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下学的时候,还趁这个功夫去接了姜鱼林回来,好在他们回来的时候人不像早上那么多。
“鱼林哥这次考得怎么样?”
姜鱼林倒是没太在意,只道:“尽人事,听天命。”
他已拿出了自己的实力去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的确只能看运气。
赵平安“啧啧”了两声,回回他都是这么说,但这成绩确实也由不得他们置喙。
今日参加殿试考生们的答卷已经呈由掌卷官封存,免得中间有人动手脚,剩下的只待读卷官们批阅,只是,为了防止有人提前贿赂读卷官,由谁来批阅都是第二日早朝时才能决定。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陛下钦点了十一名读卷官共同阅卷,其中就包括了王大人,但王大人想着自己与赵平安的关系,这次阅卷他不仅不能参加,还得远远避开。
他们人在朝中你来我往,做事难保不会在无意中得罪人,若是姜鱼林考的好了,难免会有人以为他是徇了私。就算此时没拿住他的把柄,如今不发,但若是日后被人检举了出来,难保不会影响到他和姜鱼林的前程。
官场上的事情都需慎重,再慎重。
参与阅卷的考官他只是其中一人,另外还有十人,而且王大人虽说资历算长,却也到不了这一次殿试读卷官的程度,所以还需要向上头的首席读卷官再汇报。
首席读卷官大人听了之后,也表示能够理解,却依旧说道:“这事你还需跟陛下提上一句,起码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次阅卷你没有参加,如此便不会有人生事。”
王大人想了想也是如此,便按着他说的去做。
“其禀陛下,阅卷这样的要等事恕臣此次不能参与。”
“何故?”
“回陛下,臣与其中一名考生有些渊源,需要避嫌。”
若是正常来讲,说到此处陛下听后便只管同意,但今日却是有些异常,还多问了一句:“是哪一个?”
陛下开口问话,他也不能不答,直言道:“此子名叫姜鱼林。”
只见陛下挑了挑眉,毫不避讳的道:“这名字有些熟悉。”
不仅是他朝上的众人也都觉得熟悉,姜鱼林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不想听都不行。
陛下说有些熟悉,想不起来,旁边的小太监连忙凑到陛下耳边多说了一句什么才听他接着说道:“原来是去年酬神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嫦娥,嗯……爱卿所言朕准了。”
“谢过陛下”
这人选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便可以立刻开始,毕竟此次参与殿试的人数不多,却只有他们几个人去批阅,但一日的时间也仅够了。
他们只负责把这些考卷按照名次进行排列,最终的决定权都是掌握在陛下手里。
到了第三日的时候,这些个答卷也按照次序传到了陛下手中,等待钦定御批,学子们也已到了殿外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这殿试与之前所参加过的其余考试都有所不同,不会再往下刷人,也不存在什么落榜不落榜的,之前的院士、乡试、会试都已经筛了不少人,所以到这一关就不必再筛人了,只要写出的内容不是什么愤世嫉俗,亦或是满纸荒唐言,都能得进士之名。
但进士与进士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虽说同样都被称之为进士,但却会分为三甲,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
此外,在这进士之上,还有庶吉士,选上了庶吉士才有机会入翰林院,老话常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今朝殿试传胪唱名,是从一甲开始,只听内官站于大门中央,捧着圣旨喊道:“今朝策试天下贡士,一甲第一名周显,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二名卫景邑,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三名姜鱼林,赐进士及第,引新进士就位……”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姜鱼林还有些怔楞,刚刚是报的他名字吗?
好在这唱名不止一次,为了避免贡士们太过激动,听不清楚,规定是要唱三次名。后来姜鱼林仔细又听了两遍他才确定,他真的得了个探花……
但姜鱼林实在不明白,他家怎么会得了个探花呢?其他学子们在会试写就的文章他之前不是没有看过,比他写的好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能上二榜他就心满意足了,但这结果却比他料想的还要好太多,甚至让他有些不敢信。
不只是他,今朝入殿试的还有苑长青,他也跪在人群中间,当听到自己只得了个同进士,他尚有些难以相信,明明他会试名次靠前,怎会进了三榜?
且不说那姜鱼林在学业上并不如他,就这都得了个探花郎,比他高出两个榜,这怎么可能?
一定有鬼!
但眼下这紧要关头他还不能说什么,但回头他定是要找人打听打听。
至于因何得了个探花,是这样的,当时陛下拿了一叠子考卷,想着昨日王大人提起那姜鱼林,心血来潮,便让人找出了他的考卷。
陛下点评道:“这字不错,他是在哪个榜?”
底下人站出来回道:“回陛下,原本是在二甲……”
“出身如何?多大年纪?”
见陛下问的详细,底下人又仔细翻看了材料才道:“此子出身寒门,今年也有二十,也是年少有为。”
他这里指的寒门并非是指家境贫寒,而是指门第势力较为低微,事实上,姜家的确是平民出身,说是寒门并不为过。
--
“鱼林哥这次考得怎么样?”
姜鱼林倒是没太在意,只道:“尽人事,听天命。”
他已拿出了自己的实力去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的确只能看运气。
赵平安“啧啧”了两声,回回他都是这么说,但这成绩确实也由不得他们置喙。
今日参加殿试考生们的答卷已经呈由掌卷官封存,免得中间有人动手脚,剩下的只待读卷官们批阅,只是,为了防止有人提前贿赂读卷官,由谁来批阅都是第二日早朝时才能决定。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陛下钦点了十一名读卷官共同阅卷,其中就包括了王大人,但王大人想着自己与赵平安的关系,这次阅卷他不仅不能参加,还得远远避开。
他们人在朝中你来我往,做事难保不会在无意中得罪人,若是姜鱼林考的好了,难免会有人以为他是徇了私。就算此时没拿住他的把柄,如今不发,但若是日后被人检举了出来,难保不会影响到他和姜鱼林的前程。
官场上的事情都需慎重,再慎重。
参与阅卷的考官他只是其中一人,另外还有十人,而且王大人虽说资历算长,却也到不了这一次殿试读卷官的程度,所以还需要向上头的首席读卷官再汇报。
首席读卷官大人听了之后,也表示能够理解,却依旧说道:“这事你还需跟陛下提上一句,起码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次阅卷你没有参加,如此便不会有人生事。”
王大人想了想也是如此,便按着他说的去做。
“其禀陛下,阅卷这样的要等事恕臣此次不能参与。”
“何故?”
“回陛下,臣与其中一名考生有些渊源,需要避嫌。”
若是正常来讲,说到此处陛下听后便只管同意,但今日却是有些异常,还多问了一句:“是哪一个?”
陛下开口问话,他也不能不答,直言道:“此子名叫姜鱼林。”
只见陛下挑了挑眉,毫不避讳的道:“这名字有些熟悉。”
不仅是他朝上的众人也都觉得熟悉,姜鱼林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不想听都不行。
陛下说有些熟悉,想不起来,旁边的小太监连忙凑到陛下耳边多说了一句什么才听他接着说道:“原来是去年酬神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嫦娥,嗯……爱卿所言朕准了。”
“谢过陛下”
这人选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便可以立刻开始,毕竟此次参与殿试的人数不多,却只有他们几个人去批阅,但一日的时间也仅够了。
他们只负责把这些考卷按照名次进行排列,最终的决定权都是掌握在陛下手里。
到了第三日的时候,这些个答卷也按照次序传到了陛下手中,等待钦定御批,学子们也已到了殿外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这殿试与之前所参加过的其余考试都有所不同,不会再往下刷人,也不存在什么落榜不落榜的,之前的院士、乡试、会试都已经筛了不少人,所以到这一关就不必再筛人了,只要写出的内容不是什么愤世嫉俗,亦或是满纸荒唐言,都能得进士之名。
但进士与进士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虽说同样都被称之为进士,但却会分为三甲,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
此外,在这进士之上,还有庶吉士,选上了庶吉士才有机会入翰林院,老话常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今朝殿试传胪唱名,是从一甲开始,只听内官站于大门中央,捧着圣旨喊道:“今朝策试天下贡士,一甲第一名周显,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二名卫景邑,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三名姜鱼林,赐进士及第,引新进士就位……”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姜鱼林还有些怔楞,刚刚是报的他名字吗?
好在这唱名不止一次,为了避免贡士们太过激动,听不清楚,规定是要唱三次名。后来姜鱼林仔细又听了两遍他才确定,他真的得了个探花……
但姜鱼林实在不明白,他家怎么会得了个探花呢?其他学子们在会试写就的文章他之前不是没有看过,比他写的好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能上二榜他就心满意足了,但这结果却比他料想的还要好太多,甚至让他有些不敢信。
不只是他,今朝入殿试的还有苑长青,他也跪在人群中间,当听到自己只得了个同进士,他尚有些难以相信,明明他会试名次靠前,怎会进了三榜?
且不说那姜鱼林在学业上并不如他,就这都得了个探花郎,比他高出两个榜,这怎么可能?
一定有鬼!
但眼下这紧要关头他还不能说什么,但回头他定是要找人打听打听。
至于因何得了个探花,是这样的,当时陛下拿了一叠子考卷,想着昨日王大人提起那姜鱼林,心血来潮,便让人找出了他的考卷。
陛下点评道:“这字不错,他是在哪个榜?”
底下人站出来回道:“回陛下,原本是在二甲……”
“出身如何?多大年纪?”
见陛下问的详细,底下人又仔细翻看了材料才道:“此子出身寒门,今年也有二十,也是年少有为。”
他这里指的寒门并非是指家境贫寒,而是指门第势力较为低微,事实上,姜家的确是平民出身,说是寒门并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