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大姑奶奶也是瑞阳侯府的姑娘,您和世子夫人到底是玉姑娘的亲舅舅和亲舅母,总不能事情没分出个青红皂白,就先由着锦乡伯府的人欺负咱们家姑娘。”姜嬷嬷说完话便立在一旁,等着魏大郎的答复。魏大郎的面色变幻不定。
他自然知道魏若和魏元娘要绕过母亲直接来找她,因为玉姐儿是被二娘接到锦乡伯府的,且她又和二姐的公公有了首尾,若是让母亲出面的话只怕她不仅不会帮忙反而会跟着锦乡伯夫人一起整治玉姐儿。
魏大郎虽才学平庸且平素不管内宅之事,可他是一个善良之人,他虽觉得锦乡伯夫人既能让人直接上门去骂魏元娘,那就代表玉姐儿确实犯下了大错。
但他却不想玉姐儿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死在锦乡伯府上,她好歹叫过他一声舅父。
这么一想,魏大郎便打定主意要去一趟锦乡伯府了。
他对张氏道:“你收拾一下同我去一趟锦乡伯府吧。”
张氏却比魏大郎想的要深一些。
她在听到玉姐儿是被魏二娘接进锦乡伯府的时候,就对魏二娘起了疑心。
她也算是和魏二娘相处过很长时间的人了,对这个小姑子的品性十分的了解。
她不仅刻薄寡情而且不见金银不出手。
若说她无缘无故发了好心要接玉姐儿去锦乡伯府松散一下,她是绝不会相信的。
张氏想起前段时间,魏二娘回府后在瑞阳侯夫人面前说的那些诸如她要往夫君身边放丫鬟,那我也要往公公身边放妾室,并且还是个她没法随意打发的妾室之类的话,遍体生寒。
这事说不得就是魏二娘从中做的手脚,甚至于她婆母说不定也从中掺了一脚。
可张氏纵使有这样的猜想也不敢随意与人说,况且这里不仅有魏若和魏元娘的贴身嬷嬷在,魏大郎还在催她走。
张氏只好提着心随着魏大郎去了锦乡伯府。
瑞阳侯夫人得到信时,魏大郎和张氏已经走了两个多时辰了。
她恨的不行,连忙打发车马房的人准备车马。
米三夫人正在佛堂内捡佛米,就见丫鬟来回说世子夫人来了。
大嫂怎么这个时候来找她?
米三夫人满是疑惑的出了佛堂。
世子夫人云氏的手里拿着张拜帖,看到米三夫人出来,她就笑道:“安国公夫人递了张拜帖过来,说是待会儿想来见一见你。”
安国公夫人无故要过来见她?还是这么突然的过来?
难道她外甥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吗?
米三夫人心内突突,但面上却不露声色。
魏若在文德侯府二门处下了马车。
她刚下马车,就见世子夫人、米二夫人和米三夫人迎了上来。
看到她,三位夫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亲热的笑容。
世子夫人扶着魏若的手道:“婆母知道您要过来,特意让我们过来迎您。”
魏若只想着来找米三夫人,却没想到惊动了文德侯夫人,她只好随着世子夫人等人去见文德侯夫人。
文德侯夫人是一个约莫六十余岁的老太太,她一看到魏若就露出了亲切的笑脸,笑着向她问老太君和老夫人的好。
魏若耐着性子同她寒暄,可她的眼中却有些许的急色。
文德侯夫人看出了她的着急,她笑着对米三夫人道:“既然夫人是来找你的,那你带着夫人去你那里吧。”
米三夫人笑着应了。
她和魏若两人刚一进门,魏若便将锦乡伯府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米三夫人。
米三夫人的脸色青黄不定。
魏若就道:“我那堂姐一大清早就来了我这里,她也不知道玉姐儿在锦乡伯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着还是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再说,但又担心锦乡伯夫人不愿意见我们,就想请三夫人和我们一起去一趟锦乡伯府。锦乡伯夫人就算不愿意见我们想必也是愿意见您的。”
米三夫人听到她这么说也顾不得思虑忙道:“二姐必不会不见您的。只是出了这事,我二姐一定极为伤心,倒是不知道她能不能听进去我这话。”
魏若闻言沉默了片刻。
无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锦乡伯夫人都是受害者,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她却怀疑玉姐儿也是受害者,所以她觉得无论怎样都要弄清楚此事的真相。
如果玉姐儿真的做了错事,那她不求别的,只求能保下她一条命。
至于旁的,无论魏元娘怎么求她,她也不会再管。
可如果玉姐儿也是被陷害的话,那她肯定不能就这么白白让她受了冤屈。
魏若略去了她后面的想法,只将如果真是玉姐儿做的不对,那她只求保下她一条性命,余下便不再管的话告诉了米三夫人。
米三夫人听后暗自思衬。
她姐姐已经是坐四朝五的人了,外甥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锦乡伯世子。
虽说现在出了玉姐儿这事,锦乡伯府在面子上不好看,但若是能借此卖安国公夫人一个人情倒比什么都有用。
要知道安国公夫人的门路可是出了名的不好走,她自嫁进安国公府后就谨言慎行,素日里也只与原就与安国公府相近的人家来往,从不主动结交女眷。
这么一想,米三夫人就笑道:“夫人说的对,这事出的急,咱们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这就同夫人去锦乡伯府看一看。”
--
他自然知道魏若和魏元娘要绕过母亲直接来找她,因为玉姐儿是被二娘接到锦乡伯府的,且她又和二姐的公公有了首尾,若是让母亲出面的话只怕她不仅不会帮忙反而会跟着锦乡伯夫人一起整治玉姐儿。
魏大郎虽才学平庸且平素不管内宅之事,可他是一个善良之人,他虽觉得锦乡伯夫人既能让人直接上门去骂魏元娘,那就代表玉姐儿确实犯下了大错。
但他却不想玉姐儿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死在锦乡伯府上,她好歹叫过他一声舅父。
这么一想,魏大郎便打定主意要去一趟锦乡伯府了。
他对张氏道:“你收拾一下同我去一趟锦乡伯府吧。”
张氏却比魏大郎想的要深一些。
她在听到玉姐儿是被魏二娘接进锦乡伯府的时候,就对魏二娘起了疑心。
她也算是和魏二娘相处过很长时间的人了,对这个小姑子的品性十分的了解。
她不仅刻薄寡情而且不见金银不出手。
若说她无缘无故发了好心要接玉姐儿去锦乡伯府松散一下,她是绝不会相信的。
张氏想起前段时间,魏二娘回府后在瑞阳侯夫人面前说的那些诸如她要往夫君身边放丫鬟,那我也要往公公身边放妾室,并且还是个她没法随意打发的妾室之类的话,遍体生寒。
这事说不得就是魏二娘从中做的手脚,甚至于她婆母说不定也从中掺了一脚。
可张氏纵使有这样的猜想也不敢随意与人说,况且这里不仅有魏若和魏元娘的贴身嬷嬷在,魏大郎还在催她走。
张氏只好提着心随着魏大郎去了锦乡伯府。
瑞阳侯夫人得到信时,魏大郎和张氏已经走了两个多时辰了。
她恨的不行,连忙打发车马房的人准备车马。
米三夫人正在佛堂内捡佛米,就见丫鬟来回说世子夫人来了。
大嫂怎么这个时候来找她?
米三夫人满是疑惑的出了佛堂。
世子夫人云氏的手里拿着张拜帖,看到米三夫人出来,她就笑道:“安国公夫人递了张拜帖过来,说是待会儿想来见一见你。”
安国公夫人无故要过来见她?还是这么突然的过来?
难道她外甥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吗?
米三夫人心内突突,但面上却不露声色。
魏若在文德侯府二门处下了马车。
她刚下马车,就见世子夫人、米二夫人和米三夫人迎了上来。
看到她,三位夫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亲热的笑容。
世子夫人扶着魏若的手道:“婆母知道您要过来,特意让我们过来迎您。”
魏若只想着来找米三夫人,却没想到惊动了文德侯夫人,她只好随着世子夫人等人去见文德侯夫人。
文德侯夫人是一个约莫六十余岁的老太太,她一看到魏若就露出了亲切的笑脸,笑着向她问老太君和老夫人的好。
魏若耐着性子同她寒暄,可她的眼中却有些许的急色。
文德侯夫人看出了她的着急,她笑着对米三夫人道:“既然夫人是来找你的,那你带着夫人去你那里吧。”
米三夫人笑着应了。
她和魏若两人刚一进门,魏若便将锦乡伯府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米三夫人。
米三夫人的脸色青黄不定。
魏若就道:“我那堂姐一大清早就来了我这里,她也不知道玉姐儿在锦乡伯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着还是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再说,但又担心锦乡伯夫人不愿意见我们,就想请三夫人和我们一起去一趟锦乡伯府。锦乡伯夫人就算不愿意见我们想必也是愿意见您的。”
米三夫人听到她这么说也顾不得思虑忙道:“二姐必不会不见您的。只是出了这事,我二姐一定极为伤心,倒是不知道她能不能听进去我这话。”
魏若闻言沉默了片刻。
无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锦乡伯夫人都是受害者,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她却怀疑玉姐儿也是受害者,所以她觉得无论怎样都要弄清楚此事的真相。
如果玉姐儿真的做了错事,那她不求别的,只求能保下她一条命。
至于旁的,无论魏元娘怎么求她,她也不会再管。
可如果玉姐儿也是被陷害的话,那她肯定不能就这么白白让她受了冤屈。
魏若略去了她后面的想法,只将如果真是玉姐儿做的不对,那她只求保下她一条性命,余下便不再管的话告诉了米三夫人。
米三夫人听后暗自思衬。
她姐姐已经是坐四朝五的人了,外甥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锦乡伯世子。
虽说现在出了玉姐儿这事,锦乡伯府在面子上不好看,但若是能借此卖安国公夫人一个人情倒比什么都有用。
要知道安国公夫人的门路可是出了名的不好走,她自嫁进安国公府后就谨言慎行,素日里也只与原就与安国公府相近的人家来往,从不主动结交女眷。
这么一想,米三夫人就笑道:“夫人说的对,这事出的急,咱们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这就同夫人去锦乡伯府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