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见兄妹俩吃的多,不但没有看不起,还眼含疼惜。都是穷苦出身,自然懂得穷人的苦,“馒头多着呢,等出殡回来再吃,婶子给你们炒菜吃。”
“多谢婶子,婶子,您真好。”二丫放下了筷子,对厨娘道谢。
兄妹俩刚吃好,刘婆子正好进来,手里拿了一件孝衣和一根白孝带。二丫和大牛这次穿的都是没有补丁的衣裳,所以不用换衣裳,直接穿了孝衣、系上孝带便可。
兄妹俩跟着刘婆子,一路到了灵堂,周老爷子的灵堂布置的比徐老太太的灵堂还要大气。一个巨大的“奠”字,挂在灵堂之内,灵棚外三根巨大的丧幡,随风飘舞。
周家子孙众多,灵堂里面跪的都是儿子儿媳和几个稍大的孙子孙媳,跪不下的孙子和重孙都跪在了灵棚内。大牛和府里的下人在灵棚外面守着,不用跪棚。
灵棚外面站了很多亲朋好友,周家四子的朋友和同僚,以及儿媳孙媳的娘家人和其他亲戚,加上灵堂和灵棚内的至亲,不下于几百人。
二丫跪在了灵堂外面靠近棺材的位置。二丫来之前在两个膝盖上绑了厚实的旧布,又找了块稍软的地跪下,酝酿了一会儿情绪,这才放声大哭起来。
“一眼看见灵堂
不由泪水往下淌
敬爱的祖父棺材里躺
孙女儿就要哭断肠
叫一声我的祖父啊
祖父的音容笑貌终身难忘
这一切就像梦一场
二丫一开嗓便吸引了众人,她不光遗传了常欢儿的美貌,还遗传了常欢儿的好嗓子,加上前世的她本来唱歌就好,她这一唱哭可以说是震惊四座。
她这次学聪明了,不像徐老太太葬礼上那样一边哭一边说,她这次是唱哭,一边哭一边唱,她自己随意编了曲子,又将以前听过的哭丧歌改编了一下,她不顾众人的围观和议论,接着唱了起来:
“三拜九叩跪地下
千呼万唤叫祖父
唤祖父唤的孙女儿喉咙哑
祖父您为何不应答
祖父您奈何桥上停停步
祖父您望乡台上再望望家
灵棚外的亲友们,原本还有人在说话,现在全都安静了下来,聆听着二丫的唱哭,有些女眷还跟着抹起了眼泪,二丫稍加停顿,又唱了起来。
“祖父为人最贤良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祖父慈爱眷顾家
儿孙谨孝敬高堂
上慈下孝好家风
以身作则为榜样
祖父的恩情说不完
孙女想您想的心慌慌
您再回头多望望
子孙都跪在您灵前
您怎舍得将儿孙都撇光
跪在灵前把泪滴
哭声祖父您在哪里
儿孙们都想念你
二丫哭的感情真挚,丝毫没有应付的意思,灵堂内的周家子孙被哭的心里悲痛,发出嗡嗡的哭声,女眷们更是一阵嚎啕,尤其是周老太爷的女儿,哭的快要声嘶力竭,据说老爷子在世,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女儿。
不断有亲戚来吊唁,每每有亲戚吊唁,周家四子和各自的儿子孙子都要出去接供礼,女眷则在灵堂内陪哭。二丫看了下,有钱人就是不一样,那些供礼不光有物品,还有钞银。
一直持续到正午,管事的来招呼亲朋好友去后院用饭,幸亏周府宅子大,才容得下几百人用饭。除二老爷周仲华在蕲州,其余的两家都带了厨子和丫鬟婆子来大老爷府上帮忙。
刘婆子又将二丫和大牛带到了下人的厨房,兄妹俩到的时候,有几个下人刚吃好饭,看到了二丫,几个小厮直勾勾的看着她,大牛一见便黑了脸,将二丫挡在了身后。
“你们几个混货,若是吓着这小丫头了,老爷可饶不了你们。”刘婆子一见,便骂了起来,将几个小厮赶了出去。
厨娘端出了馒头和米饭,还有几盘子炒菜,“孩子,多吃点,这是婶子专门给你们炒的,那几个混货,我都没让他们吃。”
兄妹俩连连道谢,吃了饭以后,喝了点水,又去了灵堂。
二丫又哭了约半个时辰,就听见管事高呼“起灵”,到了出殡的时刻,一时间哭声震天,女眷们扑倒在棺材面前,拍打着棺材,舍不得周老太爷的棺木离开。
马上上来一群丫鬟婆子,各自搀扶起自家的夫人和小姐,孝子们三步一跪、五步一叩,到了大门外,长子周伯华用力将土盆一摔,土盆被摔的粉碎,围观的人一阵叫好,盆摔得越碎越吉利。
二丫哭的更加响亮了,围观的人就跟看戏的一样,对着二丫指指点点,还没见过这么哭丧的呢,唱的词都是一套一套的,还押韵,曲子也极好听。
打幡的小厮们走在最前面,乐手们演奏着哀乐跟在后面,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城,周家的祖坟离县城七八里的样子,等埋葬好周老太爷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快到酉时。
在给二丫剩下的半匹布和书时,周家几个兄弟起了点小争执,五贯钱是周县尹给的,周家二老爷认为周县尹俸禄低,是兄弟几个里最穷的,这钱不应该由周县尹出,这钱和书应该由他出,周县尹认为丧葬银既然出了,就没有还回来的道理,是不吉利。
在争执中,周家老大坚持自己是老大,半匹布应该由他出,老二老三为了五贯钱始终争执不下,周家老四在一旁不开口。
--
“多谢婶子,婶子,您真好。”二丫放下了筷子,对厨娘道谢。
兄妹俩刚吃好,刘婆子正好进来,手里拿了一件孝衣和一根白孝带。二丫和大牛这次穿的都是没有补丁的衣裳,所以不用换衣裳,直接穿了孝衣、系上孝带便可。
兄妹俩跟着刘婆子,一路到了灵堂,周老爷子的灵堂布置的比徐老太太的灵堂还要大气。一个巨大的“奠”字,挂在灵堂之内,灵棚外三根巨大的丧幡,随风飘舞。
周家子孙众多,灵堂里面跪的都是儿子儿媳和几个稍大的孙子孙媳,跪不下的孙子和重孙都跪在了灵棚内。大牛和府里的下人在灵棚外面守着,不用跪棚。
灵棚外面站了很多亲朋好友,周家四子的朋友和同僚,以及儿媳孙媳的娘家人和其他亲戚,加上灵堂和灵棚内的至亲,不下于几百人。
二丫跪在了灵堂外面靠近棺材的位置。二丫来之前在两个膝盖上绑了厚实的旧布,又找了块稍软的地跪下,酝酿了一会儿情绪,这才放声大哭起来。
“一眼看见灵堂
不由泪水往下淌
敬爱的祖父棺材里躺
孙女儿就要哭断肠
叫一声我的祖父啊
祖父的音容笑貌终身难忘
这一切就像梦一场
二丫一开嗓便吸引了众人,她不光遗传了常欢儿的美貌,还遗传了常欢儿的好嗓子,加上前世的她本来唱歌就好,她这一唱哭可以说是震惊四座。
她这次学聪明了,不像徐老太太葬礼上那样一边哭一边说,她这次是唱哭,一边哭一边唱,她自己随意编了曲子,又将以前听过的哭丧歌改编了一下,她不顾众人的围观和议论,接着唱了起来:
“三拜九叩跪地下
千呼万唤叫祖父
唤祖父唤的孙女儿喉咙哑
祖父您为何不应答
祖父您奈何桥上停停步
祖父您望乡台上再望望家
灵棚外的亲友们,原本还有人在说话,现在全都安静了下来,聆听着二丫的唱哭,有些女眷还跟着抹起了眼泪,二丫稍加停顿,又唱了起来。
“祖父为人最贤良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祖父慈爱眷顾家
儿孙谨孝敬高堂
上慈下孝好家风
以身作则为榜样
祖父的恩情说不完
孙女想您想的心慌慌
您再回头多望望
子孙都跪在您灵前
您怎舍得将儿孙都撇光
跪在灵前把泪滴
哭声祖父您在哪里
儿孙们都想念你
二丫哭的感情真挚,丝毫没有应付的意思,灵堂内的周家子孙被哭的心里悲痛,发出嗡嗡的哭声,女眷们更是一阵嚎啕,尤其是周老太爷的女儿,哭的快要声嘶力竭,据说老爷子在世,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女儿。
不断有亲戚来吊唁,每每有亲戚吊唁,周家四子和各自的儿子孙子都要出去接供礼,女眷则在灵堂内陪哭。二丫看了下,有钱人就是不一样,那些供礼不光有物品,还有钞银。
一直持续到正午,管事的来招呼亲朋好友去后院用饭,幸亏周府宅子大,才容得下几百人用饭。除二老爷周仲华在蕲州,其余的两家都带了厨子和丫鬟婆子来大老爷府上帮忙。
刘婆子又将二丫和大牛带到了下人的厨房,兄妹俩到的时候,有几个下人刚吃好饭,看到了二丫,几个小厮直勾勾的看着她,大牛一见便黑了脸,将二丫挡在了身后。
“你们几个混货,若是吓着这小丫头了,老爷可饶不了你们。”刘婆子一见,便骂了起来,将几个小厮赶了出去。
厨娘端出了馒头和米饭,还有几盘子炒菜,“孩子,多吃点,这是婶子专门给你们炒的,那几个混货,我都没让他们吃。”
兄妹俩连连道谢,吃了饭以后,喝了点水,又去了灵堂。
二丫又哭了约半个时辰,就听见管事高呼“起灵”,到了出殡的时刻,一时间哭声震天,女眷们扑倒在棺材面前,拍打着棺材,舍不得周老太爷的棺木离开。
马上上来一群丫鬟婆子,各自搀扶起自家的夫人和小姐,孝子们三步一跪、五步一叩,到了大门外,长子周伯华用力将土盆一摔,土盆被摔的粉碎,围观的人一阵叫好,盆摔得越碎越吉利。
二丫哭的更加响亮了,围观的人就跟看戏的一样,对着二丫指指点点,还没见过这么哭丧的呢,唱的词都是一套一套的,还押韵,曲子也极好听。
打幡的小厮们走在最前面,乐手们演奏着哀乐跟在后面,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城,周家的祖坟离县城七八里的样子,等埋葬好周老太爷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快到酉时。
在给二丫剩下的半匹布和书时,周家几个兄弟起了点小争执,五贯钱是周县尹给的,周家二老爷认为周县尹俸禄低,是兄弟几个里最穷的,这钱不应该由周县尹出,这钱和书应该由他出,周县尹认为丧葬银既然出了,就没有还回来的道理,是不吉利。
在争执中,周家老大坚持自己是老大,半匹布应该由他出,老二老三为了五贯钱始终争执不下,周家老四在一旁不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