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而且李家四口人都有工作,收入可观,他们完全不需要自己种地的。
但是他们却一直坚持着,能自给自足,就尽量自己来。
而且他们非常自律,绝不会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但李大伟却为了安西意外了一次。
李达伟作为县公安局的局长,户口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在知道安西有意调回下河村之后,就帮他直接调到了县里。
安西是以寻亲的理由来下河村的,那边给批了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意外,安西现在应该已经回去了。
但是之前打算在下河村定居,村里也愿意接受他的户籍,因此就想着把户籍转过来。
这年头,想要农村往城里转很困难,但是城转非却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安支书却并不同意安西转到下河村,在他看来,安西的县城户口多不容易啊,而他显然也不是个能种地的,早晚会搬到城里去,而城里的条件确实比乡下好。
所以就催着安西来找李达伟伯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平级调动,变成这个县的居民。
这事对李达伟来说,只是小事,但存在隐患,还是照规矩办的好。
因此就提出可以给安西在局里弄个临时工作,只要熬两年,就可以转成正式工了,享国家编制的那种。
这是他唯一一次利用自己的职权给人安排工作,就连之前他儿子儿媳找工作,他都没帮忙,而是让他们自己考进去的。
但是,这次却要为了安西破例。有了工作,落户才是顺理成章的。
而且他也想着让安西有个安稳的工作,这样未来也就不用愁了。
但是安西没有答应,他并不愿意让李大伟为自己破例,而且他并不缺钱,犯不着找一个工作束缚自己,因此换了一个方法。
安西花了几百块钱,在县城买了一个院子,有了房产,他落户的理由也就充足了。
这也就是现在都年底了,安西还好好的呆在这里的原因。
之前两次上门都是有事,来去冲冲的,这次说什么,李伯父都要拉着安西留下来吃饭,李伯母就更是热情,拿出了过年准备的果子点心招呼安西。
安西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提及安树的父母,不管是他,还是安树,或者安山老人,对于这两人都不是很熟悉,而安支书知道的也有限,尤其是他们参军之后的事。
安西对此还有点好奇,想知道安树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安树的父亲还好说,就是下河村人,家里族谱也是一清二楚,而他的母亲就来历奇怪了。
安山老人去世之前曾说过,安树有一个大伯和一个姨母,可是来到下河村之后,安西只见过大伯,而那个所谓的姨母一点消息都没有。
据安支书的说法,安树的父亲安大江十三岁就跑出去参加革命了,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回来了一趟,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在外面娶的妻子刘英美,和妻子的妹妹刘秀美。
当时刘英美已经怀孕了,他们在村里待了大半年,直到生下安树。
之后,夫妻二人把安树交给安大伯代为抚养,带着刘秀美又上了战场,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直到李达伟送来他们牺牲的消息,他们才知道,可是那时,安树已经被抚养走了。
但是李达伟说安大江夫妻二人牺牲了,可却没有提到过刘秀美,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姨母的情况。
因此安西特意询问,想要知道更多的信息。
他计划等过完年,就去京城的烈士墓园祭拜安树的父母,如果能找到安树母亲那边的亲人,他也可以帮着尽赡养义务。
你母亲的事,我知道的也不多,隐约知道你母亲出身很好,但好像她母亲过世的早,她父亲就娶了后娘,之后家里好像要逼着她嫁人,她就带着同胞的妹妹跑了出来,参加革命的时候认识了你的父亲,两人在了一起。他们俩牺牲之后,你姨母就被家里接了回去,当时我身受重伤,醒来后,你姨母已经离开了。
说起这个,李达伟非常遗憾,那一战是如此的惨烈,除了他被安大江压在身下,勉强逃过一劫,其他人都牺牲了。
那是整个营的人啊,整整一万多人,无一生还!
每每想起,李达伟都是老泪纵横!
而且最让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战友死前拜托他照顾妻妹和孩子,他竟然一个也没办到。
等他醒来,刘秀美已经被家人接回去了。
听说,来接她的人,开着小汽车,带着保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他后续也想办法打听了,不过什么也没打听出来。
之后还是老领导知道了,告诉了他一些消息。
说刘家是京里的大官,他们家接女儿回去,不会有事的,让她不必再操心,好好养伤。
等他痊愈后,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当军人了,因此被安排在了后勤。后来,新华夏建立之后,他申请调回县里,就想着能就近照顾安大江的孩子。
可更让他难过是,安树居然被人领养走了,是谁领养的,带去了哪里,一无所知!
索性现在安树回来了,也长得一表人才,品行能力都不错,他才稍稍放下心里的焦虑。
安西听完,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来刘家家境很好,而这么多年,他们都对安树不闻不问,肯定是不打算认这个外孙了。
--
但是他们却一直坚持着,能自给自足,就尽量自己来。
而且他们非常自律,绝不会做什么以权谋私的事,但李大伟却为了安西意外了一次。
李达伟作为县公安局的局长,户口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在知道安西有意调回下河村之后,就帮他直接调到了县里。
安西是以寻亲的理由来下河村的,那边给批了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意外,安西现在应该已经回去了。
但是之前打算在下河村定居,村里也愿意接受他的户籍,因此就想着把户籍转过来。
这年头,想要农村往城里转很困难,但是城转非却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安支书却并不同意安西转到下河村,在他看来,安西的县城户口多不容易啊,而他显然也不是个能种地的,早晚会搬到城里去,而城里的条件确实比乡下好。
所以就催着安西来找李达伟伯父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平级调动,变成这个县的居民。
这事对李达伟来说,只是小事,但存在隐患,还是照规矩办的好。
因此就提出可以给安西在局里弄个临时工作,只要熬两年,就可以转成正式工了,享国家编制的那种。
这是他唯一一次利用自己的职权给人安排工作,就连之前他儿子儿媳找工作,他都没帮忙,而是让他们自己考进去的。
但是,这次却要为了安西破例。有了工作,落户才是顺理成章的。
而且他也想着让安西有个安稳的工作,这样未来也就不用愁了。
但是安西没有答应,他并不愿意让李大伟为自己破例,而且他并不缺钱,犯不着找一个工作束缚自己,因此换了一个方法。
安西花了几百块钱,在县城买了一个院子,有了房产,他落户的理由也就充足了。
这也就是现在都年底了,安西还好好的呆在这里的原因。
之前两次上门都是有事,来去冲冲的,这次说什么,李伯父都要拉着安西留下来吃饭,李伯母就更是热情,拿出了过年准备的果子点心招呼安西。
安西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提及安树的父母,不管是他,还是安树,或者安山老人,对于这两人都不是很熟悉,而安支书知道的也有限,尤其是他们参军之后的事。
安西对此还有点好奇,想知道安树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安树的父亲还好说,就是下河村人,家里族谱也是一清二楚,而他的母亲就来历奇怪了。
安山老人去世之前曾说过,安树有一个大伯和一个姨母,可是来到下河村之后,安西只见过大伯,而那个所谓的姨母一点消息都没有。
据安支书的说法,安树的父亲安大江十三岁就跑出去参加革命了,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回来了一趟,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在外面娶的妻子刘英美,和妻子的妹妹刘秀美。
当时刘英美已经怀孕了,他们在村里待了大半年,直到生下安树。
之后,夫妻二人把安树交给安大伯代为抚养,带着刘秀美又上了战场,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直到李达伟送来他们牺牲的消息,他们才知道,可是那时,安树已经被抚养走了。
但是李达伟说安大江夫妻二人牺牲了,可却没有提到过刘秀美,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姨母的情况。
因此安西特意询问,想要知道更多的信息。
他计划等过完年,就去京城的烈士墓园祭拜安树的父母,如果能找到安树母亲那边的亲人,他也可以帮着尽赡养义务。
你母亲的事,我知道的也不多,隐约知道你母亲出身很好,但好像她母亲过世的早,她父亲就娶了后娘,之后家里好像要逼着她嫁人,她就带着同胞的妹妹跑了出来,参加革命的时候认识了你的父亲,两人在了一起。他们俩牺牲之后,你姨母就被家里接了回去,当时我身受重伤,醒来后,你姨母已经离开了。
说起这个,李达伟非常遗憾,那一战是如此的惨烈,除了他被安大江压在身下,勉强逃过一劫,其他人都牺牲了。
那是整个营的人啊,整整一万多人,无一生还!
每每想起,李达伟都是老泪纵横!
而且最让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战友死前拜托他照顾妻妹和孩子,他竟然一个也没办到。
等他醒来,刘秀美已经被家人接回去了。
听说,来接她的人,开着小汽车,带着保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他后续也想办法打听了,不过什么也没打听出来。
之后还是老领导知道了,告诉了他一些消息。
说刘家是京里的大官,他们家接女儿回去,不会有事的,让她不必再操心,好好养伤。
等他痊愈后,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当军人了,因此被安排在了后勤。后来,新华夏建立之后,他申请调回县里,就想着能就近照顾安大江的孩子。
可更让他难过是,安树居然被人领养走了,是谁领养的,带去了哪里,一无所知!
索性现在安树回来了,也长得一表人才,品行能力都不错,他才稍稍放下心里的焦虑。
安西听完,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来刘家家境很好,而这么多年,他们都对安树不闻不问,肯定是不打算认这个外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