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什么好交待,就是走过长,显出一种很庄重的氛围来。大家吃了果子茶,张矩道:“听说请了杭太傅来做媒,这面子可算大得很了。”
凌氏不明白,探身问:“杭太傅不怕得罪官家吗?”
张秩吹了吹茶盏里漂浮的桂花,“杭太傅这人公正,一向觉得帝王要以国家为重,还反对过三年一采选。那日谏议大夫奏请时,他那双眼睛,险些翻到头顶上去,所以嗣王要抢先来下聘,请谁都不合适,只有杭太傅最合适。”
堂上大家闲谈,肃柔看了潘夫人一眼,她还像往常一样,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垂眼坐在座上。肃柔知道她心里的感觉,这位继母对赫连颂的厌恶,恐怕不下于她。毕竟好好的人,因他而没了,如今继女要和仇人定亲,虽然只是应急,也够令她难过的了。
肃柔这阵子忙于跑温国公府,疏忽了和她深谈,便起身挪过去,在她身边坐下,轻轻唤了声母亲。
她转过头来看她,目光沉静如水,肃柔道:“只是解了目下的困局,母亲不要担心。”
潘夫人点了点头,“是福是祸,日后自己承担。”
她说话从来不会留情面,越是这样,肃柔越觉得心安,“两三个月就行了,至多半年。”
潘夫人没有再说话,不过轻声一叹,转头望向门外。
这时院门上传来很大的动静,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负责传信的婆子站在廊庑下通禀,说:“嗣武康王及太傅登门,来向二娘子纳征了。”
张矩和张秩忙迎了出去,肃柔和姐妹们则纷纷退进了后阁内。
上房的厅堂和后阁之间垂挂着金丝竹帘,因外面透亮里面幽暗,能单向看见外面的情景。那位嗣武康王,所有姐妹都是头一回见,起先只听说是从陇右来的,祖上娶了塞外的夫人,身上带着西域的血统,一下子就将他定性成了蛮夷莽夫,瞪着铜铃一样的眼睛,满脸络腮胡。结果现在看见真人,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那眉眼、那身段,那弘雅气度和蔚然谈吐,很快就把之前的刻版印象推翻了。
大家面面相觑,望向肃柔,她漠然看着堂上,看见聘礼一抬一抬地送进院内,看见赫连颂将大雁交到伯父手上。
杭太傅很乐见这样的联姻,抚着胡须说:“我和万钧一向有些交情,十几年倏忽而过,一转眼孩子们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前几日介然来我府上托付,请我做冰人,来为两家说合,我一口便答应了。介然是我门下学生,不是我夸自己的学生好,真真是人品学识无可挑剔,两家也算有渊源,且门当户对,年纪相称。万钧若是能看见今日的事,想来也对这个半子称意得很,将来让他代泰山大人在老太君跟前尽孝,也了了他多年的一桩心事吧。”
杭太傅是做学问的,口才自然了得,太夫人因熟知内情,亦从善如流,颔首道:“嗣王有心,请得杭公出山做媒,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也瞧着两个孩子登对得很,放在一起郎才女貌,一对儿璧人。”
一旁的赫连颂向太夫人长揖下去,将装着通婚书的楠木匣子交到了太夫人手上,太夫人笑吟吟递给潘夫人,潘夫人展开宣读:“赫连经纬白:长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长女温惠淑慎,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因媒人杭公,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
因张律早逝,肃柔的婚事由张矩代父递答婚书。杭太傅接过来后,将木匣交给赫连颂,赫连颂捧匣,向太夫人和潘夫人长揖下去,“介然必定珍重二娘子,自此一心,不敢有违。”
太夫人笑着点头,“好好好……今日真是个喜庆的好日子,二娘的婚事一向是我最上心的,见她有了可堪托付的人,我就放心了。”
大家让礼一番,各自落座,杭太傅作为冰人很是尽职,对太夫人道:“两个孩子的年庚八字,我听介然说都已经合过了,没有相冲相克,一切都好得很。先头的纳采、纳吉我不曾参与,今日纳征过后就要向老太君请期了,男家合婚,定在了九月初六日,不知老太君意下如何啊?”
九月初六……不过短短三个月罢了。这让堂上众人迟疑起来,说好的半年退婚,时间怎么好像对不上了?
第29章
杭太傅望向众人,大家似乎都有些犹豫,便问:“可是怕太仓促,三个月来不及预备?”话又说回来,“其实娶亲一事,还是嗣王府上操持得更多些。贵府上虽也要筹备,大头在于设宴款待亲友,到时候请四司六局帮着操办,其实细算起来时间足够了,我家上年嫁女儿,也是这样安排的。”
座上的赫连颂笑了笑,心道请得一位有经验的大媒登门说合,果然能省好些口舌。不过看张家人脸上都有难色,自己便也出面解释了一番,和声道:“前几日确实请来钦天监的人排了八字,头一个好日子在九月初六,我便把这个日子记下了。因下半年军中事务忙,恐怕我要常往来于幽州和上京之间,若是亲迎耽搁得太久,只怕会招人非议,因此就定在九月初六,我看倒还相宜。”说着复又一笑,“当然,这只是我的浅见,究竟定在什么时候,也要看一看长辈们和二娘子的意思。或者请祖母托人再排算,到时候知会介然,也是不碍的。”
所以就是戏要做足,既然今日纳征了,那么商定婚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流程。
--
凌氏不明白,探身问:“杭太傅不怕得罪官家吗?”
张秩吹了吹茶盏里漂浮的桂花,“杭太傅这人公正,一向觉得帝王要以国家为重,还反对过三年一采选。那日谏议大夫奏请时,他那双眼睛,险些翻到头顶上去,所以嗣王要抢先来下聘,请谁都不合适,只有杭太傅最合适。”
堂上大家闲谈,肃柔看了潘夫人一眼,她还像往常一样,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垂眼坐在座上。肃柔知道她心里的感觉,这位继母对赫连颂的厌恶,恐怕不下于她。毕竟好好的人,因他而没了,如今继女要和仇人定亲,虽然只是应急,也够令她难过的了。
肃柔这阵子忙于跑温国公府,疏忽了和她深谈,便起身挪过去,在她身边坐下,轻轻唤了声母亲。
她转过头来看她,目光沉静如水,肃柔道:“只是解了目下的困局,母亲不要担心。”
潘夫人点了点头,“是福是祸,日后自己承担。”
她说话从来不会留情面,越是这样,肃柔越觉得心安,“两三个月就行了,至多半年。”
潘夫人没有再说话,不过轻声一叹,转头望向门外。
这时院门上传来很大的动静,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负责传信的婆子站在廊庑下通禀,说:“嗣武康王及太傅登门,来向二娘子纳征了。”
张矩和张秩忙迎了出去,肃柔和姐妹们则纷纷退进了后阁内。
上房的厅堂和后阁之间垂挂着金丝竹帘,因外面透亮里面幽暗,能单向看见外面的情景。那位嗣武康王,所有姐妹都是头一回见,起先只听说是从陇右来的,祖上娶了塞外的夫人,身上带着西域的血统,一下子就将他定性成了蛮夷莽夫,瞪着铜铃一样的眼睛,满脸络腮胡。结果现在看见真人,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那眉眼、那身段,那弘雅气度和蔚然谈吐,很快就把之前的刻版印象推翻了。
大家面面相觑,望向肃柔,她漠然看着堂上,看见聘礼一抬一抬地送进院内,看见赫连颂将大雁交到伯父手上。
杭太傅很乐见这样的联姻,抚着胡须说:“我和万钧一向有些交情,十几年倏忽而过,一转眼孩子们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前几日介然来我府上托付,请我做冰人,来为两家说合,我一口便答应了。介然是我门下学生,不是我夸自己的学生好,真真是人品学识无可挑剔,两家也算有渊源,且门当户对,年纪相称。万钧若是能看见今日的事,想来也对这个半子称意得很,将来让他代泰山大人在老太君跟前尽孝,也了了他多年的一桩心事吧。”
杭太傅是做学问的,口才自然了得,太夫人因熟知内情,亦从善如流,颔首道:“嗣王有心,请得杭公出山做媒,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也瞧着两个孩子登对得很,放在一起郎才女貌,一对儿璧人。”
一旁的赫连颂向太夫人长揖下去,将装着通婚书的楠木匣子交到了太夫人手上,太夫人笑吟吟递给潘夫人,潘夫人展开宣读:“赫连经纬白:长男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长女温惠淑慎,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因媒人杭公,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
因张律早逝,肃柔的婚事由张矩代父递答婚书。杭太傅接过来后,将木匣交给赫连颂,赫连颂捧匣,向太夫人和潘夫人长揖下去,“介然必定珍重二娘子,自此一心,不敢有违。”
太夫人笑着点头,“好好好……今日真是个喜庆的好日子,二娘的婚事一向是我最上心的,见她有了可堪托付的人,我就放心了。”
大家让礼一番,各自落座,杭太傅作为冰人很是尽职,对太夫人道:“两个孩子的年庚八字,我听介然说都已经合过了,没有相冲相克,一切都好得很。先头的纳采、纳吉我不曾参与,今日纳征过后就要向老太君请期了,男家合婚,定在了九月初六日,不知老太君意下如何啊?”
九月初六……不过短短三个月罢了。这让堂上众人迟疑起来,说好的半年退婚,时间怎么好像对不上了?
第29章
杭太傅望向众人,大家似乎都有些犹豫,便问:“可是怕太仓促,三个月来不及预备?”话又说回来,“其实娶亲一事,还是嗣王府上操持得更多些。贵府上虽也要筹备,大头在于设宴款待亲友,到时候请四司六局帮着操办,其实细算起来时间足够了,我家上年嫁女儿,也是这样安排的。”
座上的赫连颂笑了笑,心道请得一位有经验的大媒登门说合,果然能省好些口舌。不过看张家人脸上都有难色,自己便也出面解释了一番,和声道:“前几日确实请来钦天监的人排了八字,头一个好日子在九月初六,我便把这个日子记下了。因下半年军中事务忙,恐怕我要常往来于幽州和上京之间,若是亲迎耽搁得太久,只怕会招人非议,因此就定在九月初六,我看倒还相宜。”说着复又一笑,“当然,这只是我的浅见,究竟定在什么时候,也要看一看长辈们和二娘子的意思。或者请祖母托人再排算,到时候知会介然,也是不碍的。”
所以就是戏要做足,既然今日纳征了,那么商定婚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