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先别。宋青远摆摆手,否决了他的提议,我们现在对漠北一无所知,也没有可以拿来制衡他们的东西。贸然去接触,就像是
    送上门的肥羊。江铎下意识答道。
    还学会抢答了。宋青远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着摇头,倒也没有很肥,但不宰白不宰就是了。
    而他们对话的中心,漠北王连提,此时正双手抱臂,站在正殿的回廊下,围观别人吵架。
    争吵的双方分别是齐格部落的少主邬齐那,以及四方馆馆使。而原因是他们从漠北带来的马这几天瘦了不少。
    邬齐那怀疑,四方馆派来掌管他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官吏中饱私囊,导致了他心爱的骏马日渐消瘦。
    四方馆是先帝为了接待入京的各国使臣和管理互市事务而设立的,取「掌四方之政事,诵四方之传道」之意。不过到了宏德帝这代,特别是接连几场败仗之后,四方馆早已经没有从前的威风了。
    邬齐那操着带口音的汉语,词汇量也有限。但胜在气势强大,非要四方馆的人给个交代,不然就算他们故意怠慢漠北。
    四方馆的馆使也很憋屈,虽然克扣供给这种事他们平日里没少做。但被克扣的一方一般都是些小国的使臣,即使被怠慢了也无处申诉。
    但漠北王是谁啊!
    即位之后先是以雷霆手段坐稳了王位,又将几个有不臣之心的部落打得服服帖帖。特别是今年入夏,大败南周,连克三城,连宏德帝都要敬让几分。
    这种人他们哪敢招惹,万一明年漠北王以「南周官吏苛待漠北」的名义开战,那他们就算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皇帝砍的。
    因此他们在照看漠北王一行人的日常起居上格外尽心尽力,生怕落了个之苛待的罪名。
    不过也并非齐格部落少主无理取闹,马厩里的马确实瘦了一圈。即使他们不是专门喂养马的人,也看得出这些马恹恹的没精神。连皮毛都少了之前的光泽。
    漠北王的部下因为马的问题大闹一场的事,宋青远第二日早上就听说了。
    当时他正坐在室内靠窗的榻上翻着账本。江铎见他无聊,就把自己一早从外面听来闲闻轶事,当做消遣随口和宋青远讲了。
    宋青远想了想,说:也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
    据说四方馆的人也请了擅治马疾的人来瞧过,但没什么作用。江铎挠了挠头,回答道。
    作者有话说:
    宋青远本章收获:漂亮的、刻着猫猫花纹的漆盘一个。(划重点,将来会考!)
    漠北王收获:看热闹中,勿扰。
    第2章
    漠北王此一行人是从王城来的会京吗?宋青远想到了一个新的可能。
    回殿下,并不是。江铎说道。探报上说,漠北王前一阵子刚平了浑恪部落的叛乱。若是先收兵回王庭,再从王庭前往南周,路程便会大大增加。
    平日里的探报都是由专人先送到秦子箴手里,经江铎整理后再送到宋青远面前。因此江铎知道漠北的事也并不奇怪。
    宋青远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小的猜测,漠北王应当是直接领了一部分人,过小青山,从乌蒙一地来的南周。江铎思索了一下,小青山一带路途艰险,但乌蒙离会京却不过四五日的距离。因此这条路虽然有些艰难,但却是最省时的一条。
    浑恪部落宋青远迅速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六州地图。
    这条路线他知道,漠北与南周隔着一座小青山,山的西面是浑恪部落,东面是乌蒙一地。
    宋青远回想着着脑中有关漠北地形的信息,缓缓开口道:漠北地形复杂,浑恪部落所处的地区海拔较高,若是从浑恪直接来到会京,马匹倒是有可能醉氧。
    小青山这一段路偏僻崎岖,平日里鲜有人烟,自然没有换马的驿站。但偏偏这一段路也是马匹损耗最多的地方。
    因此漠北王一行人途中载人驮货所需的马匹,应该是在浑恪部落直接备好的。
    殿下,这「醉氧」又是何物?江铎有些疑惑地问道。
    海拔一词他倒是可以理解,之前殿下就为他解释过。但醉氧他却是闻所未闻。
    宋青远这才意识到,对于高原反应,古代的人们其实一直缺乏足够的了解。
    自汉代开始,就有人意识到了高原反应的存在,但对高反产生的原因始终局限在「瘴气」一说。预防和治疗手段也始终没什么没有突破。
    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有关空气的成分的研究,都要等到18世纪才有了进展。
    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没到发现空气中含有「氧」的阶段。
    宋青远斟酌着开口,试图向对空气一无所知的江铎解释何为醉氧。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中。而呼吸的过程,就是身体在吸收气中的某种物质。有人称这种物质为氧。
    宋青远顿了顿,给了江铎理解的时间。
    不同的地区,气中含氧的量也不相同。海拔高的地区,氧的含量就低;海拔低的地区,氧含量就多。
    他尽量用这个时代的人能听懂的语言,向江铎解释道。
    --

章节目录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吃点儿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点儿吗并收藏玩权谋不如搞基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