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实际上,还是大宋输了。
对此,曹恩英心知肚明,赵祯也同样心知肚明。
所以这就造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内,大宋官家的脸色始终不是太好。
“李元昊一直在上书求和,说愿意与大宋结永世之好。”
曹恩英闻言则说:“他不过是想要朝廷承认西夏的独立。”
现在说的西夏也就是后世的宁夏。
但李元昊可不是我们亲爱的回族同胞们,事实上他是党项族人,原先也不姓李,是因为他的祖先曾经帮助过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所以才赐李姓,封夏国公。【注2】李元昊一族长期统治夏地,早就有自立之心。况且他这个人也的确天赋异禀,特别是在打仗上,格外的有一手,要不然就凭他们西夏满打满算的那么几万兵马,能成什么事。
“辽国呢?韩琦可传信回来?”曹恩英问道。
大宋是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的西夏,那辽国又何尝愿意呢?
赵祯闻言则长叹一口气,告诉曹恩英,说辽国现在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于是她就明白了,姓萧的一家,这是准备先来个坐山观虎斗呢。
赵祯为国事烦扰,最近脸色都大不好了。应该是缺眠少觉的关系,于是曹恩英便让他小睡一会,并点上了一只助眠的安神香。看着男人渐渐进入睡梦中却依然眉头紧皱的样子,曹恩英忍不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她倒不是心疼赵祯,主要是觉得深深地无力。
纵然自己来自后世,知道世界的进程。纵然自己可以鼓捣出化肥、火炕、肥皂、等能够改变民生的东西,但最终在滔滔大势面前,依然如同杯水车薪般毫无用处。
她没办法让大宋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更没办法改变这个国家印在骨子里的孱弱基因。
三口川之战后,李元昊暂时偃旗息鼓,但任谁都知道,这不过就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罢了,要不了多久一场更大的,死亡人数注定更多的战争就会来临。深感西夏不好对付的赵祯下旨封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一个月后,韩琦从辽国出使而回,因其主动请战,赵祯就封了他和范仲淹一样的官,也把人塞了过去。
要说我们的范大相公的确相当的足智多谋,他到了当地后,立刻就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百姓们打成了一片,人一点都不着急反攻,而是采取了高筑墙,深挖沟,广积粮的策略,一副老子就要跟你打持久战的模样。
李元昊得知后一时半会的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人的名树的影,那句:天不生他范仲淹,文坛万古如长夜的话,可是连懵懂小儿都听说过的,要与这样的猛人为敌,谁都得掂量掂量。况且,战争这种东西说到底打的还是“国力”西夏的军队是厉害,但西夏的国力可不如繁华锦绣,物产丰饶的大宋厚实,要是真打起消耗战来,拖也能把李元昊给拖死。
韩琦过去了以后,不但成为了范仲淹的左膀右臂,而且还带来了大批的药品,其中就有一种叫做青草膏的东西,对驱蚊止痒提神醒脑,解除瘴气具有相当神奇的疗效。
要知道,现在已濒临盛夏,正是蚊虫多发的时节,行军途中,有许多人因此而得了疟疾,这绿膏看着是不起眼的,但对士兵们的用处却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是范仲淹也在繁忙之余欣喜的对韩琦表示,自己要上书为太医署请功。
“除此之外……还有三千斤的猪肉干,两千斤的腊肉,五百只的活羊,十车的酱菜……”韩琦说,这些东西是皇后娘娘的表弟,一个叫曹纯的商人,主动捐献出来的。
范仲淹听说之后果然大为感动。
军中不缺粮,但肉类还是很缺的。
曹纯的这些东西千里迢迢的送过来,很是帮上了大忙。
这一日,皇后娘娘去看望了俞娘子和崇庆公主。
小孩儿看着比刚出生的时候精神了不少,身上也长了些肉,气色也红润了许多,俞娘子说太医署的人给崇庆调配了一种小药丸,公主每日服下后,身体果然大有起色。
“那就好。”曹恩英闻言点了点头,她也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安无事的长大。
“只是——”俞娘子有些为难的表示,只是那保心丸造价极高,什么石斛、冬虫夏草、鹿茸、五味子、灵芝之类的就不说了,其中还需要一种叫做紫参的药材更是价值连城。极不易觅得。
“药材再贵,难道还能比公主的健康贵?”曹恩英不以为然地表示:崇庆可是官家的女儿享一国之力供养,难道还在乎什么药材。把心放宽了,别一天到晚的瞎寻思。
打进宫起就被灌输要“节俭”要“美德”的俞娘子被皇后娘娘的这份豪爽深深地折服了。
看着给自己无声行大礼的俞氏,曹恩英忙不迭的扶了她起来。
这姐姐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为了能够留住女儿,她平日里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里,你看看这屋子,地上铺的是极静音的厚实羊毛地毯,凡是能够发出响声的地方,也全都用厚布给裹着了,就是唯恐谁突然发出个什么声,吓着女儿,引她犯病。
劝慰完了俞氏,曹恩英又去看了两眼福康而后就回了正阳宫,走着走着,不想却在正殿附近听见了一阵女孩子的争吵声。
--
当然不是!
实际上,还是大宋输了。
对此,曹恩英心知肚明,赵祯也同样心知肚明。
所以这就造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内,大宋官家的脸色始终不是太好。
“李元昊一直在上书求和,说愿意与大宋结永世之好。”
曹恩英闻言则说:“他不过是想要朝廷承认西夏的独立。”
现在说的西夏也就是后世的宁夏。
但李元昊可不是我们亲爱的回族同胞们,事实上他是党项族人,原先也不姓李,是因为他的祖先曾经帮助过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所以才赐李姓,封夏国公。【注2】李元昊一族长期统治夏地,早就有自立之心。况且他这个人也的确天赋异禀,特别是在打仗上,格外的有一手,要不然就凭他们西夏满打满算的那么几万兵马,能成什么事。
“辽国呢?韩琦可传信回来?”曹恩英问道。
大宋是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的西夏,那辽国又何尝愿意呢?
赵祯闻言则长叹一口气,告诉曹恩英,说辽国现在内部意见也不统一。于是她就明白了,姓萧的一家,这是准备先来个坐山观虎斗呢。
赵祯为国事烦扰,最近脸色都大不好了。应该是缺眠少觉的关系,于是曹恩英便让他小睡一会,并点上了一只助眠的安神香。看着男人渐渐进入睡梦中却依然眉头紧皱的样子,曹恩英忍不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她倒不是心疼赵祯,主要是觉得深深地无力。
纵然自己来自后世,知道世界的进程。纵然自己可以鼓捣出化肥、火炕、肥皂、等能够改变民生的东西,但最终在滔滔大势面前,依然如同杯水车薪般毫无用处。
她没办法让大宋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更没办法改变这个国家印在骨子里的孱弱基因。
三口川之战后,李元昊暂时偃旗息鼓,但任谁都知道,这不过就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罢了,要不了多久一场更大的,死亡人数注定更多的战争就会来临。深感西夏不好对付的赵祯下旨封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一个月后,韩琦从辽国出使而回,因其主动请战,赵祯就封了他和范仲淹一样的官,也把人塞了过去。
要说我们的范大相公的确相当的足智多谋,他到了当地后,立刻就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百姓们打成了一片,人一点都不着急反攻,而是采取了高筑墙,深挖沟,广积粮的策略,一副老子就要跟你打持久战的模样。
李元昊得知后一时半会的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人的名树的影,那句:天不生他范仲淹,文坛万古如长夜的话,可是连懵懂小儿都听说过的,要与这样的猛人为敌,谁都得掂量掂量。况且,战争这种东西说到底打的还是“国力”西夏的军队是厉害,但西夏的国力可不如繁华锦绣,物产丰饶的大宋厚实,要是真打起消耗战来,拖也能把李元昊给拖死。
韩琦过去了以后,不但成为了范仲淹的左膀右臂,而且还带来了大批的药品,其中就有一种叫做青草膏的东西,对驱蚊止痒提神醒脑,解除瘴气具有相当神奇的疗效。
要知道,现在已濒临盛夏,正是蚊虫多发的时节,行军途中,有许多人因此而得了疟疾,这绿膏看着是不起眼的,但对士兵们的用处却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是范仲淹也在繁忙之余欣喜的对韩琦表示,自己要上书为太医署请功。
“除此之外……还有三千斤的猪肉干,两千斤的腊肉,五百只的活羊,十车的酱菜……”韩琦说,这些东西是皇后娘娘的表弟,一个叫曹纯的商人,主动捐献出来的。
范仲淹听说之后果然大为感动。
军中不缺粮,但肉类还是很缺的。
曹纯的这些东西千里迢迢的送过来,很是帮上了大忙。
这一日,皇后娘娘去看望了俞娘子和崇庆公主。
小孩儿看着比刚出生的时候精神了不少,身上也长了些肉,气色也红润了许多,俞娘子说太医署的人给崇庆调配了一种小药丸,公主每日服下后,身体果然大有起色。
“那就好。”曹恩英闻言点了点头,她也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安无事的长大。
“只是——”俞娘子有些为难的表示,只是那保心丸造价极高,什么石斛、冬虫夏草、鹿茸、五味子、灵芝之类的就不说了,其中还需要一种叫做紫参的药材更是价值连城。极不易觅得。
“药材再贵,难道还能比公主的健康贵?”曹恩英不以为然地表示:崇庆可是官家的女儿享一国之力供养,难道还在乎什么药材。把心放宽了,别一天到晚的瞎寻思。
打进宫起就被灌输要“节俭”要“美德”的俞娘子被皇后娘娘的这份豪爽深深地折服了。
看着给自己无声行大礼的俞氏,曹恩英忙不迭的扶了她起来。
这姐姐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为了能够留住女儿,她平日里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里,你看看这屋子,地上铺的是极静音的厚实羊毛地毯,凡是能够发出响声的地方,也全都用厚布给裹着了,就是唯恐谁突然发出个什么声,吓着女儿,引她犯病。
劝慰完了俞氏,曹恩英又去看了两眼福康而后就回了正阳宫,走着走着,不想却在正殿附近听见了一阵女孩子的争吵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