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间的距离本来就不远,劳百捷因为还未执掌家族,身份略低,还特地主动靠近了两步,然而就在此时,扶何汸亲兵忽然瞥见,一道森然刀光竟然从劳百捷的袖底飞出。
扶何汸跟劳百捷实在距离太近,须臾间,两道人影倏然分开,然而直到劳百捷倒下之后,旁人才发觉她不是退,竟是直接倒跌了出去。
——她一刀刺中扶何汸,却也同时被对方踢断了肋骨,当下喷出一口鲜血。
扶何汸捂胸踉跄后退,血液从指缝间流出——这个时代,一地主官被刺客杀害的情况并不罕见,只是没有人能想到,以劳百捷的身份,居然敢公然行刺客事!
劳百捷哑着嗓子笑了一声,她此前昏昏沉沉地病了一段时间,近来才慢慢清醒过来,不过与弟弟不同,她并不十分相信那些从敌人军营中听到的事,然而细思台州之事,劳百捷认为,扶何氏哪怕没有跟建平勾结,也很有些顺水推舟的意思。
她到底是被当做家族未来继承人培养的,明白到了这一步,失去大量精兵的劳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继续往日的地位,却也不愿意让扶何汸踩着自家上位——劳氏在前线作战,扶何氏却在后方扩张势力,如今竟然隐隐能与王氏相抗。
想明白局势的关节后,劳百捷一时间杀心大起,当即与弟弟私下谋定,决意在宴席上动手。
众人眼看着劳氏继承人刺杀扶何汸,还未反应过来,就看见劳百胜也拍案而起,一刀刺进了王游长女的胸膛——他们不止是打算让扶何氏不好过,也没打算让王游利用自家翻身。
同在宴席之上的黎氏首领几乎呆住,原本他们都把今日之争,当做了王氏和扶余氏两家间的角力,谁知道劳氏不声不响的,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大事。
——温晏然穿越前对西夷部分剧情只看了个大概,否则就会知道,不管是借刀杀人,隔岸观火还是临死之前给原来的盟友一刀,对于“团结友爱”的西夷人来说,都是基本操作。
乐襄城外。
隐在林中的钟知微看到城池的方向起了火光,一时间大为振奋,对身边禁军道:“陛下的计策成了,西夷那边已是一败涂地,咱们这便动手!”
顷刻间,钟知微的命令便传遍全军,禁军们换上盔甲,像一条游龙一样,直扑乐襄。
两日之后。
其实西夷那边虽然被天子一把火烧得丢盔弃甲,台州整体却依旧算得上一块硬骨头,许多大臣都有些忧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之中打下台州来,只是自门曲坡一战后,他们都学会了一件事——如果自身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尘埃落定前,可以先对前线兵事保持沉默。
当然这种保持沉默的行为也不算困难,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替粮草士卒担忧,武安这边就再度迎来了一次捷报——台州归附的速度比所有想象得都要更快,陶驾等人几乎没费半点事,只是单纯地在外驻扎,西夷四族就在内讧中损伤过半。
当日钟知微刚把骑兵带到城下,遥遥看见乐襄城门被人打开,差点以为对方是以火光钓自己过来攻城,然后守株待兔,结果发现并非如此——扶何汸等人身死后,王游勉力支撑着下了自己作为刺史的最后一道命令,让手下人过来打开城门,献城投降。
事后许多王氏族人在她身边大哭:“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早早投降得好!”
王游闭目冷笑,那时候西夷势大,就算她不想打仗,底下人也不会同意,更重要的是,建平那边也绝不会接受——时至今日王游才明白过来,此战不是西夷要打,而是天子要打,只有将台州原本的势力清扫掉,朝廷才能从容收拾州中事务。
台州大捷是温晏然登基后,继北苑伏杀泉陵侯之外的第二件大事,这件事也向天下人昭示了皇帝本人坚毅果敢的性情,以及出色的战略眼光,不同于往昔将军打了胜仗之后对皇帝礼节性的溢美之词,这次战争,上至陶钟两人,下至普通的十夫长跟百夫长都很清楚,主要的功劳确实在皇帝本人身上,从提前预备下铁骑营,选陶驾为将,再到设计诱使西夷人马深入丹州,然后又欲擒故纵,刻意将西夷那边的残兵败将放归,看他们内斗,钟知微等人事后回想皇帝的布局,觉得那些计策之间,当真是环环相扣,精妙至极。
此事之后,许多书籍上记载了这样一行字“昭明元年,西夷举州而乱,天子亲至武安督战,以陶驾,钟知微,宋南楼分统三路,越二月,军大捷,台州全境皆定”。
第82章
捷报传至武安,朝臣们大喜过望,有些人也试探着上书,表示既然台州已定,天子可以返回建平。
他们的行为也并非完全是出于私心,实在是因为建平乃是中枢重地,亟需天子坐镇。
温晏然将所有劝她返驾的奏折留中不发,开始着手处理战后问题。
池仪跟见天子早睡了没两天后又开始熬夜,彼此都有些忧愁,然而面对有着正当加班理由的皇帝,又很难劝动对方多多休息——西夷虽然战败,然而马上得天下容易,但马上治天下难,温晏然此次不止自己过来,还特地带了一批文官随行,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处理战后事务。
许多大臣想,虽然他们总体来说赞同陛下的意见,但对于那句“马上得天下容易”,先帝应该有不同的意见。
--
扶何汸跟劳百捷实在距离太近,须臾间,两道人影倏然分开,然而直到劳百捷倒下之后,旁人才发觉她不是退,竟是直接倒跌了出去。
——她一刀刺中扶何汸,却也同时被对方踢断了肋骨,当下喷出一口鲜血。
扶何汸捂胸踉跄后退,血液从指缝间流出——这个时代,一地主官被刺客杀害的情况并不罕见,只是没有人能想到,以劳百捷的身份,居然敢公然行刺客事!
劳百捷哑着嗓子笑了一声,她此前昏昏沉沉地病了一段时间,近来才慢慢清醒过来,不过与弟弟不同,她并不十分相信那些从敌人军营中听到的事,然而细思台州之事,劳百捷认为,扶何氏哪怕没有跟建平勾结,也很有些顺水推舟的意思。
她到底是被当做家族未来继承人培养的,明白到了这一步,失去大量精兵的劳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继续往日的地位,却也不愿意让扶何汸踩着自家上位——劳氏在前线作战,扶何氏却在后方扩张势力,如今竟然隐隐能与王氏相抗。
想明白局势的关节后,劳百捷一时间杀心大起,当即与弟弟私下谋定,决意在宴席上动手。
众人眼看着劳氏继承人刺杀扶何汸,还未反应过来,就看见劳百胜也拍案而起,一刀刺进了王游长女的胸膛——他们不止是打算让扶何氏不好过,也没打算让王游利用自家翻身。
同在宴席之上的黎氏首领几乎呆住,原本他们都把今日之争,当做了王氏和扶余氏两家间的角力,谁知道劳氏不声不响的,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大事。
——温晏然穿越前对西夷部分剧情只看了个大概,否则就会知道,不管是借刀杀人,隔岸观火还是临死之前给原来的盟友一刀,对于“团结友爱”的西夷人来说,都是基本操作。
乐襄城外。
隐在林中的钟知微看到城池的方向起了火光,一时间大为振奋,对身边禁军道:“陛下的计策成了,西夷那边已是一败涂地,咱们这便动手!”
顷刻间,钟知微的命令便传遍全军,禁军们换上盔甲,像一条游龙一样,直扑乐襄。
两日之后。
其实西夷那边虽然被天子一把火烧得丢盔弃甲,台州整体却依旧算得上一块硬骨头,许多大臣都有些忧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之中打下台州来,只是自门曲坡一战后,他们都学会了一件事——如果自身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尘埃落定前,可以先对前线兵事保持沉默。
当然这种保持沉默的行为也不算困难,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替粮草士卒担忧,武安这边就再度迎来了一次捷报——台州归附的速度比所有想象得都要更快,陶驾等人几乎没费半点事,只是单纯地在外驻扎,西夷四族就在内讧中损伤过半。
当日钟知微刚把骑兵带到城下,遥遥看见乐襄城门被人打开,差点以为对方是以火光钓自己过来攻城,然后守株待兔,结果发现并非如此——扶何汸等人身死后,王游勉力支撑着下了自己作为刺史的最后一道命令,让手下人过来打开城门,献城投降。
事后许多王氏族人在她身边大哭:“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早早投降得好!”
王游闭目冷笑,那时候西夷势大,就算她不想打仗,底下人也不会同意,更重要的是,建平那边也绝不会接受——时至今日王游才明白过来,此战不是西夷要打,而是天子要打,只有将台州原本的势力清扫掉,朝廷才能从容收拾州中事务。
台州大捷是温晏然登基后,继北苑伏杀泉陵侯之外的第二件大事,这件事也向天下人昭示了皇帝本人坚毅果敢的性情,以及出色的战略眼光,不同于往昔将军打了胜仗之后对皇帝礼节性的溢美之词,这次战争,上至陶钟两人,下至普通的十夫长跟百夫长都很清楚,主要的功劳确实在皇帝本人身上,从提前预备下铁骑营,选陶驾为将,再到设计诱使西夷人马深入丹州,然后又欲擒故纵,刻意将西夷那边的残兵败将放归,看他们内斗,钟知微等人事后回想皇帝的布局,觉得那些计策之间,当真是环环相扣,精妙至极。
此事之后,许多书籍上记载了这样一行字“昭明元年,西夷举州而乱,天子亲至武安督战,以陶驾,钟知微,宋南楼分统三路,越二月,军大捷,台州全境皆定”。
第82章
捷报传至武安,朝臣们大喜过望,有些人也试探着上书,表示既然台州已定,天子可以返回建平。
他们的行为也并非完全是出于私心,实在是因为建平乃是中枢重地,亟需天子坐镇。
温晏然将所有劝她返驾的奏折留中不发,开始着手处理战后问题。
池仪跟见天子早睡了没两天后又开始熬夜,彼此都有些忧愁,然而面对有着正当加班理由的皇帝,又很难劝动对方多多休息——西夷虽然战败,然而马上得天下容易,但马上治天下难,温晏然此次不止自己过来,还特地带了一批文官随行,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处理战后事务。
许多大臣想,虽然他们总体来说赞同陛下的意见,但对于那句“马上得天下容易”,先帝应该有不同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