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悦想笑,又忍住了,神色古怪地说:“我小哥,也被录取了!”
“啊,那是好事呀!”他怎么是这副吃到苍蝇的表情?
“他被海浦林业学校果树专业录取了!”宋悦忍着笑说。
项小羽:“……”
她记得宋恒报的是军校来着。
项远洋坐在椅子里啃苹果,双脚还搭在板凳上一晃一晃的,跟妹妹解释:“这个林业学校很不错的,是咱们地区林业局开办的中专学校,中专毕业以后国家也是包分配的,我想考还没考上呢!”
这次高考是大中专院校一起录取,他没有收到体检通知书,就意味着他连中专分数线都没过。
哎。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人家宋恒不想去,他却羡慕得要命。
被项远洋艳羡的宋恒,闻言脸色更黑了。
他前两个志愿报的都是军校,第三志愿按照项家兄弟的志愿随便抄了一个。他以为有自家老宋兜底,这两个军校肯定会有一个录取他的。
没想到他爹那点面子一点用也没有,最终居然被什么果树专业录取了……
三份录取通知到手,项小羽姑嫂俩都很满意,只有宋恒哭丧着脸,还在考虑要不要去种果树。
项小羽的心情放松下来,还关心了一下自家大哥的情况。
“我大哥没收到通知书吗?”
项英雄也在心里犯嘀咕呢,小儿子连体检都没去,所以没被录取是正常的,但是老大可是去体检过的,怎么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呢,哪怕是个中专或者技工学校也行呀!
然而,这三份通知书就是瑶水大队的最后三份了,过年之前,小孙邮递员再没送过挂号信。
*
因为一次高考,瑶水大队算是在十里八乡彻底火了一把!
他们全大队总共有一千八百多名社员和知青,这次去参加高考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收到大专院校录取通知书的有六人,被中专学校录取了十人,被县水泥厂技工学校录取了四人。
全队收到了二十张录取通知书,虽然没有清华北大那样的好学校,但是他们以数量取胜了!
瑶水大队成为了全公社,甚至是全县,收到录取通知书最多的生产队!
被录取的考生需要在三月份之前去学校报到,有几个知青便想提前办手续,在过年前离开瑶水村,回家过个团圆年。
贾支书和项队长既然已经在高考这件事上一路为知青们亮绿灯了,自然要送佛送到西,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卡着人家。
不过,在分别之前,瑶水大队迎来了公社干部,以及一位《海浦晚报》的记者。
这位记者是专门来让瑶水大队分享高考经验的。
报社的大记者可是平时请都请不来的,既然有了机会,大队干部当然要出一把风头,于是他们非常积极地将那六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人召集了起来。
记者同志对每一位准大学生都进行了采访,其中四人是知青,这四人发言的中心思想都相当一致。
一是感谢大队干部给他们提供的便利条件,为了支持知青们参加高考,生产队只要求他们每天上半天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二是感谢队里组织的各科冲刺小组。两个月以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为他们这些很多年没摸过书本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记者还单独采访了贾支书和项队长。
两个农村老头红光满面地坐在大队部里,贾支书意气风发道:“这次恢复高考的消息来的太突然了,我们准备的还不咋充分,就比如这个填报志愿吧,队里没人懂这些,耽误了不少孩子。原本以为会有更多孩子考上呢!”
项英雄家里有个被录取的大学生闺女,对于填报志愿的事颇有心得。
“哎呀,我们队里确实有不少同志被耽误了,有的专业是要加试外语的,比如那个什么国际政治,没人通知他们要考外语,大家伙都不知道还有这码事,结果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
记者详细询问了高考补习班和冲刺小组的情况。
但那些学习小组都是人家学生娃们自发组织的,大队干部没怎么干预过,贾支书只好打着哈哈说:“今年我们队里考上中专的人中有一半都是应届生,往届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不占什么优势。所以,虽然高考结束了,但这些学习小组我们会继续办下去,给那些撂下书本很多年的学生娃继续提供学习机会。”
记者收集齐了写作素材,便建议大家一起拍张相片。
大队干部们将队里收到通知书的二十人都聚集过来,每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用红纸制作的大红花,相互帮忙整理了一下服装发型,便站成了两排。
项英雄在人群里反复数了几遍,只有十九人。
“怎么少了一个呢?谁没来啊?”
项小羽举手说:“宋恒没来,咱们不用等他了,直接拍吧。”
宋恒思考了几天,还是决定放弃去林业中专上学了。
他对种果树一点兴趣也没有,一想到自己的后半辈子都要跟果树打交道,他脑袋都有点发木。
所以,他生了几天闷气以后,放弃了通过高考离开农村的这条路。
当着大家的面,项小羽没好意思说出宋恒的决定,毕竟他放弃的机会,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
“啊,那是好事呀!”他怎么是这副吃到苍蝇的表情?
“他被海浦林业学校果树专业录取了!”宋悦忍着笑说。
项小羽:“……”
她记得宋恒报的是军校来着。
项远洋坐在椅子里啃苹果,双脚还搭在板凳上一晃一晃的,跟妹妹解释:“这个林业学校很不错的,是咱们地区林业局开办的中专学校,中专毕业以后国家也是包分配的,我想考还没考上呢!”
这次高考是大中专院校一起录取,他没有收到体检通知书,就意味着他连中专分数线都没过。
哎。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人家宋恒不想去,他却羡慕得要命。
被项远洋艳羡的宋恒,闻言脸色更黑了。
他前两个志愿报的都是军校,第三志愿按照项家兄弟的志愿随便抄了一个。他以为有自家老宋兜底,这两个军校肯定会有一个录取他的。
没想到他爹那点面子一点用也没有,最终居然被什么果树专业录取了……
三份录取通知到手,项小羽姑嫂俩都很满意,只有宋恒哭丧着脸,还在考虑要不要去种果树。
项小羽的心情放松下来,还关心了一下自家大哥的情况。
“我大哥没收到通知书吗?”
项英雄也在心里犯嘀咕呢,小儿子连体检都没去,所以没被录取是正常的,但是老大可是去体检过的,怎么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呢,哪怕是个中专或者技工学校也行呀!
然而,这三份通知书就是瑶水大队的最后三份了,过年之前,小孙邮递员再没送过挂号信。
*
因为一次高考,瑶水大队算是在十里八乡彻底火了一把!
他们全大队总共有一千八百多名社员和知青,这次去参加高考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收到大专院校录取通知书的有六人,被中专学校录取了十人,被县水泥厂技工学校录取了四人。
全队收到了二十张录取通知书,虽然没有清华北大那样的好学校,但是他们以数量取胜了!
瑶水大队成为了全公社,甚至是全县,收到录取通知书最多的生产队!
被录取的考生需要在三月份之前去学校报到,有几个知青便想提前办手续,在过年前离开瑶水村,回家过个团圆年。
贾支书和项队长既然已经在高考这件事上一路为知青们亮绿灯了,自然要送佛送到西,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卡着人家。
不过,在分别之前,瑶水大队迎来了公社干部,以及一位《海浦晚报》的记者。
这位记者是专门来让瑶水大队分享高考经验的。
报社的大记者可是平时请都请不来的,既然有了机会,大队干部当然要出一把风头,于是他们非常积极地将那六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人召集了起来。
记者同志对每一位准大学生都进行了采访,其中四人是知青,这四人发言的中心思想都相当一致。
一是感谢大队干部给他们提供的便利条件,为了支持知青们参加高考,生产队只要求他们每天上半天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二是感谢队里组织的各科冲刺小组。两个月以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为他们这些很多年没摸过书本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记者还单独采访了贾支书和项队长。
两个农村老头红光满面地坐在大队部里,贾支书意气风发道:“这次恢复高考的消息来的太突然了,我们准备的还不咋充分,就比如这个填报志愿吧,队里没人懂这些,耽误了不少孩子。原本以为会有更多孩子考上呢!”
项英雄家里有个被录取的大学生闺女,对于填报志愿的事颇有心得。
“哎呀,我们队里确实有不少同志被耽误了,有的专业是要加试外语的,比如那个什么国际政治,没人通知他们要考外语,大家伙都不知道还有这码事,结果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
记者详细询问了高考补习班和冲刺小组的情况。
但那些学习小组都是人家学生娃们自发组织的,大队干部没怎么干预过,贾支书只好打着哈哈说:“今年我们队里考上中专的人中有一半都是应届生,往届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不占什么优势。所以,虽然高考结束了,但这些学习小组我们会继续办下去,给那些撂下书本很多年的学生娃继续提供学习机会。”
记者收集齐了写作素材,便建议大家一起拍张相片。
大队干部们将队里收到通知书的二十人都聚集过来,每人都在胸前佩戴一朵用红纸制作的大红花,相互帮忙整理了一下服装发型,便站成了两排。
项英雄在人群里反复数了几遍,只有十九人。
“怎么少了一个呢?谁没来啊?”
项小羽举手说:“宋恒没来,咱们不用等他了,直接拍吧。”
宋恒思考了几天,还是决定放弃去林业中专上学了。
他对种果树一点兴趣也没有,一想到自己的后半辈子都要跟果树打交道,他脑袋都有点发木。
所以,他生了几天闷气以后,放弃了通过高考离开农村的这条路。
当着大家的面,项小羽没好意思说出宋恒的决定,毕竟他放弃的机会,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