原国低头,人王摆明不会插手,作为出嫁的梁氏女,该做的是韬光养晦,不引人注意,积攒力量以图今后。
小梁氏显然不明白这点,不该出头的时候出头,不该闹事的时候闹事。事情真成倒也罢了,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连累自己受到责罚!
如果不给她一个教训,今后怕会惹出更多事端。
大梁氏狠下心,命侍人马上出宫,以长辈的身份责罚小梁氏,即使太子也不能阻拦。
原桃被留在宫中用膳,若不是时间太晚,王后还想多留她一会。无奈规矩不允许,只能作罢。
原桃告辞时,王后笑言今后会时常召见。至于会不会让旁人生出猜测,她根本不在乎。历来只有儿子看她脸色,猜测她的心情好坏,从来没有一种情况,她需要按照儿子的喜好做事。
她可以一碗水端平,不偏爱任何一个。但要让她不开心,教训起来同样利落。
王后的脾气,人王有深刻体会,也最能现身说法。不能说他惧内,只能说王后手段了得,摸准了人王的脉。否则也不会连续生下四个王子,还都平安抚养长大。
原桃开开心心回府,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
相比之下,小梁氏则遭到晴天霹雳。
“十鞭?!”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受委屈的是自己,为何姑母还要抽她鞭子?
宫内发生的事瞒不住,太子和象夫人得知大梁氏受罚,两人的感觉十分复杂,对于小梁氏派人来求救只觉得烦躁。
此时此刻,他们和大梁氏的想发如出一辙,人怎么能蠢成这样?
侍人婢女被赶走,小梁氏求助无门,只能硬生生挨了十鞭,足足半个月没能起身。
这件事后,王后频繁召原桃入宫,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想找原桃麻烦的人仔细掂量,没有万全准备绝不轻易动手,否则很可能落到小梁氏的下场。
原桃日渐成长,知晓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深思此事背后的影响,动笔写成书信,将过程和各方反应如实写明,派人快马加鞭送给郅玄。
郅玄正消化东梁土地,抓紧派遣官吏和驻军。接到原桃的书信,当即拍板,又给原桃送去二十名婢女,各个体魄强健,上马能开弓下马能用剑。
总之一句话,别以为妹妹远嫁他就鞭长莫及。
管你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抬胳膊掀桌,桌面砸你脑门上,开瓢见血,不服也得服!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场国战,郅玄拿下半个东梁国,战利品异常丰厚。
消化土地人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郅玄分身乏术,无法事事亲力亲为,只能加紧调派人手,招纳投诚的东梁氏族,力争在班师前将诸事安排妥当。
--
大梁氏本还觉得奇怪,不明白王后为何突然下旨。听到口谕内容,她顿时脸色涨红,既羞且怒,恨不能当场晕过去。
她已经足够小心,却还是祸从天降。
无论理由是不是能站得住脚,王后有权惩治妾室,十杖她领也得领,不领也得领。去求人王反而罪加一等,受到的惩罚只会更重。
她膝下有两个儿子,早年也曾有过妄想。如今偃旗息鼓蛰伏下来,却不能完全放心,难保不会被借机抓住把柄,带来更多麻烦。
大梁氏心思急转,脸色数变,心知除了领罚没有第二条路,也不故意拖延,起身走到院内,主动卸去钗环,等待棍棒加身。
第一杖落下时,她狠狠咬住嘴唇,不使痛呼出口。
王后给她留了颜面,让她在院中领罚,没有让宫中人围观。如果不想给她活路,早让侍人拖她出去,当着全王宫的人行刑。到了那时,她才是真的寄颜无所,氏族的骄傲和脸面荡然无存。
侍人口中报数,十杖很快打完。
大梁氏被从地上扶起来,长发散落,面色惨白,仍要对王后谢恩。动作扯痛伤口,冷汗浸透内衫,全身如同水洗。
她自幼娇贵,哪遭过这份罪。自嫁入王宫,除了年轻时任性被处罚两次,再没受过惩戒。不想到今日又被杖责,还不是自己之过,完全是被旁人带累!
大梁氏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不敢怨愤王后,只能去找罪魁祸首,对惹出麻烦的小梁氏撒气。
“马上去太子府,赏她五鞭!”大梁氏被扶到榻上,身上有伤没法坐卧,只能趴着。这让她越想越气。伤口每疼一次,怒火就会高涨一分。
姑侄俩本没多少亲情。早些年,大梁氏曾想教导小梁氏,却发现自己这个侄女蠢笨之极,压根是烂泥扶不上墙,也就歇了那份心思。同时庆幸象夫人手段了得,能轻松压制小梁氏,没让她捅出任何篓子。
按照常理,生活在太子府,几年下来也该有所长进,再蠢的脑袋也该开窍。结果恰恰相反,长进没有,行为蠢到无药可救。一眨眼的功夫就惹出这样的麻烦。
大梁氏越想越是气恼,五鞭不够,又多加五鞭,打定主意要让侄女长长记性。
拦车?
亏她能想得出来!
若不是小梁氏相貌无从挑剔,明摆着出身梁氏,她真会怀疑这个侄女到底是不是梁氏血脉,怎么就能蠢成这样。
东梁国战败,失去大片国土。身为梁氏女,她怎能不恨。但现实摆在眼前,再恨再怒又能如何。
兄长暴疾而死,继位的侄子和国内氏族都向西原国低头,人王摆明不会插手,作为出嫁的梁氏女,该做的是韬光养晦,不引人注意,积攒力量以图今后。
小梁氏显然不明白这点,不该出头的时候出头,不该闹事的时候闹事。事情真成倒也罢了,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连累自己受到责罚!
如果不给她一个教训,今后怕会惹出更多事端。
大梁氏狠下心,命侍人马上出宫,以长辈的身份责罚小梁氏,即使太子也不能阻拦。
原桃被留在宫中用膳,若不是时间太晚,王后还想多留她一会。无奈规矩不允许,只能作罢。
原桃告辞时,王后笑言今后会时常召见。至于会不会让旁人生出猜测,她根本不在乎。历来只有儿子看她脸色,猜测她的心情好坏,从来没有一种情况,她需要按照儿子的喜好做事。
她可以一碗水端平,不偏爱任何一个。但要让她不开心,教训起来同样利落。
王后的脾气,人王有深刻体会,也最能现身说法。不能说他惧内,只能说王后手段了得,摸准了人王的脉。否则也不会连续生下四个王子,还都平安抚养长大。
原桃开开心心回府,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
相比之下,小梁氏则遭到晴天霹雳。
“十鞭?!”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受委屈的是自己,为何姑母还要抽她鞭子?
宫内发生的事瞒不住,太子和象夫人得知大梁氏受罚,两人的感觉十分复杂,对于小梁氏派人来求救只觉得烦躁。
此时此刻,他们和大梁氏的想发如出一辙,人怎么能蠢成这样?
侍人婢女被赶走,小梁氏求助无门,只能硬生生挨了十鞭,足足半个月没能起身。
这件事后,王后频繁召原桃入宫,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想找原桃麻烦的人仔细掂量,没有万全准备绝不轻易动手,否则很可能落到小梁氏的下场。
原桃日渐成长,知晓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深思此事背后的影响,动笔写成书信,将过程和各方反应如实写明,派人快马加鞭送给郅玄。
郅玄正消化东梁土地,抓紧派遣官吏和驻军。接到原桃的书信,当即拍板,又给原桃送去二十名婢女,各个体魄强健,上马能开弓下马能用剑。
总之一句话,别以为妹妹远嫁他就鞭长莫及。
管你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抬胳膊掀桌,桌面砸你脑门上,开瓢见血,不服也得服!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场国战,郅玄拿下半个东梁国,战利品异常丰厚。
消化土地人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郅玄分身乏术,无法事事亲力亲为,只能加紧调派人手,招纳投诚的东梁氏族,力争在班师前将诸事安排妥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