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囡囡还小,吃不了猪肝,但喝了小碗馄饨汤。
    剩下的汤明早煮面条吃,比她做的面条好吃多了。
    看见这些,刘捕快没话说了。
    带孩子也没啥,再说了,这也是他的孩子。
    别看刘大嫂干活的时候不喊累,但卖了一天馄饨,虽然没站一天,但是晚上躺床上立马就睡着了。
    还有细微的鼾声。
    刘捕快看着心里揪的慌。
    他每月俸禄还不够一两银子,一年六两出头,他娘子赚的多,他就多带孩子好了。
    等晚上下职他也去帮忙,毕竟肉是真的好吃。
    刘大嫂跟婆婆去卖馄饨,刘家分成仍然是分二成,但有刘大娘帮忙,卖馄饨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卖得也多了。
    第二天生意也不错,弄得馅儿将将卖完,就剩几个馄饨。
    夜里冷风吹着,刘大嫂想煮了给婆婆吃,但刘大娘舍不得,“快点回去算钱,剩下几个给大郎他们吃吧。”
    两人中午晚上吃的就是馄饨,毕竟时间紧赶不回去。
    不过,这都算成本里,吃也就吃了,反正比买着便宜,她们吃的都是成本价。
    刘大娘觉得这是真好吃,只不过让她花银子买,是打死都不会买的。
    她紧赶着回家,但刘大嫂道:“娘你等会儿,我去街上买点东西。”
    等到晚上,各家摊子剩的东西都会便宜卖,锦棠居有打折卖的点心,但价钱也不便宜,离得又远,刘大嫂不考虑那些,而是去熟食摊子买了一斤猪头肉,一共花了八文钱。
    “没卖烧鸡的了,娘,我想着赚了钱之后,咱家里吃点好的,然后剩下的存着。”刘大嫂觉得现在日子有奔头,以前的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头。
    一天一钱多的银子,几个孩子都馋的跟什么似的,刘大嫂起早贪黑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吃好点吗。
    刘大娘没啥意见,她也乐意孙子孙女多吃点。
    对她来说还是更疼孙子,孙女也疼,就是没那么喜欢罢了。
    家里孩子多,刘大娘希望老头子、儿子孙子都能吃上好的,赚点存点,这样也成。
    一斤猪头肉,一家子分,一人还能好几片呢。
    外头卤的肉香的很,没人嫌腻,吃完梦里都是肉香。
    刘家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
    再加上婆媳俩去街上卖馄饨,街坊邻居都能看见。有时从摊位上经过,刘大嫂还大大方方地招呼人买馄饨。
    但没人愿意花八文十文钱买一碗馄饨,她们只想打听刘家为什么突然做生意了,生意赚不赚钱,一天能赚多少。
    刘大嫂以前跟街坊邻居处的不错,平日里聊聊天唠唠嗑,但自从卖馄饨之后,她忙的脚不沾地,已经有三天没跟她们聚在一块说闲话了。
    她现在都习惯了大老早起来,然后从姜棠那儿拿肉剁馅儿,再装上炖好的汤,出摊卖馄饨。
    但九月二十一这天晨起下雨了,雨势还不小,没办法出摊。
    干啥都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就算冒着雨出摊,也得看有没有客人。
    姜棠也没去买肉,一早撑着伞过来跟刘大嫂说今儿歇一天,不干了。
    刘大嫂天天卖馄饨,也得歇歇管管家里事儿。
    刘大嫂还觉得可惜,少干一天就少拿一天钱,要是等下午不下雨了,还能出摊卖馄饨去。
    从十七卖到二十,一共卖了四天。刘大嫂一共拿了五百二十六文钱,半两银子,是刘捕快一个月的月钱。
    大妮问她是不是以后天天都能吃肉,刘大嫂没有迟疑就点头了,十文钱一斤肉,她能买五十多斤,可以吃个够。
    大妮捧着脸道:“娘,吃肉真好。”
    那可不,一个月多了三两多银子,可不仅仅是吃肉,能给儿子娶媳妇,给闺女攒嫁妆,一家子都能过上好日子。
    钱多了送大郎再读两年书,这孩子愿意读书,以前是因为家里没钱。把二郎也送去,如果大妮也能认字就好了。
    看姜棠,能写字,多好。
    刘大嫂抱着几个孩子好一阵亲热,他们家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刘大嫂原打算等雨停了就出去摆摊,但这雨一直下个没完。她把昨儿姜棠分给她的大骨头炖了汤,带肉的那块盛出来给姜棠送去了。
    等出来的时候隔壁许氏招呼她去房檐下避雨。
    刘大嫂搓搓手,迟疑了片刻,还是过去了。
    许氏递过来一把瓜子,一双眼睛滴溜滴溜地转,“这天气还忙呢,三天两头不见你人,干啥去了?这家是月初搬过来的吧,这才几天,你和她关系就这好了,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语气又是埋怨又是酸,“可没少吃肉吧。”
    刘大嫂就磕了一个瓜子,就收起来不吃了。
    说起来,姜棠过来住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一个姑娘家,又是那么漂亮的姑娘,哪怕什么都不干,就光站在那儿,都容易招惹风言风语。
    说一句两句是不打紧,但刘大嫂都三十多了,又是四个孩子的娘,别人说她她能骂回去。可是姜棠年轻,脸皮薄。
    巷子里都是三四十岁的嫂子,还有五六十岁的大娘,聚在一块说的就是各家的事。
    刘大嫂没少被说过,也没少跟她们说过别人。
    她以前不觉得有啥不对。
    说谁都行,就姜棠不行,她家吃的肉是姜棠给的,赚的钱也是,小囡囡脸圆乎了,为了这些她也得向着姜棠。
    刘大嫂道:“咋就穿一条裤子了。”
    “还说没有,刚才还给她送肉了。”
    刘大嫂:“那么一点肉,我把她哄好了能拿到的肉多着呢。”
    这话一出,屋檐下安静了好一会儿,都在脑子里琢磨刘大嫂是啥意思。
    很快,一群人围着刘大嫂一个,争先恐后地打听到底咋回事。
    刘大嫂挑拣着说了,“我跟着她做生意,姜妹子有一手好手艺,做的菜好吃的不得了。刚来那天不是给各家送肉吗,你们没吃呀?”
    “是好吃……”
    “真是她做的,她出手忒大方了点,都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刘大嫂哼了一声,“有本事的人干啥不能赚钱,你们看我啥都不会,大字不识一个,还能跟着做生意赚钱呢。”
    她去卖馄饨的事街坊邻居都知道的,但没人知道是因为姜棠才去的,更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
    简单几句话,在这群人眼里,姜棠已经从不知道哪儿来的脏钱变成了一个有本事赚钱的人了。
    等人问赚了多少,为啥能赚刘大嫂这回不说了。
    有人不信,“就一个小姑娘,她有十七吗,还赚钱。”
    刘大嫂道:“嘿这事儿谁信谁能赚,反正谁带我赚钱,我就把她供着,谁敢说姜姑娘的坏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刘大嫂说的是真是假。
    真能赚钱的话,谁还会说姜棠的闲话。刘大嫂最后那句不错,谁要能带着赚钱,就把她供着。
    刘大嫂又抓了一把瓜子,“我不跟你们闲唠了,我婆婆买了两斤肉,今儿打算炖肉吃。”
    住在巷子里的人们家里都有七八口,大大小小一堆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就散了。
    今儿下雨,姜棠也没往外跑,在屋檐下摆了个小炉子,搓着手赏雨烤栗子。
    烤栗子之前她每个都剪开了一个小口,这样烤的话不会崩开。
    炉子上头烧着热水,一旁还烤着鸡肉和猪肉干。
    姜棠揉了个面团,准备中午吃面。
    她今天想吃热干面,来这儿这么久还没吃过呢。
    平日里肉吃的多,但面食带来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一小碗热干面,煮熟之后不过凉水,还热气腾腾的。
    再浇上麻酱和香料调出来的酱汁,撒上一把炸黄豆,一勺油辣子,最好再来两大勺肉臊子,搅匀拌开了,趁热才好吃。
    每根面都裹着酱汁,酱汁里藏着酸豆角和萝卜丁,夹一小柱面,什么都有了。
    真的是又香又辣,吃完再喝口面汤,浑身上下都暖和下来了。
    姜棠看乌金点金馋的直叫,把炉子上的烤肉干给两只小狗一人一条。这个好吃还能磨牙,姜棠就指望它们看家护院了。
    姜棠望着细密的雨幕,也不知道这雨何时能停。刘大嫂那边卖了三天,总共赚了五两二钱,除去刘大嫂分成分走的五钱银子,这边已经回本了。
    就是自己还没拿到钱罢了。
    她带过来的十三两银子又回来了。
    日后摊子有刘大嫂看着,她把着大致上的方向,就不用投入太多心力了。唯一要紧的是维持和刘家的关系,虽然文书上约束很多,但刘家真要毁约离开盛京,姜棠也没处找人去。
    这边银子回来了,她可以想想新的生意。这回,姜棠可以去送吃的,但做生意,她得等着别人找上门。
    她的方子是多,但做生意有前有后,越早做赚的就越多。
    看刘家,现在已经赚了快一钱银子了。
    再过个三四天把成本填上,刘大嫂拿的银子还能翻一倍。
    街坊邻居知道刘家做生意,指定会想,然后找上来。
    到时候她就轻省了。
    姜棠其实也庆幸自己在侯府待了五个多月,她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然,可能真就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叫卖了。
    第69章 独自生活的第七天
    因为跟着陆锦瑶看的多了, 姜棠的经验也多了。怎么做生意、定价几何、利润多少……这些姜棠自己心里就能估算出来。
    不同的东西卖给不同的人,商品的定位要搞清楚。
    就比方说馄饨好吃,但去靠近皇城的朱雀街是卖不出去的, 还会有护城军把你把你赶出去。像锦棠居的大多数点心,只卖给有钱有势的世家贵族, 在她住的街上是卖不出去的,哪怕是最便宜的点心。
    --

章节目录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将月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月去并收藏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