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最简单,沭城里有现成的绿豆粉,先加入一定比例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倒入锅中继续搅拌,直到透明。
然后放入盆中,用绳子放进清凉的井水中,凝固成型。
虽然没有冰箱,但是自家打的井,里面温度非常低,用来做凉粉凉皮足够了。
凉皮就比较复杂,要和面、洗面。一团面重复洗,直至水变清,然后沉淀两个时辰。再把上面的清水倒掉。
留下的搅拌一下,像摊饼一样,在平底的锅中摊好就成了。
洗完剩下的面,放在锅中蒸上一刻钟,就是好吃的面筋了。
在等水沉淀的过程中,织锦又带着几人做凉面。
揉面这一块,织锦就不太熟悉了。以往她都是买的现成的面。
好在周嫂子做面很有一手,做出来的面筋道又好吃。
最重要的配菜部分,除了油盐酱醋、葱和香菜,就是辣椒酱。
好的辣椒酱一勺子就能让人欲罢不能。
干红的辣椒磨成粉,锅中放油,加入辣椒粉,慢慢熬制,陆续加入盐、葱花等调味品。还没熬好,就已经香辣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等到全部忙活完,纵然好几个人一起,也到了月上柳梢。
每人面前摆了三个碟子。凉皮、凉粉、凉面,一种一小碟。
上面添了黄瓜丝、绿豆芽、花生碎,依照个人的口味加香油、醋和辣椒酱。
明安的鼻子动了动,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每样尝了一小口,夸奖都没空说,只给自家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其他人,虽没他那么夸张,但是也一个个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一天劳累下来,晚上坐上一起吃着清凉美味的小吃,瞬间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没了。只剩下舌尖上的香味。
吴婶只吃了几口,就道:“成了!这三样明天拿去卖,保管能吸引到客人!”
柳氏几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因为成本低,织锦的定价是二十文一碗,三种一样的价格。
第一次试水,没敢做太多,加起来一共就二百碗左右,如果生意好的话,再多做点。
众人累了一天,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柳氏在家做布熊,许二泉带着吴婶和周嫂子去了城里。
吴婶家里有地,老伴和儿子都要下地干活,许二泉在家也没事,就由他来赶车了。
三人回来时,已经过了午饭点。卖这个不比卖冰糖葫芦,一碗一碗现做也更麻烦点。
好在收获不错,短短一上午,二百碗就全卖出去了。除去不到一两的成本,净赚了三两多。
这次不论吴婶说什么,柳氏和织锦都要对半分。吴婶最近帮了他们这许多,几人都看在眼里呢。
吴婶推脱不了,只好收下了。两家的感情自然也更深厚起来。
几人一商量,就打算加量。
只是这样,难免一天都要在城里卖。晚上再回来做,就有点吃不消了。
吴婶当机立断,让她儿子明天不去下地了,和许二泉一起去城里卖凉粉。
虽说两个大老爷们,都是嘴笨的人。但是凉粉明码标价,也不用谈价,做法更简单,按客人口味加调味品就行。
她和周嫂子留在家里帮着织锦做原料。明安打下手。
如此分工合作,当天做了四百碗,第二天又被卖光了。
除去一两银子的成本,每家分了三两半,个个笑的像个傻子。
第17章 进城
接下来的半个月,众人都卯足了劲,每天早起晚睡的忙活,虽然身体上累了点,但是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半个月后,凉粉和布熊的收入,加上之前攒的银子,织锦手中已经有了近七十两的银子。
这笔「巨款」可是吓傻了柳氏三人。
搬出来之前,打死他们也想不到,短短半个月,就摇身一变,成为小小有钱人了。
七十两啊,普通人家一辈子也未必能攒的到。
柳氏搂着银子喜滋滋,她已经开始打算去买几件金银首饰,现在开始给织锦攒嫁妆。
大户人家的闺女,从出生就开始攒了。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有银子了,当然不能亏待女儿了。
还得去扯几匹上好的布料,给织锦做几件新衣服。人靠衣装马靠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能说到一门好亲事不是?
织锦以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也看不出来。
如今半个月,在柳氏细心的调养之下,脸色又变得好了许多,精气神一出来,整个人就显得俊俏了几分。
这会儿,柳氏都隐隐觉得,普通农家子弟,粗鄙又不识字,织锦嫁过去都可惜了。
可是她也知道,凭借自家的家底,想要嫁进大户人家,那可能性太小。
再者,说亲讲究门当户对,若真是差据太大,她也怕织锦受委屈。
思来想去,就只能好好挑选,找个殷实本分,最好识几个字,会疼人的。
织锦不知道柳氏心中的打算,只觉得自家娘亲的眼神,看起来毛毛的。
对于这笔银子的用处,织锦已经有了打算。
她在柳氏的对面坐下,用商量的语气道:“娘,不如我们在城里租个小店铺吧,用来卖凉粉和布偶。面积不用太大,够摆几张小桌子就成。”
凉粉的生意做开来以后,许二泉和吴山,也就是吴婶的儿子,每天去城里时,除了食物调料,还得带些桌椅、碗和筷子,每天都很麻烦。
--
然后放入盆中,用绳子放进清凉的井水中,凝固成型。
虽然没有冰箱,但是自家打的井,里面温度非常低,用来做凉粉凉皮足够了。
凉皮就比较复杂,要和面、洗面。一团面重复洗,直至水变清,然后沉淀两个时辰。再把上面的清水倒掉。
留下的搅拌一下,像摊饼一样,在平底的锅中摊好就成了。
洗完剩下的面,放在锅中蒸上一刻钟,就是好吃的面筋了。
在等水沉淀的过程中,织锦又带着几人做凉面。
揉面这一块,织锦就不太熟悉了。以往她都是买的现成的面。
好在周嫂子做面很有一手,做出来的面筋道又好吃。
最重要的配菜部分,除了油盐酱醋、葱和香菜,就是辣椒酱。
好的辣椒酱一勺子就能让人欲罢不能。
干红的辣椒磨成粉,锅中放油,加入辣椒粉,慢慢熬制,陆续加入盐、葱花等调味品。还没熬好,就已经香辣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等到全部忙活完,纵然好几个人一起,也到了月上柳梢。
每人面前摆了三个碟子。凉皮、凉粉、凉面,一种一小碟。
上面添了黄瓜丝、绿豆芽、花生碎,依照个人的口味加香油、醋和辣椒酱。
明安的鼻子动了动,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每样尝了一小口,夸奖都没空说,只给自家姐姐竖了个大拇指。
其他人,虽没他那么夸张,但是也一个个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一天劳累下来,晚上坐上一起吃着清凉美味的小吃,瞬间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没了。只剩下舌尖上的香味。
吴婶只吃了几口,就道:“成了!这三样明天拿去卖,保管能吸引到客人!”
柳氏几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因为成本低,织锦的定价是二十文一碗,三种一样的价格。
第一次试水,没敢做太多,加起来一共就二百碗左右,如果生意好的话,再多做点。
众人累了一天,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柳氏在家做布熊,许二泉带着吴婶和周嫂子去了城里。
吴婶家里有地,老伴和儿子都要下地干活,许二泉在家也没事,就由他来赶车了。
三人回来时,已经过了午饭点。卖这个不比卖冰糖葫芦,一碗一碗现做也更麻烦点。
好在收获不错,短短一上午,二百碗就全卖出去了。除去不到一两的成本,净赚了三两多。
这次不论吴婶说什么,柳氏和织锦都要对半分。吴婶最近帮了他们这许多,几人都看在眼里呢。
吴婶推脱不了,只好收下了。两家的感情自然也更深厚起来。
几人一商量,就打算加量。
只是这样,难免一天都要在城里卖。晚上再回来做,就有点吃不消了。
吴婶当机立断,让她儿子明天不去下地了,和许二泉一起去城里卖凉粉。
虽说两个大老爷们,都是嘴笨的人。但是凉粉明码标价,也不用谈价,做法更简单,按客人口味加调味品就行。
她和周嫂子留在家里帮着织锦做原料。明安打下手。
如此分工合作,当天做了四百碗,第二天又被卖光了。
除去一两银子的成本,每家分了三两半,个个笑的像个傻子。
第17章 进城
接下来的半个月,众人都卯足了劲,每天早起晚睡的忙活,虽然身体上累了点,但是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半个月后,凉粉和布熊的收入,加上之前攒的银子,织锦手中已经有了近七十两的银子。
这笔「巨款」可是吓傻了柳氏三人。
搬出来之前,打死他们也想不到,短短半个月,就摇身一变,成为小小有钱人了。
七十两啊,普通人家一辈子也未必能攒的到。
柳氏搂着银子喜滋滋,她已经开始打算去买几件金银首饰,现在开始给织锦攒嫁妆。
大户人家的闺女,从出生就开始攒了。以前是没条件,现在有银子了,当然不能亏待女儿了。
还得去扯几匹上好的布料,给织锦做几件新衣服。人靠衣装马靠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能说到一门好亲事不是?
织锦以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也看不出来。
如今半个月,在柳氏细心的调养之下,脸色又变得好了许多,精气神一出来,整个人就显得俊俏了几分。
这会儿,柳氏都隐隐觉得,普通农家子弟,粗鄙又不识字,织锦嫁过去都可惜了。
可是她也知道,凭借自家的家底,想要嫁进大户人家,那可能性太小。
再者,说亲讲究门当户对,若真是差据太大,她也怕织锦受委屈。
思来想去,就只能好好挑选,找个殷实本分,最好识几个字,会疼人的。
织锦不知道柳氏心中的打算,只觉得自家娘亲的眼神,看起来毛毛的。
对于这笔银子的用处,织锦已经有了打算。
她在柳氏的对面坐下,用商量的语气道:“娘,不如我们在城里租个小店铺吧,用来卖凉粉和布偶。面积不用太大,够摆几张小桌子就成。”
凉粉的生意做开来以后,许二泉和吴山,也就是吴婶的儿子,每天去城里时,除了食物调料,还得带些桌椅、碗和筷子,每天都很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