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完这些,他便上了林相与林程的那辆马车。
    “郡王!”
    两人都要起来见礼,被李洵及时拦下了。
    看向林德康脖子上的鲜血淋漓的伤口,他微微皱了眉:
    “怎么还没包扎?”
    林程道:
    “爹说那姓罗的都头伤得重,让大夫先去处理他的伤势了。他这点小伤,我们自己包扎就好。”
    罗开元刚才为了救林相,背上挨了一刀。
    李洵心中很不好受,如今条件有限,大夫只有一个,确实是重伤者需要得到更优先的照料,此时他也不能为了林相把大夫叫过来。
    掀开车帘,让人拿一些外伤药和酒精过来。
    长途跋涉又有两百多号人马,这些药备得还是很充足的,很快就有士兵取了药来。
    李洵拿起酒精和棉签,准备亲自给林相处理伤口,林相见状,连忙道:
    “殿下金玉之尊,怎么能做这种事!”
    李洵刚才在外头已经问清楚之前发生的事了,对于林相所做的一切,他有些后怕。
    林相总是在为他,为子女后代,为家族谋划打算,却从未顾忌过自己。
    若是他再晚来一步,让他被石恩带走,后果会如何?
    儿孙都安全脱险,家族与门生故吏也已经有了安排,他怎么可能容忍自己落到嘉佑帝手中,成为威胁他的把柄。
    他那样做,便是没打算活着去京城。
    差一点,他就要与这傻老头天人永隔了。
    “这伤是为我受的,我只是帮忙包扎一下又算什么。”
    林德康却忍着酒精喷在伤口上的疼痛,努力做出一副一点都不疼的淡然模样:
    “殿下不用担心,当时不过是权宜之计,微臣下手有分寸,这伤只是看着严重而已!”
    李洵却摇了摇头,道:
    “是我对不住保父保兄,没能派更多人马来接应你们,才会让你们险些陷入险境。”
    自己养大的孩子,林德康怎会不知道他的心性。见他满脸内疚,心中很是心疼。大皇子这孩子啊,从小就是喜欢背负太多。
    久别重逢,他的语气中有着情不自禁的慈爱:
    “殿下,这不怪你,我们都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林程也帮腔道:
    “对啊,殿下,京城到肃城,重重关卡,本就无法派遣过多兵马,两百余人已是极限,再多反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者,您带这么多兵马到七百多里远的地方来接我们,已经够冒险了!我们只有感激,怎么可能怪您!”
    说到这里,林德康有些担忧地道:
    “殿下,就算是樊城距离这里也有六百多里,你是怎么过来的?”
    虽说殿下如今有着强大的火力武器,却毕竟根基较浅,作为诸侯王,擅自带兵离开封地几百里,入侵其他郡城,若朝廷强势,这是可以直接以谋反论处进行讨伐的。
    先前他占领燎原,樊城,毕竟都只是小地方,还是边城,他占领后也击退了北戎,对朝廷没有造成太大实质性的损失。
    若换成榆宁这样一个不在边城的大郡,难保嘉佑帝忍无可忍,直接不管不顾地发兵讨伐。
    要知道,除了北疆的二十多万边军,距离郡王封地很近的西疆,同样驻兵二十多万。只不过如今与北戎交战,为了防备西戎趁虚而入,暂时不能动那里的兵马而已。
    可若嘉佑帝不顾西疆安危,执意要动,那对郡王来说无疑会是极大的威胁。
    李洵道:
    “保父不用担心,我是以剿匪的名义率军过境的,那榆宁郡守还指着我给的匪首报功,不敢多言。”
    他一边给林德康擦药包扎,一边详细跟两人说起了此事。
    年前肃城郡守周应亭带着一干商人前来郡王府,向他报告了商路不畅,为匪徒劫掠之事,当时他便承诺了他们年后会进行剿匪。
    为了这,情报营的人从初三就开始工作了。
    考虑到林相一行人要通过榆宁等前往肃城,他便决定先从东边开始。
    至于西边和南边,则是先让官军冒充镖师,与前往西疆的商队一道,保护的同时探清楚沿路匪徒的情况。
    东边,他则先进行了短暂的轮戍,将河原的新兵调遣了三四千人到榆宁来剿匪,再将樊城的兵调遣了同样人数去河原填补空缺。
    因为已经有情报,他带着着几千新兵连续作战了五六天,便把榆宁西部的匪窝剿了个一干二净。
    三四千人的军队提着几百个匪徒的脑袋到城镇里休整,当地百姓一开始是有些害怕的,后来见这些士兵根本没有在城内烧杀抢掠的意思,甚至还给钱问他们买东西,态度十分礼貌客气,他们的胆子便稍大了一些。
    又得知这只军队是肃城慎郡王麾下,来榆宁主要是为了前往肃城的商人们肃清商道剿匪,目前已经将附近的匪徒全部剿灭。
    百姓们难以置信,从未听说过有如此热心的官爷,为了治下的商人,竟然跋涉几百里来异地剿匪。
    朝廷在地方只有那么一点厢军,维持县城郡城的治安尚可,却不太顾得上村镇,这便导致生活在城外的百姓深受匪徒所扰,对土匪们恨之入骨却毫无办法。
    虽然不太相信,他们仍旧抱着一线希望去看了这支军队带着的匪徒首级,没想到还真在其中看到了好些个他们熟悉的匪徒面孔。
    一时间,整个镇的百姓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地庆祝着这件喜事。
    为了感谢这支外来军队的恩德,他们还自发组织捐献了好些粮食要送给军队做酬谢。
    却被告知,慎郡王麾下军队都有严明军纪,不可扰民,更不可白拿百姓的东西。
    最后,军队收下了百姓们给的粮食,却是按照当地物价留下了等额的买粮钱,叫当地百姓们无比诧异。
    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讲道理还体恤百姓的军队,在镇里休整的时候,完全不像曾经遇到过的军队那样在镇里抢东西或奸淫妇女,休整的一天一晚过去,竟是没有破坏当地任何东西。
    帮他们平定了匪患,也不要任何报酬。他们主动送粮食感谢,这军队竟然还按市价给钱。
    诧异之余,百姓们无比感动,深深地记住了慎郡王这个名号,并且心生向往。
    因为他们还听那军队里健谈的小伙儿说起过,慎郡王治下的肃城百姓们到底过着怎样幸福的日子。
    除了人头税之外,没有任何苛捐杂税,徭役还会另外给钱,有些地方甚至还每人分五亩地,只收两成租子。
    留下一段美誉,这支军队又继续前往下一个城镇,扫荡着附近的匪窝。
    当地县令眼见三四千军队入境,以为是哪里的农民起义,吓得屁滚尿流,后来得知是肃城的慎郡王为了肃清商道剿匪,还狗腿地亲自前来拜见,代表当地民众进行感谢。
    当然,等人一走,就赶紧快马加鞭往郡城去给郡守报信了。
    榆宁虽说是个上郡,却也只有四千厢军,分散于郡城与其他各地,如何敢与兵强马壮的李洵麾下军队抗衡。
    再加上李洵主动派了人与他交涉,他的军队只剿匪,功劳由郡守去报,甚至可以将全部匪徒的首级都交给他。
    那郡守顿时就什么意见也没有了。
    见李洵麾下除了剿匪,丝毫不侵扰当地,便任由他带兵在当地来去,担心驻守城门的厢军和他麾下军队发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还特意给了他们各县以及郡城城门的通行文书。
    至于更东边的这个县,通行的方式更简单,那县里的县令是个贪官,只花了两千两银子便得以在整个县畅通无阻。
    听完整个过程,林德康深感欣慰。
    郡王没有为了接应他就不管不顾率军强行连闯几个郡县,还一石二鸟,肃清商路的同时,在异地博得了民望,真是成长了很多啊!
    手握利器又能屈能伸,稳重地扩张,假以时日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若能看到那一天,他真是死也瞑目了。
    第74章
    回程的路途, 依旧是一路冰天雪地。
    走走停停十多天,李洵终于带着林相一行人回到了樊城。
    因为要在樊城安置伤兵,还要让带出去剿匪的四千兵马回去换防, 李洵和林相等一行人便在樊城停留了几天。
    林相与林程也得以在清晨,看到了樊城士兵的晨练。
    一大早, 天才微微亮,他们便被嘹亮的喊号声吵醒。披上衣服走到府中的一座阁楼往外一看,便刚好看到了跑着出城的守军队伍的尾巴。
    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 府中已经吃过早饭的时辰, 才见这些兵又喊着号子跑着回来。
    在军营外头就个个脱了衣裳,抓起地上的积雪就往彼此身上揉搓,直到搓得皮肤泛红, 这才擦干身体, 穿上衣服, 整齐列队进了军营。
    那些士兵们进了军营没多久,李洵便满身风霜地回来了, 他白皙的脸被寒风吹得略微有些泛红, 头发上也被雾气给露湿了。
    林相见状,有些着急:
    “大冬天的怎么弄成这样,这要是风寒了可怎么办!还不快给郡王拿换洗的衣裳来!”
    后头的话是对李洵的亲兵说的。
    李洵见状笑着道:
    “保父放心,我身体好着呢。”
    说着, 却是老实地回去换衣服了。
    林程拄着拐杖出来,刚好看李洵穿着一身短打, 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汗巾往屋里走, 有些奇怪:
    “郡王大早上的去哪里了?怎的这幅打扮?”
    李洵向来不喜欢人贴身伺候, 他更衣的时候亲兵一般都在外面等着。
    知道林相父子已经完全投靠郡王麾下, 且深得郡王看重, 闻言便答道:
    “郡王早上经常和守军士兵一起晨跑,说是这样才能更好地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效与执行力度。”
    林相想起昨晚看到李洵书房里的灯亮了大半夜,今早又这么早起来陪士兵操练,平日里还得亲自带兵出去剿匪,心中长长一叹,这么重的担子,若是熬坏了身体可怎么办。
    早上看了一出樊城守军的训练方式,林程却是满心好奇,听到这话便道:
    “这种操练方式,倒是头一次见,尤其是他们回营前,还往彼此身上搓雪,这是何讲究?”
    说话间,李洵已经换了衣服出来。
    林程不是外人,李洵也不瞒他,一边擦头发一边解释道:
    “晨跑是为了训练急行军能力和耐力。搓雪则有助于提升士兵体质,让他们更加耐寒。”
    --

章节目录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画星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星河并收藏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