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如松给儿子求的这次院试结果却不大妙,只是中签,勉勉强强之意,“难道知行这次考不过?”
知行到底不像小景那样苦读,不能与他哥那样的年纪考过也是常理,但这只是求签,做不得准。
出了寺庙,杨稔朝自家男人和女儿叮嘱道:“只是求个好彩头,既然这彩头不好,就不要跟知行说,只说咱们求的都是上签。”
陈如松无奈地点头,“你放心,我是什么人,怎么主动跟知行说这个,难道说今儿我跟你娘去寺庙,给你求了个下签,你这院试恐怕不好过不成?”
说完,陈如松又嘟囔道:“这隆福寺香火好,也不一定就灵了,知行这个就别信的好。”
“给知行求的这个签,一定是你心不诚,这个签不作数。”杨稔也赞同,好的就求个心安,至于这不好的,还信什么,自讨烦恼。
康康也是直点头,“不作数,二哥那么刻苦,这是会试一定能考过的。”这几年,自家二哥已经很努力了,每日除了早上打一套拳,一整日都在看书。
二儿子这事陈如松当即就抛之脑后,心思放在女儿亲事上,回到家,女儿回了房,他朝媳妇道:“王家那咱们也拖了些时日了,待会咱们就跟他家通气,让他家来提亲吧?”
既然打听的都是好的,求的签也是上签,杨稔自然没有阻拦的理由,只是心里依旧不得劲,“总觉得康康还小,这说了亲,很快就要出嫁了。”
听媳妇说这话,陈如松心里也不高兴,“可不是,当初还是小小一团,如今都亭亭玉立了,也不知王家规矩重不重,能不能如咱家这般,让儿媳时常回娘家。”
家里就三个孩子,唯一的女儿,夫妻俩都极为疼爱。
“我先带康康偷偷看一眼王家那孩子,总要康康自个愿意。”当初自己定亲,她娘也是问了她的意思的,轮到自己,自然也不想让女儿连未来夫君的脸都没见到就嫁过去了。
“也好,王家那孩子气度不错,不卑不亢的,相貌也出色,听说在家也练武,康康应当会满意的。”要陈如松来说,男人,有担当,有志气,身子健壮,家境不差就不错。
“但这要见人,只怕也不好见。”杨稔记得王家这孩子平日里除了在家里苦学就是偶尔去一次大族叔家请教。
“就让小景约他去喝顿酒,这会只要康康点头,王家来提亲,这亲事就要定下了,让小景约他出来一趟当了解这位未来妹夫的人选也是人之常情。”
若想不留痕迹地偷看是不大方便的,但让儿子请人出来,他们带着女儿只要在酒楼找个王家小子看不见的地方瞧一瞧就好。
这个法子好,陈知景第二日就约了王文绪出门,以讨论诗文的名义,但两人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文绪从他娘口中得知,家里想为他定下姑父家新考上进士的族人的妹妹为妻,也去探了口风,只是还没答复,这次约他出门,应当就是想考验他一番吧。
为显重视,王文绪提前小半个时辰到了约好的酒楼,既然自家想娶人家的妹妹,总得主动些,更显诚意。
来得早,也确实让陈知景满意,好在因为怕路上碰见,爹娘带着妹妹早早地来了,不至于错过,这会应当看过这位了。
今儿这位王家子打扮得比之前更得体,又提前许久过来,想必对于与自家结亲还是愿意的。
两人商量了近一刻钟,还未有人来叫他,想必隔壁的妹妹还是相中了这人的,既然如此,只怕就是准妹夫了,陈知景的态度更显亲切,只是并不明显。
早先他们就说好,先看相貌,然后在隔壁房间听听这边的言论,这个酒楼的房间不太隔音,能听到声音,若是满意,就不来打扰,让他好好跟王文绪聊聊,若是康康不满意,过一会就叫人来喊他回去。
两人都是文人,自有现成的话聊,一番畅聊之后,陈知景回到家中。
杨稔和陈如松夫妻俩已经早一步带着康康回来了。
“爹,娘,康康觉得如何?”陈知景调侃道。
杨稔嗔道:“还逗你妹妹呢,她脸皮薄。”
陈知景莞尔一笑,只是很快就不笑了,拉着脸道:“妹妹的婚期可不能定早了。”妹妹乖巧懂事,聪明伶俐,他真舍不得这么快送妹妹出嫁。
“还用你说,我们当爹娘的比你更疼你妹妹。”陈如松横了儿子一眼。
“从年前拖到年后,既然康康也同意了,明日就去告知一下王家,免得人家以为咱们没意向。”早早将康康的亲事定下来,成亲的日子可以尽量定晚一些。
双方同意,亲事自然很快定下,因为夫妻俩不想女儿出嫁太早,王文绪也要参加这后年的乡试,王家祖籍不在京城,明年四五月要回去参加乡试,再来已是年底,亲事不在今年办就只能是后年再办,否则就太仓促了。
于是这婚期就在杨稔和陈如松的努力下定在了后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
第122章 圣上驾崩了……
康康的亲事定了, 夫妻俩又操心起二儿子,因为男子大些年纪说亲也没有女子那么难,是以夫妻俩便先给康康说亲, 如今康康的亲事尘埃落定, 就该轮到儿子了。
只是夫妻俩准备给儿子说亲,这儿子却不愿意。
“儿子院试都未过,怎么好说亲?”大哥都是考了举人功名才说亲,知行也想如此。
--
知行到底不像小景那样苦读,不能与他哥那样的年纪考过也是常理,但这只是求签,做不得准。
出了寺庙,杨稔朝自家男人和女儿叮嘱道:“只是求个好彩头,既然这彩头不好,就不要跟知行说,只说咱们求的都是上签。”
陈如松无奈地点头,“你放心,我是什么人,怎么主动跟知行说这个,难道说今儿我跟你娘去寺庙,给你求了个下签,你这院试恐怕不好过不成?”
说完,陈如松又嘟囔道:“这隆福寺香火好,也不一定就灵了,知行这个就别信的好。”
“给知行求的这个签,一定是你心不诚,这个签不作数。”杨稔也赞同,好的就求个心安,至于这不好的,还信什么,自讨烦恼。
康康也是直点头,“不作数,二哥那么刻苦,这是会试一定能考过的。”这几年,自家二哥已经很努力了,每日除了早上打一套拳,一整日都在看书。
二儿子这事陈如松当即就抛之脑后,心思放在女儿亲事上,回到家,女儿回了房,他朝媳妇道:“王家那咱们也拖了些时日了,待会咱们就跟他家通气,让他家来提亲吧?”
既然打听的都是好的,求的签也是上签,杨稔自然没有阻拦的理由,只是心里依旧不得劲,“总觉得康康还小,这说了亲,很快就要出嫁了。”
听媳妇说这话,陈如松心里也不高兴,“可不是,当初还是小小一团,如今都亭亭玉立了,也不知王家规矩重不重,能不能如咱家这般,让儿媳时常回娘家。”
家里就三个孩子,唯一的女儿,夫妻俩都极为疼爱。
“我先带康康偷偷看一眼王家那孩子,总要康康自个愿意。”当初自己定亲,她娘也是问了她的意思的,轮到自己,自然也不想让女儿连未来夫君的脸都没见到就嫁过去了。
“也好,王家那孩子气度不错,不卑不亢的,相貌也出色,听说在家也练武,康康应当会满意的。”要陈如松来说,男人,有担当,有志气,身子健壮,家境不差就不错。
“但这要见人,只怕也不好见。”杨稔记得王家这孩子平日里除了在家里苦学就是偶尔去一次大族叔家请教。
“就让小景约他去喝顿酒,这会只要康康点头,王家来提亲,这亲事就要定下了,让小景约他出来一趟当了解这位未来妹夫的人选也是人之常情。”
若想不留痕迹地偷看是不大方便的,但让儿子请人出来,他们带着女儿只要在酒楼找个王家小子看不见的地方瞧一瞧就好。
这个法子好,陈知景第二日就约了王文绪出门,以讨论诗文的名义,但两人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文绪从他娘口中得知,家里想为他定下姑父家新考上进士的族人的妹妹为妻,也去探了口风,只是还没答复,这次约他出门,应当就是想考验他一番吧。
为显重视,王文绪提前小半个时辰到了约好的酒楼,既然自家想娶人家的妹妹,总得主动些,更显诚意。
来得早,也确实让陈知景满意,好在因为怕路上碰见,爹娘带着妹妹早早地来了,不至于错过,这会应当看过这位了。
今儿这位王家子打扮得比之前更得体,又提前许久过来,想必对于与自家结亲还是愿意的。
两人商量了近一刻钟,还未有人来叫他,想必隔壁的妹妹还是相中了这人的,既然如此,只怕就是准妹夫了,陈知景的态度更显亲切,只是并不明显。
早先他们就说好,先看相貌,然后在隔壁房间听听这边的言论,这个酒楼的房间不太隔音,能听到声音,若是满意,就不来打扰,让他好好跟王文绪聊聊,若是康康不满意,过一会就叫人来喊他回去。
两人都是文人,自有现成的话聊,一番畅聊之后,陈知景回到家中。
杨稔和陈如松夫妻俩已经早一步带着康康回来了。
“爹,娘,康康觉得如何?”陈知景调侃道。
杨稔嗔道:“还逗你妹妹呢,她脸皮薄。”
陈知景莞尔一笑,只是很快就不笑了,拉着脸道:“妹妹的婚期可不能定早了。”妹妹乖巧懂事,聪明伶俐,他真舍不得这么快送妹妹出嫁。
“还用你说,我们当爹娘的比你更疼你妹妹。”陈如松横了儿子一眼。
“从年前拖到年后,既然康康也同意了,明日就去告知一下王家,免得人家以为咱们没意向。”早早将康康的亲事定下来,成亲的日子可以尽量定晚一些。
双方同意,亲事自然很快定下,因为夫妻俩不想女儿出嫁太早,王文绪也要参加这后年的乡试,王家祖籍不在京城,明年四五月要回去参加乡试,再来已是年底,亲事不在今年办就只能是后年再办,否则就太仓促了。
于是这婚期就在杨稔和陈如松的努力下定在了后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
第122章 圣上驾崩了……
康康的亲事定了, 夫妻俩又操心起二儿子,因为男子大些年纪说亲也没有女子那么难,是以夫妻俩便先给康康说亲, 如今康康的亲事尘埃落定, 就该轮到儿子了。
只是夫妻俩准备给儿子说亲,这儿子却不愿意。
“儿子院试都未过,怎么好说亲?”大哥都是考了举人功名才说亲,知行也想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