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说道:“说得再实在些,眼下既有个不错的选择,我为修哥儿留一留也好,万一他……你也知道,应举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
金大娘子明白他的意思,若到了那个时候,那就是儿子拿去给别人挑了。
她知道丈夫对两个孩子婚事的希望一向是儿子娶士家女,女儿嫁士大夫,寻常人家在他看来也是亏待了自家孩子。
蒋世泽又温柔地劝道:“反正现在也不是真地定下,我也没打算勉强修哥儿去讨好那沈家小娘子。我和沈伯敬是有共识的,今后孩子们该怎么相处还是怎么处,等大了再说就是。”
他既说到了这个程度,金大娘子也没什么能再多言的,只能点了点头。
沈庆宗经过了这回的事,也算是深刻地体会了一次蒋家的富有,还有蒋世泽的大方。
他觉得给女儿选下这门亲事的决定果然还是对的。
唐大娘子得知蒋世泽帮自家渡过了难关,又晓得对方也默认了儿女婚事约定之后,一时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那这事要不要和阿姑说?”她试探地问丈夫。
他们既然答应了要把女儿留着和蒋修议亲,就得防着老太太那里中间弄出什么枝节来,以老人家的脾气,这事若等拖到不能拖的时候再说出来,只怕是要闹出些风雨。
沈庆宗也是比较烦这个事。
“我仔细想过了,”他说,“这事还是暂时不要告诉母亲,我也已叮嘱了仲德。”
“现在本就只是两边家里有个默契,”沈庆宗道,“但娘那个人凡事容易看得认真,万一现在说了,她以后瞧蒋家就拿姻亲的眼光去瞧,也是不太好。”
至少在儿子成才之前,他还是要尽量避免和蒋家起什么矛盾。
唐大娘子道:“那万一娘对掌珠的事自己有了主意呢?”
“那也得看到时候的情况。”沈庆宗说道,“好在娘一向不管事,不知道外头那些事的深浅,要哄哄她老人家也不是不行的。”
唐大娘子没再说什么。
沈庆宗却想了想,说道:“我明天早上就回鹤丘,晚些还是让缙哥儿回来一趟,我与他交代几句。”
唐大娘子估计他是为了家里这回出的事情,想着长子也确实到了该为父亲分忧助力的年纪,便点点头,即吩咐人去了。
沈缙从学里回来其实并不远,但因为沈庆宗想让他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治学上头,所以往日里不到放旬假的时候,他遵循父亲的意思一般也不会回来。
他也是得到家里的消息之后,才知道罗娘子产女夭折,父亲也从鹤丘回来已经两天了。
沈缙直觉有事,连忙赶回了家。
他去到外院书室,恭恭敬敬地拜见了父亲。
“你今年就要下场了,也是到了能帮着为父顶立门户的时候。”沈庆宗几分感慨并几分郑重地说道,“家里的事你也该心里有个数,莫要还和从前一样事事天真。”
沈缙恭声应是。
沈庆宗就唤了他到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大致将家里因为外头产业的缘故遇到了难关,随后得到蒋家帮助,自己和蒋世泽默许了儿女婚约的事说了一遍。
沈缙听得有些发愣。
“所以现下你该明白了,一个人身处在什么位置有多重要。”沈庆宗道,“你若像那谢夫子,那这辈子也只能在市井里头打转,事事听天由命。但若你能站到朝中——甚至是政事堂的高处,你就有机会为自己争,为家里争,为你的子嗣去争。”
“你妹妹今日这桩婚约我们家是处了下风的,往后那腰杆能不能挺得直,大半都要取决于你们。你若成了,蒋家自也不敢小瞧我们,甚至再议这婚约也不是不能。”
沈庆宗语重心长地缓缓说道:“所以,从此时此刻起,你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
沈缙听着父亲一句句重如泰山的话,只觉连呼吸都不由地屏住了。
他不由攥了攥掌心,紧张与期待之下,胸中忽涌起了阵前所未有的激动之意。
“是。”沈缙向着他父亲端端一礼,郑重地道,“孩儿明白。”
第44章 路转
四月刚入,鹤丘县衙就又收到了中书门下的公函。
沈庆宗趁着休沐日,急匆匆地赶回了京城,直奔武学巷余宅。
“……我也才比你早知道没多久。”余录事说起来还颇有些感慨,“谁能晓得还会有这般峰回路转?”
他摇摇头笑笑,半是感叹又半是宽慰对方地道:“看来你我确然也不是那做买卖的材料,经不得风吹草动。”
余录事也已经从沈家那里拿回了自己的钱本,原本沈庆宗还要多补贴他一些,他却坚持未受,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还能一分不损已经很是不错了。
所以现在他知道了运河将要如期动工的事,虽然多少有些遗憾和后悔,倒也能想得开。
但沈庆宗此时却觉得心里郁闷地好像都要被石头给压塌了。
“官家怎么又突然改了主意呢?”他实在想不通,“谏院那边也不说什么了?”
余录事就把自己后来得知的一些枝节告诉了他:“听说是度支判官给想了个办法,说是现在畿县附近还残存着一些前朝留下的渠堰,可以在修筑运河的同时沿线进行些必要的修复,将途径处的咸卤之地灌溉后改为淤地,如此良田也就有了,还可减少迁移居民的花费。”
--
金大娘子明白他的意思,若到了那个时候,那就是儿子拿去给别人挑了。
她知道丈夫对两个孩子婚事的希望一向是儿子娶士家女,女儿嫁士大夫,寻常人家在他看来也是亏待了自家孩子。
蒋世泽又温柔地劝道:“反正现在也不是真地定下,我也没打算勉强修哥儿去讨好那沈家小娘子。我和沈伯敬是有共识的,今后孩子们该怎么相处还是怎么处,等大了再说就是。”
他既说到了这个程度,金大娘子也没什么能再多言的,只能点了点头。
沈庆宗经过了这回的事,也算是深刻地体会了一次蒋家的富有,还有蒋世泽的大方。
他觉得给女儿选下这门亲事的决定果然还是对的。
唐大娘子得知蒋世泽帮自家渡过了难关,又晓得对方也默认了儿女婚事约定之后,一时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那这事要不要和阿姑说?”她试探地问丈夫。
他们既然答应了要把女儿留着和蒋修议亲,就得防着老太太那里中间弄出什么枝节来,以老人家的脾气,这事若等拖到不能拖的时候再说出来,只怕是要闹出些风雨。
沈庆宗也是比较烦这个事。
“我仔细想过了,”他说,“这事还是暂时不要告诉母亲,我也已叮嘱了仲德。”
“现在本就只是两边家里有个默契,”沈庆宗道,“但娘那个人凡事容易看得认真,万一现在说了,她以后瞧蒋家就拿姻亲的眼光去瞧,也是不太好。”
至少在儿子成才之前,他还是要尽量避免和蒋家起什么矛盾。
唐大娘子道:“那万一娘对掌珠的事自己有了主意呢?”
“那也得看到时候的情况。”沈庆宗说道,“好在娘一向不管事,不知道外头那些事的深浅,要哄哄她老人家也不是不行的。”
唐大娘子没再说什么。
沈庆宗却想了想,说道:“我明天早上就回鹤丘,晚些还是让缙哥儿回来一趟,我与他交代几句。”
唐大娘子估计他是为了家里这回出的事情,想着长子也确实到了该为父亲分忧助力的年纪,便点点头,即吩咐人去了。
沈缙从学里回来其实并不远,但因为沈庆宗想让他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治学上头,所以往日里不到放旬假的时候,他遵循父亲的意思一般也不会回来。
他也是得到家里的消息之后,才知道罗娘子产女夭折,父亲也从鹤丘回来已经两天了。
沈缙直觉有事,连忙赶回了家。
他去到外院书室,恭恭敬敬地拜见了父亲。
“你今年就要下场了,也是到了能帮着为父顶立门户的时候。”沈庆宗几分感慨并几分郑重地说道,“家里的事你也该心里有个数,莫要还和从前一样事事天真。”
沈缙恭声应是。
沈庆宗就唤了他到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大致将家里因为外头产业的缘故遇到了难关,随后得到蒋家帮助,自己和蒋世泽默许了儿女婚约的事说了一遍。
沈缙听得有些发愣。
“所以现下你该明白了,一个人身处在什么位置有多重要。”沈庆宗道,“你若像那谢夫子,那这辈子也只能在市井里头打转,事事听天由命。但若你能站到朝中——甚至是政事堂的高处,你就有机会为自己争,为家里争,为你的子嗣去争。”
“你妹妹今日这桩婚约我们家是处了下风的,往后那腰杆能不能挺得直,大半都要取决于你们。你若成了,蒋家自也不敢小瞧我们,甚至再议这婚约也不是不能。”
沈庆宗语重心长地缓缓说道:“所以,从此时此刻起,你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
沈缙听着父亲一句句重如泰山的话,只觉连呼吸都不由地屏住了。
他不由攥了攥掌心,紧张与期待之下,胸中忽涌起了阵前所未有的激动之意。
“是。”沈缙向着他父亲端端一礼,郑重地道,“孩儿明白。”
第44章 路转
四月刚入,鹤丘县衙就又收到了中书门下的公函。
沈庆宗趁着休沐日,急匆匆地赶回了京城,直奔武学巷余宅。
“……我也才比你早知道没多久。”余录事说起来还颇有些感慨,“谁能晓得还会有这般峰回路转?”
他摇摇头笑笑,半是感叹又半是宽慰对方地道:“看来你我确然也不是那做买卖的材料,经不得风吹草动。”
余录事也已经从沈家那里拿回了自己的钱本,原本沈庆宗还要多补贴他一些,他却坚持未受,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还能一分不损已经很是不错了。
所以现在他知道了运河将要如期动工的事,虽然多少有些遗憾和后悔,倒也能想得开。
但沈庆宗此时却觉得心里郁闷地好像都要被石头给压塌了。
“官家怎么又突然改了主意呢?”他实在想不通,“谏院那边也不说什么了?”
余录事就把自己后来得知的一些枝节告诉了他:“听说是度支判官给想了个办法,说是现在畿县附近还残存着一些前朝留下的渠堰,可以在修筑运河的同时沿线进行些必要的修复,将途径处的咸卤之地灌溉后改为淤地,如此良田也就有了,还可减少迁移居民的花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