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还觉得是小打小闹,可这牵扯到太子,让他们不得不谨慎。
原本他们三家还在犹豫,可照例去拜会松江府布政使的时候,偶然提到纪彬。
谁知道那王布政使却道,他已经在松江府发起募捐,效仿宿勤郡邑伊县纪滦村的纪彬,国之重事,匹夫有责。
他这个做官员的,也会尽一份力。
如果纪彬知道,估计也会惊讶,因为他根本没给王知县,不对,现在是王布政使写信啊!
这位松江府布政使,就是之前邑伊县的王知县!
如今宿勤郡那边因为纪彬而起的浪潮那样大,王布政使跟夫人一商议,各自给自己的家族写信,无论多少,他们也捐一点。
也说明了,就是尽一份心,这是不强迫的事,若是有人强迫捐钱,那也是不允许的。
这三家得知松江府布政使如此,当下不再犹豫。
打出的旗号都是收到纪彬鼓舞,又感念圣人恩德,想为圣人太子出一份力。
有这三家开始行动,江南的浪潮也开始高涨。
没人想战败,没人想边域受到侵犯。
最最普通的南军国百姓,也会因为战败的事情伤心难过,茶馆都有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四年前的边域战乱不断,他们都是知道的。
如今好不容易安定,谁听了边域百姓的遭遇不难受?
如今他们既有能力,自然想让同胞们过得好些!
而且听说那正赤部落跟南军国这边是有血仇的!若是不把他们驱逐出去,整个南军国说不定都会有危险。
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几乎印刻在每个南军国百姓的心中。
南军国各地都开始征兵了!那边域一定非常危急啊!
所以他们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忙的也不多说话,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不添乱了!
他们江南这边虽然不产棉花,但他们物产丰富,不比其他地方差!
别的地方捐棉衣,那他们可以捐布料啊!还能捐粮食!
他们江南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也要为国家尽一份力!
不知不觉中,各地竟然争相捐物。
还是官府劝了又劝,还说现在各地粮仓充盈,若是汴京需要,他们都可以立刻运粮,不用大家勒紧裤腰带的。
不过大家的心意圣人跟太子都明白,希望大家不用太激动。
这种奇景被许多官吏记在笔记里,也许这种官民合作的景象,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吧。
如果说南军国各地都在帮忙筹备物资,但汴京朝堂则是大震惊。
十月十二之前,朝廷局势紧张,每个人都在等边域那边的消息,急匆匆从兴华府赶回去的宗轮将军早就出发,他现在已经到了边域。
有宗轮将军过去,大家很多人都稍稍放心。
可正赤部落突然选这个时候打过来,定然是有备而来。
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后世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现在虽然没有大炮,但打起仗那也是日日消耗万两银子,而且边关天气骤变,寒冷异常。
若是那边攻破边域,一路纵马奔袭,他们汴京也会有危险。
如今朝堂安稳,虽说圣人一心拜神求佛,但太子顶用啊,太子连带朝中大臣把南军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谁愿意这样一片欣欣向荣,可以开创盛世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变故。
天下百姓,皆会因战乱受苦,岂不是让他们之前做的所有工作全都白费了。
他们好不容易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一点点。
若是毁了如此平和的生活,谁能忍得了!
反正圣人听到大败的消息,当晚急得病倒在床上。
圣人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他年轻时的正赤部落强悍无比,在心里他对正赤部落是有阴影的。
病中迷迷糊糊还在说逃命的事。
如此一来,朝堂的气氛更加低迷。
就是在这种时候,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声此起彼伏。
消息直接传到汴京,还有邑伊县程知县的一封奏章。
还在病榻上的圣人听到这份奏章,竟然能起来吃药了。
奏章上写的,自然是纪彬的事。
纪彬因为感念圣人恩德,所以发起捐棉衣的倡议。
不仅是口头上这样说,他自己出钱出力吃棉花,还让被调任去边域的程知县等人,带了七百件棉衣过去。
而且在程知县出发的时候,整个宿勤郡都被纪彬带动起来,开始缝制棉花。
其中大部分钱财都是纪彬所出。
他说他接触过太多边关将士,也知道如今的日子,如今的买卖是因为圣人太子才能有的。
所以他愿意为边关将士尽一份力。
这份奏章可以说是程知县最文采斐然的文章了。
虽然用词不够华美,但句句真心实意,可以看出他对纪彬的感激,也对圣人的感激。
而且还说,为了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圣人,这样的百姓,他们边域将士死而后已!
太子念着奏章,圣人听到激动之处甚至坐了起来,连喊了三声好,脸色因为激动还红润起来。
“吾南军国子民,竟然有如此大义,如此百姓,实乃南军国之幸!”
“如此百姓,是我等朝堂之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原本他们三家还在犹豫,可照例去拜会松江府布政使的时候,偶然提到纪彬。
谁知道那王布政使却道,他已经在松江府发起募捐,效仿宿勤郡邑伊县纪滦村的纪彬,国之重事,匹夫有责。
他这个做官员的,也会尽一份力。
如果纪彬知道,估计也会惊讶,因为他根本没给王知县,不对,现在是王布政使写信啊!
这位松江府布政使,就是之前邑伊县的王知县!
如今宿勤郡那边因为纪彬而起的浪潮那样大,王布政使跟夫人一商议,各自给自己的家族写信,无论多少,他们也捐一点。
也说明了,就是尽一份心,这是不强迫的事,若是有人强迫捐钱,那也是不允许的。
这三家得知松江府布政使如此,当下不再犹豫。
打出的旗号都是收到纪彬鼓舞,又感念圣人恩德,想为圣人太子出一份力。
有这三家开始行动,江南的浪潮也开始高涨。
没人想战败,没人想边域受到侵犯。
最最普通的南军国百姓,也会因为战败的事情伤心难过,茶馆都有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四年前的边域战乱不断,他们都是知道的。
如今好不容易安定,谁听了边域百姓的遭遇不难受?
如今他们既有能力,自然想让同胞们过得好些!
而且听说那正赤部落跟南军国这边是有血仇的!若是不把他们驱逐出去,整个南军国说不定都会有危险。
居安思危,这四个字几乎印刻在每个南军国百姓的心中。
南军国各地都开始征兵了!那边域一定非常危急啊!
所以他们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忙的也不多说话,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不添乱了!
他们江南这边虽然不产棉花,但他们物产丰富,不比其他地方差!
别的地方捐棉衣,那他们可以捐布料啊!还能捐粮食!
他们江南富饶之地,鱼米之乡!也要为国家尽一份力!
不知不觉中,各地竟然争相捐物。
还是官府劝了又劝,还说现在各地粮仓充盈,若是汴京需要,他们都可以立刻运粮,不用大家勒紧裤腰带的。
不过大家的心意圣人跟太子都明白,希望大家不用太激动。
这种奇景被许多官吏记在笔记里,也许这种官民合作的景象,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吧。
如果说南军国各地都在帮忙筹备物资,但汴京朝堂则是大震惊。
十月十二之前,朝廷局势紧张,每个人都在等边域那边的消息,急匆匆从兴华府赶回去的宗轮将军早就出发,他现在已经到了边域。
有宗轮将军过去,大家很多人都稍稍放心。
可正赤部落突然选这个时候打过来,定然是有备而来。
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后世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现在虽然没有大炮,但打起仗那也是日日消耗万两银子,而且边关天气骤变,寒冷异常。
若是那边攻破边域,一路纵马奔袭,他们汴京也会有危险。
如今朝堂安稳,虽说圣人一心拜神求佛,但太子顶用啊,太子连带朝中大臣把南军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谁愿意这样一片欣欣向荣,可以开创盛世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变故。
天下百姓,皆会因战乱受苦,岂不是让他们之前做的所有工作全都白费了。
他们好不容易让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一点点。
若是毁了如此平和的生活,谁能忍得了!
反正圣人听到大败的消息,当晚急得病倒在床上。
圣人身体本就不好,再加上他年轻时的正赤部落强悍无比,在心里他对正赤部落是有阴影的。
病中迷迷糊糊还在说逃命的事。
如此一来,朝堂的气氛更加低迷。
就是在这种时候,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声此起彼伏。
消息直接传到汴京,还有邑伊县程知县的一封奏章。
还在病榻上的圣人听到这份奏章,竟然能起来吃药了。
奏章上写的,自然是纪彬的事。
纪彬因为感念圣人恩德,所以发起捐棉衣的倡议。
不仅是口头上这样说,他自己出钱出力吃棉花,还让被调任去边域的程知县等人,带了七百件棉衣过去。
而且在程知县出发的时候,整个宿勤郡都被纪彬带动起来,开始缝制棉花。
其中大部分钱财都是纪彬所出。
他说他接触过太多边关将士,也知道如今的日子,如今的买卖是因为圣人太子才能有的。
所以他愿意为边关将士尽一份力。
这份奏章可以说是程知县最文采斐然的文章了。
虽然用词不够华美,但句句真心实意,可以看出他对纪彬的感激,也对圣人的感激。
而且还说,为了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圣人,这样的百姓,他们边域将士死而后已!
太子念着奏章,圣人听到激动之处甚至坐了起来,连喊了三声好,脸色因为激动还红润起来。
“吾南军国子民,竟然有如此大义,如此百姓,实乃南军国之幸!”
“如此百姓,是我等朝堂之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