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河几年没见自家大哥,这时候眼里也有了泪光,上前默契地与宋长江如小时候那般互相拍了拍了肩膀。
    宋晓他们四个都齐刷刷地喊了声大伯。
    “长河和弟妹过来辛苦了。还是长河家里热闹啊,言诚言信都参了军,勤勉也上大学了以后不用说肯定有出息,家里还有三个姑娘,都是好孩子。”宋长江视线扫了一圈过去,最后落在宋晓身上,“晓晓都这么大了,这次来京城得多待一段时间,等快开学了再让你堂哥送你回去。”
    这个之后的事情还没有打算呢,宋晓抬头去看宋长河,等着他做决定。
    “这个不着急,咱们先回家再说。”宋长河摆摆手,催促道:“快走快走,好多年没吃过咱妈做的红烧肉了,想得慌。”
    “早早就备上了,不只是红烧肉,还有烧鸭,都有。”
    宋长江还带了一个警卫员过来,总共开了两辆车过来,这才让他们一行人坐车也能宽敞很多。
    宋晓不认生,跟在宋长江身后爬上了副驾驶的位置,这个座位的视野是最好的。
    宋长江开的这辆车,就栽了宋晓和宋妍两姐妹,剩下的就坐了另外一辆车。
    北京的高楼是要多一些,不同于花州市的四合院遍布,红墙青砖,自有一股严肃威严的气势。他们行车路过□□,宋晓眼睛一亮,盯着迎风飞扬的红旗看得目不转睛。
    “晓晓和妍妍今年都读高一年级,暑假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多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让你们堂姐这段时间带你们多逛逛,不着急回家去。”
    宋妍没应声,她虽然也对京城感兴趣,但是每年都去外婆家里的,她就想着在京城待几天就好了。
    倒是宋晓犹豫了,反正她回去也是自己在家,先看看这几天在爷爷家待得怎么样,过几天再决定也不迟的。
    作者有话说:
    加班两天,后面要休假啦啦啦
    ——
    第46章 买到相机
    进到爷爷宋钦家所在的家属楼时, 宋晓才觉得有些熟悉。不过印象中的家属楼到处是光秃秃的一片,现在里边种了些树木,路边还有不少花花草草, 看起来更有人气了。
    大伯宋长江一家不住在这里, 所以这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家和一个警卫员一个保姆, 难得宋长河带着孩子们回来,正好把家里的房间都给安排满。
    还没到家门口, 远远地就看到了两个头发半白了的老人家互相搀扶着往这边看, 再近了一些, 就看清了开车的人是谁, 奶奶郑英立刻挣开老伴儿扶着的手, 往前小跑了几步。
    宋长河所在的那辆车开在前面,车子一停, 他就迫不及待地下车去抱住老太太, 声音哽咽:“妈, 我回来了。”
    老太太拍了拍他的肩膀,被他的情绪感染,正想说些什么,但是眼睛余光刚好看到四个孩子下车, 立刻就把宋长河推开了, “诶哟,个个都这么大了, 快来奶奶这里。”
    宋晓难得在长辈面前扭捏, 磨磨蹭蹭地走在最后面。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给发过电报了, 郑英知道白秀华这次是带了和前夫的两个孩子过来, 当时白秀华和宋长河要结婚的时候她反对过, 怕这两人过不到一起去, 但现在都十多年过去了,也没什么不好的,那点心结早就放下了,而且孩子们也没什么不好的,都住在她儿子家里,和自家的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是勤勉和秋月吧,长得真斯文。”两个孩子都不太像白秀华,估计是遗传了他们亲爸的样貌,要不怎么说遗传呢,人家亲爸是知识分子,还是给国家做重要研究的,两个孩子看着就有读书人的气质。
    “奶奶好。”李勤勉和李秋月站在一块儿,有些拘谨,但是老人家过来拉他们的手时,也乖巧地问好。别看李秋月平时清清冷冷的,但是对上长辈,就变成乖巧斯文的样子了。
    宋妍很快就熟悉起来,上前挽住老太太的手臂,“奶奶,你还记得我吧?”
    “怎么不记得你,就数你哭得嗓门最大。”老太太好笑地戳了戳宋妍的脑袋,接着冲后边的宋晓招了招手,“晓晓快过来给奶奶看看。”
    宋晓才走过去,就被老太太捏了捏手臂,心疼道:“家里孩子就你小时候最胖,长大了就这么瘦了,等奶奶给你好好补补。”
    “嗯嗯。”宋晓笑着应下。
    她小时候确实是真的胖,家里还有她满周岁的照片,肉嘟嘟的一大团。
    宋钦背手站在原地,脸上还是板着脸,不过眼睛都在四个孩子里转,连旁边的宋长河跟他说话都是敷衍地“嗯”“啊”地应一应。
    在车上的两天两夜,除了第一顿午餐是宋长河从饭店买了打包在车上吃的,剩下的几餐都是吃车上的盒饭,不合胃口不说,分量也不大,就没怎么吃好过。
    郑英和家里的保姆准备了一桌菜,知道他们坐车过来累得够呛,也不多聊,拉着他们回家去开饭。
    整顿饭下来就郑英是最忙的,拿着双筷子不停地给白秀华和他们四个孙辈夹菜,特别是她自己下厨做的那盘红烧肉,一边分一边说:“奶奶最拿手的就是这道红烧肉了,以前你们大伯三兄妹都抢着吃,好吃吧?多吃点。”
    连宋长河都没分到几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心心念念的红烧肉落进孩子们的碗里,他这个馋样被白秀华看得一清二楚,心里暗骂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跟孩子抢这一口吃的,但还是把自己碗里的分了一半给他。
    李秋月和宋妍是最快吃完饭的,也不等宋晓了,她们拿着自己的行李上楼去先洗澡。郑英跟着上楼去帮她们找东西。
    吃到后面,就剩宋长江和宋长河还有宋晓三个在吃。
    爷爷家里的碗比家里的小差不多一半,宋晓吃完第四碗的最后一口饭,才满足地放下了碗筷。
    “晓晓这个胃口像咱们老宋家的。”宋钦指了指桌上盛米饭的盆,“不够吃再舀点,不着急。”
    宋晓这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小声地解释:“车上没吃好。”
    但宋长河很快就拆穿她,“咱们家老幺就是能吃,在家也顿顿吃两大碗,那碗都这么大一个。”说着还两只手比划了下家里的碗有多大,“看着是瘦了点,力气不小。”
    这个骄傲的语气,就和别人家吹自己家孩子学习好或者是工作单位好一样。
    家里长辈都觉得能吃是福,特别是宋长江,“吃得多好啊,你堂姐就不行,说是太胖了要减减肥,一天吃半碗饭,不多吃点怎么成,就该多跟晓晓学学。”
    宋晓沉默,不是什么优点,这倒也不用学。
    干坐着看她爸和爷爷大伯喝着小酒聊着工作的事情,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了,宋晓就也跟着上楼去准备洗澡。
    爷爷家里住的上下两层的小白楼,老人家行动不方便,都是住在下面一楼的,楼下还有个房间是家里保姆吴阿姨住的,楼上三个房间,以前都是空着,有客人或者是大伯、二姑回来家里住的时候才会用到,现在他们一家六口人过来,正好用上。
    二楼的三个房间都不大,他们住的也不宽敞,只能两人住一间,宋长河和李勤勉住一间,白秀华和李秋月住一间,剩下的就是宋晓和宋妍一起。
    房间里都铺上了新床单,换上了新被子。
    宋妍已经洗好澡出来,正对着电风扇吹头发。老太太又拿了一份新的洗漱用品过来,“衣服都没准备,也不知道你们小姑娘喜欢什么样式的,改天奶奶再带你们去买新衣服。别对着风扇吹,以后年纪大了容易得头疼病。”听到卫生间开门的声音,知道是白秀华也洗好了出来,就催着宋晓赶紧去洗。
    她爸还在楼下侃大山,她是最后一个进去洗澡的,后面没有人催,她就在里面洗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搓了一遍感觉能搓出泥来,干脆又兑了热水再一遍。
    洗澡出来神清气爽的,但是又开始昏昏欲睡,她想把湿头发倒在床沿边躺下睡,但是被宋妍虎视眈眈地盯着,她就还是老老实实地拿毛巾一边擦一边吹风扇。
    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的时候外边天都暗下来了,滚了两圈坐起来扒拉头发,整个人还有些懵。
    楼下好像来了客人,隐约能听到她爸的大嗓门。这下也清醒了,赶紧爬起来整理衣服,然后找鞋子穿好下楼。
    撑在楼梯的栏杆往下看,一眼就和正抬头往上看的小伙子撞上了眼神,两个人都是一愣。
    “晓晓睡醒了,快下来,你大伯母和姐姐弟弟过来了。”奶奶看见她就招了招手。
    一下来又是一波认亲,大伯母林之静,大她五岁的堂姐宋欣,小她一个月的堂弟宋言义。
    大伯母也是在部队里工作,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干练豪爽。堂姐和堂弟都长得像大伯父,脸上总是挂着笑,瞧着就很亲切。
    堂姐宋欣对她还有些印象,很快就拉着她的手坐旁边,上下瞅瞅,“妹妹小时候可胖,奶奶不说我都认不出来。”
    她一岁多的时候大伯一家去花州市看他们,宋欣对她的印象就是那时候开始,主要是差不多年纪的宋晓和宋言义放在一起对比,显得宋晓太肉乎,六岁跟着来京城的时候也是个肉嘟嘟的矮萝卜。
    就连宋言义也凑过来搭话:“晓晓是真的胖好多,家里还有我们小时候坐一起的照片。”
    大伯母站在身后,一个巴掌拍在宋言义的后脑勺,“人家叫晓晓你也叫,喊堂姐。”
    宋言义扭过头不搭理,还是“晓晓”“晓晓”地喊人。
    在京城待了两天,宋欣和宋妍、李秋月玩得最好,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就能把她们两个给凑一起的。
    而宋言义最喜欢带着晓晓出去跑,出去给他的朋友介绍说这是他妹妹。宋晓没拆穿他,回到爷爷家后,宋言义想当哥哥想疯了,仗着自己长得高故意拿吃的逗她,结果被宋晓按沙发里起不来哇哇叫。
    老爷子就坐旁边的沙发鼓掌,“收拾得好!”
    宋长河自小是在京城长大的,有些发小常年不见面但也还保留联系,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是要带上老婆孩子上门拜访的。还有家里来往的一些长辈,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很多都已经退了下来,老爷子也要带着他去走动走动。
    一直到来了京城的第四天,才算是从各种人情往来中停歇下来。
    接着就是计划着全家出动一起出去逛京城的景点。
    老太太要拉着白秀华和家里四个姑娘先去百货大楼逛一圈,每个姑娘都买了两套衣服才罢休,掏钱的时候乐呵呵的,“你们不用给奶奶省钱,好几年买一次,咱们得买开心喽。”买了新衣服就让她们换上穿着,跟人家售货员炫耀着,“几个都是我孙女,长得好看。”
    宋言义在家无聊非要跟着一起出来逛,还拉上没事做的李勤勉一起,两个人蹲在旁边的空地上等着。
    “勤勉哥,我爸说你在工农兵大学读书,还做化学研究,这具体都是做什么,你给我讲讲呗。”
    “也不是单单学习化学,别的专业也都学一点,我运气好被老师选到实验室去帮忙......”
    李勤勉脾气好,问什么都给答得详细认真,宋言义崇拜道:“你懂得真多!要是我亲哥像你这样好说话就好了。”作为家中老幺,动不动就挨揍。现在叔叔家有个差不多年纪的堂姐,也照样能揍他。
    老太太带着人呼啦啦地走出来,又拐去卖相机的柜台,这是白秀华在来时答应给宋晓买的。
    售货员介绍了各个相机的牌子和性能,宋言义跟着凑上去给建议,还有宋妍也来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好的那个,宋晓自动屏蔽了其他人说的,挑了自己一眼就看中的白色相机。
    只比她巴掌那么大一小圈的相机,有根绳子绑着,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也不觉得重。买了相机还得买胶卷,想着好不容易一家人出去玩,要多拍些照片,买的胶卷就多了些。
    白秀华掏钱出去的时候,宋晓眼巴巴地盯着,愈发觉得手里的这台相机珍贵。
    为了不浪费胶卷,宋晓还请教了售货员相机怎么使用,有没有什么拍摄技巧。
    走出百货大楼,宋晓心痒痒,打开相机想拍一张看看,正巧路对面有辆公交车开过,公交车上靠窗坐着的穿着白色衬衫的熟悉面孔也看向她这边。
    咔擦一声,这是她拿到相机拍的第一张照片。
    她愣在原地许久,还是宋妍推了推她才回过神来。
    公交车已经开了过去,低头看看相机,也不知道刚刚有没有把人给拍进去。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独自留下
    走回去的路上, 宋晓一直对着这件事念念不忘,只有那一瞬间,也不确定自己看到的人是不是晏桥, 或者只是一个长相相似的人。
    陌生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一点点把她从沉思中拉回喧嚣的现实中。
    买好相机的当天下午,他们一家六口带上两位老人家, 还有宋欣和宋言义一起出门, 警卫员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
    故宫前几年停止对外开放进行修复, 最近才又重新开放。即使是在京城生活长大的宋欣和宋言义, 也好几年都没有进去看过了, 所以他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故宫。发现有不少外国来宾带着相机参观,他们进去的时候排队也排了一小段时间。
    仰头看是万里无云的大蓝天, 跨过门槛, 视线所及的一砖一瓦都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 庄重肃穆,宋晓光顾着看,浑然不觉自己两只手紧紧抓着新买的相机,却忘了要把这些画面给记录下来。
    “晓晓, 来给爷爷奶奶照张合照。”宋长河冲她招了招手, 跟着就去帮老爷子和老太太整理衣领,帮着他们调整了位置。老爷子和老太太的两只手抬起又放下, 在找合适的姿势, 最后还是古板地双手紧紧贴着大腿垂下, 昂头挺胸地站着, 宋晓准备好之后提醒他们笑一笑, 这才开口大笑。
    宋晓走到正中间给他们拍了一张, 又很快准备好拍照的姿势,“爷爷奶奶换个姿势再拍一张。”
    也不知道换成什么样好,最后两个老人嘀咕一阵,齐刷刷地朝着她这边敬礼,虽然都上了年纪,但是敬礼的时候还能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宋晓赶紧给按下快门。
    今天的宋晓就是一个小小摄影师,并且还是随叫随到的摄影师,给爷爷奶奶拍完,又给她爸妈拍,说来也好笑,她爸跟个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想和她妈合照,却拐弯抹角地说了好几次都说不到重点,或者就是几个孩子都听出来意思了,白秀华还是没懂他说半天是什么意思。最后还是李秋月提醒她妈,说宋叔叔想和她拍合照。不然拖到要回家了她爸都开不了这个口。
    宋晓拍得最多的就是宋妍了,从哪个角度拍她都指点得明明白白,她自己拍不够,还拉着宋欣一起拍,宋晓拍到都烦了她,后面当没听到她喊,瞧见李秋月站在一旁专注看里面的建筑,宋晓觉得这个时候的四姐浑身发光一样好看,偷偷地咔擦咔擦好几张。
    --

章节目录


七零之重组家庭的小女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二十来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十来岁并收藏七零之重组家庭的小女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