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东西是有个过程的,入门、熟练、精通、小成和大成。
如果一个人拥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好学的执行力,在入门到熟练这个阶段,进展是比较快的,精通以及后面的阶段,才考验时间积累和天赋限制。
而怎么入门,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去找内行的引路人,来点拨一二。
夏鹿帆对自己的拍摄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可能比普通人的镜头更稳一些,但是什么角度、构图或者拍摄技巧?通通没有。
之前拍碗池比赛的时候,也是没有摄影技术分,全是靠滑板技术分凑上去的。
但现在拍摄鸟群就不行了,夏鹿帆也没有办法临时点亮会飞技能,她总不能追在鸟群后面飞。
那当地林业局还考虑保护什么鸟类栖息地?
换国家级生物研究部门来才行,人类进化的发展契机就直接在会飞的夏鹿帆身上。
和专业的运动摄影师一样,野生动物摄影师也不算什么大热行业,夏鹿帆加到两位前辈后,主动说明来意。
哪怕夏鹿帆只是想去县城附近的山林里拍摄鸟群,和这两位摄影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追着帝企鹅北极熊和藏羚羊相比,根本算不上野生动物拍摄。
但对方也不吝啬指点几句,可能越是行业尖端人才,态度和想法越开阔坦然,不会因为自己曾为了拍摄横穿无人区或者在南极对抗暴风雨而自傲,随意轻视想入行求指点的新人,发给LU不少资料。
两位前辈正好一男一女,一个刚从大西洋回来,一个准备去澳洲拍摄,都正在忙,不方便和LU详聊,就转了她很多新手必看之类的资料。
一看就是没少指点新人,连这些文件和视频都是现成的。
夏鹿帆也不打扰别人,收到之后回复感谢,坐在大巴上认真地看。
现在她全身上下就两个设备最值钱,一个是包里江竹安帮她找的相机,另一个就是存着江竹安和两位前辈发给她学习资料的手机。
路途遥远,正好能把这些东西看完。
虽然说看完这些资料,夏鹿帆也不会立刻变成一个技术熟练的摄影师,但是,起码不再是纯新人,贸贸然踩进一个新环境里面。
事前准备越充足,热身越充分,就越能保证她对意外发生的应变能力,这个道理不只适用在运动环节。
大巴车的摇晃程度还算可以接受,但是换成去县城的线路车,夏鹿帆就立刻收起手机,免得视力受损。
充电的LU休息去了,社交的小鹿就可以上岗了,她看着车上其他的乘客,特别不见外的凑过去开聊。
能坐上这趟线路车的乘客,要么住在县城里,要么住在县城周围的,总之都是本地人。
尤其是一些中年的阿姨,手里还提着一些袋子,看着像从市里买东西带回家的样子。
有过出门坐车经验的就知道,旅途中提着分量不轻的袋子挺考验耐性的,尤其是什么换乘或者中转,碍事的袋子还容易破裂或磕碰。
所以如非必要,这种手提袋子都会被换乘拉杆箱或者小推车,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带,缺什么到地方再买。
但是,持家的中年人选择不太一样,或者年纪再大一些的老年人,他们在上车前如果看到什么物廉价美的东西,买下来之后不会觉得提着袋子有什么累的,省钱还可以把东西带回家就是最划算的。
和陌生人攀谈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目的地是相对封闭的小地方,那么尽量就去找身上有生活痕迹或重视家庭的人。
夏鹿帆去聊得两位都是中年女性,手里提着小孩喝的儿童奶和橙子咸鸭蛋,还有给家里电器防尘的那种带花边的布,就是最佳的聊天对象。
谁会拒绝嘴甜喊大姐的学生来聊天呢?
虽然十五六岁的同龄人,很少有会特别家常气质拉着陌生人聊天,但是,夏鹿帆一枝独秀,成功聊出不少消息来。
“修路好啊,以后把路修过来,我们就不用再等车赶趟了,现在离市里太远了。”
“对啊,我们这种的水果也能往外卖,现在乡村有那种供网购的果蔬基地,我们县周围的枇杷和梨都特别好,但是路不好运不过去,人家基地就不要我们县的。”
这个县附近就是连绵的山,地势起伏大,有的时候天冷路面还会结冰,线路车为了安全就会减少次数,县里的出行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句空话,这种因为地势受限而交通困难的县,就算有特色果业也很难运输出去赚钱,人家冷鲜车都不愿意开进来。
公路、铁路和机场对这样的县城帮助都是翻天覆地的,市里也有很多其他贫困县,因为地势比较好,又处在几条规划线路的中心,成为交通小枢纽之后经济立刻就起来的例子。
更别说什么修路占用农田或林地,还可以给补贴或置换房屋的事情,真的有不少本地人就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呢!
要不然,江竹安也不会说,他只希望让规划方案改涉及山林的那一小片地方,只要能保护那点鸟类迁徙地就行。
因为修路这种大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关注和心弦,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轻易变动,能微调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其实,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对峙矛盾点。
人类聚集的区域,天然会压迫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可是社会的主导角色始终是人类,能做到尽可能兼顾和保护,已经是多方的努力结果了。
--
如果一个人拥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好学的执行力,在入门到熟练这个阶段,进展是比较快的,精通以及后面的阶段,才考验时间积累和天赋限制。
而怎么入门,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去找内行的引路人,来点拨一二。
夏鹿帆对自己的拍摄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可能比普通人的镜头更稳一些,但是什么角度、构图或者拍摄技巧?通通没有。
之前拍碗池比赛的时候,也是没有摄影技术分,全是靠滑板技术分凑上去的。
但现在拍摄鸟群就不行了,夏鹿帆也没有办法临时点亮会飞技能,她总不能追在鸟群后面飞。
那当地林业局还考虑保护什么鸟类栖息地?
换国家级生物研究部门来才行,人类进化的发展契机就直接在会飞的夏鹿帆身上。
和专业的运动摄影师一样,野生动物摄影师也不算什么大热行业,夏鹿帆加到两位前辈后,主动说明来意。
哪怕夏鹿帆只是想去县城附近的山林里拍摄鸟群,和这两位摄影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追着帝企鹅北极熊和藏羚羊相比,根本算不上野生动物拍摄。
但对方也不吝啬指点几句,可能越是行业尖端人才,态度和想法越开阔坦然,不会因为自己曾为了拍摄横穿无人区或者在南极对抗暴风雨而自傲,随意轻视想入行求指点的新人,发给LU不少资料。
两位前辈正好一男一女,一个刚从大西洋回来,一个准备去澳洲拍摄,都正在忙,不方便和LU详聊,就转了她很多新手必看之类的资料。
一看就是没少指点新人,连这些文件和视频都是现成的。
夏鹿帆也不打扰别人,收到之后回复感谢,坐在大巴上认真地看。
现在她全身上下就两个设备最值钱,一个是包里江竹安帮她找的相机,另一个就是存着江竹安和两位前辈发给她学习资料的手机。
路途遥远,正好能把这些东西看完。
虽然说看完这些资料,夏鹿帆也不会立刻变成一个技术熟练的摄影师,但是,起码不再是纯新人,贸贸然踩进一个新环境里面。
事前准备越充足,热身越充分,就越能保证她对意外发生的应变能力,这个道理不只适用在运动环节。
大巴车的摇晃程度还算可以接受,但是换成去县城的线路车,夏鹿帆就立刻收起手机,免得视力受损。
充电的LU休息去了,社交的小鹿就可以上岗了,她看着车上其他的乘客,特别不见外的凑过去开聊。
能坐上这趟线路车的乘客,要么住在县城里,要么住在县城周围的,总之都是本地人。
尤其是一些中年的阿姨,手里还提着一些袋子,看着像从市里买东西带回家的样子。
有过出门坐车经验的就知道,旅途中提着分量不轻的袋子挺考验耐性的,尤其是什么换乘或者中转,碍事的袋子还容易破裂或磕碰。
所以如非必要,这种手提袋子都会被换乘拉杆箱或者小推车,当然,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带,缺什么到地方再买。
但是,持家的中年人选择不太一样,或者年纪再大一些的老年人,他们在上车前如果看到什么物廉价美的东西,买下来之后不会觉得提着袋子有什么累的,省钱还可以把东西带回家就是最划算的。
和陌生人攀谈也是有技巧的,尤其是目的地是相对封闭的小地方,那么尽量就去找身上有生活痕迹或重视家庭的人。
夏鹿帆去聊得两位都是中年女性,手里提着小孩喝的儿童奶和橙子咸鸭蛋,还有给家里电器防尘的那种带花边的布,就是最佳的聊天对象。
谁会拒绝嘴甜喊大姐的学生来聊天呢?
虽然十五六岁的同龄人,很少有会特别家常气质拉着陌生人聊天,但是,夏鹿帆一枝独秀,成功聊出不少消息来。
“修路好啊,以后把路修过来,我们就不用再等车赶趟了,现在离市里太远了。”
“对啊,我们这种的水果也能往外卖,现在乡村有那种供网购的果蔬基地,我们县周围的枇杷和梨都特别好,但是路不好运不过去,人家基地就不要我们县的。”
这个县附近就是连绵的山,地势起伏大,有的时候天冷路面还会结冰,线路车为了安全就会减少次数,县里的出行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可不是句空话,这种因为地势受限而交通困难的县,就算有特色果业也很难运输出去赚钱,人家冷鲜车都不愿意开进来。
公路、铁路和机场对这样的县城帮助都是翻天覆地的,市里也有很多其他贫困县,因为地势比较好,又处在几条规划线路的中心,成为交通小枢纽之后经济立刻就起来的例子。
更别说什么修路占用农田或林地,还可以给补贴或置换房屋的事情,真的有不少本地人就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呢!
要不然,江竹安也不会说,他只希望让规划方案改涉及山林的那一小片地方,只要能保护那点鸟类迁徙地就行。
因为修路这种大事,牵动了太多人的关注和心弦,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轻易变动,能微调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其实,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对峙矛盾点。
人类聚集的区域,天然会压迫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可是社会的主导角色始终是人类,能做到尽可能兼顾和保护,已经是多方的努力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