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印则在离藏书阁有一段距离,如果陆江月来,她能避开李裕这处,但又能在藏书阁出事的时候前去帮衬的地方饮茶翻书。
这是功德楼的二层,视野开阔,抄经文的时候人的内心也容易安静下来。
但温印眼下安静不下来,每抄片刻,都会抬眸看向对面的藏书阁,看看是不是有人进出,也大抵都能看到安润在藏书阁门口无聊发呆,闲得发慌。
温印笑了笑,继续低头抄着经文。
这处原本就视野宽阔,温印一面抄经文,余光一面能瞥到进出明珠寺中的往来人群。
眼下这个时候进出寺中的人不多,而且大抵没有特别的,温印都不会目光扫过。
只是忽然,温印指尖顿了顿,余光顺着入寺的阶梯看过去,眉头不由皱紧。
一时,还以为自己看错。
但很快,温印脸色都变了,她没看错,是贵平!
贵平来了定州!
还来了明月寺
虽然不知晓贵平来这里的缘故,但贵平是李坦身边的人,也是另一个棘手的人。
贵平和宋时遇全然不同。
贵平心思细致,谨慎小心,也很聪明,更会察言观色,手中还握有李坦给的权力。
如果贵平来,稍许蛛丝马迹都有可能暴露,而眼下,李裕还和洛铭跃在一处,光是这一条,恐怕都会生出事端来。
温印起身,但温印没想到的是,贵平入了寺庙便径直往藏书阁去,一分都没耽误,温印脸色微变 ,她再去根本来不及了,而且,她越是如此撵上,贵平一定越会心生怀疑。
而李裕和洛铭跃还在藏书阁中
以贵平的精明,若是见到李裕和洛铭跃两人在一处,那十有八.九要问题。
怎么办?温印脑海中飞快转动着,忽得,温印停下,朝清维道,走,快。
而贵平方才就觉得有些不对,所以径直往藏书阁这边去,也一面问道,藏书阁里还有旁的香客吗?
领路的大师应道,藏书阁是开放的,应当有香客在,都是不拦的。
贵平皱眉,朝一侧随行的禁军道,让人把藏书阁围起来,如果藏书阁里有人,一个都不准离开。
作者有话说:
今天外出有事,没补更啦,先更了今天的,还欠大家2更,我记得
明天见
这章还有假期红包,记得吐泡泡
剧情要快了,大家坐稳
明天见
第085章 转折
是。贵平吩咐完之后, 当即就有随行的禁军应声照做,快步跑在贵平之前,分毫都未耽误。
跟在贵平身侧的这些禁军, 并不是宋时遇手中禁军的一支,而是东宫直属禁军中的一支。
眼下东边的灾情越演越烈, 虽然朝中已经有赈灾的粮食和银两往东边受灾的地方拨,也安排了专门处置此事的巡察使前往, 也并了驻军调赴。
照说,东边情况应当有所获好转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 东边灾情也好, 冲突也好,都越演越烈。
尤其是流民被逼造反,原本巡察使已经去安抚调停了,但调停的过程中竟然发生了惨烈冲突,东边的局势便急转直下,陷入僵局
在东边每一处的意外都似毫无预兆,又偏巧撞在一处, 这让李坦有些坐不住,不敢再掉以轻心。眼见着东边局势越来越乱,收不了场, 李坦自己的重心都从朝中制衡调转到东边局势的缓和上来, 再没有多余精力来管李裕这处。
李裕在定州呆得时间越久,李坦心中越不安,越怕节外生枝, 在他顾及不到的地方。所以李坦想要安心对付东边的局势, 就连发了诸道手谕到宋时遇处, 让宋时遇提前将人带回京中。
但再三思虑后,又怕宋时遇的性子能保证李裕不出事,却不能保证拗过李裕,将李裕提前带回京中,所以最后李坦贵平亲自来,避免李裕拖延。
李坦正焦躁应对着东边之事,贵平是他最放心的一个,而且贵平是内侍官,不是朝臣,但因为贵平是他的内侍官,可以做的事很多,包括,随机应变,因为贵平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的。
所以这一趟来定州,贵平很清楚东宫的意思
带回李裕,不要让人利用李裕生事;如果李裕自己生事,要么强行带回京中,要么做干净,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贵平刚到定州城,就听闻李裕跟着娄家老太太一道去了茗山明珠寺,就算有娄家老太太孙子的忌日,也就算有禁军跟随着,但明显,这些举动后背都有风险,或许是致命的麻烦。
宋时遇不会拦,也不好拦。
他连夜赶来茗山这处,刚才上山的时候听人说起废太子听了晨间经文,然后有感而发自己的境遇,去了藏书阁借阅经文。
旁人兴许会信,但贵平清楚,废太子早前是储君,从小跟随陛下,师从太子太傅,从某种意义上说,废太子接受的储君教导,心性比殿下还要更稳妥些
譬如在离院形同囚禁的月余两月,若是换成殿下,殿下许是早就鱼死网破,但废太子并没有。
这样人,会有听到诵经产生感触的可能,但未必就会这么巧合,更不会轻易对人言明。
宋时遇未必想不到其中有猫腻,但朝中臣子和军中将领这么多,未必人人都会同废太子较真。
--
这是功德楼的二层,视野开阔,抄经文的时候人的内心也容易安静下来。
但温印眼下安静不下来,每抄片刻,都会抬眸看向对面的藏书阁,看看是不是有人进出,也大抵都能看到安润在藏书阁门口无聊发呆,闲得发慌。
温印笑了笑,继续低头抄着经文。
这处原本就视野宽阔,温印一面抄经文,余光一面能瞥到进出明珠寺中的往来人群。
眼下这个时候进出寺中的人不多,而且大抵没有特别的,温印都不会目光扫过。
只是忽然,温印指尖顿了顿,余光顺着入寺的阶梯看过去,眉头不由皱紧。
一时,还以为自己看错。
但很快,温印脸色都变了,她没看错,是贵平!
贵平来了定州!
还来了明月寺
虽然不知晓贵平来这里的缘故,但贵平是李坦身边的人,也是另一个棘手的人。
贵平和宋时遇全然不同。
贵平心思细致,谨慎小心,也很聪明,更会察言观色,手中还握有李坦给的权力。
如果贵平来,稍许蛛丝马迹都有可能暴露,而眼下,李裕还和洛铭跃在一处,光是这一条,恐怕都会生出事端来。
温印起身,但温印没想到的是,贵平入了寺庙便径直往藏书阁去,一分都没耽误,温印脸色微变 ,她再去根本来不及了,而且,她越是如此撵上,贵平一定越会心生怀疑。
而李裕和洛铭跃还在藏书阁中
以贵平的精明,若是见到李裕和洛铭跃两人在一处,那十有八.九要问题。
怎么办?温印脑海中飞快转动着,忽得,温印停下,朝清维道,走,快。
而贵平方才就觉得有些不对,所以径直往藏书阁这边去,也一面问道,藏书阁里还有旁的香客吗?
领路的大师应道,藏书阁是开放的,应当有香客在,都是不拦的。
贵平皱眉,朝一侧随行的禁军道,让人把藏书阁围起来,如果藏书阁里有人,一个都不准离开。
作者有话说:
今天外出有事,没补更啦,先更了今天的,还欠大家2更,我记得
明天见
这章还有假期红包,记得吐泡泡
剧情要快了,大家坐稳
明天见
第085章 转折
是。贵平吩咐完之后, 当即就有随行的禁军应声照做,快步跑在贵平之前,分毫都未耽误。
跟在贵平身侧的这些禁军, 并不是宋时遇手中禁军的一支,而是东宫直属禁军中的一支。
眼下东边的灾情越演越烈, 虽然朝中已经有赈灾的粮食和银两往东边受灾的地方拨,也安排了专门处置此事的巡察使前往, 也并了驻军调赴。
照说,东边情况应当有所获好转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 东边灾情也好, 冲突也好,都越演越烈。
尤其是流民被逼造反,原本巡察使已经去安抚调停了,但调停的过程中竟然发生了惨烈冲突,东边的局势便急转直下,陷入僵局
在东边每一处的意外都似毫无预兆,又偏巧撞在一处, 这让李坦有些坐不住,不敢再掉以轻心。眼见着东边局势越来越乱,收不了场, 李坦自己的重心都从朝中制衡调转到东边局势的缓和上来, 再没有多余精力来管李裕这处。
李裕在定州呆得时间越久,李坦心中越不安,越怕节外生枝, 在他顾及不到的地方。所以李坦想要安心对付东边的局势, 就连发了诸道手谕到宋时遇处, 让宋时遇提前将人带回京中。
但再三思虑后,又怕宋时遇的性子能保证李裕不出事,却不能保证拗过李裕,将李裕提前带回京中,所以最后李坦贵平亲自来,避免李裕拖延。
李坦正焦躁应对着东边之事,贵平是他最放心的一个,而且贵平是内侍官,不是朝臣,但因为贵平是他的内侍官,可以做的事很多,包括,随机应变,因为贵平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的。
所以这一趟来定州,贵平很清楚东宫的意思
带回李裕,不要让人利用李裕生事;如果李裕自己生事,要么强行带回京中,要么做干净,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贵平刚到定州城,就听闻李裕跟着娄家老太太一道去了茗山明珠寺,就算有娄家老太太孙子的忌日,也就算有禁军跟随着,但明显,这些举动后背都有风险,或许是致命的麻烦。
宋时遇不会拦,也不好拦。
他连夜赶来茗山这处,刚才上山的时候听人说起废太子听了晨间经文,然后有感而发自己的境遇,去了藏书阁借阅经文。
旁人兴许会信,但贵平清楚,废太子早前是储君,从小跟随陛下,师从太子太傅,从某种意义上说,废太子接受的储君教导,心性比殿下还要更稳妥些
譬如在离院形同囚禁的月余两月,若是换成殿下,殿下许是早就鱼死网破,但废太子并没有。
这样人,会有听到诵经产生感触的可能,但未必就会这么巧合,更不会轻易对人言明。
宋时遇未必想不到其中有猫腻,但朝中臣子和军中将领这么多,未必人人都会同废太子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