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扎上的内容,瞬间吸引着顾锦年。
待阅读完三本古扎后,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顾锦年浑然不觉。
“不愧是半圣古扎啊,果然非同凡响。”
将古扎收好,顾锦年起身,运转真气,蒸发自己身上的水珠,而后穿上锦袍。
找了一处地方静坐悟道。
这三本古扎,都是半圣精华,顾锦年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只不过大多数有些玄奥,与天地有关,与自然有关。
将自然之道,映射到世俗当中,周而复始,国运之说,为人之道。
其中有几篇内容,更是让顾锦年不得不赞叹万分。
有一篇内容,为龙说。
这位半圣将读书人比喻成龙,读书时在胚胎当中成长,待到明悟道理后,便会破壳而出。
然而还需要潜伏在大渊之中,逐渐成长,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直至彻底成长,待到关键时刻,一飞冲天。
潜龙在渊。
飞龙在天。
这其中的道理,顾锦年一时半会难以吸收,需要慢慢去理解,受益终生。
“君子如龙。”
顾锦年心有感悟。
还有一篇更是开拓顾锦年的眼界。
这位半圣认为,读书人是通过读书,明白自然之道,明白天地之法,从而得到天地认可,赐予才气。
拥有才气后,便可突破境界。
而天地之间的才气,其实是固定的,他举了例子,倘若当世有圣人出现,会发现除了圣人门徒之外,就鲜有大儒。
最明显的便是第一为圣人,李圣。
李圣成圣后,有七十二门徒,这七十二人之中也不过只有十位大儒。
但也只是大儒。
天下其余的大儒加起来,连五位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李圣能有如此威望的原因。
营造了一种错觉。
可实际上,这就证明,才气是固定的,一位圣人诞生,几乎将所有才气全部吸收完了。
如此,大儒就少。
所以四代圣人,其实晚年都很惭愧,认为自己获得了天下才气,断绝无数读书人晋升希望。
而且圣人晚年都很凄惨,早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寥寥大世,孤独一人。
这位半圣认为,这是遭天地之罚,因为断绝天下读书人的路,不为君子也。
要付出代价。
而且还拿出佐证,古今往来,有几位半圣,其实明明有能力突破成圣人,但他们没有选择成圣。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猜测。
顾锦年也是半信半疑,因为有几个关键点说的很不错。
无圣之时,儒道昌盛,不说大儒满地走,但绝对不少。
就好比大夏书院,也有二十多位大儒。
整个大夏王朝,大儒差不多一百位是有了。
扶罗王朝也有五六十位。
大金王朝更多,有一百多位大儒。
但书中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圣人,才气太多,所以成为大儒就要简单不少。
但当大儒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想要成为大儒,就很难了,需要付出之前大儒数倍的努力。
有一点可以作证,古时百家争鸣,出现新的大儒时,反而威望极高,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都可名流千古。
而当大儒一批批死去后,成儒的标准又变化了。
这当中涉及天地变化。
有气运之说。
顾锦年对这个非常认同。
自己穿越之前,对儒道十分好奇,研究过一些大儒,发现成为大儒的标准很古怪。
需立言,立德,著书,传道,才可成为大儒。
立言还好说,这个立德就有问题了。
感觉这一环被淡化了,因为基本上现在出现大儒,著书传道有,可立德方面没有太大讲究。
像苏文景这种,顾锦年认可。
可其他大儒,只能说有品行,读书好,可按照古籍要求,绝不可能成为大儒。
“无立德者,视伪儒,享气运而。”
“立德者,为正儒,可有浩然正气。”
回忆圣人手札所言,顾锦年心中大致有了判断。
大儒分正伪,正者有浩然正气,伪者无浩然正气,或者只有那么一点。
这就可以诠释当代大儒了。
“看来,无论如何,我还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上走。”
“儒道一脉,不可省事,否则落了个伪儒,天地不认,别说成圣了,半圣都别想。”
顾锦年心中暗道。
这三本手札对自己影响很大,半圣所著,就是与众不同啊。
也就在此时。
天色虽依旧昏暗,但再过半个时辰左右,估计就要亮了。
从顿悟中醒来,顾锦年没有啰嗦。
朝着往圣堂走去。
寅时一刻。
往圣堂内。
不少同窗已经聚集了。
而且还有其他学堂的人。
都听闻许涯等人要教大家修仙,不少人也是蛮感兴趣,过来听一听。
仙道之说。
的确令人向往。
毕竟谁不想御剑飞行,翱翔天地之间?
再说了,多门手艺多条出路,以后万一读书真没出息,靠点这个本事,倒也能有点出路啊。
往圣堂内,许涯等人早就到了。
仙门弟子最大特征就是不用睡觉。
这一点,也属实令人羡慕。
“世子殿下。”
“见过世子殿下。”
“我等参见世子殿下。”
而随着顾锦年的到来,一时之间,不少人纷纷作礼喊了一声。
如今大夏书院内,顾锦年的身份地位,算是最高的了,与顾家无关,而是因为之前顾锦年为民伸冤,折服众人。
“诸位客气了。”
顾锦年面色温和,回之以礼。
而后走入往圣堂内,落座下来。
随着顾锦年落座。
“顾兄,你去哪里了?”
王富贵的声音响起。
“去散散心了。”
顾锦年随意回答。
他修炼盘武至尊功,可内敛气血,常人无法察觉,即便是苏怀玉以及徐长歌他们也察觉不出自己的变化。
这就是至尊术的强大。
“哦。”
“顾兄,说实话,你怕不怕啊?”
王富贵点了点头,随后问了一句。
“怕什么?”
顾锦年有些好奇。
--
待阅读完三本古扎后,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顾锦年浑然不觉。
“不愧是半圣古扎啊,果然非同凡响。”
将古扎收好,顾锦年起身,运转真气,蒸发自己身上的水珠,而后穿上锦袍。
找了一处地方静坐悟道。
这三本古扎,都是半圣精华,顾锦年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只不过大多数有些玄奥,与天地有关,与自然有关。
将自然之道,映射到世俗当中,周而复始,国运之说,为人之道。
其中有几篇内容,更是让顾锦年不得不赞叹万分。
有一篇内容,为龙说。
这位半圣将读书人比喻成龙,读书时在胚胎当中成长,待到明悟道理后,便会破壳而出。
然而还需要潜伏在大渊之中,逐渐成长,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直至彻底成长,待到关键时刻,一飞冲天。
潜龙在渊。
飞龙在天。
这其中的道理,顾锦年一时半会难以吸收,需要慢慢去理解,受益终生。
“君子如龙。”
顾锦年心有感悟。
还有一篇更是开拓顾锦年的眼界。
这位半圣认为,读书人是通过读书,明白自然之道,明白天地之法,从而得到天地认可,赐予才气。
拥有才气后,便可突破境界。
而天地之间的才气,其实是固定的,他举了例子,倘若当世有圣人出现,会发现除了圣人门徒之外,就鲜有大儒。
最明显的便是第一为圣人,李圣。
李圣成圣后,有七十二门徒,这七十二人之中也不过只有十位大儒。
但也只是大儒。
天下其余的大儒加起来,连五位都没有,正是因为如此,李圣能有如此威望的原因。
营造了一种错觉。
可实际上,这就证明,才气是固定的,一位圣人诞生,几乎将所有才气全部吸收完了。
如此,大儒就少。
所以四代圣人,其实晚年都很惭愧,认为自己获得了天下才气,断绝无数读书人晋升希望。
而且圣人晚年都很凄惨,早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寥寥大世,孤独一人。
这位半圣认为,这是遭天地之罚,因为断绝天下读书人的路,不为君子也。
要付出代价。
而且还拿出佐证,古今往来,有几位半圣,其实明明有能力突破成圣人,但他们没有选择成圣。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猜测。
顾锦年也是半信半疑,因为有几个关键点说的很不错。
无圣之时,儒道昌盛,不说大儒满地走,但绝对不少。
就好比大夏书院,也有二十多位大儒。
整个大夏王朝,大儒差不多一百位是有了。
扶罗王朝也有五六十位。
大金王朝更多,有一百多位大儒。
但书中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圣人,才气太多,所以成为大儒就要简单不少。
但当大儒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想要成为大儒,就很难了,需要付出之前大儒数倍的努力。
有一点可以作证,古时百家争鸣,出现新的大儒时,反而威望极高,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都可名流千古。
而当大儒一批批死去后,成儒的标准又变化了。
这当中涉及天地变化。
有气运之说。
顾锦年对这个非常认同。
自己穿越之前,对儒道十分好奇,研究过一些大儒,发现成为大儒的标准很古怪。
需立言,立德,著书,传道,才可成为大儒。
立言还好说,这个立德就有问题了。
感觉这一环被淡化了,因为基本上现在出现大儒,著书传道有,可立德方面没有太大讲究。
像苏文景这种,顾锦年认可。
可其他大儒,只能说有品行,读书好,可按照古籍要求,绝不可能成为大儒。
“无立德者,视伪儒,享气运而。”
“立德者,为正儒,可有浩然正气。”
回忆圣人手札所言,顾锦年心中大致有了判断。
大儒分正伪,正者有浩然正气,伪者无浩然正气,或者只有那么一点。
这就可以诠释当代大儒了。
“看来,无论如何,我还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上走。”
“儒道一脉,不可省事,否则落了个伪儒,天地不认,别说成圣了,半圣都别想。”
顾锦年心中暗道。
这三本手札对自己影响很大,半圣所著,就是与众不同啊。
也就在此时。
天色虽依旧昏暗,但再过半个时辰左右,估计就要亮了。
从顿悟中醒来,顾锦年没有啰嗦。
朝着往圣堂走去。
寅时一刻。
往圣堂内。
不少同窗已经聚集了。
而且还有其他学堂的人。
都听闻许涯等人要教大家修仙,不少人也是蛮感兴趣,过来听一听。
仙道之说。
的确令人向往。
毕竟谁不想御剑飞行,翱翔天地之间?
再说了,多门手艺多条出路,以后万一读书真没出息,靠点这个本事,倒也能有点出路啊。
往圣堂内,许涯等人早就到了。
仙门弟子最大特征就是不用睡觉。
这一点,也属实令人羡慕。
“世子殿下。”
“见过世子殿下。”
“我等参见世子殿下。”
而随着顾锦年的到来,一时之间,不少人纷纷作礼喊了一声。
如今大夏书院内,顾锦年的身份地位,算是最高的了,与顾家无关,而是因为之前顾锦年为民伸冤,折服众人。
“诸位客气了。”
顾锦年面色温和,回之以礼。
而后走入往圣堂内,落座下来。
随着顾锦年落座。
“顾兄,你去哪里了?”
王富贵的声音响起。
“去散散心了。”
顾锦年随意回答。
他修炼盘武至尊功,可内敛气血,常人无法察觉,即便是苏怀玉以及徐长歌他们也察觉不出自己的变化。
这就是至尊术的强大。
“哦。”
“顾兄,说实话,你怕不怕啊?”
王富贵点了点头,随后问了一句。
“怕什么?”
顾锦年有些好奇。
--