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张春英很是替邵春娥高兴:开小商店好,开小商店好,我女婿家在镇上开的那个小商店生意就不错。
邵春娥笑着点头,而后又问她:春英啊,你家老大媳妇咋样啊,还像以前那样不?
张春英的笑容就淡了下来。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张春英家也不例外。
张春英嫁到西村生了两子一女,她老伴儿四年前走了,现在她还一个人单着。张春英性格软和大度,对儿子女儿都一样看待,儿子有的东西她女儿也有,在几个孩子没结婚之前他们家十分的和睦,等孩子们一个个成了家,矛盾就显了出来了。
因为张春英跟她男人的一视同仁让两个儿媳妇儿十分不满。一个认为自己男人是长子理应得到优待,一个觉得自己男人是幺儿,理应得到厚爱,矛盾就这么立了起来,这么些年来原本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两兄弟早就已经互不来往了。
张春英家老大顾大财的儿媳妇性格泼辣,把顾大财拿捏得死死的,对张春英这个婆婆很不尊重,婆媳俩斗法顾大财要么沉默着不说话,要么劝张春英让一步。
她的小儿媳妇也不是什么好鸟,小心眼又尖酸刻薄,整天就盯着张春英手里那几个为数不多的私房,恨不得把张春英拆骨吃肉喝血才肯罢休。
她闺女倒是个好闺女,只是出了嫁的姑娘没有办法整日回娘家,她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上一世张春英的结局非常不好,她那大儿媳妇在外面欠了钱,不知道怎么的就主意打到了张春英的身上,死活要给张春英找个老伴儿。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爹娘公婆逼着女人嫁人改嫁的,儿媳妇逼着老婆婆改嫁那还是整个河下镇的头一遭,张春英跟她男人感情特别好,已经打定主意要给她男人守一辈子的,被大儿媳妇这么逼着,又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的,尤其是她小儿媳在得知大嫂的所作所为后不仅不阻止还加入到了劝说张春英的阵营里面去了。
两个儿子毫无作为,张春英受不了这个侮辱,跑到了镇政府去找领导做主,在跟领导控诉完两个儿子儿媳妇的不孝行径后她直接在镇政府撞了墙,都还没到医院人就没了。
邵春娥得到消息时她都下完葬了。
张春英叹了一口气:还跟以前一样呗,春娥啊,你说这养儿养儿有什么用呢?
张春英眼中满是迷茫,她不知道为什么孝顺的儿子会在结婚后纷纷变了模样,她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任由老婆作践她这个亲妈。
她也不知道这应该怪谁,怪两个儿媳妇心术不正?可若是他们心里没那意思媳妇再怎么引导不也没有用吗?
怪自己吗?她又做错了什么?
邵春娥想起顾锐安,也觉得十分糟心,在儿女的教育上,有顾锐安那个人在那立着,她就立场批判别人的孩子。
莫莉用牙齿咬断线头,说:大娘啊,我觉得是你性子太好了把他们纵的,但凡你小时候多打他们几下他们也不敢像现在这样。
张春英疼孩子,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如今,她家的三个孩子应是没怎么挨过打,每次张春英她男人要教训孩子都被她拦着,她那几个孩子从小到大被打的次数恐怕连一只巴掌的数都没有。
莫莉觉得这孩子该疼还是得疼,但是该教训的时候也不能手软。就像她大哥二哥,从小就没少挨揍,就连晓晓也一样。
孩子是最会看大人眼色的,她要是从小就没有个害怕的人,做错事也受不到多么严厉的惩罚,那么等他们长大了,他们对许多事情就缺乏了敬畏之心。
就像张春英的大儿子跟二儿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老婆做的事情是错的吗?他们难道不知道逼母亲改嫁是一件错事吗?他们知道的,但他们并不觉得后果会有多不好。
都是惯的。
张春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哎,我爹娘重男轻女,从小就对我们这些姑娘不好,打骂是常有的事儿,跟喝水吃饭一样频繁。那时候我就想着等我嫁人了绝对不打孩子,对儿子女儿也一定会一视同仁......
张春英做到了,可她做梦也没想到疼孩子也疼成了错,早知道这样还疼他们做什么?还不如像别家的孩子一样,该打就打呢!
邵春娥说:以前我就劝过你,人不打不成器,小树不修不直溜,你还不听我的。现在事情都成这样了,你也别太难受了。邵春娥看着张春英说:等我往后在外头站住了脚跟你就来找我,到时候咱们老姐俩一起过。
邵春娥的这一句话让张春英心里暖洋洋的,有邵春娥的这一句话,她觉得自己的这一生其实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那就这么说好了,到时候我在家过不下去了我投奔你去。
行,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喝汤。
张春英心里的阴霾散去了一些,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张春英也回去了。
张春英走后莫莉说道:我春英大娘哪里都好,就是这性子啊,实在是软了一些。
邵春娥性子软,是因为身后没有依仗,没有娘家丈夫也不向着她,张春英不是,她的丈夫对她很好,但凡她强硬一点,对孩子狠下心一点,都不会让她那两个儿子长成今天这个样子。
矫枉过正了。邵春娥跟张春英境遇有些相似,张春英的想法她理解。
--
邵春娥笑着点头,而后又问她:春英啊,你家老大媳妇咋样啊,还像以前那样不?
张春英的笑容就淡了下来。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张春英家也不例外。
张春英嫁到西村生了两子一女,她老伴儿四年前走了,现在她还一个人单着。张春英性格软和大度,对儿子女儿都一样看待,儿子有的东西她女儿也有,在几个孩子没结婚之前他们家十分的和睦,等孩子们一个个成了家,矛盾就显了出来了。
因为张春英跟她男人的一视同仁让两个儿媳妇儿十分不满。一个认为自己男人是长子理应得到优待,一个觉得自己男人是幺儿,理应得到厚爱,矛盾就这么立了起来,这么些年来原本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两兄弟早就已经互不来往了。
张春英家老大顾大财的儿媳妇性格泼辣,把顾大财拿捏得死死的,对张春英这个婆婆很不尊重,婆媳俩斗法顾大财要么沉默着不说话,要么劝张春英让一步。
她的小儿媳妇也不是什么好鸟,小心眼又尖酸刻薄,整天就盯着张春英手里那几个为数不多的私房,恨不得把张春英拆骨吃肉喝血才肯罢休。
她闺女倒是个好闺女,只是出了嫁的姑娘没有办法整日回娘家,她也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上一世张春英的结局非常不好,她那大儿媳妇在外面欠了钱,不知道怎么的就主意打到了张春英的身上,死活要给张春英找个老伴儿。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爹娘公婆逼着女人嫁人改嫁的,儿媳妇逼着老婆婆改嫁那还是整个河下镇的头一遭,张春英跟她男人感情特别好,已经打定主意要给她男人守一辈子的,被大儿媳妇这么逼着,又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的,尤其是她小儿媳在得知大嫂的所作所为后不仅不阻止还加入到了劝说张春英的阵营里面去了。
两个儿子毫无作为,张春英受不了这个侮辱,跑到了镇政府去找领导做主,在跟领导控诉完两个儿子儿媳妇的不孝行径后她直接在镇政府撞了墙,都还没到医院人就没了。
邵春娥得到消息时她都下完葬了。
张春英叹了一口气:还跟以前一样呗,春娥啊,你说这养儿养儿有什么用呢?
张春英眼中满是迷茫,她不知道为什么孝顺的儿子会在结婚后纷纷变了模样,她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任由老婆作践她这个亲妈。
她也不知道这应该怪谁,怪两个儿媳妇心术不正?可若是他们心里没那意思媳妇再怎么引导不也没有用吗?
怪自己吗?她又做错了什么?
邵春娥想起顾锐安,也觉得十分糟心,在儿女的教育上,有顾锐安那个人在那立着,她就立场批判别人的孩子。
莫莉用牙齿咬断线头,说:大娘啊,我觉得是你性子太好了把他们纵的,但凡你小时候多打他们几下他们也不敢像现在这样。
张春英疼孩子,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如今,她家的三个孩子应是没怎么挨过打,每次张春英她男人要教训孩子都被她拦着,她那几个孩子从小到大被打的次数恐怕连一只巴掌的数都没有。
莫莉觉得这孩子该疼还是得疼,但是该教训的时候也不能手软。就像她大哥二哥,从小就没少挨揍,就连晓晓也一样。
孩子是最会看大人眼色的,她要是从小就没有个害怕的人,做错事也受不到多么严厉的惩罚,那么等他们长大了,他们对许多事情就缺乏了敬畏之心。
就像张春英的大儿子跟二儿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老婆做的事情是错的吗?他们难道不知道逼母亲改嫁是一件错事吗?他们知道的,但他们并不觉得后果会有多不好。
都是惯的。
张春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哎,我爹娘重男轻女,从小就对我们这些姑娘不好,打骂是常有的事儿,跟喝水吃饭一样频繁。那时候我就想着等我嫁人了绝对不打孩子,对儿子女儿也一定会一视同仁......
张春英做到了,可她做梦也没想到疼孩子也疼成了错,早知道这样还疼他们做什么?还不如像别家的孩子一样,该打就打呢!
邵春娥说:以前我就劝过你,人不打不成器,小树不修不直溜,你还不听我的。现在事情都成这样了,你也别太难受了。邵春娥看着张春英说:等我往后在外头站住了脚跟你就来找我,到时候咱们老姐俩一起过。
邵春娥的这一句话让张春英心里暖洋洋的,有邵春娥的这一句话,她觉得自己的这一生其实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那就这么说好了,到时候我在家过不下去了我投奔你去。
行,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喝汤。
张春英心里的阴霾散去了一些,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张春英也回去了。
张春英走后莫莉说道:我春英大娘哪里都好,就是这性子啊,实在是软了一些。
邵春娥性子软,是因为身后没有依仗,没有娘家丈夫也不向着她,张春英不是,她的丈夫对她很好,但凡她强硬一点,对孩子狠下心一点,都不会让她那两个儿子长成今天这个样子。
矫枉过正了。邵春娥跟张春英境遇有些相似,张春英的想法她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